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只需要回去暗示家中的孩子一二,这价钱嘛,还是好商量的。
作者有话说:
诡计多端的大人们
第38章
几个孩子自然是不晓得那群诡计多端的大人们打着什么主意, 他们还在美滋滋地数钱。
看着那银灿灿明晃晃的银子,董贞等人笑得嘴都合不拢,放下矜持, 得意地说:“发了发了,这下都发了。”
就是左二郎小手里都攥着一个银元宝, 笑得牙不见眼。
刘善在一旁看得都快酸成柠檬精了, 但他没有参与这次活动, 只有羡慕的份儿。
刘先生在某些方面很死板固执, 他认为行商贾之事是自甘堕落, 士农工商,商者本就是贱籍, 也不允许刘善参与其中。
他也不太喜欢读书人沾染铜臭味。
但他也不是不会变通的人, 就像白谨和左安礼等人行商贾之事, 虽不赞同, 但他也不会阻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事准则,白谨先前还担忧了一阵, 后来发现刘先生对他们依旧如常地尽心教导,就不再管这事儿了。
白谨托着腮,苦恼道:“离立冬只有几天了,咱们的蜂窝煤还没做好。”
左安礼宽慰他:“应该快了, 你不是说那些工匠已经摸到门了吗?”
白谨咬了咬唇, 摇头道:“也不知道是他们第一次接触这些, 还是我不会教人, 提点一个这么简单的东西都弄了如此久。”
左安礼摸了摸他的脑袋:“你总要注意自身的安全才能继续往下行事, 既然都说了是第一次, 你做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明明是张稚嫩的脸蛋, 却有着老气横秋的气质, 成熟和稳重都是白谨拍马不及的,或许这就是一个人的特质。
白谨怔愣地望着他。
左安礼温柔地说:“况且咱们已经将火炕普及出去了,往年没有这些大家不都活过来了吗,没道理今年有钱有暖和的地方了,过得还不如以前。”
白谨笑了笑:“你说得对,万一我就无心插柳柳成荫了呢。”
月牙般的眸子里倒映出几许亮光,灿如繁星,美如望舒。
左安礼顿了顿,或许小书童乐观倔强的品质,才是特别吸引他靠近的地方吧。
*
立冬前,白谨看着工匠拿过来的成果,总算是散去了笼罩在眉宇间的阴霾。
“就是这个!咱们真的做出来了!”
左安礼先是飞快扫了一眼白谨眉开眼笑的脸蛋,接着就将目光放在黑黢黢的蜂窝煤上。
此物果真如白谨所言的那样,外表是圆柱形,中间有许多个直穿而通的孔洞。非常省煤,燃得比单纯的木柴更久。
据说还有柔红的颜色。
左安礼直接奖励做出成品的工匠,“今后白谨吩咐你们要做的东西,就按他的要求去做,做出来了我都有赏。”
他气势惊人,稚气未脱的眉目中已经稍带威严,简直不可思议。
刚才拿到几锭银子后欢天喜地的工匠收敛喜色,所有工匠都低眉顺目地应是。
不管是为白谨造势,还是让这群工匠服从,左安礼都做得很成功。
躲在树后观察的左县令十分欣慰,大郎的手段和魄力一点都不输于他,不愧是他的好大儿!
长随抽了抽嘴角,只觉得他们的偷窥行为实在有违君子之风。
蜂窝煤这样的好东西一出世,当然要先让左县令想办法推广起来才行。
这也是左安礼派人去将左县令喊过来的原因,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平日里看起来疏风朗月,高风亮节的父亲竟然会做出这般的小人行径。
他们还在疑惑,是不是对方有什么事耽搁了,这才过了半天都没到。
半柱香之后,左县令这才像老大爷似的背着手,姗姗来迟。
两个孩子没有发现异样,老老实实地介绍这样新鲜事物。
老父亲面色如常地听他们说话,等白谨说完,他脸上满是喜悦的神色。
看白谨的眼神,也是格外慈祥。
“我们这是捡到宝了呀,你竟然在器物上如此有天赋!”
白谨挠挠头:“大人不说这是奇淫巧技就好。”
左县令诧异:“怎么会呢,你这分明就是在为广大百姓造福,是在做利国利民的好事,天底下像你这样的实用人才就该多些才好。”
反正他是瞧不起那些只擅空谈,不干正事的人。
白谨恍然大悟:“原来左大人崇尚经世致用这一套啊。”
“经世致用?”
