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熙宁变法开始
【公元1069年四月,宋神宗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即制定户部、度支、盐铁三司条例的专门机构。】
【以“经画邦计,议变旧法,以通天下之利”】
【同年四月,依据制置三司条例司的建议,派遣八人分赴诸路考察农田水利和赋税、役法情况,变法活动陆续展开。】
【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三不足为指导思想。】
【这次改革是改变祖宗之法,因此被称为“新法”。史称“熙宁变法”】
……
大秦
三不足?说得挺好。
但这是自致孤立无援。
至于这条例司的职责……
不关中书、枢密院,中书外又有一中书?
权力给的倒是十足。
“尔等觉得,应该先除弊还是先兴利?”
嬴政问向眼前招来的一众官员。
尉缭率先开口道:
“陛下,纵观历史,唯商君变法有成。”
“而商君则是除弊后,再兴利。”
“实乃弊端不除,利实难兴。”
嬴政不动声色,又看向其他人。
冯去疾看了看左右。
蒙恬装沉思,萧何真沉思,刘邦装沉思。
行吧……
“陛下,臣以为国尉所言有些可能偏颇。”
“商君变法是先兴利,然后以利诱之再图除弊。”
“无利,除弊难矣。”
跳过汗都流下来的蒙恬,嬴政又看向萧何。
“治栗内史,你如何看。”
蒙恬松口气,萧何精神紧绷,刘邦继续装沉思。
“回陛下。”
萧何施了一礼,缓缓道:
“国尉与右相皆有道理,但这道理却唯独忘了真正的根基。”
正视皇帝目光,萧何一字一句道:
“那便是秦民。”
“民想变,其政得以变。民不想,其政变不成。”
“但民不知变从何来,所以要取信于民,使民得利。”
“商君得信于百姓,以此为基,以孝公为倚,如此可以兴利除弊。”
一旁的冯去疾与尉缭看着萧何,陷入沉思。
蒙恬听得心中一阵乱跳。
其余三人也明白了萧何话中意思。
商君的变法的确是取信于民了,也要民得利了。
但就像放贷一样,你的利我给你了,但你是不是得还啊!
这一还,就还成了富国强兵!
那民呢?在那提供富和强呢……
萧何这话里暗戳戳的一顿民来民去,就差指着皇帝鼻子说。
‘你先把百姓安抚明白!让他们信你真是要为他们好再说吧!’
‘还变法,变你x个头!’
嬴政面不改色心不跳,看向刘邦。
“典客……你意如何。”
刘邦双袖一震,行了附身大礼。
“陛下,臣认为,要想达到天下大治,一定先要使百姓富裕起来,然后天下大治的局面才能实现。”
“若一人所做之事是他从事的根本,那么他就能认清其中得与失的根源。”
“与其想什么除弊与兴利的前后之说,不如把权衡天下财富的重任交给这个洞悉根本的部门。”
“他们熟悉、了解自己的职能,得到的办法一定是最好的,提出的建议一定是通达的。”
“把财物聚积起来,以国家来调配,如此,百姓才能富裕起来,国家也能充足。”
“并且……商君变法是自上而下的。”
其余四人暗骂一声:泥鳅!
嬴政瞥了一眼刘邦。
……
大宋。
“好!”
赵匡胤鼓掌叫好。
按照分权传统,王安石如果担任中书门下的宰相就不能统驭三司的财务。
可如果让王安石在三司任职,又不能兼任行政。
作为变法的主持者,王安石必须得统一事权,兼管行政和财政,而这恰恰是与自己制定宋制相悖的。
总不能让王安石既当宰相,又当三司使吧?
而这小子!
他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专门为变法而设置一财政机构,让王安石以副相身份入主条例司。”
赵匡胤挥舞着拳头,兴奋道
“这样就可以做到行政与财政的统一!”
“可以让王安石更方便主持变法事宜!”
“好好好!祖宗不足法!”
“祖宗不足法!做的对!做得好!”
“噗!”
被挥舞的拳头误中脸颊,一颗牙自赵匡义嘴里吐出。
被打断兴奋情绪的赵匡胤瞥向捂着脸一脸哀怨的赵匡义。
嫌弃道:
“上柱子那蹲着去!”
“再用脸碰我的拳头,脑袋给伱打……”
瞄了一眼天上,赵大舒缓了一下语气。
“腿给你打折!”
