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凯旋
    泰昌八年的最后一个月里,大明北京城始终喜气洋洋地准备迎接他们威武的皇帝。
    这一年并不容易。
    最初是鞑子进抵古北口、喜峰口外,山海关暂禁商旅百姓来往,一派紧张气氛。
    后来皇帝“御驾亲征”,留守重臣要保京城稳固,城防自然比平常时不知道要严厉多少。
    再后来锦州边墙被攻破,说是建州、朝鲜都反了,那是京城人心惶惶的顶峰。
    一直到初雪落了下来之后,才不断有捷报传来:老哈河大捷、塔山大捷、锦州大捷……
    如今御驾还没回京,但和约内容已经拟定,回京颁告天下了。
    快谈轩里,又有新故事在讲。
    看客们自然意见不一。
    “已经都围住了,放回去作甚?这不是放虎归山吗?依我看,全赶到海里喂鱼去!”
    “陛下英明神武,你能想到的陛下想不到?”
    “哼!什么虎,我看是病猫扮的!你们听说了吗?边将其实老大不乐意了!那么多鞑子首级,得是多少军功!”
    “这么说是怕功多难赏?也不至于啊……”
    “什么不至于!这么长时间,从宣大到辽东,得多少银子?我听说陛下一口气从鞑子那边要了这么多地来,就是只能用地来赏……”
    寻常百姓和士子们在各种场合高谈阔论,进贤院则紧锣密鼓地筹办着大典。
    献捷太庙、祭告天地社稷这是最基本的,另外御驾凯旋回京,这个迎接回紫禁城里的过程也要极尽隆重吧?
    丁点大刚刚懂事些的皇长子也成了主角之一。
    “你父皇在外奔波了这么久,多辛苦!他如此操劳,这越发稳固的江山社稷将来还不是要交到你……们手上?不可喊累!”
    皇后郭兰芝面前,不只有朱由检,还有朱由柱。
    两兄弟都穿得隆重,要勤加练习,毕竟要一同出城迎接他们的父亲。老三虽然也快三岁了,但还太小。
    皇太子没正式册立,所以郭兰芝不能把话说得很满。
    看着儿子,她满眼殷切:“就算天冷,也不能失仪!祝词定要背熟,开口不能颤,也不能哆嗦!你再背一遍给母后听。”
    “是!频闻塞外捷报传,吾皇擒贼复开边。四海蛮夷皆胆寒,九州万方齐叩拜……”
    长长的一篇感慨,辞句不工整,但托辞是皇长子亲作。
    当然有人润笔,所以要拿捏着分寸。儿子膜拜老子,皇长子聪慧大气,这些都是要考虑的。
    宫里在做的准备不止如此,还有后宫的整饬打扫。
    去年皇帝出京巡视带了慎嫔,回来后她果然有了身孕,今年诞下了皇四子。
    今年皇帝再去蓟州镇、去锦州,可没有带后宫任何人。
    如今大胜归来,志得意满之余恐怕极为龙精虎猛,后宫自然在为承受雨露恩泽翘首以盼。
    这其中就有叶赫那拉氏,而且她是奉懿旨准备好。
    李太后的懿旨。
    捷报传入宫之后,李太后喜不自胜。
    此前虽然情势危急,但如今大败鞑子,拓地万里,这自然是大兴之兆!
    因此,她现在越发相信这冥冥之中的命数。
    皇帝是天命所归,故有菩萨托梦示警。这叶赫那拉氏自小就得了个“得之或兴天下或亡天下”的卜辞,现如今皇帝还只得了她一半就有如此功业,那当然得更进一步。
    没错,皇帝仍只是给了她一个名分,却不曾临幸她。
    “你好生告诉你兄长,叶赫部可不能再学那朵颜三卫!墙头草一般的,皇帝捉来就杀了!一心做大明藩屏,你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叶赫部也享不尽的繁荣昌盛!”
    李太后又叮嘱着她,打量了一下之后说道:“毕竟是上了年纪,好好调养一下。斋戒沐浴,焚香礼佛。待皇帝回宫,用心伺候。”
    “是……”
    东哥现在也十分期待和震撼。
    努尔哈赤那狗贼竟然反了,听说官军已经出关进剿建州女真。
    她期待能听到努尔哈赤身死的消息。
    而现在这个期待既然寄托在了大明身上,皇帝当然就是她应该感激和报答的人。
    另外,对于能够这样战胜远比叶赫部强大的鞑靼汗庭的皇帝,她当然是敬畏、钦佩的。
    深宫里的她感受不到外间的暗流,在她的感知当中,大明似乎平平静静地就做到了这件事。
    外朝重臣之中,萧大亨、叶向高、李廷机和沈鲤则加紧整理着自己体系内的政务。
    阔别已久的朝会必定会召开,还有更小范围的会议。
    皇帝这一年的重心都放在军务上,民政方面这是一次集中的汇报。
    真要说起来,这一年才算是他们有了成色足够的宰相实权的一年。
    因为来往沟通不像之前那么及时,皇帝当然给了他们更大的处置权。
    给了权,如果交成绩的时候让皇帝感觉不够好,那么到底是不该给这么大的处置权,还是给的人不靠谱?