在场的人都有些疑惑。
白谨这才想起,前朝至今还未有人提出这个说法,这还是他们那儿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总结出来的。
于是他又给几人讲解这个词语的含义: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
他又加了自己的见解在里头。比如商贾之事,在古代的很多人看来,商业繁荣了,农民就会不思进取抛弃耕地从事商业,而那些可恶的商人重利,通敌卖国都不在话下。
严重的更是会操纵国家大事,总之在封建时期,他们的名声是很难听的。
凡事皆有两面性,假如没有商业,一个地区乃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都宛如一潭死水。
所以他很赞同黄宗羲工商皆本的思想。
众人听了都若有所思,没说赞同也没说反驳。
左县令看白谨的眼神更是在像看什么宝贝。
作者有话说:
诡计多端的大人们
第38章
几个孩子自然是不晓得那群诡计多端的大人们打着什么主意, 他们还在美滋滋地数钱。
看着那银灿灿明晃晃的银子,董贞等人笑得嘴都合不拢,放下矜持, 得意地说:“发了发了,这下都发了。”
就是左二郎小手里都攥着一个银元宝, 笑得牙不见眼。
刘善在一旁看得都快酸成柠檬精了, 但他没有参与这次活动, 只有羡慕的份儿。
刘先生在某些方面很死板固执, 他认为行商贾之事是自甘堕落, 士农工商,商者本就是贱籍, 也不允许刘善参与其中。
他也不太喜欢读书人沾染铜臭味。
但他也不是不会变通的人, 就像白谨和左安礼等人行商贾之事, 虽不赞同, 但他也不会阻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事准则,白谨先前还担忧了一阵, 后来发现刘先生对他们依旧如常地尽心教导,就不再管这事儿了。
白谨托着腮,苦恼道:“离立冬只有几天了,咱们的蜂窝煤还没做好。”
左安礼宽慰他:“应该快了, 你不是说那些工匠已经摸到门了吗?”
白谨咬了咬唇, 摇头道:“也不知道是他们第一次接触这些, 还是我不会教人, 提点一个这么简单的东西都弄了如此久。”
左安礼摸了摸他的脑袋:“你总要注意自身的安全才能继续往下行事, 既然都说了是第一次, 你做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明明是张稚嫩的脸蛋, 却有着老气横秋的气质, 成熟和稳重都是白谨拍马不及的,或许这就是一个人的特质。
白谨怔愣地望着他。
左安礼温柔地说:“况且咱们已经将火炕普及出去了,往年没有这些大家不都活过来了吗,没道理今年有钱有暖和的地方了,过得还不如以前。”
白谨笑了笑:“你说得对,万一我就无心插柳柳成荫了呢。”
月牙般的眸子里倒映出几许亮光,灿如繁星,美如望舒。
左安礼顿了顿,或许小书童乐观倔强的品质,才是特别吸引他靠近的地方吧。
*
立冬前,白谨看着工匠拿过来的成果,总算是散去了笼罩在眉宇间的阴霾。
“就是这个!咱们真的做出来了!”
左安礼先是飞快扫了一眼白谨眉开眼笑的脸蛋,接着就将目光放在黑黢黢的蜂窝煤上。
此物果真如白谨所言的那样,外表是圆柱形,中间有许多个直穿而通的孔洞。非常省煤,燃得比单纯的木柴更久。
据说还有柔红的颜色。
左安礼直接奖励做出成品的工匠,“今后白谨吩咐你们要做的东西,就按他的要求去做,做出来了我都有赏。”
他气势惊人,稚气未脱的眉目中已经稍带威严,简直不可思议。
刚才拿到几锭银子后欢天喜地的工匠收敛喜色,所有工匠都低眉顺目地应是。
不管是为白谨造势,还是让这群工匠服从,左安礼都做得很成功。
躲在树后观察的左县令十分欣慰,大郎的手段和魄力一点都不输于他,不愧是他的好大儿!
长随抽了抽嘴角,只觉得他们的偷窥行为实在有违君子之风。
蜂窝煤这样的好东西一出世,当然要先让左县令想办法推广起来才行。
这也是左安礼派人去将左县令喊过来的原因,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平日里看起来疏风朗月,高风亮节的父亲竟然会做出这般的小人行径。
他们还在疑惑,是不是对方有什么事耽搁了,这才过了半天都没到。
半柱香之后,左县令这才像老大爷似的背着手,姗姗来迟。
两个孩子没有发现异样,老老实实地介绍这样新鲜事物。
老父亲面色如常地听他们说话,等白谨说完,他脸上满是喜悦的神色。
看白谨的眼神,也是格外慈祥。
“我们这是捡到宝了呀,你竟然在器物上如此有天赋!”
白谨挠挠头:“大人不说这是奇淫巧技就好。”
左县令诧异:“怎么会呢,你这分明就是在为广大百姓造福,是在做利国利民的好事,天底下像你这样的实用人才就该多些才好。”
反正他是瞧不起那些只擅空谈,不干正事的人。
白谨恍然大悟:“原来左大人崇尚经世致用这一套啊。”
“经世致用?”
在场的人都有些疑惑。
白谨这才想起,前朝至今还未有人提出这个说法,这还是他们那儿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总结出来的。
于是他又给几人讲解这个词语的含义: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
他又加了自己的见解在里头。比如商贾之事,在古代的很多人看来,商业繁荣了,农民就会不思进取抛弃耕地从事商业,而那些可恶的商人重利,通敌卖国都不在话下。
严重的更是会操纵国家大事,总之在封建时期,他们的名声是很难听的。
凡事皆有两面性,假如没有商业,一个地区乃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都宛如一潭死水。
所以他很赞同黄宗羲工商皆本的思想。
众人听了都若有所思,没说赞同也没说反驳。
左县令看白谨的眼神更是在像看什么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