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的水利治理使得弘治朝的岁入达到了二千八百多万石,这个数字是明朝中期的一个巅峰。前几任的皇帝岁入基本都在两千五百、两千六百万石之间。
现在有韩文作为户部尚书,朱厚照也推动着政务向务实的方向发展,只要务实,弘治皇帝也算靠谱,那么国力自然不会下降,想必几年时间攒出下一次大军出征的粮食也还是够的。
当然,到时候几十万民夫管后勤,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封建王朝,不可能发动战争,百姓还一点不苦。但不论如何,也不能让鞑靼人如此嚣张。
其实不把他们打废,导致北方的军事压力巨大,边关各镇都陈兵几十万,这才是沉重的负担。
而这样的话,梅可甲那边就需要再多坚持个几年,
朱厚照觉得,东南的事,与其在战前做,不如在战后做,多等几年可以多备些银子,且一旦战胜,携大胜之威,东南还有人能挡住他?
自古以来只有种田的造反,没听说商人能掀起什么风浪的。
而一旦海禁能开,海贸的利益能从外部进来,这个局就活起来了……
朝局、军队、商人、银子、教育……
两年的时间,在各个方向都有所进展,只不过每个方向的成长都还需要时间……
包括朝局也是,说实话他这个岁数再长大几岁,或者登基为帝,那么对朝堂的掌控力度还是和现在不一样的。
这样说起来,也就到了该‘安稳发育’的时候,先前么,主要是马匹这个东西他没办法,战事需要,他不得不开罪一些人,而之后则应以稳住朝堂为主,
顺便等等那个大名鼎鼎的王阳明,看看到悟道成圣还需要多久。
朱厚照在计划着自己往后几年的大致方向,
外面却有人进来禀告,一听知道是张天瑞求见,
“宣他进来。”
朱厚照重新做回位置上,
那张天瑞现在脸色红润了许多,人嘛,志得意满,也不像先前那般战战兢兢了。
“臣张天瑞,参见殿下。”
“不必多礼了。说事儿吧。”
务实这种风格,有时候身体力行比发几道圣旨有用。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太子喜欢这类人,那种想要出头的人自然是要往这个方向去靠。
“殿下,臣今日是来给殿下报喜的。”
似这种话,他当太子到现在也听到许多了,“你该不会也来和本宫报什么祥瑞吧?张天瑞,你可不要皮痒啊。”
张天瑞原是个胆子极小的人,但相处时间久了,他就知道只要自己老老实实干活儿,太子并不是动辄要杀人的主,所以渐渐就在朱厚照面前放得开了。
“殿下说得哪里的话,若是报祥瑞,不消殿下多嘴,臣自己就给自己耳光了。”张天瑞嘿嘿笑着,“是书院外面的那些题,终于有一个人答上来了。”
“什么题?”朱厚照愣了愣。
张天瑞提醒说:“就是殿下想得很奇怪的问题,说天为什么下雨,太阳为什么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喔。瞧我,近来政务繁忙把这茬给忘了。”朱厚照拍了拍脑门,随后又欣喜的问:“怎么?这次你出的题是什么?”
“就是殿下提的那道。大地是不是平的,如果不是,为什么?有个海南的举子叫官光弼,今年年初时乙未恩科落榜,因为回去路途遥远,他就留在京中了,后来书院的问题他一直都有留意。这次,他回答不是,理由是他出海的时候,遇到船只总是先看到船桅,而后再看到船身,这就说明,大地不平。”
朱厚照一拍手掌,心中暗暗想着:忘了这里还落了个暗子呢!
发展科技、提高生产力才是终极手段。虽说效果缓慢,但总是要做的。别的不说,二十年后,总该有点用吧?
“对,这个现象的确可以说明大地不是平的,他答得不错!”
朱厚照摸了摸鼻子,思考着要怎么做,其实回答上一个问题,并不能怎样,但是他要以这个人为契机,掀起一股对这类问题的兴趣,然后引导人们去思考背后的原因。
“张天瑞。”
“臣在。”
“你要按照当初咱们定的规则赏赐他银两,并在书院中再设一学院,名为格物。这个学院不以教人为主,而以研究我提出的问题为主,研究得好的,本宫还有赏赐。”
“是!”
