第289章 行至襄阳
    桓熙确实已经离开了长安,在得知祖母死讯的第二天,便已经与桓济、桓虔先行上路。
    只不过虞国君臣不曾料想得到的是,河套地区名义上的主将虽然还是邓遐,但是谢艾实则已经秘密北上,当然,这个秘密注定隐藏不了多久。
    毕竟谢艾身为兵部尚书,却许久不曾露面,注定是要引人怀疑的。
    实际上,梁平老能发现的问题,桓熙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就是因为谨慎,所以凡事都得思虑周全。
    邓遐忠勇可嘉,但正如梁平老所评价的那样,也别指望他能有什么谋略。
    当然了,作为一个冲锋陷阵的战将,只需要严格遵从军令,在战场上猪突猛进即可。
    桓熙之所以让邓遐镇守银川,统御胡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邓遐忠心可靠。
    只不过,让邓遐守河套,是建立在桓熙将要从河套地区出兵的基础上。
    让沈劲在蒲坂、高王进行战前动员,其一是为了迷惑苻坚,让他分不清自己的主力究竟是要进攻并州南部,还是北部。
    其二也是为了牵制虞国的部分兵力。
    桓熙这人,历来是分得清楚轻重的。
    邓遐这个人,性子傲,桓熙如果直接了当的与他说,让他听命于谢艾,邓遐即便不敢违背,但是必然觉得自己受到了轻视,难免会与谢艾生出摩擦,想要一争高下。
    谢艾北上,名义上是作为副将,辅佐邓遐,但谢艾随身还携带了一封密信,一道手令。
    因此,桓熙在信中回忆自己降服铁弗匈奴、河套鲜卑的不易,又提起谢艾过往的战绩,告知邓遐,让谢艾北上,不过是为他查漏补缺。
    其中密信是桓熙亲笔所书,专程写给的邓遐。
    可一旦河套失守,才是真正的悔之不及。
    既然如今自己不能留在关中,桓熙又怎么放心让邓遐独自统率胡骑。
    这不是怀疑邓遐的忠心,而是担心他的能力不足以担此重任。
    即使邓遐心里不舒服,以桓熙的能耐与地位,有的是法子安抚他。
    至于手令,则是留给谢艾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的。
    而手令的内容倒也简单:河套军事,皆委于艾,遐副之。
    此时,就不能再去顾及邓遐的想法了。
    如果不是孔宪病逝,桓熙还得是要前往河套地区汇合鲜卑、匈奴骑兵。
    当然,既然是查漏补缺,有什么事情,二人自然得商量着来。
    所谓关键时刻,也就是谢艾与邓遐的意见相左,而邓遐固执己见,一意孤行的时候。
    谢艾能够被逼得拿出这道手令,必然是邓遐的想法有可能将三军将士带往危险的境地。
    当桓熙南下,谢艾北上之际,他的叔父桓豁也已经离开了洛阳,并先桓熙一步抵达了襄阳。
    如今留守洛阳的是桓温的部将毛穆之。
    毛穆之,字宪祖,小名虎生,是前豫州刺史,大将毛宝之子,起初以字行于世,又名毛宪祖,但是为了避讳桓温母亲孔宪的名字,于是又换回了毛穆之一名。      所谓避讳,一避本朝历代帝王与皇后之名;二避长官及其父祖的名讳;三避圣贤之名;四避家中长辈之名。
    当然,较真来说,毛穆之的情况不属于其中四类,毕竟桓温虽然是他的长官,但也只需要避桓温父祖的名讳即可,如今毛穆之却在避孔宪的名讳,足以表明他的态度。
    至于他借此向桓温表忠,只因为毛穆之是前荆州刺史庾翼的旧部,曾担任参军一职。
    江州刺史庾冰死后,庾翼接管其兄部众,镇于夏口,又命其子庾方之留守襄阳。
    由于当时庾方之年幼,难堪大任,庾翼认为毛穆之才能出众,于是派遣毛穆之辅佐其子。
    在庾翼死后,庾家离开荆州,毛穆之就此归入桓温麾下,曾参与伐蜀一战,屡立战功,此后又随桓温北伐,被桓温留在洛阳辅佐桓豁。
    如今桓豁需要南下奔丧,代替他留守洛阳之人,也只能是毛穆之了。
    洛阳的三万降卒,如今早已完成了整编。
    虽然战斗力不是太强,但好在西侧的弘农郡有邓羌的三万精兵,东南侧的襄城郡有乐弘的一万部众,而桓温同样在洛阳西南侧的南阳郡留有驻军。
    毛穆之凭着三万将士,足以坚守到援军抵达。
    因此,桓豁才能够放心前去奔丧。
    当桓豁来到襄阳的时候,桓家男丁基本都已经聚齐了,只有桓熙、桓济、桓虔三人还在路上。
    桓温这一代人中,除了桓冲,其余如桓温、桓云、桓豁、桓秘四人都与母亲孔宪的感情很深。
    因为他们年少丧父,而当时年仅十五岁的桓温枕戈泣血,一心为父报仇,自然也不会在兄弟们的身上花费太多的心思,只能是孔宪一人辛苦照顾他们。
    至于桓冲,他刚出生就被桓温送人,换了一头羊给孔宪补身子。
    等桓温因为迎娶司马兴男而发迹以后,四岁的桓冲才被寻了回来,彼时孔宪已经不再理会家中之事,桓冲自然是由兄嫂抚养。
    当然,无论如何,孔宪都是桓冲的生母,在她的灵堂前,桓冲同样哭成了泪人。
    永和十二年(公元356年),正月二十六日。
    如今只是早春时节,气温也不算太高,可孔宪在灵堂停尸十余日,已经散发出了难闻的臭味。
    府中的奴仆只能灵柩上泼酒,以掩盖尸臭。
    其实,孔宪迟迟不下葬,也不是桓温要等待桓熙他们。
    按照丧礼制度,帝王丧,停灵四十九日;公侯丧,停灵二十八日;百官丧,停灵十四至二十一日;士丧,停灵七日;平民丧,停灵三日。
    《红楼梦》中,秦可卿就是因为被停尸四十九天,以及丧礼上的许多用度,都远远超越了她应有的规格,才被读者猜测秦可卿必定具有宫廷背景。
    孔宪的丧礼遵照的是公侯制度,需要停尸二十八天。
    桓熙一行人是在第十四天赶回的襄阳,司马兴男穿着丧服在城门外等候他们。
    才见面,司马兴男、桓熙、桓济母子三人就已经红了眼眶。
    (本章完)

章节目录

东晋:我的权臣父亲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我怎么可能是曹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我怎么可能是曹贼并收藏东晋:我的权臣父亲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