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命运偏转
泰昌九年,天子北狩,于通辽会盟北疆诸族。
泰昌十年,天子南巡,再于广州受南洋各邦朝觐。
但懂的都懂,天子除了理藩院的方从哲,还带了官产院的贺盛瑞、文教部的徐光启和博研院的许多供奉,目的就不那么简单。
这一次,太子没有随行。
京城里还有六相,太子还年轻,监国自是不能,但田乐、定国公、英国公都在京城。
他们与叶向高及其余四相共同组成天子南巡时的中枢班底。
咨政学士们也在。
这当然算一次考验:在天子郑重拜相之后的第一年,他们能不能在天子南巡时继续稳步推进此前就定下的改革?
四月二十,百官送至京城外。
通往通州的运河上,这次是真正的“龙舟”。
御极之初,王德完等人奏请停龙舟之役。那个时候,工程制度完全不同,纯粹是要派出岁办杂办、征伐徭役来完成。而有了昌明号、遮洋行之后,造船业本就是皇帝关注的一个重心。
秉承实用主义的指导,原先只放置于西苑湖泊之内的旧“龙舟”都被拆除,可用的木料成为了奉天皇极殿的一部分。
如今这仍然以舒适为核心的龙舟,是南京那边的船厂新造的。
皇帝有心巡视他的国度,这件事从来不是秘密。
现在新政之风烈而急,变法的实质深度不知比泰昌元年深多少,天子终于要亲临江南了。
说是龙舟,但也不算阔气。它的大小,比最大的漕船也只略大一些——毕竟沿途还有许多闸口。
不同的只是装饰,是船上的结构。
当然了,一艘这样的龙舟上,只有天子和丽妃母子、荣妃母子,另外则是内臣、宫女,这自然不算拥挤。
整个船队则有大小船只近四十。
“京城就交给你们了。”朱常洛看着叶向高等人,然后又看着大儿子,“太子讲筵不能断,你要多听,多学。”
“儿臣谨记。”
朱由检看到父亲冲自己笑了笑,又遥遥看了看那边龙舟上挥着手的小人儿。
“行了,朕这就启程。”朱常洛冲他们摆了摆手,“如有要事,自可奏来。”
他最后只看了看王安,便带着邹义和刘若愚向龙舟走去。
身后先是一片恭送和祝福南巡顺利、天子恩泽被及诸省的赞颂,然后又是伴驾群臣与同僚们的道别。
伴驾的诸人当中,有年轻的徐霞客。自从母亲和夫人被接了过来,他就安居于京城。但这回博研院数位供奉都跟随皇帝一同南巡,他也要跟着一起学习。
而另有五个年轻的进士,其中就有孙传庭,他授职在理藩院做外使司主事。
没想到去年今年恰好联捷高中。
其他四个新科进士,有授职在枢密院的,也有官产院等衙。他们被点名伴驾,自然都是难得的机遇。
孙传庭登上了他们理藩院官员们乘坐的一条船,自然就与其他人开始交谈起来。
对官场,孙传庭还比较陌生。但是对孙传庭,大家都很客气——毕竟还没到二十岁,孙传庭今科虽不是名列前茅,却也不容小觑。
“这一路,到广州之前咱们是没多少事的。”说话的是外使部的右侍郎,“不过如今北疆既定,圣天子遥看外滇南洋,路途之中还是要把功课做好。孙主事,南洋外滇诸国世情册籍和历年奏报辑录,都在船上了吧?”
“下官领命以来,都已经办好了,枢密院那边也给了不少。”孙传庭起身道,“下官这就去取来。”
“伯雅辛苦了。”他笑着看他的背影,随后对其余四个理藩院官员说道,“到今日,伯雅实岁还不足十八吧?”
“万历二十一年四月二十一的生辰。”有人记得很清楚,“明日满十八,虚二十。”
“前途不可限量啊。”
“……难道说,不是院里呈了他的名字上去?”有人看着他的神情,明白了些什么。
这右侍郎并不言语,仿佛只是有感于他的年轻。
但理藩院伴驾随行名单是过了他的手的,他知道呈进宫之前是没这个名字的。
不论是不是皇帝钦点,能把他加进去的,都至少是二品以上的重臣。
这不是前途不可限量是什么?