其他的事项,朱厚照暂时也想不起来了,
说起来,这年头是慢节奏,一切都得缓着来,
弘治十二年接近年底的时候,皇帝拗不过大臣,最终还是出来亲自执政,
朱厚照这里压力一轻,也乐得过上几天轻省日子,这种混日子的过法,会让时间流失得非常迅速。
朱厚照甚至都不记得弘治十三年发生过什么,倒是弘治十四年发生了一件令他无法忘记的事,便是年初之时,兵部尚书王越因为年老,最终没能熬过那个冬天,与世长辞了……
第一百五十五章 弘治十七年
弘治十七年,皇太子朱厚照已经十四岁了,少年人注重吃,也注重运动,所以个头都长到了近一米六的样子,虽说还没有一个成年大汉的模样,但离七尺男儿也没有多远了,便是朝中的那些老头儿能长到七尺的也不多。
五年的时间虽说不不长,但原先朝中的大臣都是年老的人。所以这些年,陆陆续续的有人离世,以往那些熟悉的名字往后只能落在纸上了。
弘治十四年,王越因病去世,朝廷把威宁伯的爵位还给了他,并追赠太傅,谥号“襄敏”,现在再提起来都称其为“王襄敏”。
早一些的,弘治十二年末,程敏政在老家离世。
而那个最让朱厚照唏嘘的便是被贬到贵州的吴宽,就在上个月他得知吴宽也去了。吴宽这个人,朱厚照感觉比程敏政好些,他虽然也和自己过不去,但弘治十一年齐宽案时,吴宽也被派往地方专办此事,他搞得还是不错的。
再加上他还是弘治皇帝的老师。
所以朝廷降旨恢复他的礼部尚书衔,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文定”。吴宽在死后还是得到了一个属于文人的荣耀。
这件事在朝中也为人称道,用以赞颂弘治的仁德。
还有个不怎么受人注意的,便是礼部尚书傅瀚也在弘治十五年去了,他是卒于任上,这几年来太子对于各部都或多或少施加的压力,所以傅老爷子晚年是没有福气的,今天上班明天去世的节奏。
他的身后事,朝廷一样妥善安排。
而接任他的则是张昇,成化五年的状元,从左侍郎接任的,没什么特别。
最为特别的是弘治皇帝的宠臣——现任兵部尚书刘大夏。
前文已述,弘治一朝,六部的地位并不在内阁之下,其中一个重要的人物就是刘大夏,以至于历史上在此时任内阁首揆的刘健和吏部尚书马文升,有些尴尬和不满。
当然,现在的吏部尚书是王鏊。
他天天在书院里讲学,这个位置朱厚照怎么也要给他争取过来,否则他认识的那些理念相近的人怎么提拔?
但弘治皇帝异常喜欢刘大夏,这一点朱厚照也没办法。
也确实,刘大夏的政绩是不错的,他在广东任布政使、受命治理黄河、在宣府督理粮饷,桩桩件件都办的不错。
但朱厚照不喜欢这个人,
弘治十三年,刘大夏受人举荐重新为官之后就有点‘摆谱’,他提什么建议,先请辞,然后皇帝不准,说你有什么话就说出来,接着就准允他的建议。这是太子最为讨厌的文臣做派。
另外,他作为兵部尚书,一味的要朝廷在北方军事策略上采取守势,
前几年倒还好,朱厚照并不急于用兵,但弘治十七年后,他和这个兵部尚书的矛盾必将会激化起来……
可弘治皇帝真的很宠爱刘大夏,
考虑到皇帝近来身体不好,而且朱厚照也知道那个大限,所以他自己也在考虑,或许不应该掀什么大案。
赶走了刘大夏,皇帝估计差不多都要交代了,
这么几年都等下来了,左右也不急于这一时。
而且朝臣也会看你这个太子的行为,如果违背皇帝的心意、尤其在他还重病的时候,其实并不符合此时的道德观。
但他不找刘大夏的麻烦,不代表他允许刘大夏找他的麻烦。
之所以会有这句话,是因为……浙江的事。
……
……
天刚蒙蒙亮时,朱厚照便被刘瑾唤醒了,
自弘治十六九月开始,皇帝降下圣旨,要皇太子朱厚照御殿朝贺,就是每次早朝时也要和皇帝一起在奉天殿接受群臣朝拜,并参与早朝。
午朝是弘治皇帝后来自己加的,大部分时候朱厚照会去,偶尔才会去办其他的事。
现在的皇帝与太子,那真叫形影不离了。
今日也一样。
其实习惯了古人天一黑,差不多就睡的作息之后,并不觉得早上早起有那么的痛苦,当然冬天该冷还是会冷的。
正式的朝会,皇太子要穿冕服,也就是所谓的九章服,皇帝则是十二章,也就是日、月、龙、山等图案。
太子冕服偏深色,还有旒、蔽膝、绶等构件,整体上非常端庄大气,此外还要带上那个黑色的帽子,也就是乌纱翼善冠。
现在他已经能撑起这件衣服了。
早朝时也没什么,大臣分两边站列,太子站于台阶之上,就在弘治皇帝身侧。
下了朝,弘治皇帝在内中巡游,太子一般也会跟住。
今日皇帝突然提到一些事情,
他本在前面走,说起话来时侧着身子,“太子,浙江的镇守太监是你派去的人。他在那边当得如何,你可知道?”
