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从大明到蒙古
这些事已经安排下去了,最终能不能请来烟匠人,火帽的研发究竟能不能成功还都是未知数。不过朱慎锥却是信心十足,行不行等人找到后再看,再怎么样烟匠人在火药制作上的能力远不是自己能媲美的,未来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
但这些事都需要时间,从山西到南直隶路途遥远,来回得好几个月,哪怕周安民现在已经安排下去了,等寻到人再想办法把人带回来最早也得今年年底的时候了,说不定时间更长。
休息了一晚,第二日清晨朱慎锥醒来。起来后,在院里打了一趟拳,舒展了筋骨后和赵大一起用了早饭,吃饭早饭朱慎锥就让胡义生带着自己去矿山那边走一圈。
矿山那边的开矿实际上早就开始了,甚至比赵屋岭设置百户所的还早不少。
当年赵屋村的村民,就有不少人偷偷摸摸跑去那边挖矿,弄些煤什么的生火取暖什么的,至于铁矿也不是没有开采,都是很小规模的那种,毕竟矿产私开朝廷可是查的非常严格,而且那时候万历皇帝还往各地派遣了矿监税监,这些没卵子的太监虽然贪得无厌,可对于皇帝交代的事还是上心的,为了给皇帝多捞钱,对地方的私矿查的很严,虽然杜绝不了,却也很大一部分限制了开采私矿现象。
而现在矿监税监都取消了,上面没了这些人,矿山自然就成了朝廷的文官集团和地方利益团体,尤其是士绅集团瓜分的蛋糕。更重要的是,他们私下开采这些矿根本不需要向朝廷缴税,或者少缴税,其获得的利益全部自行瓜分。
同时在这种情况下,私开矿也逐渐多了起来。亏得朱慎锥下手快,让周安民走了魏忠贤的门路给王荣弄了个卫所指挥使的头衔,直接又通过卫所在赵屋岭设置了百户所,把这边的矿产归于卫所下,杜绝了地方把手伸到这边来的可能。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说不定那一天等赵屋岭有矿的消息传了出去,这边根本就保不住,到时候地方的官员和商人就和闻到腥的饿狼一般扑来,直接就把这矿山给占为己有了。
矿山的规模不大,开采模式也很是原始。
靠北边区域是煤矿,山西自古就是产煤的地方,煤炭的储存和质量都是俱佳的。这里的煤矿可以直接露天开采,开采的作业还是相对简单,储量暂时不清楚,但根据胡义生所说,储量肯定不少,从现在开采的情况来看,开采几百年不敢说,几十年是绰绰有余。
铁矿在煤矿的靠南一边,那边有一座赤色的小山头,这座小山头就铁矿所在。这座铁矿含铁量可不低,是一座难得的富矿,工坊那边如今炼铁的矿石就来源于此,质量上乘。
相比煤矿,铁矿开采就困难多了。而且现在开矿依靠的都是人力,一人一天下来能开采几百斤了不得了,再加上还需要把矿石运到工坊那边,路也不怎么好走,都是靠着独轮车和人力运输,虽然距离不算太远,可依旧运输量有限,每天煤矿包括铁矿的开采运输加起来大约在三千五百多斤的样子,虽说可以满足现在工坊的需求,但对朱慎锥来说远远不够。
转了一圈,朱慎锥告诉胡义生,等把后期的矿工招募来后先修一条从两个矿到工坊的道路。这路不用太好,先期能运输走矿就成,等路修好了暂且先这么用着,以后等工坊那边的产量上去,或许可以再弄两条直道来加快运输。
至于产量也必须尽快提升上去,三千五百多斤看起来不少,可单一的铁矿也不过不到两千斤罢了。工坊那边的炼铁效率后期会上升,按照朱慎锥的估计,哪怕达不到一天六千斤的数量,以一半计算也有三千斤。
三千斤生铁,生铁和铁矿原料大约比例是1:1.7-1.8的样子,这样计算至少需要近五千一百多斤铁矿石原料,这还没算上煤炭的需求数呢。如果继续炼成熟铁和钢,以十斤生铁出七斤熟铁的比例来计算,也就是产出二千一百斤熟铁,如果再锻炼成钢,这个比例还要下降许多。