说话之间,船队还在做着准备。
过了许久之后,先是外面鞭炮齐鸣,随后船身微微震动。
南巡队伍这才真正启程了。
到了临近傍晚时,船队才到了通州西面。
运河北岸的陆路上,自有行人。
他们退开了近百部,因为护驾亲军在两岸行进。
“那就是靖国公?”
人群之中有人遥遥望见了一面将旗,小声开口。
年幼的李鸿基伸长脖子看了过去,然后问他爹:“爹,靖国公是谁?”
“俞大将军的儿子。”
“我说你这老汉,如今该说,靖国公这功业可是超过俞大将军了,这国公,可是这做儿子的挣出来的。”
李鸿基他爹缩了缩头,并不与之争辩。
他只是听说过俞大猷,知道如今的靖国公就是俞大猷的儿子。
时间过去了这么久,他们一家才从陕西来到了这里。
现在旁人开始说着那是俞大猷未遇明主,又有人说陛下接连北狩南巡耗费太多,李鸿基他爹都不想参与,只希望御驾早些离开,他们好赶路。
听到有人说新边和辽宁省多有大工,李鸿基他爹倒不认为这是什么坏事。
因为据说那边都是官府出钱雇工,不是佥派徭役,那不就是有更多路子挣家用?
推着载有家当的车子,看着车上抱着儿子的媳妇,他只小声说道:“再忍忍,耽搁了一阵,天黑前怕是到不了通州。”
等了小半个时辰,他们终于得以继续赶路。
天色渐暗,他一下子没看清路,独轮车的车轮在一个小坑里一震,随后竟翻了。
确认了媳妇和儿子没摔着之后,再去看车子时才发现轮子摔坏了。
一路从陕西推到了这里,它也确实扛不住了。
“当家的,这怎么办?”他媳妇抱着刚才被惊醒的儿子,愁眉苦脸地问着。
李鸿基他爹蹲在一旁,勉强看着已经断裂的轮轴和已经吃不住力断了一根撑柱的车子也一时无措。
家当都在这上面,车子一时半会也修不好。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他更舍不得这个车子。
“没办法了,找找看附近有没有什么庙对付一夜吧。你抱着娃,我扛着。”
“轮子能拆下来吗?俺提着。还有包裹给俺俩……”
她抱着孩子,并不犹豫地就准备和自家汉子分担。
李鸿基他爹只是蹲在那里小心鼓捣。即便要找木匠铁匠修补一下,那也得小心。自不能让这独轮车子再有损坏,他得扛走,所以媳妇是必定得帮他拿一些包裹的。
这么一耽搁,天就更黑了。
没一阵,就听得马蹄声隐隐传来,他有些紧张地望向西面。
那边人马众多,隐隐看到马灯摇曳。
“快,先让到一边!”
李鸿基他爹顾不得太多了,先把家当都搬到一边,又吃力提起独轮车来。
京城边上,盗匪什么的倒不必过于担心。但若是来往的贵人马车,他当然不敢挡住别人的路。
果然,不一会就看到是三辆马车过来,还有跟随的四匹马。
遥遥看见路前头似乎有个壮汉举着巨石一般的物事,他们也大吃一惊,长“吁”声中止住了马惊疑不定。
随后一骑先至,看清了情况和放下独轮车弯腰连连作揖的汉子才骂了两句回去禀报。
车队重新启动,速度当然不快,毕竟是夜里赶路。
“等等。既是有人在这里摔了,恐怕路面不平。前去细看,小心些过。”
“父亲,我要解手!”
“……也罢,那就歇歇吧,张戟,你前去看看,不知惊了人家没有。”
说话的中年人看上去是个稳重的,干脆下了车,让车队小心过了这一段先在前头等着。
同时也等一下自己的儿子从后面车上跳下来,到路边解决三急。
瞧儿子那边不是一时半会的事,他也很无奈,于是就走到了自己那义子那边。
“惊扰了老丈。”他文质彬彬地,先说了一句,然后看着这一家三口和旁边倒在地上的独轮车,“天已黑,老丈怎么带着妻儿还在赶路?”
“老爷莫怪。”李鸿基他爹又连连作揖,“今天皇帝出行,这才耽误了一下……”
“……原来如此。”这中年人看了看他的独轮车摇了摇头,又看了看躲在那老丈身后抱着孩子的妇人,“哪里会见怪。若不是你们吃了亏,说不得我们一行人也要人仰马翻,倒要谢过老丈才是。听口音,老丈是西北人吧?”
