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乃国强之本,商业乃国富之根,二者缺一不可,不能顾此而失彼。”
    “商人重利不事生产,此乃商之弊也,重商则会废农,故而想发展商业,必须要使农业强盛。”
    “农业强盛的关键在于提高生产力,只有在百姓们有饭吃、吃得饱饭的情况下,商业才能繁荣。”
    “所以朕首先要与仲达和孔明你们说的就是提高生产力的关键——发展技术。”
    刘协目光炯炯地对二人说道。
    他今天要与司马懿和诸葛亮谈论的是大汉未来要走的道路,以及发展方向。
    但司马懿和诸葛亮闻言却面面相觑。
    提高生产力?发展技术?
    这是他们前所未闻的新鲜词汇。
    司马懿有些尴尬地问道:“恕臣愚钝,敢问陛下这生产力和技术……作何解?”
    “很简单。”
    刘协笑了笑,耐心地向二人解释道:“拿织布举例,一匹布长40尺,幅宽2.2尺,一个熟练织工一天可以织布一匹左右。”
    “但在朕发明出建安机之后,这个速度就被提高了数倍,织工花费同样的时间能够织出更多的布匹。”
    “这就是技术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织造技术提高,所以生产速度也随之提高。”
    刘协举了个简单明了的例子。
    他所制造出来的建安机对于这個时代的纺织业来说就是降维打击,大大提高了布匹的生产速度。
    “原来如此,臣明白了。”
    诸葛亮恍然大悟,接着反问道:“陛下的意思是通过发展技术来提高粮食的产量,保证农业的稳定?”
    “是极!”
    刘协微微颔首,并且笑道:“诸如水车、筑堤、建安犁、引渠灌溉,这些都是提高粮食产量的技术。”
    “不过这些还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进行钻研,实现粮食产量的大增。”
    “比如朕就在梦中得高祖所授的《天工开物》中提到过一种大棚种植的技术,在冬天都能种出寒瓜;还有一种名为红薯、土豆的作物,亩产可达到三十石以上,可代替小麦作为主食。”
    刘协说完,司马懿和诸葛亮双双震惊。
    在冬天种出寒瓜、可代替小麦而且亩产三十石以上的作物……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但他们都听说过天子梦中得高祖授《天工开物》的传言,而且建安机、建安犁也是实实在在造出来的东西,所以即便感到很难以置信,但也没有质疑。
    “陛下,不知这土豆、红薯是什么作物?何处可以寻得?”
    诸葛亮语气略有些急促地问道。
    要是大汉能有这样的作物,那不知可以少饿死多少百姓,让多少人活命!
    刘协略有些遗憾地摇头道:“我大汉境内并无这两物,它们皆在海外,等天下一统后朕自会派人出海去寻。”
    他何尝不想把红薯跟土豆找到,但奈何情况不允许,大汉现在没有实力组建远洋船队。
    诸葛亮闻言也扼腕叹息。
    刘协接着道:“朕只是给你们举例子罢了,朕想告诉你们的是发展技术乃重中之重,这也是朕成立冶造局的目的之一。”
    “工匠之艺从来不是奇淫巧技,在朕看来它的价值超过千万、亿万黄金!”
    “高明的冶铁技术可以打造出更强大的刀刃、更坚固的甲胄,让我大汉将士免去了无数牺牲。”
    “农商能使国家富庶,但是技术则能让国家强大!”
    “朕再给你们看一样东西。”
    紧接着刘协又对一旁侍奉的郭女王吩咐道:“把东西给拿上来吧。”
    “是,陛下。”
    郭女王低头退下,不久后又再度返回,将一叠厚厚布帛拿了过来,然后在一旁的地面上铺开。
    “这是……”
    看见布帛上的内容,司马懿不禁微微有些吃惊,因为这赫然是一副囊括了大汉两京一十三州的地图!
    不过与普通地图有些不同的是,这份地图上用红色颜料绘制了一条条细细、就像是蛛网一般的脉络,将大汉各州都联通在了一起。
    诸葛亮率先问道:“陛下,这份地图上的红色脉络代表着什么?”
