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第361章 沈甜出嫁
刘老三严肃地眯了眯眼,“丫头,这些话是谁告诉你的?”
苏苔摇摇头,“没人告诉我,是我自己看的,以前没念过书,也没什么想法,后面跟着唐先生启蒙,听了一些读书人空有抱负却施展无门的事,有了些感触而已。
要我说啊!皇上就应该绕过世家,向唐先生给孩子们测试那样,想要当官的读书人都来考试,谁成绩好,谁上位,起码比现在公平,皇上也不用受制于世家。”
刘老三只觉得苏苔的想法可笑,摇头道:“你啊你,你不懂!要是事情真那么简单就好了!”
苏苔耸肩,“我确实不懂,反正我就知道唐先生给孩子们测验的法子挺好的,考好的孩子有奖励,考不好的孩子没奖励也不会怨天尤人,毕竟是他们没人家有本事。”
刘老三没再继续这个话题,却不知一旁的沈甜已经把苏苔的话听进去,且有了想法。
为了不让大家发现她的异样,她压住狂跳的心脏,垂着脑袋,看着好像昏昏欲睡一样。
一场稀松平常的对话结束,第二天开始,沈甜只要有空就去找苏苔喝茶聊天,将自己一些想不通或者困惑的事情说出来,听听苏苔的意见。
她的问题有些是跟内宅生存有关,有些涉及婆媳相处,还有生钱之道,偶尔才夹杂着一些跟政事擦边的问题。
苏苔不疑有他,一一说出自己的见解。
沈甜越发觉得苏苔不一样,对她也是真心敬佩。
转眼到了正月十五。
奔波一路的苏川等人终于回到沈家庄。
沈木眼巴巴地盼着儿子把女儿带回来,没想到女儿没回来,连媳妇都丢了,他的脸色瞬间就变了。
沈大狗赶忙解释,把沈甜被皇上赐婚的事告诉全家。
整个沈家都震动了。
沈木舔了舔干涩的嘴角,干巴巴地扯了扯嘴角,“你这孩子瞎说什么呢!这种玩笑可不能乱开!”
“是啊夫君,咱就是平头百姓,还是利州这么偏远的地方,皇上怎么会突然给二姑子赐婚了?”韦二丫也觉得沈大狗在戏弄他们。
沈大狗欲哭无泪,简单把情况说了下,连连叹息,“苏苔姐姐和娘都在皇都帮忙筹备婚事,虽然皇后娘娘给妹妹准备了嫁妆,但咱家也不能什么都不给,爹,媳妇,你们家合计看看怎么办。”
沈甜嫁的不是寻常人,肯定不能按照一般婚嫁来看,这也是他不好拿主意的原因。
沈木哪懂这些,当下就慌了神,赶忙求助老娘,“娘,您吃过的盐巴比我吃过的粮食都多,您咋看?”
陈婆子哆哆唆嗦张嘴,“这这我哪知道啊!我我这辈子知道最大的官就是县太爷,这又是皇上皇后皇子的,我我我.我害怕啊!”
陈婆子第一次露怯,整得沈木更慌了。
好在韦二丫先反应过来,“公爹,要不我们去问问沈逸,他见识多,兴许能给咱一些意见。”
“对!找沈逸!找沈逸!”
沈木匆匆跑出家门,等他来到沈逸家,发现苏川他们还没走,赶忙把自己的问题问出来。
沈逸抓耳挠腮,“叔,我觉得吧咱量力而行就可以,不能跟那些贵女比。”
“那些贵女嫁妆是啥样的?”沈木眼巴巴地问道。
苏川只好把自己的知道的情况说出来。
沈木一听又是家具古董字画,还有几千两压箱底还有头面啥的,两眼一抹黑。
他确实没这个实力。沈逸宽慰道:“既然干爹认甜甜做干女儿,甜甜也是我干妹妹,她的嫁妆我这边会帮忙出一部分,叔不用担心。”
“这这怎么好意思!”沈木脸色涨红,很是不好意思。
沈逸又劝了他几句,他才踉踉跄跄回去。
一家子仔细讨论了两天,等沈大狗要走的时候,沈木咬牙拿出一千两。
“儿子,你别怪爹偏心,主要是你妹妹嫁得太好了,咱家不能给少了,让人看低了去!”