“回老爷的话,俺们一家子是从西安来的。”
“西安府?一路到了这里?”那中年人吃了一惊,随后目光一动,继续问道,“这么说,你们也是想去闯关东的?”
“老爷真是什么都知道。”李鸿基他爹敬畏地看着面前的贵人。
那人笑了笑:“如今想去关外另谋出路的实在不少,不算出奇。你拖家带口的,如今家什也坏了……这样吧,张戟,你帮老丈把东西搬到后车上吧,我带你们一程如何?”
“不敢,不敢,老爷不用管俺们。”
“相逢是缘。说来若非今天御驾启程南巡,我们也不会耽搁到了夜里还在赶路。”那人笑了笑,“我姓张,浙江山阴人。老丈要去辽东,我也要去辽东,正好同路。”
“老爷……也要去辽东?”
“不是辽东,是朝鲜!”一个脆生生的声音响起,一个十多岁的公子哥过来了,疑惑地看着他爹,“父亲,这是?”
“没什么。”那姓张的中年人笑着看李鸿基他爹,“老丈见到了,这是犬子,贱内也在。我们都是举家去辽东啊,莫非老丈担心什么?若是不想承情,一路上帮忙做些杂事,照料一下马匹,也可以当做报酬。”
李鸿基他爹愣愣地不敢接着茬,毕竟面前这气度不凡的贵人实在太热情了一些,他不明白为什么。
“走吧,令郎年幼,难道就在这荒郊野外过夜?”
他说着不容置疑一般先往那前头的车去了,被他牵着的儿子回头看了看,疑惑地问:“父亲,为何要带上他们?”
“既在此相逢,便是有缘。遇到了,帮一帮,那又算得什么?”他却又加上了一句,“多看一段时间再说。”
“……父亲,我不想去朝鲜。”
“爹已经应了你二舅。”
“在山阴好好的……”
“怎么?爹瞧你在京城也十分开心啊。”
“可朝鲜……”
“好了,听父亲的。”那中年人说道,“上了车先把牛黄丸吃了,你太外祖父好不容易给你求来的。”
“……父亲,我得吃到十六岁才吃得完!”
“今天已经误了时辰了,听话。”
少年像是有顽疾在身,但现在看着也健康得很。
另一边,李鸿基他爹已经无从抗拒一般被贵人老爷帮了,随着他们的车驾继续往东赶路。
过了许久到了通州,发现居然是住在驿站。
能在这里住,要么本身是官,要么也得有门路有钱,可见还不是寻常普通老爷。
“张好汉,你们老爷究竟是……还有朝鲜?”他一路跟了过来,现在倒是安心了一些,不像是坏人家。
只见那壮汉张戟挺了挺胸膛道:“我们老爷当年可是鲁王府长史,如今是蒙陛下恩准,去朝鲜为潞王他老人家效力的。我们家舅老爷,如今官居朝鲜议政,就像……就像咱们陛下新拜的诸相之一。”
李鸿基他爹腿一软,哆哆嗦嗦地不敢多问。
年幼的李鸿基懵懵懂懂,十三岁的少年名叫张岱,他父亲名叫张耀芳,他的母亲姓陶,他的二舅名叫陶崇道。
等候多日之后,张耀芳终于拿到批复,等今日送陛下出巡的理藩院官员回来之后才开始启程去朝鲜。
现在驿馆的房间里,张耀芳对着夫人和儿子笑道:“看这一家人是忠厚老实怕事的,能从陕西一路推着车子到这里,可见是有决心也有力气的。最好的就是有个只三岁的儿子,族中没多少人愿随我们去朝鲜,要是一路上看他们更没问题了,又能收了他们的心,到了朝鲜自有用处。”
愿去辽东的多,愿随他去朝鲜的,那就少了。
族中雇工不愿离开浙江,这不知根不知底的反倒会无依无靠,岂不是一种选择?
当然了,既然准备去朝鲜,还带着儿子这个陶崇道十分期待的侄子,这李老汉的儿子长大了,不也能成为儿子心腹吗?