……
【公元1069年七月十七日,王安石即以“制置三司条例司”的名义上奏,同日即“立淮、浙、江、湖六路均输法”】
【以薛向为淮南,两浙,江南东、西,荆湖南、北六路发运使,实行均输法。】
【均输法,简单来说就是考虑当地每年应当上供的数目、京师每年的用度及库存物资的多少之间的综合关系。】
【朝廷拨出五百万贯钱和三百万石米作为发运司周转经费,发运使根据京师库藏和各地物资的实际情况,按“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
【选择低价购买朝廷所需物资,同时将各地的多余物资由朝廷运往各地出售,从而节省国家开支,增加朝廷收入,稳定物价,减轻百姓负担。】
……
大汉·武帝时期
卫子夫戳了戳背身而对的刘彻屁股。
“啧!你干嘛!”
刘彻一袖子甩开卫子夫的手,扭头气急败坏的看向她。
殿里还有人呢!碰哪呢!
卫子夫指了指天幕。
刘彻看了一眼,又扭头冲墙。
“桑弘羊比他熟!”
“西周之时设置泉府之官,掌管货币流通和集市贸易,目的就是限制天下之财过度集中。”
“以泉府调剂贫富,使天下之财得到分配。”
“这什么条例司就是干这个的!”
……
大汉·宣帝时期
“你这不就是桑弘羊的那套吗!”
刘病已有点憋不住了。
桑弘羊之法的确让武帝富国强兵了!
后果呢?代价呢?
当初这个法的初衷之一,也是把商人把持的轻重敛散之权收归朝廷,同样可以减轻百姓负担。
但是最后这个东西成了天下国营采购和售卖垄断之处!
其弊病更甚于民间商人!
百姓只买贵的,不能买对的,且价高质次!
要是只有一个均输法相似也就罢了。
若真以桑弘羊的那种“术”来变法天下。
刘病已想到了武帝时的户数上涨却人口下降的事情。
被欺瞒上方还是你最好的道路啊。
希望你有……
本一脸不解之意的刘病已看着天幕的后段话,表情慢慢恢复平静。
“朕就知道……”
……
【据史书载,均输法实施的第二月,发运使就把大量米粮运往米贵的地方赚钱,销售时“比市价增及一倍”,此举不言而喻,妥妥的增加百姓负担。】
【随后官方的采购价格常常扭曲,不是大大低于市场价格几近白吃白拿,反正就是大大高于市场价格收受回扣。】
【在均输法实施过程中,官员大肆索取回扣,不是贵的不买,不给回扣不买,以至于拨付的周转经费连本也很难收回。】
【其间产生无数腐败行为,总之是严重干扰市场正常运行。】
【这些弊病,当时的保守派苏轼等人就已经指出来了。】
【均输法实行两年后,就无声无息了。】
……
后周·世宗时期
郭·商人·荣,限时登场!
“刨除结果不谈。”
“这王安石的措施表明他的确明得理天下之财之根本。”
搂着一脸惨白的赵匡胤的肩膀。
郭荣一脸开心的点评着。
被人篡了皇位气不气?
肯定气啊!
但篡位者比你还惨呢?
那就比较痛快了。
那篡位者的未来比你还惨,但你还没被篡位呢?
郭荣不懂什么乐子人,但他懂得看乐子!
“这其实是个好政策,因自唐末五代以来。”
“各州、府,除了正常田赋外,还有以贡品名义征收的各种物资。”
“什么金、银、绫、罗、绸、绢,直至箭干、牛皮、纸、笔等。”
“这些土贡由各民户分担。”
郭荣想起了走南闯北的那些时日,那些时日里,他看了太多百姓愁苦。
“但不论当地发生了什么情况,哪怕是年成丰歉,那些土贡都不能轻易更换或减少,都要按规定运送到京城进贡。”
“当地年成差时只得高价购买以上供。”
“另一方面,地方官也不问京城的各种物资供需情况,各仓库的库存情况。”
“以致有些多余物资只得半价出售,而大商人又乘机囤积居奇,官府和上贡的民户都深受其害。”
郭荣想起当年阿父看着那些库房中堆积成山、腐烂败坏贡品的叹气模样。
“太祖断各地上贡,也算是歪打正着的治了本……虽然不可能一直断下去,但最起码给出时间调整。”
拍了拍苦瓜脸赵匡胤的肩膀。
郭荣起身离开。
“走你是走不了,放心,朕不杀你,你的妻儿正在来的路上。”
“你那个二弟朕就帮你解决了。”
“不用谢。”
“均输法……得翻翻书了……”
“怎么完善一下米?”
