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唐军建设的壮景
当年跟随阿凡与阿布这两位哈里发征战时,阿里那时还年幼,现在他已然是个二十岁出头的青年。
大食比大唐立国晚了十五年,换言之大唐有了天可汗,十五年之后大食才有了先知?
在大食人的传颂中先知建立大食的人,而阿里也仅仅见过那位先知几面而已,而之后的大食,绝大多数时候都在之后的几任哈里发的征战下扩张。
对此,阿里是有些不甘心的,就因晚出现了十五年,在葱岭总有人拿大食与大唐作比较。
想起以前的事,十几年前征战波斯之时,的确有个波斯王子东逃了。
不过这件事大食人并不在意,波斯这个富裕的地界已足够大食人挥霍了,这里有数不清的金子。
阿里还记得在大食的智者口中讲述过,葱岭是一片屋顶,那里是极好的屏障,占据了葱岭就占据了最富裕且最险要的地界,现在唐人却要来与他们争葱岭。
大食的智者还说天竺是粮仓,若大食人得到了天竺就能得到吃不完的粮食,再也不用忍受饥饿。
可大唐竟然还要与大食争天竺。
说起东土,阿里听说过最有名的一个人就是玄奘了,一个从大唐前往天竺的僧人。
阿里离开阿姆河,前往波斯的木鹿城,在河边留下了一支大军,回去的路上这位将来的大食哈里发的脸上带着不安的神色。
他害怕这辈子都回不去那个美丽的巴比伦了,那是他见过世上最美丽的城市。
而现在唐军在阿姆河的东岸,成了一个巨大的烦恼。
甚至,冷静下来的阿里一度希望唐军能够撤军,若唐军撤军了,他也就能安心地回到美丽的巴比伦,度过余生。
现在,这里距离唐军很近,距离巴比伦太远。
阿里的心中有了忧愁,这些忧愁写在脸上,但却没人看得出来,他本不想成为哈里发,身不由己地绑在了战争中,因这个世上没有“安拉之剑”辅佐他了。
也没有欧麦尔与阿布能站在他的身前,年轻的阿里甚至还没有子嗣,他却已是最后一个正统哈里发的血脉了,像是一个孤苦伶仃的继承者。
不知为何,阿里很羡慕那个逃亡东土的波斯王子,一走了之也很好。
阿里不想回圣城,他也不喜欢先知留下来的都城,他想要将都城迁去巴比伦,它就坐落在幼发拉底河的一条支流上。
以前巴比伦是波斯人的地界,阿里看重那里不只是因它美丽,而是因为那里还有很多的见识广且有智慧的智者,阿里很喜欢与智者讲话。
当年大食开始征战时,阿里还是个孩童,在大食享有“安拉之剑”之名的猛士哈立德,他攻占拜占庭,拿下了大马士革与椰路撒冷,之后就过世了。
至今大食人还没找到第二个能被冠以“安拉之剑”之名的猛士。
之后年幼的阿里就一直跟随在第二任哈里发身边,这位哈里发名叫欧麦尔。
欧麦尔是阿里年幼时的偶像,他在库法城几次败给了波斯人,直到后来阿凡继位之后,攻下了波斯的都城,才有了如今的局面。
很可惜,在当年这个时间节点,阿里没有遇到玄奘。
唐军连克三城的确是个令人动容的消息。
好似唐军每天都是五更造饭,六更拔营?
