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蒙古之君何需封(上)
既然大可汗下定决心称帝建国,所有的反对声便戛然而止。重臣巴图和坦、铁钼尔、刘好古奉命筹备称帝建国事,一切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布达拉宫的宫殿是现成的,物资也已备齐,缺的只是礼仪方面的排练。只要上位者重视,这些都不叫事,很快便准备完毕。
离登基之日仅剩五天,苏勒坦却失眠了,右眼一直在跳。老话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莫非有什么祸事?
他心神不宁地捱了一夜,次日上朝时,仿佛是验证他的担心,礼部主客司郎中巴雅斯古朗禀报:清国使臣求见。
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呀!
大可汗心中有鬼,不愿意见到清使。可人家大老远来了,不见不太好。而且,他也想搞清楚,自己称帝一事会不会触碰到清国的底线,引发清国和卫拉特的战争,所以下令接见。为了在气势上压倒清使,他下令盛设甲兵,在布达拉宫白宫最顶层的乾元殿接见。料想那清使见我辉特部兵甲强盛,必然胆寒;又爬了七层宫殿,势必气弱。连胆寒带气弱,必然不敢无礼!
大可汗想多了,清国正使宰桑古尔、副使乌尔滕雄纠纠、气昂昂地步入了乾元殿,不仅没有胆气弱,反而威风凛凛,神彩飞扬。
这两位,宰桑古尔出身于蒙古科尔沁部,是中宫皇后哲哲、永福宫庄妃的娘家人。顺治帝继位后,由于摄政王多尔衮没有尊崇太宗后宫,所以,皇后哲哲的官方称呼还是中宫皇后,其他太宗后妃仍旧是崇德时期的称号。这种情况直到顺治七年多尔衮猝死后才得到改变。尽管如此,作为皇帝生母所在部落出身的官员,他的身上自然带着股傲气。
乌尔滕更牛,乃是第二摄政王多尔衮的人,现任一等侍卫。谁都知道,第一摄政王济尔哈朗并非太祖亲子,对第二摄政王多尔衮处处忍让。如今大权皆在睿王爷手中,作为心腹,自然走路都带着飘。
苏勒坦只把皇太极视为对手,浑没将多尔衮放在心上,实则大谬。此人年少从军,战功赫赫,比济尔哈朗小十三岁,比豪格小三岁,却能玩弄二人于股掌间,牢牢掌控大权。最厉害的是目光长远,趁着明国内乱,一举从龙入关、鼎定中原,甚至一度平定了南方。虽然有崇满抑汉等诸多缺点,仍不失为一个雄才大略的枭雄。
此等人物,岂容小觑?
接到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珲台吉巴图尔关于辉特部的苏勒坦打算称帝建国的密报后,多尔衮陷入了沉思。一方面,明国国内的叛乱明显成了气候,一旦山海关的守军被调去勤王,大清入关问鼎中原的机会便来了。这段日子,他虽然一步一步攫取着权力,可反对势力仍然拥有极强的势力。若想彻底压服对手,必须立下不世之功。再没有比攻下汉人的京城功更大的了!所以入关之事势在必行,断不可节外生枝,与卫拉特蒙古开战。可另一方面,辉特部名义上是大清藩属,竟然想自立为帝。若不阻止,大清威信何存?
思来想去,这位三十一岁的摄政王,决定以通知辉特人新皇继位为名,派出使臣册封并敕责苏勒坦。册封是为了怀柔,敕责则是为了施压,希望能阻止那狂徒称帝。
外交无小事,能被多尔衮派出为使的,自然都是胆大心细、精通礼仪之辈。尤其是宰桑古尔的蒙古贵族身份,相信对此次出使有利。
宰桑古尔、乌尔滕没有辜负摄政王的期望,泰然自若、昂首挺胸,尽显上国钦使风范,浑没将大可汗刻意显示的兵威放在眼里。
苏勒坦心里冷笑,面上却和煦如春风,笑吟吟地问道:“两位尊使来此何为?”
宰桑古尔与乌尔滕对视了一眼,面露悲戚之色,“我大清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文皇帝,于崇德八年八月庚午是夜亥刻,龙驭宾天。先帝第九子福临承继大统,年号顺治。我等奉新皇之命,通知各藩属”。
说到最后,使臣将“藩属”二字咬得极重,那意思是提醒苏勒坦,尔向我大清称过臣,乃我大清的臣子。如今君父崩了,尔岂敢不悲伤?大可汗似乎听懂了,又似乎没听懂。他是个厚道人,信奉死者为大,当下便悲伤了起来,“先帝是个宽厚之人啊!仁义远播于四方,不料竟英年早逝。惜乎哉!惜乎哉!”