赵匡胤看着逐渐离去的身影,苦瓜脸慢慢恢复如常。
平静的望着天幕。
……
【以“经画邦计,议变旧法,以通天下之利”】
【同年四月,依据制置三司条例司的建议,派遣八人分赴诸路考察农田水利和赋税、役法情况,变法活动陆续展开。】
【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三不足为指导思想。】
【这次改革是改变祖宗之法,因此被称为“新法”。史称“熙宁变法”】
……
大秦
三不足?说得挺好。
但这是自致孤立无援。
至于这条例司的职责……
不关中书、枢密院,中书外又有一中书?
权力给的倒是十足。
“尔等觉得,应该先除弊还是先兴利?”
嬴政问向眼前招来的一众官员。
尉缭率先开口道:
“陛下,纵观历史,唯商君变法有成。”
“而商君则是除弊后,再兴利。”
“实乃弊端不除,利实难兴。”
嬴政不动声色,又看向其他人。
冯去疾看了看左右。
蒙恬装沉思,萧何真沉思,刘邦装沉思。
行吧……
“陛下,臣以为国尉所言有些可能偏颇。”
“商君变法是先兴利,然后以利诱之再图除弊。”
“无利,除弊难矣。”
跳过汗都流下来的蒙恬,嬴政又看向萧何。
“治栗内史,你如何看。”
蒙恬松口气,萧何精神紧绷,刘邦继续装沉思。
“回陛下。”
萧何施了一礼,缓缓道:
“国尉与右相皆有道理,但这道理却唯独忘了真正的根基。”
正视皇帝目光,萧何一字一句道:
“那便是秦民。”
“民想变,其政得以变。民不想,其政变不成。”
“但民不知变从何来,所以要取信于民,使民得利。”
“商君得信于百姓,以此为基,以孝公为倚,如此可以兴利除弊。”
一旁的冯去疾与尉缭看着萧何,陷入沉思。
蒙恬听得心中一阵乱跳。
其余三人也明白了萧何话中意思。
商君的变法的确是取信于民了,也要民得利了。
但就像放贷一样,你的利我给你了,但你是不是得还啊!
这一还,就还成了富国强兵!
那民呢?在那提供富和强呢……
萧何这话里暗戳戳的一顿民来民去,就差指着皇帝鼻子说。
‘你先把百姓安抚明白!让他们信你真是要为他们好再说吧!’
‘还变法,变你x个头!’
嬴政面不改色心不跳,看向刘邦。
“典客……你意如何。”
刘邦双袖一震,行了附身大礼。
“陛下,臣认为,要想达到天下大治,一定先要使百姓富裕起来,然后天下大治的局面才能实现。”
“若一人所做之事是他从事的根本,那么他就能认清其中得与失的根源。”
“与其想什么除弊与兴利的前后之说,不如把权衡天下财富的重任交给这个洞悉根本的部门。”
“他们熟悉、了解自己的职能,得到的办法一定是最好的,提出的建议一定是通达的。”
“把财物聚积起来,以国家来调配,如此,百姓才能富裕起来,国家也能充足。”
“并且……商君变法是自上而下的。”
其余四人暗骂一声:泥鳅!
嬴政瞥了一眼刘邦。
……
大宋。
“好!”
赵匡胤鼓掌叫好。
按照分权传统,王安石如果担任中书门下的宰相就不能统驭三司的财务。
可如果让王安石在三司任职,又不能兼任行政。
作为变法的主持者,王安石必须得统一事权,兼管行政和财政,而这恰恰是与自己制定宋制相悖的。
总不能让王安石既当宰相,又当三司使吧?
而这小子!
他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专门为变法而设置一财政机构,让王安石以副相身份入主条例司。”
赵匡胤挥舞着拳头,兴奋道
“这样就可以做到行政与财政的统一!”
“可以让王安石更方便主持变法事宜!”
“好好好!祖宗不足法!”
“祖宗不足法!做的对!做得好!”
“噗!”
被挥舞的拳头误中脸颊,一颗牙自赵匡义嘴里吐出。
被打断兴奋情绪的赵匡胤瞥向捂着脸一脸哀怨的赵匡义。
嫌弃道:
“上柱子那蹲着去!”
“再用脸碰我的拳头,脑袋给伱打……”
瞄了一眼天上,赵大舒缓了一下语气。
“腿给你打折!”
