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大功(一)
陶大用的兵器是一把厚背长刀。
长刀在军营里是最常见的兵器,没什么特别之处。就是比寻常的长刀长三寸,也重得多,用上好的铁料反复淬炼打制而成。陶大从军营的那一天起,用的就是这把厚背长刀。
当年去郦县剿山匪的时候,这把厚背长刀随他踏破土匪寨子,后来又数次随他去过北方,杀过暴民,砍过流匪,饮过无数鲜血。
陶大一个晚上没有动过手,眼睁睁看着同僚拼杀战死,憋了一肚子的怒火。此时如疯牛一般冲出去,唰唰两刀,便劈死了两个柔然士兵。眨眼间就冲到了阿伏罗面前。
阿伏罗不知受了多少伤,溅了多少人的血,整个人如同血人一般,格外狰狞可怖。
陶大丝毫不惧,扬起长刀悍然出手。
锵!
两把刀猛然撞击,发出极刺耳的声响,周围的人皆被震得耳膜疼。下意识地退开了几步。
陶大趁着此时扑上前,和阿伏罗缠斗在一处。刀光闪动,刀风凌厉,根本容不下任何人靠近。
阿伏罗凶性不减,论刀法身手其实比陶大更胜一筹。可他厮杀了这么久,一直在受伤流血,体力大为衰弱。而陶大,却是养精蓄锐如下山猛虎。这一交手,阿伏罗很快落了下风。
“陶大小心!”
阿伏罗的长刀迅疾如雷,直奔陶大胸膛。一旁的亲卫心惊胆寒,高呼示警。未曾想,陶大根本就没有闪躲退让的意思,同样一刀捅了过去。
这是以命搏命。阿伏罗大可以一刀杀了他,他的长刀也同样能要了阿伏罗的命。
狭路相逢,拼的就是谁更凶狠谁更不畏死。
最终,还是阿伏罗变招,险之又险地横过刀锋挡下了这一击。陶大二话不说,继续挥刀猛攻,一刀接着一刀,皆是两败俱伤的疯狂打法。
刘恒昌也看得心惊肉跳。身边亲兵压低了声音急急低语:“刘统领,陶大这样太凶险了!要不要出言提醒他……”
“不必!”刘恒昌深呼吸一口气,沉声道:“眼前这个柔然大将,应该就是柔然第一高手阿伏罗。只要能杀了他,陶大就是以命换命也值得。”
这么说确实残酷。不过,在战场上,冷酷的心肠是一个优秀武将必备的优秀品质。
说来慢,其实就是眨了几眼的功夫。
阿伏罗身上又添了两道伤,陶大后背挨了一刀,汩汩流血。
阿伏罗终于萌生退意。他是伏名敦可汗麾下第一大将,也是柔然骑兵眼中的战神。他的性命金贵,不该也不能和一个普通士兵同归于尽。
陶大却不容阿伏罗退缩,阿伏罗只退了一步,陶大便进了两步,长刀挥舞愈发猛烈。
阿伏罗目中闪过凶光,长刀猛然刺中陶大腹部。陶大狂呼一声,忍着刹那的剧痛,长刀用力一劈,正中阿伏罗的脖子。
鲜血嘭地飞起,阿伏罗的头颅也随之飞了起来。在一众柔然骑兵惊恐的目光中落了地。没了头颅的高大尸首并未倒下,就这么僵硬地立在原地。
成了!
刘恒昌目光一亮,高声呼喊:“阿伏罗已死!”
他竟然用的是柔然话!
亲卫营里有摩尼等数十个柔然马奴陪同练兵,刘恒昌每日练兵之后,还会抽一个时辰出来学说柔然话。他是少有的文武双全的武将,大半年内便学会了柔然话。他还令身边的亲兵都学了一些。
他高呼出声后,十数个亲兵一同用柔然语高呼。
阿伏罗已死!
阿伏罗已死!
阿伏罗已死!
