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言晏【求推荐求收藏】
    古人送别会做什么,唱什么呢?
    言晏见到了,也听到了。
    吴郡,虞山书院,大雪覆盖之下,银装素裹,但是此时书院广场上却载歌载舞,欢送他们的大师兄成功毕业出师。
    黄钟大吕是没有的,那是宫廷王侯将相才能使用的。
    但是编钟、琴瑟、箫、鼓是有的,还有一群年轻漂亮的舞姬。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歌舞在最后的昔我往矣中宣告着谢幕。
    《小雅·采薇》就是古人送别最常用的歌曲。
    而这时候的《诗三百》都是配有专属的乐曲的,也是有专门的《乐经》给它配套。
    只可惜诗歌诗歌,很多诗词歌赋的配乐,曲调都已经失传。
    尤其是《诗三百》随着《乐经》的失传,也都遗失了它们相辅相成的曲调。
    “大师兄一路走好!”
    “大师兄安心上路!”
    “大师兄先行一步!”
    “……”
    言晏看着眼神热切,却没有半点哀伤,甚至充满欣喜和如释重负的师长和师弟们,一时间竟无言以对。
    我这是出师啊,不是逝世啊,你们这些词确定没用错地方.
    既然如此,也就别怪大师兄我不义了,在下拿出一首《送别》,阁下又该如何应对?
    悠悠歌声传来……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这一下,让整个虞山书院沉默又破防,歌词清晰入耳,眼前也都能浮现出相应的景色,离别伤感之情瞬间拉满。
    “我们是不是有些过分了?”虞山书院祭酒、学监和六艺之首都陷入自我怀疑中。
    “其实大师兄好像……也不是那么惹人厌的,至少他在乐之一道上真称得上大师兄!”有弟子低声说道。
    “关键,我们已经教不了他了!”祭酒叹了口气。
    “他跟我辩论了三天三夜,问我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问我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问我,是我在故我思,还是我思故我在?是因为我来才开,还是开我才来?你让我怎么回答?”学监仰头望着天,当时他就差点想动手打人,告诉言晏什么叫做辩论了。
    听着学监的话,一众夫子们特第一沉默了,庆幸不是问他们,不然,他们现在恐怕也道心直接就给崩了。
    也就是学监道心坚毅才能撑过三天三夜,换成他们,后果难以想象。
    “快,把他刚刚的歌谣记下来,恐怕乐经和诗三百又要多一首送别了!”祭酒却反应很快,明显能感觉到在《诗三百》的格律上出现了一种新的律调,这会对诗歌产生绝对的冲击。
    虽然送走了言晏,但是弟子的羊毛能薅就薅!
    不榨干弟子最后一点价值,他们都不配称为师长了!
    毕竟他们虞山书院在送走言晏的时候可是也将《易》借给他誊写抄录带走的。
    “真是一群可爱的人啊!”言晏笑着大步离开了吴郡。
    他是被虞山书院收养的,是虞山书院的学监将他从冰天雪地里捡回来的,然后传道受业解惑,至今一十六年!
    这里的每一个先生夫子对他都视若己出,君子六艺都是六艺首座亲自教授,所以,对于虞山书院和言家,言晏是感恩的,因此也通过自己不断地努力,一步步成为六艺次席,虞山公认的大师兄。
    (六艺首席:他再不走,我们地位不保啊,我们是是六艺专精其一,他是六艺皆精啊!)
    只是离开了虞山书院,言晏也不知道该去什么地方了。
    从他来到这个古老的世界,他去的最远的也只是虞山脚下的县城,更没离开过吴郡。
    可是作为儒家出师的弟子,游学是他们必经之路。
    儒家的等级划分也很严苛,从儒生到夫子,再到大儒,最后是圣人。
    很多儒生终其一生,也没能坐上夫子的位置,更多的弟子则是老死在夫子位置上,无法达到大儒的境界,至于圣人,整个儒家从古至今也只有两人。
    想要成为夫子,说难不难,说简单也简单,等你的年龄够大了,可以称之为夫子,或者伱的才学、学识、品行等等超越了他人,让他人信服,自愿尊重于你,也会称你一声夫子。
    所以,夫子是能靠熬年龄熬出来的,只要中途没有放弃学业,终究是能熬成夫子的。
    但是大儒就很难了,大儒是夫子之师,也就是说你要让一群夫子都信服于你,在才学、品行上远超那些夫子,得到他们的认可,才有可能成为大儒。
    简单来说就是,儒家弟子,不仅自己牛逼,还要弟子也牛逼!
    “总觉得儒家就是个传销组织和黑涩会,关键是传销和黑涩会不可怕,可怕的是这帮人还精通成功学,精通武技,精通律法,天文!”言晏望着苍穹,摇了摇头,换成后世。
    儒家弟子刚出师,绝对有一大半人直接就去踩缝纫机了。
    剩下一半人可能连缝纫机都没得踩就下去了。
    至于再剩下的一小撮,那些肯定都是位高权重的大佬了!
    韩非说过,儒以文乱法,言晏看着儒家的构成就很理解其中的含义了。
    试想一下,你一个儒家夫子,带着几十个弟子,还都是能文能武的弟子,走到哪里不是一个恐怖组织?
    要知道一个小一点的县城,全部官员、官吏加起来可能都没你人多,加上你们还绝对精通各国律法,会蛊惑人心,还会治政,到了地方,直接占地为王,人家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加上一手蛊惑人心之法和治政手段,民众都不会反抗,甚至会夹道欢迎,这不是在以文乱法是什么?
    孔子全盛时弟子三千,战车几十辆,周游列国,为什么没人敢用他们?
    试问春秋那些诸侯国,有几个能有三千军备,能有数十辆战车?
    用你们,那这个国家谁说了算?
    百姓是知道你子仲尼还是知道他们的国君?
    尤其是儒家发展弟子的手段极其可怕,若是用了,不出几年,整个国家遍地都是儒生,都是孔子的门生弟子了!
    这种情况下,哪个国君不怕?哪个铁头娃敢用你?
    (本章完)

章节目录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鱼龙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鱼龙服并收藏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