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到此为止?
事情发酵得极快。
短短五六天的时间,此事便席卷东南和北地。孔圣人是谁?那是天下文人的老祖宗,哪代君王对孔家不是礼遇有加?
现在闹成这样,大家都不好看。
张允修对此倒是毫无感觉,想闹,就接着闹呗,反正最后丢得也不是他的脸。
丢的是他老孔家,丢的是那帮士林败类,衣冠禽兽的脸。
这日早间时分,张允修踱步来到张居正的卧房。
玉琴拉出一把凳子,示意张允修坐定,然后又沏上一壶茶水,便退出房门。
父子二人对视,张允修看着面色蜡黄,但恢复些精神的张居正。
心情稍安。
接着,他便将近日发生的事情一股脑说了出来。
张居正听后,微微颔首,提醒道:“孔家树大根深,拥泵故旧遍布天下,这次一整顿科举,二敲打孔家,一桩桩一件件,都是惊破天儿的大事。”
“孩儿知晓。”张允修郑重一点头。
张居正闻声,闭上眼眸,倚靠在床头假寐起来。
床边的张允修不明就里,也不好打搅,只坐在床边,静静地看着张居正。
但见他皮肤发皱,脸上斑纹密布,透窗的阳光打在上边,呈现出一种诡异的颜色。
他老了,他真的老了。
张允修内心忽然蹦出一个想法。
这时,张居正忽然睁开双眼,盯着张允修说道:“你若是想干些事情,唯一不能损害的,就是皇帝的利益,这点你现在做得很好。”
你现在知晓了?
张允修心中腹诽一句,勉强一点头。
“行了,记住这就好,记住这就好。”长吁一口热气,张居正再度闭上双眼,无力地一挥手,说道,“下去吧,剩下的事情,自有人去处理。”
“是。”
退回到自己的书房坐定,张允修打算给韩三修书一封,告知他京城情况。
提笔正要落字,外边忽然传来一阵“蹬蹬蹬”的脚步,接着,张福的声音传了进来:“公子,魏公公求见。”
这个节点,魏清来见。
张允修心中咯噔一声,他猜想多半是宫中出了什么变故。于是忙冲张福吩咐道:“快去把魏公公带到书房来。”
张福领诺而走,不一会儿就带着魏清来到书房。引着魏清落座,张福又命人放上些糕点,这才匆匆退出书房。
二人也是老朋友,因此见面便不整那些客套话,张允修直接问道:“公公此来,可是宫中出了什么事儿?”
魏清点点头,索性把今儿个发生的事情抖露出来:
却说今日辰时时分,万历皇帝在东暖阁内听他读折子,一连听了三四个,全是为孔家求情的。
顿时,万历皇帝眉头一皱,一拍桌,咬牙骂道:“这些官员,难不成这天下就没别的事情了吗?”
“成日就孔家如何,孔家如何。朕给他们这么多的俸禄,难不成就是让他们和朕说这些?!”
瞧见万历皇帝生气,魏清赶忙放下折子,踱步到皇帝跟前,顺着他的话茬说:“皇上,这些外臣呐,一天天就不想着为您分忧,整日就盯着您,长此以往,您哪儿还有自由可言?”“也只有咱们这些内臣,才是巴心巴肝望着您好。”
说着,魏清嘴一瘪,硬是从眼中挤出两滴热泪。
“行了.行了。”万历皇帝不耐烦地挥手,又道,“外臣、内臣都是臣。有好人,也有坏人,不能以内外来区分好坏。”
“皇上英明神武,自是能辨忠奸,老臣是凡夫俗子,哪能和皇上一样啊。”魏清立刻换了脸色,一脸谄媚地堆笑道。
“哈哈哈,伱这老东西,成日就知道说好话,哄朕开心。”万历皇帝乐得直拍手掌。
“老臣说的是实话。”
魏清笑着答上一句,忽然宫门外传来一阵骚乱,接着,一道尖细着嗓子的唱喏声传入大殿:“太后娘娘到!”