在葱岭诸胡眼中,唐军以一种匪夷所思的行军速度,拿下了石国,东曹与米国。
而今天,史国刚得到消息,唐军拿下了米国,前脚消息刚送到,后脚唐军已兵临城下了。
其实这种快得有些诡异的行军速度并不是大唐神兵天降,只不过是狄仁杰的这支大军根本没有去参与东曹与米国的战事。
五万大军分为三路,当一路抵达东曹之后,后方的第二路大军根本就没停,径直跑去了米国,而第三路大军其实一开始的目标就是史国。
绕过城池防线的行动方式,前后包夹,绕后夺城。
让处于高原上的战争,愣是被唐军打成一种类似于运动战的架势。
本来,昨天就应该到这里的,狄仁杰不认识路,胡人向导找了好久才找到了通往史国的要道。
现在狄仁杰打算在攻下这座土城之后,把这个胡人向导也杀了,随即下令道:“围城一天,整军备战。”
“喏。”
狄仁杰没打算当即攻城而是让身边的几个裨将分别带军将城围了。
待第二天,攻克了东曹的程处默赶来,两支兵马相距史国城下,开始了攻城。
小勃律国的三万援军终于在这一刻用上了,在狄仁杰的安排下他们率先开始攻城。
只不过小勃律国的攻城方式很粗野,基本上也没什么调度,大致上就是一些人拿着绳子与钩子挂在城墙上,往上爬,爬不上去就摔下来,再接着爬。
又或者是小勃律国的人往城中丢火,还学着唐军造一些攻城器械,用起来却不是太好。
直到小勃律国的士兵攻破了城门之后,唐军这才杀入城中。
乾庆十一年五月中旬,唐军在半月间连克石国,东曹,米,史四地。
其中最难攻打的石国被梁建方大将军与薛仁贵大将军攻下,其余三地对唐军来说并不是太难。
直到梁建方与薛仁贵,裴行俭带着大军来到了史国,唐军大军聚集在史国。
康国听闻这个消息,不用唐军再出兵,他们在唐军的迅猛且匪夷所思的攻势下,吓得主动与西曹投了唐军,为此献上了城池与钱财。
至此,石国,东曹,米,史,康,西曹六地被唐军占据,大半个葱岭已落入唐军手中。
只剩下了盘踞阿姆河畔,接壤大食的安国与火寻两国,听说这两国被大食人把持,不然说不定他们也会投。
就在唐军规划着如何攻下安国,狄仁杰在这里见到了慕容顺。
慕容顺身边只有五个侍从,此人是小勃律国的国主,身份早已不同往日,并且效忠大唐,是皇帝认可的大唐盟友。
为此,此人到了唐军大营,梁建方亲自接见了他。
慕容顺从一个西域商人成为小勃律国的国主的过程虽说不光彩,一个商人不能入仕,就连从军都不行。
这人倒是挺会另辟蹊径,直接篡位成了一个小国的国主。
梁建方客客气气地笑道:“其实国主不必亲自前来。”
慕容顺行礼道:“外臣听闻大将军连占葱岭六地特来相贺。”梁建方又是大咧咧一笑。
说是道贺,但慕容顺的脸上没有太多的笑意,近十万大军在葱岭穿行,这些小国都是开胃小菜,甚至这规模还不如当年攻打焉耆与龟兹。
於菟问向一旁的薛万备,道:“他怎么还自称外臣?”
薛万备低声解释道:“他原本就是吐谷浑人,就算是成了小勃律国的国主,他的身份也该自称外臣,实际上他也是唐人。”
大营内众将领都没有开口讲话,众人正吃着食物,要不就是正在打盹。
本来出了碎叶城之后,众人都没什么好吃的,身上带着的肉干都吃完了。
葱岭的稻米不太好吃,麦子产量又不高。
程处默用胳膊撞了撞刘仁轨,小声问道:“张大安什么时候将吃食送来?”
刘仁轨盘腿坐着,回道:“就这两天了。”
程处默点头继续撕咬着手中的一张饼,这葱岭地界的粮食很不合胃口。
慕容顺心里清楚,除却打下的石国,眼前几个小国都是开胃小菜,唐军要面对的大敌是大食人,他又道:“安国有十万大食人,阿姆河的对岸有二十万大食人。”
闻言,只听咕咚一声,不知道谁在吞咽食物。
裴行俭问道:“大食有三十万人?”
慕容顺回道:“大食的阿里还没有走远,他还在波斯旧地的木鹿城,他的身边有最骁勇的大食兵马。”
裴行俭反问道:“他们靠什么养活三十万大军?”
且说唐军在这里有近十万人,就这十万人的辎重从碎叶城拉到怛逻斯城,再从怛逻斯城运送到这里,需要近万的人力与牲口运送。
更不要说大食人的三十万大军,而且大食人会不会屯田尚未可知,至少唐军在碎叶城与怛逻斯城是有屯田的。
那大食的三十万人凭什么养,他们有这么多粮食?
