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搞建设 作者:风中蝴蝶
分卷阅读131
,怎么五天一过,周家多了三十口人?
“这是我堂弟家,这是我两个舅子家,这是我表姑家。”周大苦着脸,他也是没办法,本来是跟亲戚去告别的,这些亲戚听到周家要去有干饭和肉吃的地方后,都非常向往,当听到周成还在那地方当虎贲后,便纷纷提出要同去,因为他们在鲁地生活同样艰难。
胡商贩抹着下巴,一脸为难,这么多人,路费要增加很多啊。
“这个给你。”周大掏出周成送回来的路费递给胡商贩,在周大心里,十金是非常多的钱,足够他们这么多人去儿子那了,周大对从鲁国到吴国有多远,要走多少路,根本就不清楚。
胡商贩看了看周大递给他的十金,心里忽然一动,周成和他的约定是,帮周成带回一个亲人,就给他二十金报酬,周成把自己大哥计算在内,以为家里最多五口人。现在周成多出三十个亲人,可就是多出六百金报酬啊!
胡商贩发现有利可图,便大方答应下来,用十金多雇佣了两辆骡车,将这群衣衫褴褛的人载上,让这些人可以省却步行之苦。
从鲁到唐,从唐到吴这条经商路,胡商贩走了有六、七年,路上关节早就打通,在鲁国一直无事,但到了唐国后,发现唐国关卡开始对人员查得紧了,唐国的贵族,终于发现土地上人口流失对他们的影响,开始阻拦农民离开土地。胡商贩这队人因为是鲁国人,过关文牒上记了人数,唐国虎贲士兵没有拦截他们,一些自发想去吴国南埠的唐国人,被虎贲发现后,都被拦住,一些反抗的平民则被抓到矿山去挖矿。
周大紧抱着孙子坐在骡车里胆战心惊,就怕被虎贲拦住不让去儿子那,从鲁国到唐国,一路荒凉,路边四处逃难的灾民络绎不绝,这些灾民都被阻在关卡处,关卡处的哭声震天。
胡商贩也抹着汗,他从南埠回来时,路上关卡还没有这么查得严,回到鲁国不过一个月,唐国的路上关卡检查气氛就变了个样。
胡商贩有原来打点的基础在,一路有惊无险把人运到南埠在唐国租用的小海湾,到了小海湾,胡虎贲就找到停泊在那的木船负责人,,请求负责人给予帮助。胡商贩自己的木船太小,装不下三十几人,只能托南埠大木船搭载。大木船负责人正好是山谷奴隶,认识周成,当即同意让周成的家人亲戚去搭顺风船,这次南埠大木船来运壮丁,因为唐国检查严格,人数少了许多,开后门让周成家人和亲戚搭顺风船,不会超员。
周成冬至上午在南埠码头眺望时,载着他父母、傻嫂、便宜侄子和亲戚的大船正好驶回,周成得到胡商贩通报,被告知三年没有见面的亲人来了。
周成虽然知道亲人来了,却无法相聚,因为木船上的难民要到难民营检查登记,还得在难民营里消灭了寄生虫,编了组后才准出来,一般这样的程序要十天才能结束,也就是说,周成今年不能跟家人一起过年,他们要到明年正月才能一家团聚。
周成没有权利把父母先从难民营领出来,但有特权可以去见自己父母一面,在一间难民营的会客室内,周成和家人抱头痛哭。
“叫叔叔!”周大把小宝抱到周成面前。
“叔叔,小宝吃吃!”小宝难忘红薯条的味道,他虽然小,却听懂现在这个地方有非常好吃的东西。
“嗯,叔叔马上去买,小宝等一会。”周成摸了摸小宝,发现自己的侄子五官哪里都长得不像周家人。
“那种黄色的小条棍多买点。”周妻先是这样要求儿子,不过她又怕儿子没有钱币:“也不要太多,一人能有三根就好。”
