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红薯
第57章 红薯
洪武年间,金陵城。
朱元璋望着评论区,把钱用勤这个名字记在了心里。
虽然天幕语气多是调侃和打趣,但这钱家后人对后世贡献巨大,想来放钱用勤一马也是无伤大雅的。
此时天幕再次切换。
【番薯,也叫红薯,旋科番薯属植物,块根作物,果实大如拳,皮色朱红,心脆多汁、生熟皆可食,产量高,广种耐瘠】
【就是这个东西,应该所有人都吃过吧。】
【红薯主要的优点就是高产,高产到什么程度,差不多10公斤的红薯就能发芽种一亩地,亩产量能达到水稻的十倍,其产量也因种植地气候、土壤、种植品种、管理等因素会使得产量波动较大】
【一般来说,北方地区番薯亩产量相对较低,南方气候和土壤更适合红薯的生长,所以产量就更高些】
【和土豆一样是真正的穿越核战末世必备食物,而且成长周期快,可以当做应急时的首选】
【《金薯传习录》和《农政全书》就记载过,其中《农政全书》里说:闽、广人赖以救饥,其利甚大。】
【有优点就有缺点,缺点那就是含水量大,不如米麦等耐饥,还有就是吃多了容易胃里反酸,烧心、肚子排气,有胃溃疡的不适合吃】
【不过也不是没办法解决,你配上米面搭配着吃,就能很好的减少这种情况】
【再说了这东西就是养猪也是好的呀,红薯玉米混合着喂猪,标准的膘肥体壮好东西】
洪武年间,金陵城
一众书吏都下笔如飞,一边听一边快速记录着一切。
“等等!亩产多少斤来着?”负责记录的书吏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惊叫出声,手一抖毛笔在纸张划上重重的一笔,划过了纸上的其他文字。
“亩产是水稻的十倍?可当真?”胡惟庸也惊呼出声,虽说红薯不耐饥,但总好过没有啊,而且产量高,不耐饥就多吃点。
“还有新作物土豆!”朱元璋满心期待,能和红薯并列末世必备的高产作物,产量上必然不比红薯差多少。
“产地,重点是产地!”
不用他吩咐,所有人都眼巴巴地瞧好了,时刻关注着相关信息。
贞观年间,长安城。
李世民稍微平复的心又被提了起来,是红薯的消息!
这个早在几个月前名气就极盛的红薯,如今终于等来了消息!
而且还是捅破天的大消息,红薯亩产是水稻的十倍。
“十倍”程咬金咽了咽唾沫,如果将自家那三十多顷田地都改种红薯,那得是多少粮食啊。
在座的诸位哪个家里没有点田地?
此时一想到这个夸张的亩产数所带来的巨大收益,一个个眼神都亮的吓人。
就算其缺点是不耐饥,但至少在灾年时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而且红薯耐贫瘠,产量低点是低点,但可以到处种啊。
“所以红薯的产地是哪里?”房玄龄问出了李世民最想知道的问题。
【红薯原产地在美洲中部墨西哥、哥伦比亚一带,后来随着地理的大发现而传播于世界各地。】
【最早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分三条路线进入中国——云南、广东、福建。】
【说起来,红薯的引进也是颇为曲折,当时红薯传到安南、吕宋等地,当地的统治者视甘薯为奇货,“禁不令出境”。】
【广东的陈益和福建的陈振龙、陈经纶等冒着杀身的危险分别于万历十年和万历二十一年将其引进中国。】
【红薯的种植也简单,就是这样的直接扔在土里,或者直接放在盘子里加点水在底下,等着它发芽就行了】【等它长出了30厘米高的苗,选一个阳光充沛风力小的好日子,在早上或者傍晚的时候直接将它的苗掰断,把这种苗放在水里浸泡这样有利于提高它的成活率】
【然后先在地面上挖一个小坑,然后垂直于地面就把红薯苗插入进去,稍微斜放,将土壤压实,稍微浇点水等着吧就这样行了,就是这么好养活】
洪武年间,金陵城,武英殿前。
“哈哈哈哈,好!好!”朱元璋开怀大笑,一连说了几个好字,对胡惟庸等人的马屁逢迎也是看着顺眼了一些。
虽然不知道哥伦比亚是在哪里,但朱元璋知道墨西哥在哪里啊,困扰他差不多三个月的问题终于有了答案,下一步就是如何远渡重洋了。
大笑过后,朱元璋就在心中思索起了人选,他心中第一个挑出来的人选就是:郑和?
老四是在三十多年后登基,登基后不知道多久才有了郑和下西洋,此时的郑和恐怕还是个黄毛小子吧?
还有的就是如今大明所造宝船是否能支持如此远距离的航行?