因此,裴行俭这么一问,在场的众人都对这三十万大军抱有怀疑。
也仅仅只是怀疑,慕容顺没有解释,总之唐军要攻下葱岭全境,阿姆河以东的地界不能留有敌人,阿姆河以西的大食能打就打。
抱着这种态度,大营内的这场谈话简单结束了。
慕容顺回到了自己的大营,在这里见到了茹来杰。
看茹来杰悠闲自得,慕容顺问道:“你怎么不去见大将军?”
茹来杰道:“三十万大军,大将军相信了?”
“当然不信。”
茹来杰喝着奶茶道:“那你就不该说。”
慕容顺道:“我真的见到了大食人的三十万大军,你没见过遮天蔽日的大军。”
再看茹来杰还在喝着奶茶,这个老人家像是有喝不完的奶茶,每一次在一个地方停下,他就能拿出水壶来煮茶。
慕容顺烦恼地拿过水壶饮下一口温热的奶茶。
茹来杰言罢,就窝在一旁,低声道:“王玄策准备了十万头牛与五百头战象。”
慕容顺反问道:“他是将天竺的牛都抓完了?”
茹来杰笑道:“在天竺也有崇文馆,天竺的崇文馆主事叫作刘弘业,我虽说从未踏足长安,可我听说关中很珍惜耕牛,这个刘弘业到了天竺之后,就让很多天竺人养牛,也就这五六年间,他在天竺养出了十万头牛,你敢相信吗?当王玄策与王孝杰看到十万头牛,竟然哭了……”
王玄策是看到牛群会哭是因他对牛有着很深的感情,这种感情来源于火牛阵,王玄策善用火牛阵,屡试不爽。
王玄策的大军就差骑在牛背上了。
而那个年轻的将领王孝杰看到十万头牛会哭,是另有原因,那是因为他到了天竺之后,可以尽情地吃牛肉了,他有吃不完的牛肉。
牛是一种很重要的牲口,重要到行军打仗都离不开它。
现在王玄策与王孝杰领着十万头牛与五百头战象已到了东天竺,随时准备北上。
茹来杰闭着眼道:“当东天竺王见到王玄策的大军,他亲自出城投降,拜倒在王玄策的战象之下,献上了不计其数的财宝。”
慕容顺依旧喝着奶茶。
“后来大食人得知了这件事,他们的使者派人来问,却被王玄策拿下了,这是半月之前的事。”茹来杰又道:“其实大食人也没有这么强大,这二十年间三个哈里发过世了,留下一个年幼的继承人,可大食的疆域如此庞大,他们不善治理。”
仔细想来,大唐与大食的处境其实很相似,从低谷走向巅峰也就短短二十余年。
大食只是强大了二十余年,经历了三代人。
如今的大唐也正在经历第三代人,而大食还比大唐晚了十五年。
慕容顺没有说假话,他真的在阿姆河对岸看到了数不清的大食人,虽说没把握真有三十万,现在也不知道对岸的情形,但依旧是不容小觑的。
唐军就是这样的,唐军打仗从来不看敌我多寡,茹来杰就觉得慕容顺所言就是为了激起那些唐军西进的念想,慕容顺太想为他的儿子报仇,他也很想为大唐的天可汗建功。
这些天,唐军一直没有进军,而是在等待着后方的粮草送达。
这支大唐的兵马有着梁建方的蛮横风格,也有薛仁贵那奋勇当先的气势,更有裴炎,刘仁轨之流的沉稳。
乾庆十一年的六月,杨炯到了怛逻斯城,他在这里见到了大片的田地。
怛逻斯城边有着一片壮景,这片壮景是唐军让战俘建设出来的,他们在怛逻斯城南面的一片平原上建设了上千顷田地。
现在这片田地上长满了粮食,还有人在田地里收割,收割好的粮食没有晾晒就被抬上车一路拉去了西面的战场。
李奉诫解释道:“这些都是京兆府安排的人手,用以给大军屯田。”
(本章完)
当年跟随阿凡与阿布这两位哈里发征战时,阿里那时还年幼,现在他已然是个二十岁出头的青年。
大食比大唐立国晚了十五年,换言之大唐有了天可汗,十五年之后大食才有了先知?