万历皇帝忙起身走下椅子,垂手站立到一旁。
魏清紧随其后。
所有的目光,都看向东暖阁门口。
李太后睥睨天下地走入小阁,微微一扫,便自顾自坐到一处绣榻上。
太监、宫女们先恭敬行上一礼,随后万历皇帝一步上前,挺直身子,跪在明黄软垫上,恭声喊道:“儿臣,见过母后。”
李太后微微颔首,示意他坐到自己旁边的绣榻上。
两个绣榻中间,还摆放着一个插满玫瑰的元青。
待万历皇帝坐定,李太后瞟了眼儿子,问道:“皇帝,最近哀家最近心神不宁,总感觉有什么大事儿发生。你能和哀家说说,这天下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儿么?”
“并无大事。”万历皇帝答道。
“撒谎!”李太后忽然把眉一拧,厉声喝道,“外边早已满城风雨,说你要对圣人的子孙动手,这要是传了出去,天下人怎么看你?”
“后世人怎么看你?”
“他们爱怎么看就怎么看,朕是天子,天子想做什么不行?!”万历皇帝逆反心里一下上来,当即冲母亲嘟哝道。
被这一顶,李太后一愣。
这么多年来,儿子还是第一次这般和她说话。
她气得凤目一瞪,但想着正事儿,便暂且将愤怒搁置一旁,引经据典道:“谁说天子想干什么事儿都行?你堵得住天下的悠悠众口么?当年,世宗皇帝也就是你爷爷,宠信道人,有个叫海瑞的,抬着一口棺材,来到皇极门前,大骂世宗皇帝。”
“世宗皇帝大怒,恨不得杀掉海瑞,但最终还是没能下手。后来你父皇登基,海瑞不光无罪,反而连升三级,成为天下文人的典范。”
“你说说,皇帝还能想干嘛就干嘛吗?!”
李太后语速极快,因为夹杂着愤怒,说完,丰腴白皙的面颊上已飞上两朵红霞。
“母后。”万历皇帝站起身子,轻轻去拍李太后的后背。
李太后捂住胸口,喘出几口香气,然后抬头看向儿子,说道:“皇帝,此事宜小不宜大,科举的事情任由张先生去做。但这孔家,就到此为止。”
“孔家与皇室,休戚与共,不可打压!”
(本章完)
事情发酵得极快。
短短五六天的时间,此事便席卷东南和北地。孔圣人是谁?那是天下文人的老祖宗,哪代君王对孔家不是礼遇有加?
现在闹成这样,大家都不好看。
张允修对此倒是毫无感觉,想闹,就接着闹呗,反正最后丢得也不是他的脸。
丢的是他老孔家,丢的是那帮士林败类,衣冠禽兽的脸。
这日早间时分,张允修踱步来到张居正的卧房。
玉琴拉出一把凳子,示意张允修坐定,然后又沏上一壶茶水,便退出房门。
父子二人对视,张允修看着面色蜡黄,但恢复些精神的张居正。
心情稍安。
接着,他便将近日发生的事情一股脑说了出来。
张居正听后,微微颔首,提醒道:“孔家树大根深,拥泵故旧遍布天下,这次一整顿科举,二敲打孔家,一桩桩一件件,都是惊破天儿的大事。”
“孩儿知晓。”张允修郑重一点头。
张居正闻声,闭上眼眸,倚靠在床头假寐起来。
床边的张允修不明就里,也不好打搅,只坐在床边,静静地看着张居正。
但见他皮肤发皱,脸上斑纹密布,透窗的阳光打在上边,呈现出一种诡异的颜色。
他老了,他真的老了。
张允修内心忽然蹦出一个想法。
这时,张居正忽然睁开双眼,盯着张允修说道:“你若是想干些事情,唯一不能损害的,就是皇帝的利益,这点你现在做得很好。”
你现在知晓了?
张允修心中腹诽一句,勉强一点头。
“行了,记住这就好,记住这就好。”长吁一口热气,张居正再度闭上双眼,无力地一挥手,说道,“下去吧,剩下的事情,自有人去处理。”
“是。”
退回到自己的书房坐定,张允修打算给韩三修书一封,告知他京城情况。
提笔正要落字,外边忽然传来一阵“蹬蹬蹬”的脚步,接着,张福的声音传了进来:“公子,魏公公求见。”
这个节点,魏清来见。
张允修心中咯噔一声,他猜想多半是宫中出了什么变故。于是忙冲张福吩咐道:“快去把魏公公带到书房来。”
张福领诺而走,不一会儿就带着魏清来到书房。引着魏清落座,张福又命人放上些糕点,这才匆匆退出书房。
二人也是老朋友,因此见面便不整那些客套话,张允修直接问道:“公公此来,可是宫中出了什么事儿?”