这还是最基础的算法,随着后期工坊那边的产量持续提高,矿山这边的开采数额还要继续上升,没有足够的人力根本就满足不了。
矿山这边条件很差,开矿的人也都是蓬头土脸的模样。朱慎锥叮嘱了一番胡义生,让他注意开矿这边的环境和安全,在确保产量的同时做好安全措施,他自己本就是矿工出身,怎么处理要比朱慎锥更为清楚。
另外,矿工的待遇什么的也要上去,这可都是用人力来生产的,吃不好穿不暖,如何能好好干活?朱慎锥可不是那些文官和士绅,必要的底线还是有的,再说了这些人以后都有大用,假如连两个矿都弄不好,何谈做其他事?在赵屋岭停留了三日,朱慎锥这才离开。随后他又去了羊头山和李虎见了面,等从羊头山回到平阳的时候,第二支去草原的商队恰好准备出发,朱慎锥掐着时间赶到,再一次启程前往草原。
五月上旬,朱慎锥的商队回到草原,这一次到了草原后发现草原上的气氛有些凝重,从东边传来的消息林丹汗和科尔沁的战争不尽人意,情况似乎有点不妙。
林丹汗这位蒙古的共主志大才疏,虽有统一草原的雄心,却无做成事的本领。其他的不说,就说他这先后两次出兵吧,无论是出兵的对象或者是出兵的时机全都不在点子上,而且做起事来看着聪明,实际上却愚蠢无比。
上一次打内喀尔喀,明明可以在努尔哈赤最初向炒动手的时候立即出兵,如果那时候出兵,内喀尔喀也不会屈服于后金,炒更不会走投无路被迫和后金联盟。
林丹汗当初打的是利用后金的力量削弱内喀尔喀实力的想法,但他没想到作为蒙古共主这么干的影响和后果。
林丹汗坐视内喀尔喀被后金攻击,等到炒被努尔哈赤一顿胖揍,被迫求降同后金联盟后,林丹汗又不乐意了。打着蒙古大汗的旗号要教训炒,聚兵攻击内喀尔喀意图吞下这块地盘,这对于许多蒙古部落来说未免有兔死狐悲的想法。
而那一次出兵内喀尔喀,林丹汗却没有达到目的,相反因为后金和科尔沁的原因,林丹汗的大军非但没能借势拿下内喀尔喀,反而被内喀尔喀、后金和科尔沁三方夹击下输了这仗,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内喀尔喀战败后,林丹汗恼怒非常,可他非但没好好反思,反而就此恨上了科尔沁。
在林丹汗看来,如果不是科尔沁捣鬼,内喀尔喀早就在他的铁蹄下落入囊中了。正是因为科尔沁的缘故,后金假道科尔沁,两军联合出兵从侧翼打了林丹汗一个措手不及,从而导致这一仗的失败。
因为这个缘故,林丹汗恼上了科尔沁,一直琢磨着给科尔沁一个狠狠教训。所以当得知当辽东的后金和大明再一次开战的时候,林丹汗突然发现机会来了,他兴致勃勃地再一次颁布了聚兵的命令,要趁着这个机会去打科尔沁,让科尔沁知道知道谁才是草原上真正的主人。
林丹汗的这种骚操作朱慎锥根本就看不明白,别说是他了,就连作为蒙古人的阿失帖木儿也是如此。
一直以来,林丹汗的所作所为完全就是随心所欲,就和小孩打闹过家家似的,想一出是一出。
从名义上来说,作为蒙古共主的他是蒙古人的大汗,但林丹汗所做的许多事都让蒙古各部离心离德。要统一草原,需要的不仅仅是武力,还有政治智慧和手段,但后者恰恰就是林丹汗所欠缺的。
就连武力,林丹汗虽占有优势,却也远没强大到能依靠自己横扫草原各部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林丹汗要么先针对一个部落狠狠收拾,不管不顾先彻底打服其中一个部落后吞并地盘消化完了再朝下一个部落动手,而且在实施的时候尽量拉拢安抚其他部落,哪怕不能取得其他部落的支持,也至少得让这些部落两不相帮。
可林丹汗现在又是怎么做的呢?在没有解决内喀尔喀的情况下林丹汗居然又迫不及待去打科尔沁了,而且打科尔沁的理由是因为科尔沁和后金走的近,在上一次战争中出手帮了内喀尔喀,冒犯了他这位大汗?
这样的理由怎么能够服众?再者,无论是内喀尔喀或者是科尔沁,他们之所以会和林丹汗抗衡,不就是因为林丹汗自己逼迫再加上后金的缘故么?