    现在四个人在奉天殿的明间里碰了头。
    “不消说,筹备个一两年,等建州女真和朝鲜女真的事也顺了,新政就该该推行了。”萧大亨看着沈鲤和李廷机,“你我三人都是年岁已高,陛下是用我们做恶人的,好让后继者免却一些攻讦和麻烦。”“萧督政这恶人怎么做?”沈鲤问了问。
    “我嘛,自然就是督赋税,该交的一点都不能少。犒赏要钱,新边要筑城筑堡,去开平、大宁、辽河套的路桥,迁民实边,新设官衙官员……”萧大亨摇着头,“还有征讨建州、朝鲜。天下官绅富商大户说我萧扒皮就萧扒皮,总之朝廷要钱,要粮。”
    “官绅富商大户……”沈鲤听出了他话里的用意。
    “都是明白人。如今厉行优免,地方允了多存留之后,相互勾结仍然巧借名目没厉行到位的有;士绅监察,依旧投献诡寄的隐田隐丁也有。施政院和户部不交一笔明账,没有岁入远超过去想象的一年,如何能让人觉得大明财计弊病颇多,如何改成陛下想要的那模样?”
    “那这次就要以官吏为重点了。”沈鲤眼神一凝,“当真可以?”
    “御台不是一直盼着吗?之前不行,现在可以了。”萧大亨笑了笑,“陛下统御有方,官军忠勇善战。如今陛下可是杀尽漠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啊!”
    叶向高闻言表情一僵。
    这是把陛下比太祖了。太祖皇帝原诗是: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
    太祖是从江南开始往北驱逐鞑虏开国创业的,杀的是江南百万兵,也是江南曾经支持张士诚、陈友谅的不知多少士族大家。
    但如今相同的都是武功、威望。
    萧大亨又看着李廷机:“大考、京察,都准备着吧。将来那么多位置,按陛下的性情自然都是能者上,出身却不会过于注重。能改过自新的,北疆是个好地方。罪大恶极的,挖了烂萝卜还得带出些泥来,干脆都发配实边。”
    在这紫禁城的中心,他们讨论的内容不知会酝酿成何等腥风血雨。
    但这确实出于现实需求。
    得胜归来的皇帝,本就盼着用这场大胜震慑天下。
    说穿了还是在内部继续改革的同时,不要出现紧迫的外忧。
    现在能有这等大胜,一举两得。
    以回京之后听闻国战之时两京诸省民政“乱象”为由,谁敢再抱侥幸?他已经有了太祖“苛待天下士绅”的基础威望和武德,但他毕竟赏罚分明、宽仁圣明。
    所以他委任的重臣们要给他创造这个条件。
    沈鲤沉默片刻,随后断然说道:“好!那老夫这便做好准备。今年自夏粮初收开始,就不知有多少人大肆宣扬什么乱世将至,囤粮居奇。淮扬百姓都被鼓噪得南逃江南,更不知有多少地方大族广蓄小民,说什么结寨自保以防万一。”
    这些事情是存在的,只不过在战局走向清晰之前,胜果没摘下之前,不好在内部也搞得更加紧张。
    如今,秋天已经过了。
    叶向高担心地说道:“虽说是杞人忧天了,但终究只能算是人心思危,不好做罪状。”
    “罪状?”沈鲤冷笑一声,“鉴察院手里多的是!只不过之前陛下压着,既不愿鉴察院乱了朝纲,也不愿引得官绅人人自危。但官风士风,没有一次腥风血雨可改不过来!萧督政说是时候了,叶中书担忧什么?”
    “……御书房只专职上传下达,那我就不多言了。”
    “李太宰,就以选任北疆新官为由,明年大考、京察!学籍监察,也以储才恩擢为由,开一次恩察!”
    叶向高低着头不说话。
    这恩……不好消受啊。
    他们各自做着准备,御驾则终于接近北京城。
    十二月十八,寒风凛冽,但永定门外气氛炽热。
    皇帝凯旋,自然该走正南,进了永定门后祭告天地山川。
    朱常洛出现在臣民面前,在山呼万岁之中又听了两个能自己走路的儿子的祝贺。
    他看着阔别数月的北京城,也看着像模像样的两个儿子,心里头高兴。
    他没再坐专门安排来的大辂,而是一边牵着一个。
    “走!让百姓们都看看,朕和朕的儿子们都生机勃发!”
    这是长长的一段路,朱常洛自然能走,朱由检也会咬着牙坚持走,朱由柱则恐怕走不了太久。
    天气也冷。
    所以祭告了天地山川之后,就变成了只是朱常洛牵着朱由检走,二柱子坐到车里去了。
    “累不累?”朱常洛问了一句。
    “不累!”朱由检记着母后的叮嘱,体态端正,任由冷风吹拂他稚嫩的脸庞。
    但父皇的手很暖和。
    “那就好。”朱常洛遥遥望着正阳门的城门楼,悠悠说道,“父皇打下了更大的疆域,你将来要比父皇更难。记住今天他们对父皇的颂拜,你将来,要立志得到更大更衷心的尊崇!”
    年幼的朱由检偏头仰望着直视前方的父亲,随后重重点了点头:“儿子记住了!”
    他们身后,跟随进城的大臣们自然都跟着走。
    好在皇帝走得并不快。
    像是想多享受一下臣民的拥戴和欢呼,又像是体贴一些老臣年迈。
    但这长长的一段路上,许多人也走出了一些感觉。
    恐怕……太老迈的臣子,将来不适合跟随一路了。
    而皇帝刻意这么做,恐怕是做给天下臣民看的:大明之主还年轻,后继也有人。
    如今功业,不过如日初升罢了。
    (本章完)

章节目录

光宗耀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冬三十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冬三十娘并收藏光宗耀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