“娘!你儿子现在每个月有十多金,随便吃什么都吃得起。”周成豪爽的挥了下手,南埠的经济比别处繁荣,但物价却和贫困地区相差不大,周成的工资足够一家五口人舒适地生活。
周成去商铺买了一大堆食物送到难民营给自己家人后,便骑着战马回山谷,今天他到南埠来是有公事,必须在天黑前回到山谷。骑在战马上的周成心潮澎湃,一直不能平静,憧憬着以后平安富足的生活,心底充实满足,他决定,用剩余的积蓄去付山谷楼房首付,以后一家人就住在那种高档次房子里。
周大夫妻见到儿子时太过激动,忘记告诉儿子,还有三十个亲戚跟着一起来了。周成按照约定跟胡商贩付完报酬,他今后不但没有积蓄,还得背上五百金的债务,周成将成为山谷中最穷的一个。
☆、第 75 章
冬至过了很快就到了除夕,这是郑钰铭和楚朝辉到了大秦后的第二个除夕夜。郑钰铭跟楚朝辉在祭祖时,除了还有点淡淡的思念,心情轻松了许多,他现在已经接受了在异世生活的事实,对二十一世纪的亲人想念,因为事业的忙碌和楚朝辉的相伴而慢慢放开。
郑钰铭和楚朝辉祭完祖,叫霍氏兄妹和卫青换了祭品,让这三个少年也祭拜下祖先。第一年的除夕,郑钰铭没想起这事,过了除夕才想到应该让孩子们祭祖。大秦百姓对祭祀祖先很看重,这可以说是某种信仰,郑钰铭希望霍家兄妹和卫青能保持这种信仰,以后延伸这种信仰。在二十一世纪,不少人认为天朝人没有信仰,其实不然,天朝人的信仰就是家,就是祖先。郑钰铭曾看到一个世界各国骂人语句的帖子,这帖子上说骂一个天朝人,这人一般只是生气,可如果你骂这个天朝人的祖宗,十有八、九,这个天朝人会被骂得跳起来,从这里可以看出,天朝人非常看重祖先,信仰就是祖先崇拜。郑钰铭觉得,信仰祖先没什么不好,这样的人会重视家庭,重视家庭,就会维护家园,只要维护家园,南埠和山谷就有了凝聚力。
霍氏兄妹跟父母逃难时,年纪很小,对祭祖没有印象,在苏妇的帮助下,才做成一整套祭拜。轮到卫青,卫青提出除了祭拜卫家祖先,还想祭拜抚养他几年的那位老乞丐。老乞丐没有名字,但老乞丐在临死前,告诉卫青他姓孙,让卫青能活下去的话,以后祭祀时一定要记得他。
卫青请木匠刻了一块孙乞丐三字的木牌,和卫氏先祖的牌位放在一起,学着郑楚两人的动作,完成了他第一次祭祀,祭祀完,卫青觉得心里多了点什么,是什么,他说不出来,只感觉心里充实了一点。
卫青是楚朝辉做主收养的,郑钰铭心里不太喜欢这个过分机灵的少年,而且卫青血液里一种与生俱来的残忍,让郑钰铭本能的排斥,今天卫青知恩图报的举动,倒让郑钰铭对卫青的观
分卷阅读131
-
分卷阅读131
,怎么五天一过,周家多了三十口人?
“这是我堂弟家,这是我两个舅子家,这是我表姑家。”周大苦着脸,他也是没办法,本来是跟亲戚去告别的,这些亲戚听到周家要去有干饭和肉吃的地方后,都非常向往,当听到周成还在那地方当虎贲后,便纷纷提出要同去,因为他们在鲁地生活同样艰难。
胡商贩抹着下巴,一脸为难,这么多人,路费要增加很多啊。
“这个给你。”周大掏出周成送回来的路费递给胡商贩,在周大心里,十金是非常多的钱,足够他们这么多人去儿子那了,周大对从鲁国到吴国有多远,要走多少路,根本就不清楚。
胡商贩看了看周大递给他的十金,心里忽然一动,周成和他的约定是,帮周成带回一个亲人,就给他二十金报酬,周成把自己大哥计算在内,以为家里最多五口人。现在周成多出三十个亲人,可就是多出六百金报酬啊!