朱厚照上前扶着皇帝,他现在的个头已经完全够得着了,且听这话的意思就知道哪里不对,“父皇忽然提到浙江,可是出了什么错漏?”
“哎。”弘治皇帝抬了抬手,“那个刘大夏本来是要在朝堂上就提出来的,但朕怕你下不来台。所以没有答应他这一条。”
“父皇,刘大夏要说什么事?”
“你在浙江用了个商人取银子,又用镇守太监替他撑腰。这事儿你早就和朕说过,但当着刘大夏的面,朕只能装作不知道。”皇帝从袖口里掏出一份奏疏,“你再看看,刘大夏劝朕积金帛以备缓急,罢斋醮以省浪费。将苏州织造绒褐及浙江内臣,早取回京,以纾军民之困。其中所提的浙江镇守太监的贪墨银两一事,你回去后核实一下。”
“此外,现在刘大夏已经知道浙江给你提供了许多银子,而你是太子,他若奏请你拨银赈灾,你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呢?”
朱厚照一听倒也明白了,
其实刘大夏一直以来都知道太子在积攒军事力量,而他并不同意朝廷大规模用兵,所用的理由自然也是‘索百姓甚多’。
浙江的事被发现之后,大家当然都会盯上这笔银子。
治国,说到底就是如何取银、如何用银。
只要钱多,国家的大部分问题都能够解决。
现在有韩文作为户部尚书,朱厚照也推动着政务向务实的方向发展,只要务实,弘治皇帝也算靠谱,那么国力自然不会下降,想必几年时间攒出下一次大军出征的粮食也还是够的。
当然,到时候几十万民夫管后勤,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封建王朝,不可能发动战争,百姓还一点不苦。但不论如何,也不能让鞑靼人如此嚣张。
其实不把他们打废,导致北方的军事压力巨大,边关各镇都陈兵几十万,这才是沉重的负担。
而这样的话,梅可甲那边就需要再多坚持个几年,
朱厚照觉得,东南的事,与其在战前做,不如在战后做,多等几年可以多备些银子,且一旦战胜,携大胜之威,东南还有人能挡住他?
自古以来只有种田的造反,没听说商人能掀起什么风浪的。
而一旦海禁能开,海贸的利益能从外部进来,这个局就活起来了……
朝局、军队、商人、银子、教育……
两年的时间,在各个方向都有所进展,只不过每个方向的成长都还需要时间……
包括朝局也是,说实话他这个岁数再长大几岁,或者登基为帝,那么对朝堂的掌控力度还是和现在不一样的。
这样说起来,也就到了该‘安稳发育’的时候,先前么,主要是马匹这个东西他没办法,战事需要,他不得不开罪一些人,而之后则应以稳住朝堂为主,
顺便等等那个大名鼎鼎的王阳明,看看到悟道成圣还需要多久。
朱厚照在计划着自己往后几年的大致方向,
外面却有人进来禀告,一听知道是张天瑞求见,
“宣他进来。”
朱厚照重新做回位置上,
那张天瑞现在脸色红润了许多,人嘛,志得意满,也不像先前那般战战兢兢了。
“臣张天瑞,参见殿下。”
“不必多礼了。说事儿吧。”
务实这种风格,有时候身体力行比发几道圣旨有用。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太子喜欢这类人,那种想要出头的人自然是要往这个方向去靠。
“殿下,臣今日是来给殿下报喜的。”
似这种话,他当太子到现在也听到许多了,“你该不会也来和本宫报什么祥瑞吧?张天瑞,你可不要皮痒啊。”
张天瑞原是个胆子极小的人,但相处时间久了,他就知道只要自己老老实实干活儿,太子并不是动辄要杀人的主,所以渐渐就在朱厚照面前放得开了。
“殿下说得哪里的话,若是报祥瑞,不消殿下多嘴,臣自己就给自己耳光了。”张天瑞嘿嘿笑着,“是书院外面的那些题,终于有一个人答上来了。”
“什么题?”朱厚照愣了愣。
张天瑞提醒说:“就是殿下想得很奇怪的问题,说天为什么下雨,太阳为什么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喔。瞧我,近来政务繁忙把这茬给忘了。”朱厚照拍了拍脑门,随后又欣喜的问:“怎么?这次你出的题是什么?”