汉末,南郡。
“美洲中部.莫不是来消遣俺的”张飞有些不悦。
刘备、诸葛亮不由得苦笑,不,是我们实力不济罢了。
中国距离美洲大陆有万里之遥,大海隔绝,不说楼船的问题,单是航线问题得不到解决,那简直和送死没区别。
况且主公立足荆州不久,又哪里的钱打造得起足够出行的船队呢?又该由谁担此重任呢?又有谁愿意不远万里去找寻那缥缈的红薯呢?
贞观年间,长安城。
程咬金已经站出来请命,表示愿出使美洲大陆为陛下、为大唐带回红薯。
其他武将一看,好你个浓眉大眼的程知节,没想到这么会来事,于是也纷纷加入请命队伍,一个个夸下海口。
三年、不,一年半,定能寻回红薯。
李世民无奈地赞扬了几人的忠心,只是这事还得商量啊,先试试如今的楼船质量吧,他心里已有了一个大概的计划雏形。
不如学大明那郑和,先下西洋贸易经商,一方面试试楼船的质量为以后做准备,一方面积累些资金,争取能不能改进下楼船。
【除此以外,比如数量如果多的话得起垄垄高20-25厘米,垄宽60-80厘米,垄距15-20厘米】
【每株苗的间距保持在33厘米左右,等把红薯苗插进地底之后,可以用粪尿发酵的水上一次肥,可以有效的提高红薯苗的成活率】
【其实主要原理就是一句话,把红薯藤叶插在土壤里就能够活,浇点水施点肥就能够长得很好,对了别浇太多水】
【红薯呢比较喜欢光照,耐旱能力强,特别省心】
【红薯的储存需要用点心思,收获的时候要保持轻挖、轻装、轻运、轻卸,防止红薯皮碰伤,保存在通风阴凉处就行了】
【此外还可以用干燥的草木灰覆盖住红薯,可以有效防止红薯腐烂发芽等情况。】
【或者洗干净上锅蒸熟,然后晒干后可以保存得更久,唯一麻烦的是晒干后的红薯干比较硬有点硌牙,而且其含量较高,吃起来会黏牙齿】
《挖个地窖保存,农村的都知道吧》
《即使挖地窖也难以储存超一年,地窖挖小了储存少,挖大了承受不了劳役》
《红薯切片晒干,磨成粉呀!》
《土豆相对来说比红薯强一点》
《红薯吃多了胃反酸,土豆吃多了浑身乏力,必须搭配酸汤》
《土豆要求的地温低》
(本章完)
洪武年间,金陵城。
朱元璋望着评论区,把钱用勤这个名字记在了心里。
虽然天幕语气多是调侃和打趣,但这钱家后人对后世贡献巨大,想来放钱用勤一马也是无伤大雅的。
此时天幕再次切换。
【番薯,也叫红薯,旋科番薯属植物,块根作物,果实大如拳,皮色朱红,心脆多汁、生熟皆可食,产量高,广种耐瘠】
【就是这个东西,应该所有人都吃过吧。】
【红薯主要的优点就是高产,高产到什么程度,差不多10公斤的红薯就能发芽种一亩地,亩产量能达到水稻的十倍,其产量也因种植地气候、土壤、种植品种、管理等因素会使得产量波动较大】
【一般来说,北方地区番薯亩产量相对较低,南方气候和土壤更适合红薯的生长,所以产量就更高些】
【和土豆一样是真正的穿越核战末世必备食物,而且成长周期快,可以当做应急时的首选】
【《金薯传习录》和《农政全书》就记载过,其中《农政全书》里说:闽、广人赖以救饥,其利甚大。】
【有优点就有缺点,缺点那就是含水量大,不如米麦等耐饥,还有就是吃多了容易胃里反酸,烧心、肚子排气,有胃溃疡的不适合吃】
【不过也不是没办法解决,你配上米面搭配着吃,就能很好的减少这种情况】
【再说了这东西就是养猪也是好的呀,红薯玉米混合着喂猪,标准的膘肥体壮好东西】
洪武年间,金陵城
一众书吏都下笔如飞,一边听一边快速记录着一切。
“等等!亩产多少斤来着?”负责记录的书吏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惊叫出声,手一抖毛笔在纸张划上重重的一笔,划过了纸上的其他文字。
“亩产是水稻的十倍?可当真?”胡惟庸也惊呼出声,虽说红薯不耐饥,但总好过没有啊,而且产量高,不耐饥就多吃点。
“还有新作物土豆!”朱元璋满心期待,能和红薯并列末世必备的高产作物,产量上必然不比红薯差多少。
“产地,重点是产地!”
不用他吩咐,所有人都眼巴巴地瞧好了,时刻关注着相关信息。
贞观年间,长安城。
李世民稍微平复的心又被提了起来,是红薯的消息!
这个早在几个月前名气就极盛的红薯,如今终于等来了消息!