雪中送炭,又以家养子待他,张耀芳对这李老汉一家很有信心。
同样在通州歇下的朱常洛自然不知道,还只有三岁的李自成也因为他的出巡再次偏转命运。
等他再听到这个名字时,已经不知道是多少年后了……
(本章完)
泰昌九年,天子北狩,于通辽会盟北疆诸族。
泰昌十年,天子南巡,再于广州受南洋各邦朝觐。
但懂的都懂,天子除了理藩院的方从哲,还带了官产院的贺盛瑞、文教部的徐光启和博研院的许多供奉,目的就不那么简单。
这一次,太子没有随行。
京城里还有六相,太子还年轻,监国自是不能,但田乐、定国公、英国公都在京城。
他们与叶向高及其余四相共同组成天子南巡时的中枢班底。
咨政学士们也在。
这当然算一次考验:在天子郑重拜相之后的第一年,他们能不能在天子南巡时继续稳步推进此前就定下的改革?
四月二十,百官送至京城外。
通往通州的运河上,这次是真正的“龙舟”。
御极之初,王德完等人奏请停龙舟之役。那个时候,工程制度完全不同,纯粹是要派出岁办杂办、征伐徭役来完成。而有了昌明号、遮洋行之后,造船业本就是皇帝关注的一个重心。
秉承实用主义的指导,原先只放置于西苑湖泊之内的旧“龙舟”都被拆除,可用的木料成为了奉天皇极殿的一部分。
如今这仍然以舒适为核心的龙舟,是南京那边的船厂新造的。
皇帝有心巡视他的国度,这件事从来不是秘密。
现在新政之风烈而急,变法的实质深度不知比泰昌元年深多少,天子终于要亲临江南了。
说是龙舟,但也不算阔气。它的大小,比最大的漕船也只略大一些——毕竟沿途还有许多闸口。
不同的只是装饰,是船上的结构。
当然了,一艘这样的龙舟上,只有天子和丽妃母子、荣妃母子,另外则是内臣、宫女,这自然不算拥挤。
整个船队则有大小船只近四十。
“京城就交给你们了。”朱常洛看着叶向高等人,然后又看着大儿子,“太子讲筵不能断,你要多听,多学。”
“儿臣谨记。”
朱由检看到父亲冲自己笑了笑,又遥遥看了看那边龙舟上挥着手的小人儿。
“行了,朕这就启程。”朱常洛冲他们摆了摆手,“如有要事,自可奏来。”
他最后只看了看王安,便带着邹义和刘若愚向龙舟走去。
身后先是一片恭送和祝福南巡顺利、天子恩泽被及诸省的赞颂,然后又是伴驾群臣与同僚们的道别。
伴驾的诸人当中,有年轻的徐霞客。自从母亲和夫人被接了过来,他就安居于京城。但这回博研院数位供奉都跟随皇帝一同南巡,他也要跟着一起学习。
而另有五个年轻的进士,其中就有孙传庭,他授职在理藩院做外使司主事。
没想到去年今年恰好联捷高中。
其他四个新科进士,有授职在枢密院的,也有官产院等衙。他们被点名伴驾,自然都是难得的机遇。
孙传庭登上了他们理藩院官员们乘坐的一条船,自然就与其他人开始交谈起来。
对官场,孙传庭还比较陌生。但是对孙传庭,大家都很客气——毕竟还没到二十岁,孙传庭今科虽不是名列前茅,却也不容小觑。
“这一路,到广州之前咱们是没多少事的。”说话的是外使部的右侍郎,“不过如今北疆既定,圣天子遥看外滇南洋,路途之中还是要把功课做好。孙主事,南洋外滇诸国世情册籍和历年奏报辑录,都在船上了吧?”
“下官领命以来,都已经办好了,枢密院那边也给了不少。”孙传庭起身道,“下官这就去取来。”
“伯雅辛苦了。”他笑着看他的背影,随后对其余四个理藩院官员说道,“到今日,伯雅实岁还不足十八吧?”
“万历二十一年四月二十一的生辰。”有人记得很清楚,“明日满十八,虚二十。”
“前途不可限量啊。”
“……难道说,不是院里呈了他的名字上去?”有人看着他的神情,明白了些什么。
这右侍郎并不言语,仿佛只是有感于他的年轻。
但理藩院伴驾随行名单是过了他的手的,他知道呈进宫之前是没这个名字的。
不论是不是皇帝钦点,能把他加进去的,都至少是二品以上的重臣。
这不是前途不可限量是什么?