……
【公元1069年七月十七日,王安石即以“制置三司条例司”的名义上奏,同日即“立淮、浙、江、湖六路均输法”】
【以薛向为淮南,两浙,江南东、西,荆湖南、北六路发运使,实行均输法。】
【均输法,简单来说就是考虑当地每年应当上供的数目、京师每年的用度及库存物资的多少之间的综合关系。】
【朝廷拨出五百万贯钱和三百万石米作为发运司周转经费,发运使根据京师库藏和各地物资的实际情况,按“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
【选择低价购买朝廷所需物资,同时将各地的多余物资由朝廷运往各地出售,从而节省国家开支,增加朝廷收入,稳定物价,减轻百姓负担。】
……
大汉·武帝时期
卫子夫戳了戳背身而对的刘彻屁股。
“啧!你干嘛!”
刘彻一袖子甩开卫子夫的手,扭头气急败坏的看向她。
殿里还有人呢!碰哪呢!
卫子夫指了指天幕。
刘彻看了一眼,又扭头冲墙。
“桑弘羊比他熟!”
“西周之时设置泉府之官,掌管货币流通和集市贸易,目的就是限制天下之财过度集中。”
“以泉府调剂贫富,使天下之财得到分配。”
“这什么条例司就是干这个的!”
……
大汉·宣帝时期
“你这不就是桑弘羊的那套吗!”
刘病已有点憋不住了。
桑弘羊之法的确让武帝富国强兵了!
后果呢?代价呢?
当初这个法的初衷之一,也是把商人把持的轻重敛散之权收归朝廷,同样可以减轻百姓负担。
但是最后这个东西成了天下国营采购和售卖垄断之处!
其弊病更甚于民间商人!
百姓只买贵的,不能买对的,且价高质次!
要是只有一个均输法相似也就罢了。
若真以桑弘羊的那种“术”来变法天下。
刘病已想到了武帝时的户数上涨却人口下降的事情。
被欺瞒上方还是你最好的道路啊。
希望你有……
本一脸不解之意的刘病已看着天幕的后段话,表情慢慢恢复平静。
“朕就知道……”
……
【据史书载,均输法实施的第二月,发运使就把大量米粮运往米贵的地方赚钱,销售时“比市价增及一倍”,此举不言而喻,妥妥的增加百姓负担。】
【随后官方的采购价格常常扭曲,不是大大低于市场价格几近白吃白拿,反正就是大大高于市场价格收受回扣。】
【在均输法实施过程中,官员大肆索取回扣,不是贵的不买,不给回扣不买,以至于拨付的周转经费连本也很难收回。】
【其间产生无数腐败行为,总之是严重干扰市场正常运行。】
【这些弊病,当时的保守派苏轼等人就已经指出来了。】
【均输法实行两年后,就无声无息了。】
……
后周·世宗时期
郭·商人·荣,限时登场!
“刨除结果不谈。”
“这王安石的措施表明他的确明得理天下之财之根本。”
搂着一脸惨白的赵匡胤的肩膀。
郭荣一脸开心的点评着。
被人篡了皇位气不气?
肯定气啊!
但篡位者比你还惨呢?
那就比较痛快了。
那篡位者的未来比你还惨,但你还没被篡位呢?
郭荣不懂什么乐子人,但他懂得看乐子!
“这其实是个好政策,因自唐末五代以来。”
“各州、府,除了正常田赋外,还有以贡品名义征收的各种物资。”
“什么金、银、绫、罗、绸、绢,直至箭干、牛皮、纸、笔等。”
“这些土贡由各民户分担。”
郭荣想起了走南闯北的那些时日,那些时日里,他看了太多百姓愁苦。
“但不论当地发生了什么情况,哪怕是年成丰歉,那些土贡都不能轻易更换或减少,都要按规定运送到京城进贡。”
“当地年成差时只得高价购买以上供。”
“另一方面,地方官也不问京城的各种物资供需情况,各仓库的库存情况。”
“以致有些多余物资只得半价出售,而大商人又乘机囤积居奇,官府和上贡的民户都深受其害。”
郭荣想起当年阿父看着那些库房中堆积成山、腐烂败坏贡品的叹气模样。
“太祖断各地上贡,也算是歪打正着的治了本……虽然不可能一直断下去,但最起码给出时间调整。”
拍了拍苦瓜脸赵匡胤的肩膀。
郭荣起身离开。
“走你是走不了,放心,朕不杀你,你的妻儿正在来的路上。”
“你那个二弟朕就帮你解决了。”
“不用谢。”
“均输法……得翻翻书了……”
“怎么完善一下米?”
赵匡胤看着逐渐离去的身影,苦瓜脸慢慢恢复如常。
平静的望着天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