而且还是捅破天的大消息,红薯亩产是水稻的十倍。
“十倍”程咬金咽了咽唾沫,如果将自家那三十多顷田地都改种红薯,那得是多少粮食啊。
在座的诸位哪个家里没有点田地?
此时一想到这个夸张的亩产数所带来的巨大收益,一个个眼神都亮的吓人。
就算其缺点是不耐饥,但至少在灾年时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而且红薯耐贫瘠,产量低点是低点,但可以到处种啊。
“所以红薯的产地是哪里?”房玄龄问出了李世民最想知道的问题。
【红薯原产地在美洲中部墨西哥、哥伦比亚一带,后来随着地理的大发现而传播于世界各地。】
【最早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分三条路线进入中国——云南、广东、福建。】
【说起来,红薯的引进也是颇为曲折,当时红薯传到安南、吕宋等地,当地的统治者视甘薯为奇货,“禁不令出境”。】
【广东的陈益和福建的陈振龙、陈经纶等冒着杀身的危险分别于万历十年和万历二十一年将其引进中国。】
【红薯的种植也简单,就是这样的直接扔在土里,或者直接放在盘子里加点水在底下,等着它发芽就行了】【等它长出了30厘米高的苗,选一个阳光充沛风力小的好日子,在早上或者傍晚的时候直接将它的苗掰断,把这种苗放在水里浸泡这样有利于提高它的成活率】
【然后先在地面上挖一个小坑,然后垂直于地面就把红薯苗插入进去,稍微斜放,将土壤压实,稍微浇点水等着吧就这样行了,就是这么好养活】
洪武年间,金陵城,武英殿前。
“哈哈哈哈,好!好!”朱元璋开怀大笑,一连说了几个好字,对胡惟庸等人的马屁逢迎也是看着顺眼了一些。
虽然不知道哥伦比亚是在哪里,但朱元璋知道墨西哥在哪里啊,困扰他差不多三个月的问题终于有了答案,下一步就是如何远渡重洋了。
大笑过后,朱元璋就在心中思索起了人选,他心中第一个挑出来的人选就是:郑和?
老四是在三十多年后登基,登基后不知道多久才有了郑和下西洋,此时的郑和恐怕还是个黄毛小子吧?
还有的就是如今大明所造宝船是否能支持如此远距离的航行?
汉末,南郡。
“美洲中部.莫不是来消遣俺的”张飞有些不悦。
刘备、诸葛亮不由得苦笑,不,是我们实力不济罢了。
中国距离美洲大陆有万里之遥,大海隔绝,不说楼船的问题,单是航线问题得不到解决,那简直和送死没区别。
况且主公立足荆州不久,又哪里的钱打造得起足够出行的船队呢?又该由谁担此重任呢?又有谁愿意不远万里去找寻那缥缈的红薯呢?
贞观年间,长安城。
程咬金已经站出来请命,表示愿出使美洲大陆为陛下、为大唐带回红薯。
其他武将一看,好你个浓眉大眼的程知节,没想到这么会来事,于是也纷纷加入请命队伍,一个个夸下海口。
三年、不,一年半,定能寻回红薯。
李世民无奈地赞扬了几人的忠心,只是这事还得商量啊,先试试如今的楼船质量吧,他心里已有了一个大概的计划雏形。
不如学大明那郑和,先下西洋贸易经商,一方面试试楼船的质量为以后做准备,一方面积累些资金,争取能不能改进下楼船。
【除此以外,比如数量如果多的话得起垄垄高20-25厘米,垄宽60-80厘米,垄距15-20厘米】
【每株苗的间距保持在33厘米左右,等把红薯苗插进地底之后,可以用粪尿发酵的水上一次肥,可以有效的提高红薯苗的成活率】
【其实主要原理就是一句话,把红薯藤叶插在土壤里就能够活,浇点水施点肥就能够长得很好,对了别浇太多水】
【红薯呢比较喜欢光照,耐旱能力强,特别省心】
【红薯的储存需要用点心思,收获的时候要保持轻挖、轻装、轻运、轻卸,防止红薯皮碰伤,保存在通风阴凉处就行了】
【此外还可以用干燥的草木灰覆盖住红薯,可以有效防止红薯腐烂发芽等情况。】
【或者洗干净上锅蒸熟,然后晒干后可以保存得更久,唯一麻烦的是晒干后的红薯干比较硬有点硌牙,而且其含量较高,吃起来会黏牙齿】
《挖个地窖保存,农村的都知道吧》
《即使挖地窖也难以储存超一年,地窖挖小了储存少,挖大了承受不了劳役》
《红薯切片晒干,磨成粉呀!》
《土豆相对来说比红薯强一点》
《红薯吃多了胃反酸,土豆吃多了浑身乏力,必须搭配酸汤》
《土豆要求的地温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