在大食人的传颂中先知建立大食的人,而阿里也仅仅见过那位先知几面而已,而之后的大食,绝大多数时候都在之后的几任哈里发的征战下扩张。
对此,阿里是有些不甘心的,就因晚出现了十五年,在葱岭总有人拿大食与大唐作比较。
想起以前的事,十几年前征战波斯之时,的确有个波斯王子东逃了。
不过这件事大食人并不在意,波斯这个富裕的地界已足够大食人挥霍了,这里有数不清的金子。
阿里还记得在大食的智者口中讲述过,葱岭是一片屋顶,那里是极好的屏障,占据了葱岭就占据了最富裕且最险要的地界,现在唐人却要来与他们争葱岭。
大食的智者还说天竺是粮仓,若大食人得到了天竺就能得到吃不完的粮食,再也不用忍受饥饿。
可大唐竟然还要与大食争天竺。
说起东土,阿里听说过最有名的一个人就是玄奘了,一个从大唐前往天竺的僧人。
阿里离开阿姆河,前往波斯的木鹿城,在河边留下了一支大军,回去的路上这位将来的大食哈里发的脸上带着不安的神色。
他害怕这辈子都回不去那个美丽的巴比伦了,那是他见过世上最美丽的城市。
而现在唐军在阿姆河的东岸,成了一个巨大的烦恼。
甚至,冷静下来的阿里一度希望唐军能够撤军,若唐军撤军了,他也就能安心地回到美丽的巴比伦,度过余生。
现在,这里距离唐军很近,距离巴比伦太远。
阿里的心中有了忧愁,这些忧愁写在脸上,但却没人看得出来,他本不想成为哈里发,身不由己地绑在了战争中,因这个世上没有“安拉之剑”辅佐他了。
也没有欧麦尔与阿布能站在他的身前,年轻的阿里甚至还没有子嗣,他却已是最后一个正统哈里发的血脉了,像是一个孤苦伶仃的继承者。
不知为何,阿里很羡慕那个逃亡东土的波斯王子,一走了之也很好。
阿里不想回圣城,他也不喜欢先知留下来的都城,他想要将都城迁去巴比伦,它就坐落在幼发拉底河的一条支流上。
以前巴比伦是波斯人的地界,阿里看重那里不只是因它美丽,而是因为那里还有很多的见识广且有智慧的智者,阿里很喜欢与智者讲话。
当年大食开始征战时,阿里还是个孩童,在大食享有“安拉之剑”之名的猛士哈立德,他攻占拜占庭,拿下了大马士革与椰路撒冷,之后就过世了。
至今大食人还没找到第二个能被冠以“安拉之剑”之名的猛士。
之后年幼的阿里就一直跟随在第二任哈里发身边,这位哈里发名叫欧麦尔。
欧麦尔是阿里年幼时的偶像,他在库法城几次败给了波斯人,直到后来阿凡继位之后,攻下了波斯的都城,才有了如今的局面。
很可惜,在当年这个时间节点,阿里没有遇到玄奘。
唐军连克三城的确是个令人动容的消息。
好似唐军每天都是五更造饭,六更拔营?