“就是殿下提的那道。大地是不是平的,如果不是,为什么?有个海南的举子叫官光弼,今年年初时乙未恩科落榜,因为回去路途遥远,他就留在京中了,后来书院的问题他一直都有留意。这次,他回答不是,理由是他出海的时候,遇到船只总是先看到船桅,而后再看到船身,这就说明,大地不平。”
朱厚照一拍手掌,心中暗暗想着:忘了这里还落了个暗子呢!
发展科技、提高生产力才是终极手段。虽说效果缓慢,但总是要做的。别的不说,二十年后,总该有点用吧?
“对,这个现象的确可以说明大地不是平的,他答得不错!”
朱厚照摸了摸鼻子,思考着要怎么做,其实回答上一个问题,并不能怎样,但是他要以这个人为契机,掀起一股对这类问题的兴趣,然后引导人们去思考背后的原因。
“张天瑞。”
“臣在。”
“你要按照当初咱们定的规则赏赐他银两,并在书院中再设一学院,名为格物。这个学院不以教人为主,而以研究我提出的问题为主,研究得好的,本宫还有赏赐。”
“是!”
其他的事项,朱厚照暂时也想不起来了,
说起来,这年头是慢节奏,一切都得缓着来,
弘治十二年接近年底的时候,皇帝拗不过大臣,最终还是出来亲自执政,
朱厚照这里压力一轻,也乐得过上几天轻省日子,这种混日子的过法,会让时间流失得非常迅速。
朱厚照甚至都不记得弘治十三年发生过什么,倒是弘治十四年发生了一件令他无法忘记的事,便是年初之时,兵部尚书王越因为年老,最终没能熬过那个冬天,与世长辞了……
第一百五十五章 弘治十七年
弘治十七年,皇太子朱厚照已经十四岁了,少年人注重吃,也注重运动,所以个头都长到了近一米六的样子,虽说还没有一个成年大汉的模样,但离七尺男儿也没有多远了,便是朝中的那些老头儿能长到七尺的也不多。
五年的时间虽说不不长,但原先朝中的大臣都是年老的人。所以这些年,陆陆续续的有人离世,以往那些熟悉的名字往后只能落在纸上了。
弘治十四年,王越因病去世,朝廷把威宁伯的爵位还给了他,并追赠太傅,谥号“襄敏”,现在再提起来都称其为“王襄敏”。
早一些的,弘治十二年末,程敏政在老家离世。
而那个最让朱厚照唏嘘的便是被贬到贵州的吴宽,就在上个月他得知吴宽也去了。吴宽这个人,朱厚照感觉比程敏政好些,他虽然也和自己过不去,但弘治十一年齐宽案时,吴宽也被派往地方专办此事,他搞得还是不错的。
再加上他还是弘治皇帝的老师。
所以朝廷降旨恢复他的礼部尚书衔,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文定”。吴宽在死后还是得到了一个属于文人的荣耀。
这件事在朝中也为人称道,用以赞颂弘治的仁德。
还有个不怎么受人注意的,便是礼部尚书傅瀚也在弘治十五年去了,他是卒于任上,这几年来太子对于各部都或多或少施加的压力,所以傅老爷子晚年是没有福气的,今天上班明天去世的节奏。
他的身后事,朝廷一样妥善安排。
而接任他的则是张昇,成化五年的状元,从左侍郎接任的,没什么特别。
最为特别的是弘治皇帝的宠臣——现任兵部尚书刘大夏。
前文已述,弘治一朝,六部的地位并不在内阁之下,其中一个重要的人物就是刘大夏,以至于历史上在此时任内阁首揆的刘健和吏部尚书马文升,有些尴尬和不满。
当然,现在的吏部尚书是王鏊。
他天天在书院里讲学,这个位置朱厚照怎么也要给他争取过来,否则他认识的那些理念相近的人怎么提拔?