说话之间,船队还在做着准备。
过了许久之后,先是外面鞭炮齐鸣,随后船身微微震动。
南巡队伍这才真正启程了。
到了临近傍晚时,船队才到了通州西面。
运河北岸的陆路上,自有行人。
他们退开了近百部,因为护驾亲军在两岸行进。
“那就是靖国公?”
人群之中有人遥遥望见了一面将旗,小声开口。
年幼的李鸿基伸长脖子看了过去,然后问他爹:“爹,靖国公是谁?”
“俞大将军的儿子。”
“我说你这老汉,如今该说,靖国公这功业可是超过俞大将军了,这国公,可是这做儿子的挣出来的。”
李鸿基他爹缩了缩头,并不与之争辩。
他只是听说过俞大猷,知道如今的靖国公就是俞大猷的儿子。
时间过去了这么久,他们一家才从陕西来到了这里。
现在旁人开始说着那是俞大猷未遇明主,又有人说陛下接连北狩南巡耗费太多,李鸿基他爹都不想参与,只希望御驾早些离开,他们好赶路。
听到有人说新边和辽宁省多有大工,李鸿基他爹倒不认为这是什么坏事。
因为据说那边都是官府出钱雇工,不是佥派徭役,那不就是有更多路子挣家用?
推着载有家当的车子,看着车上抱着儿子的媳妇,他只小声说道:“再忍忍,耽搁了一阵,天黑前怕是到不了通州。”
等了小半个时辰,他们终于得以继续赶路。
天色渐暗,他一下子没看清路,独轮车的车轮在一个小坑里一震,随后竟翻了。
确认了媳妇和儿子没摔着之后,再去看车子时才发现轮子摔坏了。
一路从陕西推到了这里,它也确实扛不住了。
“当家的,这怎么办?”他媳妇抱着刚才被惊醒的儿子,愁眉苦脸地问着。
李鸿基他爹蹲在一旁,勉强看着已经断裂的轮轴和已经吃不住力断了一根撑柱的车子也一时无措。
家当都在这上面,车子一时半会也修不好。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他更舍不得这个车子。
“没办法了,找找看附近有没有什么庙对付一夜吧。你抱着娃,我扛着。”
“轮子能拆下来吗?俺提着。还有包裹给俺俩……”
她抱着孩子,并不犹豫地就准备和自家汉子分担。
李鸿基他爹只是蹲在那里小心鼓捣。即便要找木匠铁匠修补一下,那也得小心。自不能让这独轮车子再有损坏,他得扛走,所以媳妇是必定得帮他拿一些包裹的。
这么一耽搁,天就更黑了。
没一阵,就听得马蹄声隐隐传来,他有些紧张地望向西面。
那边人马众多,隐隐看到马灯摇曳。
“快,先让到一边!”
李鸿基他爹顾不得太多了,先把家当都搬到一边,又吃力提起独轮车来。
京城边上,盗匪什么的倒不必过于担心。但若是来往的贵人马车,他当然不敢挡住别人的路。
果然,不一会就看到是三辆马车过来,还有跟随的四匹马。
遥遥看见路前头似乎有个壮汉举着巨石一般的物事,他们也大吃一惊,长“吁”声中止住了马惊疑不定。
随后一骑先至,看清了情况和放下独轮车弯腰连连作揖的汉子才骂了两句回去禀报。
车队重新启动,速度当然不快,毕竟是夜里赶路。
“等等。既是有人在这里摔了,恐怕路面不平。前去细看,小心些过。”
“父亲,我要解手!”
“……也罢,那就歇歇吧,张戟,你前去看看,不知惊了人家没有。”
说话的中年人看上去是个稳重的,干脆下了车,让车队小心过了这一段先在前头等着。
同时也等一下自己的儿子从后面车上跳下来,到路边解决三急。
瞧儿子那边不是一时半会的事,他也很无奈,于是就走到了自己那义子那边。
“惊扰了老丈。”他文质彬彬地,先说了一句,然后看着这一家三口和旁边倒在地上的独轮车,“天已黑,老丈怎么带着妻儿还在赶路?”
“老爷莫怪。”李鸿基他爹又连连作揖,“今天皇帝出行,这才耽误了一下……”
“……原来如此。”这中年人看了看他的独轮车摇了摇头,又看了看躲在那老丈身后抱着孩子的妇人,“哪里会见怪。若不是你们吃了亏,说不得我们一行人也要人仰马翻,倒要谢过老丈才是。听口音,老丈是西北人吧?”