其根本原因不在蒙古人的本身,在于后金的崛起。内喀尔喀和科尔沁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们无法做太多的选择,因为他们正夹在蒙古本部和后金之间,面对两头猛兽,要生存下去只能夹缝求生,这对于部落本身来说没什么问题,假如林丹汗能在这种情况下给予一些帮助,伸出友善之手来,作为同是蒙古人的内喀尔喀和科尔沁,从心理和感情方面自然会更倾向于林丹汗。
(本章完)
这些事已经安排下去了,最终能不能请来烟匠人,火帽的研发究竟能不能成功还都是未知数。不过朱慎锥却是信心十足,行不行等人找到后再看,再怎么样烟匠人在火药制作上的能力远不是自己能媲美的,未来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
但这些事都需要时间,从山西到南直隶路途遥远,来回得好几个月,哪怕周安民现在已经安排下去了,等寻到人再想办法把人带回来最早也得今年年底的时候了,说不定时间更长。
休息了一晚,第二日清晨朱慎锥醒来。起来后,在院里打了一趟拳,舒展了筋骨后和赵大一起用了早饭,吃饭早饭朱慎锥就让胡义生带着自己去矿山那边走一圈。
矿山那边的开矿实际上早就开始了,甚至比赵屋岭设置百户所的还早不少。
当年赵屋村的村民,就有不少人偷偷摸摸跑去那边挖矿,弄些煤什么的生火取暖什么的,至于铁矿也不是没有开采,都是很小规模的那种,毕竟矿产私开朝廷可是查的非常严格,而且那时候万历皇帝还往各地派遣了矿监税监,这些没卵子的太监虽然贪得无厌,可对于皇帝交代的事还是上心的,为了给皇帝多捞钱,对地方的私矿查的很严,虽然杜绝不了,却也很大一部分限制了开采私矿现象。
而现在矿监税监都取消了,上面没了这些人,矿山自然就成了朝廷的文官集团和地方利益团体,尤其是士绅集团瓜分的蛋糕。更重要的是,他们私下开采这些矿根本不需要向朝廷缴税,或者少缴税,其获得的利益全部自行瓜分。
同时在这种情况下,私开矿也逐渐多了起来。亏得朱慎锥下手快,让周安民走了魏忠贤的门路给王荣弄了个卫所指挥使的头衔,直接又通过卫所在赵屋岭设置了百户所,把这边的矿产归于卫所下,杜绝了地方把手伸到这边来的可能。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说不定那一天等赵屋岭有矿的消息传了出去,这边根本就保不住,到时候地方的官员和商人就和闻到腥的饿狼一般扑来,直接就把这矿山给占为己有了。
矿山的规模不大,开采模式也很是原始。
靠北边区域是煤矿,山西自古就是产煤的地方,煤炭的储存和质量都是俱佳的。这里的煤矿可以直接露天开采,开采的作业还是相对简单,储量暂时不清楚,但根据胡义生所说,储量肯定不少,从现在开采的情况来看,开采几百年不敢说,几十年是绰绰有余。
铁矿在煤矿的靠南一边,那边有一座赤色的小山头,这座小山头就铁矿所在。这座铁矿含铁量可不低,是一座难得的富矿,工坊那边如今炼铁的矿石就来源于此,质量上乘。
相比煤矿,铁矿开采就困难多了。而且现在开矿依靠的都是人力,一人一天下来能开采几百斤了不得了,再加上还需要把矿石运到工坊那边,路也不怎么好走,都是靠着独轮车和人力运输,虽然距离不算太远,可依旧运输量有限,每天煤矿包括铁矿的开采运输加起来大约在三千五百多斤的样子,虽说可以满足现在工坊的需求,但对朱慎锥来说远远不够。
转了一圈,朱慎锥告诉胡义生,等把后期的矿工招募来后先修一条从两个矿到工坊的道路。这路不用太好,先期能运输走矿就成,等路修好了暂且先这么用着,以后等工坊那边的产量上去,或许可以再弄两条直道来加快运输。
至于产量也必须尽快提升上去,三千五百多斤看起来不少,可单一的铁矿也不过不到两千斤罢了。工坊那边的炼铁效率后期会上升,按照朱慎锥的估计,哪怕达不到一天六千斤的数量,以一半计算也有三千斤。
三千斤生铁,生铁和铁矿原料大约比例是1:1.7-1.8的样子,这样计算至少需要近五千一百多斤铁矿石原料,这还没算上煤炭的需求数呢。如果继续炼成熟铁和钢,以十斤生铁出七斤熟铁的比例来计算,也就是产出二千一百斤熟铁,如果再锻炼成钢,这个比例还要下降许多。
这还是最基础的算法,随着后期工坊那边的产量持续提高,矿山这边的开采数额还要继续上升,没有足够的人力根本就满足不了。