沈大狗拿到一千两顿时松了口气,“爹,你放心,我这边再添一点,咱家肯定能让妹妹风光出嫁。”
他跑了这么多趟商队,分到手里的银子也超过万两了,这次他和媳妇商量了给沈甜凑个五千两压箱底,沈木给了一千两,他们就出四千两,这个钱已经不算少了。
商队出发,带着一百辆马车的货抵达皇都。
其中有几辆马车上的箱子里面装的都是杂物,是苏苔点名要的。
东西送到永安侯府。
苏苔立刻让人搬去后院,再把里面的东西替换成两箱精致的银饰和一些金贵的玉石,其中一块三吨重的羊脂白玉拿出去后,刘老三彻底惊呆了。
苏苔道:“这块玉石雕刻打磨,放在嫁妆里定能震住场面,还有其他玉石,可以做玉坠玉章簪子手镯等等,麻烦干爹给找个靠谱的师傅。”
刘老三立刻让管家去办。
除了这些还有布之类的物件,以及几千两银子。
东拼西凑,他们自己也能整出一份乱七八糟的体面嫁妆。
混在皇后给的那些嫁妆里,让沈甜的嫁妆又丰厚了不少。
宫中收到最后的嫁妆礼单。
皇后很高兴。
“母后,看样子这沈家也没有我们想的那么艰难。”
光是那些首饰玉石就值好几万两了,还有压箱底的银子,就算没有她给的那些嫁妆,这些东西也够了。
太后深表赞同,“听说沈甜的大哥行商,那家底自然不会薄到哪里去,只是比不得世家罢了。”
原先她还觉得沈甜身份低微,现在越看倒是越发觉得这姑娘家境不错。
到了三月初八,沈甜从永安侯府风光出嫁。
沈大狗一家三口哭成泪人。
自从沈甜嫁人这一家三口就魂不守舍,直到三朝回门,看到六皇子慕容辰陪着沈甜来永安侯府,他们一家才安心了一些。
皇都的事情解决了,一家三口和苏苔也该启程回去了。
临走前,苏苔殷切地叮嘱刘老三,“干爹,我这边给您留了一万两,你先用着,日子不用过得那么节俭,等铺子开始盈利就好了。”
刘老三说什么都不肯要,苏苔硬是把钱留下,跟着商队遛了。(本章完)
苏苔摇摇头,“没人告诉我,是我自己看的,以前没念过书,也没什么想法,后面跟着唐先生启蒙,听了一些读书人空有抱负却施展无门的事,有了些感触而已。
要我说啊!皇上就应该绕过世家,向唐先生给孩子们测试那样,想要当官的读书人都来考试,谁成绩好,谁上位,起码比现在公平,皇上也不用受制于世家。”
刘老三只觉得苏苔的想法可笑,摇头道:“你啊你,你不懂!要是事情真那么简单就好了!”
苏苔耸肩,“我确实不懂,反正我就知道唐先生给孩子们测验的法子挺好的,考好的孩子有奖励,考不好的孩子没奖励也不会怨天尤人,毕竟是他们没人家有本事。”
刘老三没再继续这个话题,却不知一旁的沈甜已经把苏苔的话听进去,且有了想法。
为了不让大家发现她的异样,她压住狂跳的心脏,垂着脑袋,看着好像昏昏欲睡一样。
一场稀松平常的对话结束,第二天开始,沈甜只要有空就去找苏苔喝茶聊天,将自己一些想不通或者困惑的事情说出来,听听苏苔的意见。
她的问题有些是跟内宅生存有关,有些涉及婆媳相处,还有生钱之道,偶尔才夹杂着一些跟政事擦边的问题。
苏苔不疑有他,一一说出自己的见解。
沈甜越发觉得苏苔不一样,对她也是真心敬佩。
转眼到了正月十五。
奔波一路的苏川等人终于回到沈家庄。
沈木眼巴巴地盼着儿子把女儿带回来,没想到女儿没回来,连媳妇都丢了,他的脸色瞬间就变了。
沈大狗赶忙解释,把沈甜被皇上赐婚的事告诉全家。
整个沈家都震动了。
沈木舔了舔干涩的嘴角,干巴巴地扯了扯嘴角,“你这孩子瞎说什么呢!这种玩笑可不能乱开!”