“回老爷的话,俺们一家子是从西安来的。”
“西安府?一路到了这里?”那中年人吃了一惊,随后目光一动,继续问道,“这么说,你们也是想去闯关东的?”
“老爷真是什么都知道。”李鸿基他爹敬畏地看着面前的贵人。
那人笑了笑:“如今想去关外另谋出路的实在不少,不算出奇。你拖家带口的,如今家什也坏了……这样吧,张戟,你帮老丈把东西搬到后车上吧,我带你们一程如何?”
“不敢,不敢,老爷不用管俺们。”
“相逢是缘。说来若非今天御驾启程南巡,我们也不会耽搁到了夜里还在赶路。”那人笑了笑,“我姓张,浙江山阴人。老丈要去辽东,我也要去辽东,正好同路。”
“老爷……也要去辽东?”
“不是辽东,是朝鲜!”一个脆生生的声音响起,一个十多岁的公子哥过来了,疑惑地看着他爹,“父亲,这是?”
“没什么。”那姓张的中年人笑着看李鸿基他爹,“老丈见到了,这是犬子,贱内也在。我们都是举家去辽东啊,莫非老丈担心什么?若是不想承情,一路上帮忙做些杂事,照料一下马匹,也可以当做报酬。”
李鸿基他爹愣愣地不敢接着茬,毕竟面前这气度不凡的贵人实在太热情了一些,他不明白为什么。
“走吧,令郎年幼,难道就在这荒郊野外过夜?”
他说着不容置疑一般先往那前头的车去了,被他牵着的儿子回头看了看,疑惑地问:“父亲,为何要带上他们?”
“既在此相逢,便是有缘。遇到了,帮一帮,那又算得什么?”他却又加上了一句,“多看一段时间再说。”
“……父亲,我不想去朝鲜。”
“爹已经应了你二舅。”
“在山阴好好的……”
“怎么?爹瞧你在京城也十分开心啊。”
“可朝鲜……”
“好了,听父亲的。”那中年人说道,“上了车先把牛黄丸吃了,你太外祖父好不容易给你求来的。”
“……父亲,我得吃到十六岁才吃得完!”
“今天已经误了时辰了,听话。”
少年像是有顽疾在身,但现在看着也健康得很。
另一边,李鸿基他爹已经无从抗拒一般被贵人老爷帮了,随着他们的车驾继续往东赶路。
过了许久到了通州,发现居然是住在驿站。
能在这里住,要么本身是官,要么也得有门路有钱,可见还不是寻常普通老爷。
“张好汉,你们老爷究竟是……还有朝鲜?”他一路跟了过来,现在倒是安心了一些,不像是坏人家。
只见那壮汉张戟挺了挺胸膛道:“我们老爷当年可是鲁王府长史,如今是蒙陛下恩准,去朝鲜为潞王他老人家效力的。我们家舅老爷,如今官居朝鲜议政,就像……就像咱们陛下新拜的诸相之一。”
李鸿基他爹腿一软,哆哆嗦嗦地不敢多问。
年幼的李鸿基懵懵懂懂,十三岁的少年名叫张岱,他父亲名叫张耀芳,他的母亲姓陶,他的二舅名叫陶崇道。
等候多日之后,张耀芳终于拿到批复,等今日送陛下出巡的理藩院官员回来之后才开始启程去朝鲜。
现在驿馆的房间里,张耀芳对着夫人和儿子笑道:“看这一家人是忠厚老实怕事的,能从陕西一路推着车子到这里,可见是有决心也有力气的。最好的就是有个只三岁的儿子,族中没多少人愿随我们去朝鲜,要是一路上看他们更没问题了,又能收了他们的心,到了朝鲜自有用处。”
愿去辽东的多,愿随他去朝鲜的,那就少了。
族中雇工不愿离开浙江,这不知根不知底的反倒会无依无靠,岂不是一种选择?
当然了,既然准备去朝鲜,还带着儿子这个陶崇道十分期待的侄子,这李老汉的儿子长大了,不也能成为儿子心腹吗?
雪中送炭,又以家养子待他,张耀芳对这李老汉一家很有信心。
同样在通州歇下的朱常洛自然不知道,还只有三岁的李自成也因为他的出巡再次偏转命运。
等他再听到这个名字时,已经不知道是多少年后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