在葱岭诸胡眼中,唐军以一种匪夷所思的行军速度,拿下了石国,东曹与米国。
而今天,史国刚得到消息,唐军拿下了米国,前脚消息刚送到,后脚唐军已兵临城下了。
其实这种快得有些诡异的行军速度并不是大唐神兵天降,只不过是狄仁杰的这支大军根本没有去参与东曹与米国的战事。
五万大军分为三路,当一路抵达东曹之后,后方的第二路大军根本就没停,径直跑去了米国,而第三路大军其实一开始的目标就是史国。
绕过城池防线的行动方式,前后包夹,绕后夺城。
让处于高原上的战争,愣是被唐军打成一种类似于运动战的架势。
本来,昨天就应该到这里的,狄仁杰不认识路,胡人向导找了好久才找到了通往史国的要道。
现在狄仁杰打算在攻下这座土城之后,把这个胡人向导也杀了,随即下令道:“围城一天,整军备战。”
“喏。”
狄仁杰没打算当即攻城而是让身边的几个裨将分别带军将城围了。
待第二天,攻克了东曹的程处默赶来,两支兵马相距史国城下,开始了攻城。
小勃律国的三万援军终于在这一刻用上了,在狄仁杰的安排下他们率先开始攻城。
只不过小勃律国的攻城方式很粗野,基本上也没什么调度,大致上就是一些人拿着绳子与钩子挂在城墙上,往上爬,爬不上去就摔下来,再接着爬。
又或者是小勃律国的人往城中丢火,还学着唐军造一些攻城器械,用起来却不是太好。
直到小勃律国的士兵攻破了城门之后,唐军这才杀入城中。
乾庆十一年五月中旬,唐军在半月间连克石国,东曹,米,史四地。
其中最难攻打的石国被梁建方大将军与薛仁贵大将军攻下,其余三地对唐军来说并不是太难。
直到梁建方与薛仁贵,裴行俭带着大军来到了史国,唐军大军聚集在史国。
康国听闻这个消息,不用唐军再出兵,他们在唐军的迅猛且匪夷所思的攻势下,吓得主动与西曹投了唐军,为此献上了城池与钱财。
至此,石国,东曹,米,史,康,西曹六地被唐军占据,大半个葱岭已落入唐军手中。
只剩下了盘踞阿姆河畔,接壤大食的安国与火寻两国,听说这两国被大食人把持,不然说不定他们也会投。
就在唐军规划着如何攻下安国,狄仁杰在这里见到了慕容顺。
慕容顺身边只有五个侍从,此人是小勃律国的国主,身份早已不同往日,并且效忠大唐,是皇帝认可的大唐盟友。
为此,此人到了唐军大营,梁建方亲自接见了他。
慕容顺从一个西域商人成为小勃律国的国主的过程虽说不光彩,一个商人不能入仕,就连从军都不行。
这人倒是挺会另辟蹊径,直接篡位成了一个小国的国主。
梁建方客客气气地笑道:“其实国主不必亲自前来。”
慕容顺行礼道:“外臣听闻大将军连占葱岭六地特来相贺。”梁建方又是大咧咧一笑。
说是道贺,但慕容顺的脸上没有太多的笑意,近十万大军在葱岭穿行,这些小国都是开胃小菜,甚至这规模还不如当年攻打焉耆与龟兹。
於菟问向一旁的薛万备,道:“他怎么还自称外臣?”
薛万备低声解释道:“他原本就是吐谷浑人,就算是成了小勃律国的国主,他的身份也该自称外臣,实际上他也是唐人。”
大营内众将领都没有开口讲话,众人正吃着食物,要不就是正在打盹。
本来出了碎叶城之后,众人都没什么好吃的,身上带着的肉干都吃完了。
葱岭的稻米不太好吃,麦子产量又不高。
程处默用胳膊撞了撞刘仁轨,小声问道:“张大安什么时候将吃食送来?”
刘仁轨盘腿坐着,回道:“就这两天了。”
程处默点头继续撕咬着手中的一张饼,这葱岭地界的粮食很不合胃口。
慕容顺心里清楚,除却打下的石国,眼前几个小国都是开胃小菜,唐军要面对的大敌是大食人,他又道:“安国有十万大食人,阿姆河的对岸有二十万大食人。”
闻言,只听咕咚一声,不知道谁在吞咽食物。
裴行俭问道:“大食有三十万人?”
慕容顺回道:“大食的阿里还没有走远,他还在波斯旧地的木鹿城,他的身边有最骁勇的大食兵马。”
裴行俭反问道:“他们靠什么养活三十万大军?”
且说唐军在这里有近十万人,就这十万人的辎重从碎叶城拉到怛逻斯城,再从怛逻斯城运送到这里,需要近万的人力与牲口运送。
更不要说大食人的三十万大军,而且大食人会不会屯田尚未可知,至少唐军在碎叶城与怛逻斯城是有屯田的。
那大食的三十万人凭什么养,他们有这么多粮食?