“是啊夫君,咱就是平头百姓,还是利州这么偏远的地方,皇上怎么会突然给二姑子赐婚了?”韦二丫也觉得沈大狗在戏弄他们。
沈大狗欲哭无泪,简单把情况说了下,连连叹息,“苏苔姐姐和娘都在皇都帮忙筹备婚事,虽然皇后娘娘给妹妹准备了嫁妆,但咱家也不能什么都不给,爹,媳妇,你们家合计看看怎么办。”
沈甜嫁的不是寻常人,肯定不能按照一般婚嫁来看,这也是他不好拿主意的原因。
沈木哪懂这些,当下就慌了神,赶忙求助老娘,“娘,您吃过的盐巴比我吃过的粮食都多,您咋看?”
陈婆子哆哆唆嗦张嘴,“这这我哪知道啊!我我这辈子知道最大的官就是县太爷,这又是皇上皇后皇子的,我我我.我害怕啊!”
陈婆子第一次露怯,整得沈木更慌了。
好在韦二丫先反应过来,“公爹,要不我们去问问沈逸,他见识多,兴许能给咱一些意见。”
“对!找沈逸!找沈逸!”
沈木匆匆跑出家门,等他来到沈逸家,发现苏川他们还没走,赶忙把自己的问题问出来。
沈逸抓耳挠腮,“叔,我觉得吧咱量力而行就可以,不能跟那些贵女比。”
“那些贵女嫁妆是啥样的?”沈木眼巴巴地问道。
苏川只好把自己的知道的情况说出来。
沈木一听又是家具古董字画,还有几千两压箱底还有头面啥的,两眼一抹黑。
他确实没这个实力。沈逸宽慰道:“既然干爹认甜甜做干女儿,甜甜也是我干妹妹,她的嫁妆我这边会帮忙出一部分,叔不用担心。”
“这这怎么好意思!”沈木脸色涨红,很是不好意思。
沈逸又劝了他几句,他才踉踉跄跄回去。
一家子仔细讨论了两天,等沈大狗要走的时候,沈木咬牙拿出一千两。
“儿子,你别怪爹偏心,主要是你妹妹嫁得太好了,咱家不能给少了,让人看低了去!”
沈大狗拿到一千两顿时松了口气,“爹,你放心,我这边再添一点,咱家肯定能让妹妹风光出嫁。”
他跑了这么多趟商队,分到手里的银子也超过万两了,这次他和媳妇商量了给沈甜凑个五千两压箱底,沈木给了一千两,他们就出四千两,这个钱已经不算少了。
商队出发,带着一百辆马车的货抵达皇都。
其中有几辆马车上的箱子里面装的都是杂物,是苏苔点名要的。
东西送到永安侯府。
苏苔立刻让人搬去后院,再把里面的东西替换成两箱精致的银饰和一些金贵的玉石,其中一块三吨重的羊脂白玉拿出去后,刘老三彻底惊呆了。
苏苔道:“这块玉石雕刻打磨,放在嫁妆里定能震住场面,还有其他玉石,可以做玉坠玉章簪子手镯等等,麻烦干爹给找个靠谱的师傅。”
刘老三立刻让管家去办。
除了这些还有布之类的物件,以及几千两银子。
东拼西凑,他们自己也能整出一份乱七八糟的体面嫁妆。
混在皇后给的那些嫁妆里,让沈甜的嫁妆又丰厚了不少。
宫中收到最后的嫁妆礼单。
皇后很高兴。
“母后,看样子这沈家也没有我们想的那么艰难。”
光是那些首饰玉石就值好几万两了,还有压箱底的银子,就算没有她给的那些嫁妆,这些东西也够了。
太后深表赞同,“听说沈甜的大哥行商,那家底自然不会薄到哪里去,只是比不得世家罢了。”
原先她还觉得沈甜身份低微,现在越看倒是越发觉得这姑娘家境不错。
到了三月初八,沈甜从永安侯府风光出嫁。
沈大狗一家三口哭成泪人。
自从沈甜嫁人这一家三口就魂不守舍,直到三朝回门,看到六皇子慕容辰陪着沈甜来永安侯府,他们一家才安心了一些。
皇都的事情解决了,一家三口和苏苔也该启程回去了。
临走前,苏苔殷切地叮嘱刘老三,“干爹,我这边给您留了一万两,你先用着,日子不用过得那么节俭,等铺子开始盈利就好了。”
刘老三说什么都不肯要,苏苔硬是把钱留下,跟着商队遛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