魏清点点头,索性把今儿个发生的事情抖露出来:
却说今日辰时时分,万历皇帝在东暖阁内听他读折子,一连听了三四个,全是为孔家求情的。
顿时,万历皇帝眉头一皱,一拍桌,咬牙骂道:“这些官员,难不成这天下就没别的事情了吗?”
“成日就孔家如何,孔家如何。朕给他们这么多的俸禄,难不成就是让他们和朕说这些?!”
瞧见万历皇帝生气,魏清赶忙放下折子,踱步到皇帝跟前,顺着他的话茬说:“皇上,这些外臣呐,一天天就不想着为您分忧,整日就盯着您,长此以往,您哪儿还有自由可言?”“也只有咱们这些内臣,才是巴心巴肝望着您好。”
说着,魏清嘴一瘪,硬是从眼中挤出两滴热泪。
“行了.行了。”万历皇帝不耐烦地挥手,又道,“外臣、内臣都是臣。有好人,也有坏人,不能以内外来区分好坏。”
“皇上英明神武,自是能辨忠奸,老臣是凡夫俗子,哪能和皇上一样啊。”魏清立刻换了脸色,一脸谄媚地堆笑道。
“哈哈哈,伱这老东西,成日就知道说好话,哄朕开心。”万历皇帝乐得直拍手掌。
“老臣说的是实话。”
魏清笑着答上一句,忽然宫门外传来一阵骚乱,接着,一道尖细着嗓子的唱喏声传入大殿:“太后娘娘到!”
万历皇帝忙起身走下椅子,垂手站立到一旁。
魏清紧随其后。
所有的目光,都看向东暖阁门口。
李太后睥睨天下地走入小阁,微微一扫,便自顾自坐到一处绣榻上。
太监、宫女们先恭敬行上一礼,随后万历皇帝一步上前,挺直身子,跪在明黄软垫上,恭声喊道:“儿臣,见过母后。”
李太后微微颔首,示意他坐到自己旁边的绣榻上。
两个绣榻中间,还摆放着一个插满玫瑰的元青。
待万历皇帝坐定,李太后瞟了眼儿子,问道:“皇帝,最近哀家最近心神不宁,总感觉有什么大事儿发生。你能和哀家说说,这天下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儿么?”
“并无大事。”万历皇帝答道。
“撒谎!”李太后忽然把眉一拧,厉声喝道,“外边早已满城风雨,说你要对圣人的子孙动手,这要是传了出去,天下人怎么看你?”
“后世人怎么看你?”
“他们爱怎么看就怎么看,朕是天子,天子想做什么不行?!”万历皇帝逆反心里一下上来,当即冲母亲嘟哝道。
被这一顶,李太后一愣。
这么多年来,儿子还是第一次这般和她说话。
她气得凤目一瞪,但想着正事儿,便暂且将愤怒搁置一旁,引经据典道:“谁说天子想干什么事儿都行?你堵得住天下的悠悠众口么?当年,世宗皇帝也就是你爷爷,宠信道人,有个叫海瑞的,抬着一口棺材,来到皇极门前,大骂世宗皇帝。”
“世宗皇帝大怒,恨不得杀掉海瑞,但最终还是没能下手。后来你父皇登基,海瑞不光无罪,反而连升三级,成为天下文人的典范。”
“你说说,皇帝还能想干嘛就干嘛吗?!”
李太后语速极快,因为夹杂着愤怒,说完,丰腴白皙的面颊上已飞上两朵红霞。
“母后。”万历皇帝站起身子,轻轻去拍李太后的后背。
李太后捂住胸口,喘出几口香气,然后抬头看向儿子,说道:“皇帝,此事宜小不宜大,科举的事情任由张先生去做。但这孔家,就到此为止。”
“孔家与皇室,休戚与共,不可打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