因此,裴行俭这么一问,在场的众人都对这三十万大军抱有怀疑。
也仅仅只是怀疑,慕容顺没有解释,总之唐军要攻下葱岭全境,阿姆河以东的地界不能留有敌人,阿姆河以西的大食能打就打。
抱着这种态度,大营内的这场谈话简单结束了。
慕容顺回到了自己的大营,在这里见到了茹来杰。
看茹来杰悠闲自得,慕容顺问道:“你怎么不去见大将军?”
茹来杰道:“三十万大军,大将军相信了?”
“当然不信。”
茹来杰喝着奶茶道:“那你就不该说。”
慕容顺道:“我真的见到了大食人的三十万大军,你没见过遮天蔽日的大军。”
再看茹来杰还在喝着奶茶,这个老人家像是有喝不完的奶茶,每一次在一个地方停下,他就能拿出水壶来煮茶。
慕容顺烦恼地拿过水壶饮下一口温热的奶茶。
茹来杰言罢,就窝在一旁,低声道:“王玄策准备了十万头牛与五百头战象。”
慕容顺反问道:“他是将天竺的牛都抓完了?”
茹来杰笑道:“在天竺也有崇文馆,天竺的崇文馆主事叫作刘弘业,我虽说从未踏足长安,可我听说关中很珍惜耕牛,这个刘弘业到了天竺之后,就让很多天竺人养牛,也就这五六年间,他在天竺养出了十万头牛,你敢相信吗?当王玄策与王孝杰看到十万头牛,竟然哭了……”
王玄策是看到牛群会哭是因他对牛有着很深的感情,这种感情来源于火牛阵,王玄策善用火牛阵,屡试不爽。
王玄策的大军就差骑在牛背上了。
而那个年轻的将领王孝杰看到十万头牛会哭,是另有原因,那是因为他到了天竺之后,可以尽情地吃牛肉了,他有吃不完的牛肉。
牛是一种很重要的牲口,重要到行军打仗都离不开它。
现在王玄策与王孝杰领着十万头牛与五百头战象已到了东天竺,随时准备北上。
茹来杰闭着眼道:“当东天竺王见到王玄策的大军,他亲自出城投降,拜倒在王玄策的战象之下,献上了不计其数的财宝。”
慕容顺依旧喝着奶茶。
“后来大食人得知了这件事,他们的使者派人来问,却被王玄策拿下了,这是半月之前的事。”茹来杰又道:“其实大食人也没有这么强大,这二十年间三个哈里发过世了,留下一个年幼的继承人,可大食的疆域如此庞大,他们不善治理。”
仔细想来,大唐与大食的处境其实很相似,从低谷走向巅峰也就短短二十余年。
大食只是强大了二十余年,经历了三代人。
如今的大唐也正在经历第三代人,而大食还比大唐晚了十五年。
慕容顺没有说假话,他真的在阿姆河对岸看到了数不清的大食人,虽说没把握真有三十万,现在也不知道对岸的情形,但依旧是不容小觑的。
唐军就是这样的,唐军打仗从来不看敌我多寡,茹来杰就觉得慕容顺所言就是为了激起那些唐军西进的念想,慕容顺太想为他的儿子报仇,他也很想为大唐的天可汗建功。
这些天,唐军一直没有进军,而是在等待着后方的粮草送达。
这支大唐的兵马有着梁建方的蛮横风格,也有薛仁贵那奋勇当先的气势,更有裴炎,刘仁轨之流的沉稳。
乾庆十一年的六月,杨炯到了怛逻斯城,他在这里见到了大片的田地。
怛逻斯城边有着一片壮景,这片壮景是唐军让战俘建设出来的,他们在怛逻斯城南面的一片平原上建设了上千顷田地。
现在这片田地上长满了粮食,还有人在田地里收割,收割好的粮食没有晾晒就被抬上车一路拉去了西面的战场。
李奉诫解释道:“这些都是京兆府安排的人手,用以给大军屯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