嘶喊声如瘟疫一般,从军帐这一处迅速传开。听到这些声音的柔然士兵,心神大乱,很快溃散奔走。
这一次夜袭,斩杀柔然士兵不知凡几,更重要的是斩杀了阿伏罗,为于崇和死去的南阳军将士报仇雪恨。
刘恒昌并不贪功恋战。他很清楚,夜袭敌营能成功,一是出其不意,二是因为快。
如果继续缠斗,等天色大亮了,亲卫营和南阳军士兵就会陷入敌营,想走就难了。
刘恒昌领着身边众人往军营外冲,一边吹响口中的铁哨。
这是沈木亲自打制的铁哨,约有小儿拳头大小,吹响后声音尖锐高亢,能传出几里地。
这是事先商定好的撤退信号。
铁哨声不停响着,亲卫们有条不紊地会合到一处,奋力冲出军营。偶尔有人杀昏了头,根本忘了撤退这回事。很快被蜂拥过来的柔然士兵砍杀而死。
这就是战场,顷刻间见生死。
不过,更多的人,还是顺着铁哨的声响冲了出去。留下一地的残尸和鲜血。
……
两个时辰后。
一直在狂奔的战马,累得口中吐了白沫。
刘恒昌终于下令让众人下马休息片刻。
之前还有追兵,跑了两个时辰,总算将追兵甩得无影无踪。刘恒昌喝了几口水,然后命令清点人数。
亲卫营不必说,便是南阳军的士兵,经过这一战也彻底对刘恒昌服气了。刘恒昌一声令下,众人皆听令行事。
“启禀刘统领,亲卫营来时两千人,现在共计一千八百六十九人。其中有五个重伤,还有二十二个轻伤。”
也就是说,亲卫营折损了一百多人。相较之下,南阳军的战损不免稍微多一些。来时两千三百多人,战损了两百人左右。主要是因为撤退之际,南阳军的士兵反应稍慢些。
和柔然军营遍地的尸首和溃散的军心比起来,这无疑是一场极为漂亮的胜仗了。
尤其是斩杀了柔然大将阿伏罗,更是大功一桩!
“刘统领,陶大伤得太重了。”亲兵一脸忧虑:“只怕禁不住颠簸。”
刘恒昌却未心软:“不能因为他一个人放慢行程。我们休息片刻,得立刻走。要是被追兵追上,我们几千人就难以脱身了。”
“给陶大敷伤药,将伤口梆紧了。回到司州城,有孙神医在,只要陶大还有一口气,就能救回一条命。走!”
刘恒昌一声令下,众士兵一跃而起,纷纷上马。
几千匹战马在烟尘滚滚中继续向前驰骋。
……
长刀在军营里是最常见的兵器,没什么特别之处。就是比寻常的长刀长三寸,也重得多,用上好的铁料反复淬炼打制而成。陶大从军营的那一天起,用的就是这把厚背长刀。
当年去郦县剿山匪的时候,这把厚背长刀随他踏破土匪寨子,后来又数次随他去过北方,杀过暴民,砍过流匪,饮过无数鲜血。
陶大一个晚上没有动过手,眼睁睁看着同僚拼杀战死,憋了一肚子的怒火。此时如疯牛一般冲出去,唰唰两刀,便劈死了两个柔然士兵。眨眼间就冲到了阿伏罗面前。
阿伏罗不知受了多少伤,溅了多少人的血,整个人如同血人一般,格外狰狞可怖。
陶大丝毫不惧,扬起长刀悍然出手。
锵!
两把刀猛然撞击,发出极刺耳的声响,周围的人皆被震得耳膜疼。下意识地退开了几步。
陶大趁着此时扑上前,和阿伏罗缠斗在一处。刀光闪动,刀风凌厉,根本容不下任何人靠近。
阿伏罗凶性不减,论刀法身手其实比陶大更胜一筹。可他厮杀了这么久,一直在受伤流血,体力大为衰弱。而陶大,却是养精蓄锐如下山猛虎。这一交手,阿伏罗很快落了下风。
“陶大小心!”