    刘协微微一笑后说道:“这是路线图……不过准确的说,这是朕日后打算在大汉全境铺就的轨道路线图。”
    “轨道路线图?”
    诸葛亮皱起眉头,有些疑惑。
    而刘协也没有过多的解释,直接从郭女王手中接过另外一沓图纸,分别递给诸葛亮和司马懿。
    两人接过后仔细看了起来。
    图纸上倒没什么稀奇,只不过绘制着一辆马车,但这辆马车看起来与寻常的马车颇有些不同。
    仔细看去,车轮是向内凹陷的,而且马车后面还连接着好几节车厢,于寻常马车大不相同。
    “这叫做火……嗯,货车。”
    “对,轨道货车。”
    刘协改口说道,“这是朕让冶造局所研制的一款特殊马车,只要搭配铁轨使用,就能日行数百里。”
    “至于铁轨是何物,你们可以看看下一张图纸。”
    鉴于冶造局目前的技术水平,制造真正意义上的科技产物是做不到的,刘协自己也不擅长工科方面的知识。
    所以他退而求其次,研究铁路轨道,让特制的马车在上面行驶,以达成提高运载速度的目的,以后技术进步了再替换也不迟,反正轨道留着肯定是有用的。
    嗯……有点梦回大清的那味儿了。
    司马懿有些不敢相信地说道:“马车日行数百里?这、这怎么可能?”
    骑马日行百里并不不稀奇,只要是骑兵中的老卒都能做到这一点,八百里加急最低要求就是日行百里。
    可是马车日行百里就有点太不可思议了,这根本不是能做到的事情。
    因为这代表着马车的速度将比水路还快!
    水运的快慢与否取决于河道,在没有河流的地方根本没办法水运,这时候就需要动用大量人力开挖河渠,建立水路。
    而陆路的快慢则完全取决于道路是否通畅与平整,两相比较之下,造路肯定要比挖河来得方便。
    “不,这完全有可能实现。”
    和司马懿不同,诸葛亮敏锐地从这两份图纸中看出了端倪,这样的车轮搭配上这样的轨道,速度是非常惊人的。
    “只不过……陛下想在我大汉境内铺设这样的轨道,那所要消耗的人力物力恐怕是个天文数字。”
    “以我大汉目前的国力远远做不到。”
    诸葛亮摇了摇头,虽然他觉得这马车和铁轨很不错,但铺设起来耗资太恐怖了。
    刘协淡淡笑道:“朕并不是打算眼下就铺设铁轨,朕只不过将这个设想告诉你们罢了。”
    “而朕之所以给伱们看这些,是想让你们进一步理解技术进步的重要性。”
    “试想一下,假若这些铁轨在我大汉境内铺设完成,那如果我大汉某地发生天灾,但它将各地粮食和物资源源不断并且迅速送往受灾地,百姓又怎会恐慌?”
    “若发生战事,后勤粮草的运输也不再那般艰难,军队也能更快前往支援。”
    “此外各地商贸开展皆会便捷许多,南北两地的往来也会更密集,好处简直数不胜数。”
    刘协说着伸出右手,紧紧攥成拳头,沉声说道:“这,便是技术的力量!”
    刘协的一席话,简直为诸葛亮和司马懿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因为他们此前从没有这样的概念。
    谁都知道技术重要,但他们对于发展技术的认知太过片面了,而刘协刚刚为他们做出了一个归纳和总结。
    研究发展技术对农业、商业、军事多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更能提高生产力。
    “可是陛下,发展技术提高生产力固然重要,但您还没说该如何农商并举。”
    “因为即便农业因为技术提高而繁盛了,但商业发展过快也会对农业造成影响不是吗?”
    司马懿询问道,他觉得有些跑题了。
    或者说这才是他比较关心的问题。
    刚刚刘协在说的都是如何提高生产力,却没有说到最关键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实行农商并举。
    刘协竖起一根手指,说道:“第一,支持发展贸易,大力推进民间商业活动,放宽限制,但同时提高商税的征收。”
    “第二,着重外部贸易,即丝绸之路,通过贸易从他国赚取财富。”
    “第三,用收取的商税成立农业补贴基金,保护普通百姓的利益,同时与推行一系列的利农政策。”
    “第四,由朝廷进行调控,出台严苛法律、调节粮价,不使商人独大,从而破坏农业延续性。”
    “孔明和仲达觉得如何?”