表面上是好话,可用的语气却是朋友之间的语气,仿佛他并非是皇太极的臣子,而是平起平坐的帝王。
副使乌尔滕勃然大怒,“大胆!我大清皇帝是尔一介藩属可以随便评论的吗?”
“哦,倒是予失言了”,苏勒坦似笑非笑,平静地回答。话说得平静,蓦地却有一股寒意扑天盖地向两人袭去。
“嘶!”
正使宰桑古尔感受到了森寒之气,忙打起圆场,“新皇登基,推恩于四方。我等带来了圣上给您的敕封,请摆香案接旨吧”。
“哦,不知新皇封予何爵?”苏勒坦笑呵呵地吩咐人摆上香案,心里着实好奇,猜想着福临小儿会给自己什么封号。
乌尔滕展开圣旨,宰桑古尔大声宣读,用的是蒙古语。
苏勒坦听明白了,却是封自己为“遵文行义萨茹拉毕立格汗”。
奉
天承运
皇帝制,曰:徳泽天下,故能统驭万邦。朕继祖宗遗志,以仁义加于庶邦。九州海外,罔不率俾。夫卫拉特蒙古辉特部,我大清藩属之国。部首苏勒坦,不远万里,心慕圣朝,其志壮哉!咨尔苏勒坦,忠良之后,品性端正,温良恭俭,朕心甚慰!兹特封尔为“遵文行义萨茹拉毕立格汗”,赐之诰命。于戏!龙贲芝函,鸿雁飞于漠西;风行卉服,万邦藩卫大清。尔尚宜矢忠诚,作朕屏辅,理政抚民,恪循要束。如此则带砺山河,永膺嘉祉。钦哉!
皇帝
顺治元年九月二十六日
行宝
这封册文完全是把苏勒坦当成“庶邦君长”看待,希望他与清廷和睦相处,做清廷“屏辅”。这其实是承认了苏勒坦攻占雪域的既成事实,希望他老实点,不要拖大清入关的后腿。
(本章完)
既然大可汗下定决心称帝建国,所有的反对声便戛然而止。重臣巴图和坦、铁钼尔、刘好古奉命筹备称帝建国事,一切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布达拉宫的宫殿是现成的,物资也已备齐,缺的只是礼仪方面的排练。只要上位者重视,这些都不叫事,很快便准备完毕。
离登基之日仅剩五天,苏勒坦却失眠了,右眼一直在跳。老话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莫非有什么祸事?
他心神不宁地捱了一夜,次日上朝时,仿佛是验证他的担心,礼部主客司郎中巴雅斯古朗禀报:清国使臣求见。
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呀!
大可汗心中有鬼,不愿意见到清使。可人家大老远来了,不见不太好。而且,他也想搞清楚,自己称帝一事会不会触碰到清国的底线,引发清国和卫拉特的战争,所以下令接见。为了在气势上压倒清使,他下令盛设甲兵,在布达拉宫白宫最顶层的乾元殿接见。料想那清使见我辉特部兵甲强盛,必然胆寒;又爬了七层宫殿,势必气弱。连胆寒带气弱,必然不敢无礼!
大可汗想多了,清国正使宰桑古尔、副使乌尔滕雄纠纠、气昂昂地步入了乾元殿,不仅没有胆气弱,反而威风凛凛,神彩飞扬。
这两位,宰桑古尔出身于蒙古科尔沁部,是中宫皇后哲哲、永福宫庄妃的娘家人。顺治帝继位后,由于摄政王多尔衮没有尊崇太宗后宫,所以,皇后哲哲的官方称呼还是中宫皇后,其他太宗后妃仍旧是崇德时期的称号。这种情况直到顺治七年多尔衮猝死后才得到改变。尽管如此,作为皇帝生母所在部落出身的官员,他的身上自然带着股傲气。
乌尔滕更牛,乃是第二摄政王多尔衮的人,现任一等侍卫。谁都知道,第一摄政王济尔哈朗并非太祖亲子,对第二摄政王多尔衮处处忍让。如今大权皆在睿王爷手中,作为心腹,自然走路都带着飘。
苏勒坦只把皇太极视为对手,浑没将多尔衮放在心上,实则大谬。此人年少从军,战功赫赫,比济尔哈朗小十三岁,比豪格小三岁,却能玩弄二人于股掌间,牢牢掌控大权。最厉害的是目光长远,趁着明国内乱,一举从龙入关、鼎定中原,甚至一度平定了南方。虽然有崇满抑汉等诸多缺点,仍不失为一个雄才大略的枭雄。
此等人物,岂容小觑?