阿伏罗的长刀迅疾如雷,直奔陶大胸膛。一旁的亲卫心惊胆寒,高呼示警。未曾想,陶大根本就没有闪躲退让的意思,同样一刀捅了过去。
这是以命搏命。阿伏罗大可以一刀杀了他,他的长刀也同样能要了阿伏罗的命。
狭路相逢,拼的就是谁更凶狠谁更不畏死。
最终,还是阿伏罗变招,险之又险地横过刀锋挡下了这一击。陶大二话不说,继续挥刀猛攻,一刀接着一刀,皆是两败俱伤的疯狂打法。
刘恒昌也看得心惊肉跳。身边亲兵压低了声音急急低语:“刘统领,陶大这样太凶险了!要不要出言提醒他……”
“不必!”刘恒昌深呼吸一口气,沉声道:“眼前这个柔然大将,应该就是柔然第一高手阿伏罗。只要能杀了他,陶大就是以命换命也值得。”
这么说确实残酷。不过,在战场上,冷酷的心肠是一个优秀武将必备的优秀品质。
说来慢,其实就是眨了几眼的功夫。
阿伏罗身上又添了两道伤,陶大后背挨了一刀,汩汩流血。
阿伏罗终于萌生退意。他是伏名敦可汗麾下第一大将,也是柔然骑兵眼中的战神。他的性命金贵,不该也不能和一个普通士兵同归于尽。
陶大却不容阿伏罗退缩,阿伏罗只退了一步,陶大便进了两步,长刀挥舞愈发猛烈。
阿伏罗目中闪过凶光,长刀猛然刺中陶大腹部。陶大狂呼一声,忍着刹那的剧痛,长刀用力一劈,正中阿伏罗的脖子。
鲜血嘭地飞起,阿伏罗的头颅也随之飞了起来。在一众柔然骑兵惊恐的目光中落了地。没了头颅的高大尸首并未倒下,就这么僵硬地立在原地。
成了!
刘恒昌目光一亮,高声呼喊:“阿伏罗已死!”
他竟然用的是柔然话!
亲卫营里有摩尼等数十个柔然马奴陪同练兵,刘恒昌每日练兵之后,还会抽一个时辰出来学说柔然话。他是少有的文武双全的武将,大半年内便学会了柔然话。他还令身边的亲兵都学了一些。
他高呼出声后,十数个亲兵一同用柔然语高呼。
阿伏罗已死!
阿伏罗已死!
阿伏罗已死!
嘶喊声如瘟疫一般,从军帐这一处迅速传开。听到这些声音的柔然士兵,心神大乱,很快溃散奔走。
这一次夜袭,斩杀柔然士兵不知凡几,更重要的是斩杀了阿伏罗,为于崇和死去的南阳军将士报仇雪恨。
刘恒昌并不贪功恋战。他很清楚,夜袭敌营能成功,一是出其不意,二是因为快。
如果继续缠斗,等天色大亮了,亲卫营和南阳军士兵就会陷入敌营,想走就难了。
刘恒昌领着身边众人往军营外冲,一边吹响口中的铁哨。
这是沈木亲自打制的铁哨,约有小儿拳头大小,吹响后声音尖锐高亢,能传出几里地。
这是事先商定好的撤退信号。
铁哨声不停响着,亲卫们有条不紊地会合到一处,奋力冲出军营。偶尔有人杀昏了头,根本忘了撤退这回事。很快被蜂拥过来的柔然士兵砍杀而死。
这就是战场,顷刻间见生死。
不过,更多的人,还是顺着铁哨的声响冲了出去。留下一地的残尸和鲜血。
……
两个时辰后。
一直在狂奔的战马,累得口中吐了白沫。
刘恒昌终于下令让众人下马休息片刻。
之前还有追兵,跑了两个时辰,总算将追兵甩得无影无踪。刘恒昌喝了几口水,然后命令清点人数。
亲卫营不必说,便是南阳军的士兵,经过这一战也彻底对刘恒昌服气了。刘恒昌一声令下,众人皆听令行事。
“启禀刘统领,亲卫营来时两千人,现在共计一千八百六十九人。其中有五个重伤,还有二十二个轻伤。”
也就是说,亲卫营折损了一百多人。相较之下,南阳军的战损不免稍微多一些。来时两千三百多人,战损了两百人左右。主要是因为撤退之际,南阳军的士兵反应稍慢些。
和柔然军营遍地的尸首和溃散的军心比起来,这无疑是一场极为漂亮的胜仗了。
尤其是斩杀了柔然大将阿伏罗,更是大功一桩!
“刘统领,陶大伤得太重了。”亲兵一脸忧虑:“只怕禁不住颠簸。”
刘恒昌却未心软:“不能因为他一个人放慢行程。我们休息片刻,得立刻走。要是被追兵追上,我们几千人就难以脱身了。”
“给陶大敷伤药,将伤口梆紧了。回到司州城,有孙神医在,只要陶大还有一口气,就能救回一条命。走!”
刘恒昌一声令下,众士兵一跃而起,纷纷上马。
几千匹战马在烟尘滚滚中继续向前驰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