    刘协不紧不慢地说出自己对于农商并举的看法,接着笑着向两人问道。
    虽然只是一些比较粗陋的想法,但他也不是立刻要全盘推行,需要经过不断尝试然后进行查缺补漏。
    今天提出这些主要是为了跟司马懿和诸葛亮讨论,赢得他们二人的认可。
    司马懿听得入迷了,闻言回过神来后斩钉截铁地说道:“毫无问题,陛下所言乃真正的千古国策!”
    “若能顺利施行,达成农商并举,我大汉的国力必将强盛到一个空前的地步!”
    司马懿的语气里有着难掩的激动。
    不管实施起来有多难,可一旦成功的话,的的确确会让大汉的国力暴涨!
    他之前怎么就没想到呢?
    农和商与朝廷为何一定要互相独立,三者之间应该是相互依存、互补的存在,谁都不能少了猜对。
    贸易起来了商人就富了,交给国家的赋税自然就多,哪怕国家拿其中大半去用来补贴耕种的百姓,依旧能剩余很多。
    而农民得到了利益也就安稳了,毕竟有国家的补贴还有朝廷作为后盾。
    农民安居乐业,安心耕种,按时上交赋税,国家又怎会没钱,怎么不强盛?
    这完全就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商人追求利益和地位,农民追求安稳,国家要钱来发展军事和提高国力、完善百姓福利制度,三个需求一下满足!
    “孔明为何不言?”
    看见司马懿这般激动的模样,刘协不禁笑了笑,但他很快又发现诸葛亮皱眉不语,似乎是在沉思些什么。
    诸葛亮收敛思绪,沉默片刻后才说道:“陛下考虑的是朕周到,但唯独有一点不太妥当。”
    司马懿听到这话顿时不高兴了,冷哼道:“那你倒是说陛下所言的这几项国策,有哪些地方不妥?”
    他看不惯诸葛亮什么都要反驳的做派。
    好似不反驳就不能显得自己聪明一样。
    诸葛亮瞥了司马懿一眼,平静地吐出了两个字:“世家。”
    司马懿的表情微微一滞。
    刘协也随之沉默了。
    诸葛亮接着说道:“陛下的想法无疑是好的,但施行起来未必就能如愿以偿。”
    “当初陛下推行拓荒政策,本意是朝廷给百姓让利,但最终的结果如何?”
    “世家通过各种手段侵占大量优质土地,真正落在百姓手上的十不足一。”
    “因此,陛下刚刚说的那些国策也是如此,即便眼下讨论得再如何完备,到最终施行下去的时候,终会遇到意料之外的困难。”
    诸葛亮的话很残酷,但也很现实。
    这回司马懿没有再继续说话,因为这个话题过于敏感,他不好亦不敢多言。
    因为他也是世家阶层的一份子,当初侵占土地之事他司马氏也参与了其中。
    难道他不明白不能参与进去吗?
    他当然明白,只是他没法阻止。
    桌案上的菜已经冷了,刘协放下手中的筷子,起身说道:“朕吃好了,先去歇息片刻,两位爱卿慢慢吃。”
    说罢便径直离开了偏殿。
    目送天子离去,司马懿忍不住瞪了诸葛亮一眼,说道:“陛下与我等商定国策,你非要说这种扫兴的话吗?”
    诸葛亮轻轻叹道:“有些事是不得不面对的,与我说不说无关,难道我不说这些问题就不存在了吗?”
    “国家大事,并非儿戏。”
    “你且慢慢吃吧,我去处理政务了,今日还有许多政务没有完成。”
    诸葛亮说着起身向宣室走去,只留下表情阴晴不定的司马懿。

章节目录

朕能走到对岸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爱吃麻辣猪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爱吃麻辣猪蹄并收藏朕能走到对岸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