胡商贩发现有利可图,便大方答应下来,用十金多雇佣了两辆骡车,将这群衣衫褴褛的人载上,让这些人可以省却步行之苦。
从鲁到唐,从唐到吴这条经商路,胡商贩走了有六、七年,路上关节早就打通,在鲁国一直无事,但到了唐国后,发现唐国关卡开始对人员查得紧了,唐国的贵族,终于发现土地上人口流失对他们的影响,开始阻拦农民离开土地。胡商贩这队人因为是鲁国人,过关文牒上记了人数,唐国虎贲士兵没有拦截他们,一些自发想去吴国南埠的唐国人,被虎贲发现后,都被拦住,一些反抗的平民则被抓到矿山去挖矿。
周大紧抱着孙子坐在骡车里胆战心惊,就怕被虎贲拦住不让去儿子那,从鲁国到唐国,一路荒凉,路边四处逃难的灾民络绎不绝,这些灾民都被阻在关卡处,关卡处的哭声震天。
胡商贩也抹着汗,他从南埠回来时,路上关卡还没有这么查得严,回到鲁国不过一个月,唐国的路上关卡检查气氛就变了个样。
胡商贩有原来打点的基础在,一路有惊无险把人运到南埠在唐国租用的小海湾,到了小海湾,胡虎贲就找到停泊在那的木船负责人,,请求负责人给予帮助。胡商贩自己的木船太小,装不下三十几人,只能托南埠大木船搭载。大木船负责人正好是山谷奴隶,认识周成,当即同意让周成的家人亲戚去搭顺风船,这次南埠大木船来运壮丁,因为唐国检查严格,人数少了许多,开后门让周成家人和亲戚搭顺风船,不会超员。
周成冬至上午在南埠码头眺望时,载着他父母、傻嫂、便宜侄子和亲戚的大船正好驶回,周成得到胡商贩通报,被告知三年没有见面的亲人来了。
周成虽然知道亲人来了,却无法相聚,因为木船上的难民要到难民营检查登记,还得在难民营里消灭了寄生虫,编了组后才准出来,一般这样的程序要十天才能结束,也就是说,周成今年不能跟家人一起过年,他们要到明年正月才能一家团聚。
周成没有权利把父母先从难民营领出来,但有特权可以去见自己父母一面,在一间难民营的会客室内,周成和家人抱头痛哭。
“叫叔叔!”周大把小宝抱到周成面前。
“叔叔,小宝吃吃!”小宝难忘红薯条的味道,他虽然小,却听懂现在这个地方有非常好吃的东西。
“嗯,叔叔马上去买,小宝等一会。”周成摸了摸小宝,发现自己的侄子五官哪里都长得不像周家人。
“那种黄色的小条棍多买点。”周妻先是这样要求儿子,不过她又怕儿子没有钱币:“也不要太多,一人能有三根就好。”
“娘!你儿子现在每个月有十多金,随便吃什么都吃得起。”周成豪爽的挥了下手,南埠的经济比别处繁荣,但物价却和贫困地区相差不大,周成的工资足够一家五口人舒适地生活。
周成去商铺买了一大堆食物送到难民营给自己家人后,便骑着战马回山谷,今天他到南埠来是有公事,必须在天黑前回到山谷。骑在战马上的周成心潮澎湃,一直不能平静,憧憬着以后平安富足的生活,心底充实满足,他决定,用剩余的积蓄去付山谷楼房首付,以后一家人就住在那种高档次房子里。
周大夫妻见到儿子时太过激动,忘记告诉儿子,还有三十个亲戚跟着一起来了。周成按照约定跟胡商贩付完报酬,他今后不但没有积蓄,还得背上五百金的债务,周成将成为山谷中最穷的一个。
☆、第 75 章
冬至过了很快就到了除夕,这是郑钰铭和楚朝辉到了大秦后的第二个除夕夜。郑钰铭跟楚朝辉在祭祖时,除了还有点淡淡的思念,心情轻松了许多,他现在已经接受了在异世生活的事实,对二十一世纪的亲人想念,因为事业的忙碌和楚朝辉的相伴而慢慢放开。
郑钰铭和楚朝辉祭完祖,叫霍氏兄妹和卫青换了祭品,让这三个少年也祭拜下祖先。第一年的除夕,郑钰铭没想起这事,过了除夕才想到应该让孩子们祭祖。大秦百姓对祭祀祖先很看重,这可以说是某种信仰,郑钰铭希望霍家兄妹和卫青能保持这种信仰,以后延伸这种信仰。在二十一世纪,不少人认为天朝人没有信仰,其实不然,天朝人的信仰就是家,就是祖先。郑钰铭曾看到一个世界各国骂人语句的帖子,这帖子上说骂一个天朝人,这人一般只是生气,可如果你骂这个天朝人的祖宗,十有八、九,这个天朝人会被骂得跳起来,从这里可以看出,天朝人非常看重祖先,信仰就是祖先崇拜。郑钰铭觉得,信仰祖先没什么不好,这样的人会重视家庭,重视家庭,就会维护家园,只要维护家园,南埠和山谷就有了凝聚力。
霍氏兄妹跟父母逃难时,年纪很小,对祭祖没有印象,在苏妇的帮助下,才做成一整套祭拜。轮到卫青,卫青提出除了祭拜卫家祖先,还想祭拜抚养他几年的那位老乞丐。老乞丐没有名字,但老乞丐在临死前,告诉卫青他姓孙,让卫青能活下去的话,以后祭祀时一定要记得他。
卫青请木匠刻了一块孙乞丐三字的木牌,和卫氏先祖的牌位放在一起,学着郑楚两人的动作,完成了他第一次祭祀,祭祀完,卫青觉得心里多了点什么,是什么,他说不出来,只感觉心里充实了一点。
卫青是楚朝辉做主收养的,郑钰铭心里不太喜欢这个过分机灵的少年,而且卫青血液里一种与生俱来的残忍,让郑钰铭本能的排斥,今天卫青知恩图报的举动,倒让郑钰铭对卫青的观
分卷阅读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