但弘治皇帝异常喜欢刘大夏,这一点朱厚照也没办法。
也确实,刘大夏的政绩是不错的,他在广东任布政使、受命治理黄河、在宣府督理粮饷,桩桩件件都办的不错。
但朱厚照不喜欢这个人,
弘治十三年,刘大夏受人举荐重新为官之后就有点‘摆谱’,他提什么建议,先请辞,然后皇帝不准,说你有什么话就说出来,接着就准允他的建议。这是太子最为讨厌的文臣做派。
另外,他作为兵部尚书,一味的要朝廷在北方军事策略上采取守势,
前几年倒还好,朱厚照并不急于用兵,但弘治十七年后,他和这个兵部尚书的矛盾必将会激化起来……
可弘治皇帝真的很宠爱刘大夏,
考虑到皇帝近来身体不好,而且朱厚照也知道那个大限,所以他自己也在考虑,或许不应该掀什么大案。
赶走了刘大夏,皇帝估计差不多都要交代了,
这么几年都等下来了,左右也不急于这一时。
而且朝臣也会看你这个太子的行为,如果违背皇帝的心意、尤其在他还重病的时候,其实并不符合此时的道德观。
但他不找刘大夏的麻烦,不代表他允许刘大夏找他的麻烦。
之所以会有这句话,是因为……浙江的事。
……
……
天刚蒙蒙亮时,朱厚照便被刘瑾唤醒了,
自弘治十六九月开始,皇帝降下圣旨,要皇太子朱厚照御殿朝贺,就是每次早朝时也要和皇帝一起在奉天殿接受群臣朝拜,并参与早朝。
午朝是弘治皇帝后来自己加的,大部分时候朱厚照会去,偶尔才会去办其他的事。
现在的皇帝与太子,那真叫形影不离了。
今日也一样。
其实习惯了古人天一黑,差不多就睡的作息之后,并不觉得早上早起有那么的痛苦,当然冬天该冷还是会冷的。
正式的朝会,皇太子要穿冕服,也就是所谓的九章服,皇帝则是十二章,也就是日、月、龙、山等图案。
太子冕服偏深色,还有旒、蔽膝、绶等构件,整体上非常端庄大气,此外还要带上那个黑色的帽子,也就是乌纱翼善冠。
现在他已经能撑起这件衣服了。
早朝时也没什么,大臣分两边站列,太子站于台阶之上,就在弘治皇帝身侧。
下了朝,弘治皇帝在内中巡游,太子一般也会跟住。
今日皇帝突然提到一些事情,
他本在前面走,说起话来时侧着身子,“太子,浙江的镇守太监是你派去的人。他在那边当得如何,你可知道?”
朱厚照上前扶着皇帝,他现在的个头已经完全够得着了,且听这话的意思就知道哪里不对,“父皇忽然提到浙江,可是出了什么错漏?”
“哎。”弘治皇帝抬了抬手,“那个刘大夏本来是要在朝堂上就提出来的,但朕怕你下不来台。所以没有答应他这一条。”
“父皇,刘大夏要说什么事?”
“你在浙江用了个商人取银子,又用镇守太监替他撑腰。这事儿你早就和朕说过,但当着刘大夏的面,朕只能装作不知道。”皇帝从袖口里掏出一份奏疏,“你再看看,刘大夏劝朕积金帛以备缓急,罢斋醮以省浪费。将苏州织造绒褐及浙江内臣,早取回京,以纾军民之困。其中所提的浙江镇守太监的贪墨银两一事,你回去后核实一下。”
“此外,现在刘大夏已经知道浙江给你提供了许多银子,而你是太子,他若奏请你拨银赈灾,你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呢?”
朱厚照一听倒也明白了,
其实刘大夏一直以来都知道太子在积攒军事力量,而他并不同意朝廷大规模用兵,所用的理由自然也是‘索百姓甚多’。
浙江的事被发现之后,大家当然都会盯上这笔银子。
治国,说到底就是如何取银、如何用银。
只要钱多,国家的大部分问题都能够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