矿山这边条件很差,开矿的人也都是蓬头土脸的模样。朱慎锥叮嘱了一番胡义生,让他注意开矿这边的环境和安全,在确保产量的同时做好安全措施,他自己本就是矿工出身,怎么处理要比朱慎锥更为清楚。
另外,矿工的待遇什么的也要上去,这可都是用人力来生产的,吃不好穿不暖,如何能好好干活?朱慎锥可不是那些文官和士绅,必要的底线还是有的,再说了这些人以后都有大用,假如连两个矿都弄不好,何谈做其他事?在赵屋岭停留了三日,朱慎锥这才离开。随后他又去了羊头山和李虎见了面,等从羊头山回到平阳的时候,第二支去草原的商队恰好准备出发,朱慎锥掐着时间赶到,再一次启程前往草原。
五月上旬,朱慎锥的商队回到草原,这一次到了草原后发现草原上的气氛有些凝重,从东边传来的消息林丹汗和科尔沁的战争不尽人意,情况似乎有点不妙。
林丹汗这位蒙古的共主志大才疏,虽有统一草原的雄心,却无做成事的本领。其他的不说,就说他这先后两次出兵吧,无论是出兵的对象或者是出兵的时机全都不在点子上,而且做起事来看着聪明,实际上却愚蠢无比。
上一次打内喀尔喀,明明可以在努尔哈赤最初向炒动手的时候立即出兵,如果那时候出兵,内喀尔喀也不会屈服于后金,炒更不会走投无路被迫和后金联盟。
林丹汗当初打的是利用后金的力量削弱内喀尔喀实力的想法,但他没想到作为蒙古共主这么干的影响和后果。
林丹汗坐视内喀尔喀被后金攻击,等到炒被努尔哈赤一顿胖揍,被迫求降同后金联盟后,林丹汗又不乐意了。打着蒙古大汗的旗号要教训炒,聚兵攻击内喀尔喀意图吞下这块地盘,这对于许多蒙古部落来说未免有兔死狐悲的想法。
而那一次出兵内喀尔喀,林丹汗却没有达到目的,相反因为后金和科尔沁的原因,林丹汗的大军非但没能借势拿下内喀尔喀,反而被内喀尔喀、后金和科尔沁三方夹击下输了这仗,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内喀尔喀战败后,林丹汗恼怒非常,可他非但没好好反思,反而就此恨上了科尔沁。
在林丹汗看来,如果不是科尔沁捣鬼,内喀尔喀早就在他的铁蹄下落入囊中了。正是因为科尔沁的缘故,后金假道科尔沁,两军联合出兵从侧翼打了林丹汗一个措手不及,从而导致这一仗的失败。
因为这个缘故,林丹汗恼上了科尔沁,一直琢磨着给科尔沁一个狠狠教训。所以当得知当辽东的后金和大明再一次开战的时候,林丹汗突然发现机会来了,他兴致勃勃地再一次颁布了聚兵的命令,要趁着这个机会去打科尔沁,让科尔沁知道知道谁才是草原上真正的主人。
林丹汗的这种骚操作朱慎锥根本就看不明白,别说是他了,就连作为蒙古人的阿失帖木儿也是如此。
一直以来,林丹汗的所作所为完全就是随心所欲,就和小孩打闹过家家似的,想一出是一出。
从名义上来说,作为蒙古共主的他是蒙古人的大汗,但林丹汗所做的许多事都让蒙古各部离心离德。要统一草原,需要的不仅仅是武力,还有政治智慧和手段,但后者恰恰就是林丹汗所欠缺的。
就连武力,林丹汗虽占有优势,却也远没强大到能依靠自己横扫草原各部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林丹汗要么先针对一个部落狠狠收拾,不管不顾先彻底打服其中一个部落后吞并地盘消化完了再朝下一个部落动手,而且在实施的时候尽量拉拢安抚其他部落,哪怕不能取得其他部落的支持,也至少得让这些部落两不相帮。
可林丹汗现在又是怎么做的呢?在没有解决内喀尔喀的情况下林丹汗居然又迫不及待去打科尔沁了,而且打科尔沁的理由是因为科尔沁和后金走的近,在上一次战争中出手帮了内喀尔喀,冒犯了他这位大汗?
这样的理由怎么能够服众?再者,无论是内喀尔喀或者是科尔沁,他们之所以会和林丹汗抗衡,不就是因为林丹汗自己逼迫再加上后金的缘故么?
其根本原因不在蒙古人的本身,在于后金的崛起。内喀尔喀和科尔沁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们无法做太多的选择,因为他们正夹在蒙古本部和后金之间,面对两头猛兽,要生存下去只能夹缝求生,这对于部落本身来说没什么问题,假如林丹汗能在这种情况下给予一些帮助,伸出友善之手来,作为同是蒙古人的内喀尔喀和科尔沁,从心理和感情方面自然会更倾向于林丹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