接到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珲台吉巴图尔关于辉特部的苏勒坦打算称帝建国的密报后,多尔衮陷入了沉思。一方面,明国国内的叛乱明显成了气候,一旦山海关的守军被调去勤王,大清入关问鼎中原的机会便来了。这段日子,他虽然一步一步攫取着权力,可反对势力仍然拥有极强的势力。若想彻底压服对手,必须立下不世之功。再没有比攻下汉人的京城功更大的了!所以入关之事势在必行,断不可节外生枝,与卫拉特蒙古开战。可另一方面,辉特部名义上是大清藩属,竟然想自立为帝。若不阻止,大清威信何存?
思来想去,这位三十一岁的摄政王,决定以通知辉特人新皇继位为名,派出使臣册封并敕责苏勒坦。册封是为了怀柔,敕责则是为了施压,希望能阻止那狂徒称帝。
外交无小事,能被多尔衮派出为使的,自然都是胆大心细、精通礼仪之辈。尤其是宰桑古尔的蒙古贵族身份,相信对此次出使有利。
宰桑古尔、乌尔滕没有辜负摄政王的期望,泰然自若、昂首挺胸,尽显上国钦使风范,浑没将大可汗刻意显示的兵威放在眼里。
苏勒坦心里冷笑,面上却和煦如春风,笑吟吟地问道:“两位尊使来此何为?”
宰桑古尔与乌尔滕对视了一眼,面露悲戚之色,“我大清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文皇帝,于崇德八年八月庚午是夜亥刻,龙驭宾天。先帝第九子福临承继大统,年号顺治。我等奉新皇之命,通知各藩属”。
说到最后,使臣将“藩属”二字咬得极重,那意思是提醒苏勒坦,尔向我大清称过臣,乃我大清的臣子。如今君父崩了,尔岂敢不悲伤?大可汗似乎听懂了,又似乎没听懂。他是个厚道人,信奉死者为大,当下便悲伤了起来,“先帝是个宽厚之人啊!仁义远播于四方,不料竟英年早逝。惜乎哉!惜乎哉!”
表面上是好话,可用的语气却是朋友之间的语气,仿佛他并非是皇太极的臣子,而是平起平坐的帝王。
副使乌尔滕勃然大怒,“大胆!我大清皇帝是尔一介藩属可以随便评论的吗?”
“哦,倒是予失言了”,苏勒坦似笑非笑,平静地回答。话说得平静,蓦地却有一股寒意扑天盖地向两人袭去。
“嘶!”
正使宰桑古尔感受到了森寒之气,忙打起圆场,“新皇登基,推恩于四方。我等带来了圣上给您的敕封,请摆香案接旨吧”。
“哦,不知新皇封予何爵?”苏勒坦笑呵呵地吩咐人摆上香案,心里着实好奇,猜想着福临小儿会给自己什么封号。
乌尔滕展开圣旨,宰桑古尔大声宣读,用的是蒙古语。
苏勒坦听明白了,却是封自己为“遵文行义萨茹拉毕立格汗”。
奉
天承运
皇帝制,曰:徳泽天下,故能统驭万邦。朕继祖宗遗志,以仁义加于庶邦。九州海外,罔不率俾。夫卫拉特蒙古辉特部,我大清藩属之国。部首苏勒坦,不远万里,心慕圣朝,其志壮哉!咨尔苏勒坦,忠良之后,品性端正,温良恭俭,朕心甚慰!兹特封尔为“遵文行义萨茹拉毕立格汗”,赐之诰命。于戏!龙贲芝函,鸿雁飞于漠西;风行卉服,万邦藩卫大清。尔尚宜矢忠诚,作朕屏辅,理政抚民,恪循要束。如此则带砺山河,永膺嘉祉。钦哉!
皇帝
顺治元年九月二十六日
行宝
这封册文完全是把苏勒坦当成“庶邦君长”看待,希望他与清廷和睦相处,做清廷“屏辅”。这其实是承认了苏勒坦攻占雪域的既成事实,希望他老实点,不要拖大清入关的后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