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朝廷怪罪本镇担
    “白抚院切莫这么说,您奉皇命巡抚山西,吾等可都仰望北斗般仰望着您呢,卫军攻破偏头关,还请您拿个主意,末将等只管遵命便是”,李好贤笑嘻嘻又将责任甩给白如梅。
    “李总镇,吾乃一介文官,哪懂兵事?汝是太原总镇,守太原有责,莫要推托,快说说看法吧”,白如梅谦虚地说。这位白巡抚既非汉人,亦非满人,而是世代居于沈阳的朝鲜人,隶汉军镶白旗。他说自己不懂兵事,其实不然,此人担任山西巡抚期间,镇压义军余部十分得力,多次得到清廷的嘉奖,怎么会不懂兵事?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此人城府很深,知道卫军攻克偏头关后,己方的形势不妙,所以想让李好贤来做决策,将来一旦战败,也好推托自身的责任。
    “既然抚院硬要吾讲,吾便说说自己的陋见”,李好贤见状微微一笑,说出来的话却将在场众人吓了一大跳,“卫军已经连夺偏头关和老营堡,我军驻于宁武、雁门二关的守军必须立即撤退,否则便会陷入敌人包围之中。吾的意见是,立即令蒲州协副将徐长春、平阳营参将刘鼎所部撤往忻州、定襄;汾州营参将郭虎、潞安营参将刘景山、泽州营都司黄绍炅部撤往榆枣关;抚标营参将高国盛留守太原府城;镶红旗满洲梅勒章京察哈泰部北上静乐、沙婆岭布防;吾自率督标、太原城守营赶往忻州”。
    “嘭~”察哈泰闻言气得拍了桌子,“谁都知道宁武、雁门二关乃天下少有的雄关,李总镇不发一矢便要放弃两座雄关,难道不怕皇上怪罪吗?”
    “是啊,李总镇,形势还未到放弃宁武、雁门的程度吧,不如再坚守一段时间?”山西按察使于际清一向喜欢阿附满官,见察哈泰发话,立即赞同。
    “章京是知兵之人,应该知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卫军已攻占大同,宁武、雁门二关的粮草只能靠太原转运。如果敌军再攻下宁化所、五台县,二关的粮道便断了,纵有如铁雄关,又有何用?”李好贤笑眯眯地看着察哈泰。见他不吭声,忽然正色道:“朝廷如果怪罪,本镇担着”。
    听他如此说,察哈泰神色缓和下来,“末将愿听总镇调遣”。这个态度着实出乎众将预料,毕竟察哈泰所率的一甲喇八旗满洲、一甲喇八旗汉军并不属于太原镇建制,理论上李好贤管不着,甚至连山西巡抚白如梅的帐也不一定买。可如今桀傲不驯的满洲大爷居然心甘情愿听从指挥,倒让众人刮目相看。
    “好!只要我军众志成城,又何惧西虏猖狂?”白如梅高声称赞。不愧是一省巡抚,这声赞扬饱含着高超的政治智慧,既弥合了方才争议时双方的不愉快,又巧妙地促成了从宁武、雁门二关撤退的决定。最妙的是,由始至终,白抚院都未尝说过“同意”二字,朝廷若是责怪,只能责怪李好贤。
    “卫军多骑兵,来去如风,如今已经攻破偏头关,即便现在下令从宁武、雁门撤退,恐怕亦来不及矣”,山西按察使于际清提出了自己的担忧。白如梅听完,脸色大变。他亦是经历过腥风血雨的,自然知道骑兵的速度。
    “无妨,由雁门来太原时,吾已命徐长春部撤往忻州,刘鼎部撤往定襄,郭虎、刘景山、黄绍炅部撤往榆枣关。此外,代州、繁峙县、崞县、五台县等沿途州县的官员、差役、汛兵亦撤往忻州,所有的存银全部带走,米粮和其他物资能带走的带走,不能带走的一把火全烧了,不得留一两银子、一粒米给卫军”,李好贤泰然自若地说,仿佛只是在讲一件小事。
    什么!此人好生大胆,居然未经巡抚同意便下令撤兵,置抚院的威严和朝廷的体面于何地!听了这话,在场众人皆不敢吭声、用眼睛偷瞄白巡抚。
    白如梅脸上一阵青、一阵白,额头上青筋毕露。半晌,他忽然哈哈大笑,“妙极!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李总镇真将才也!既然如此,吾便将山西一省军事皆托附于李总镇,李总镇勿辞”。表面上看,这是对李好贤的信任,实际上却为将来埋下伏笔。打胜了,白巡抚自然是首功;打败了,是那李好贤桀傲不驯、私自下令从宁武、雁门二关撤退所致,与白巡抚无关。“既然抚院委末将以全权,末将便不客气了”,李好贤仿佛没看出白如梅的私心,继续镇定自若地布署太原防务。“欲守太原,必先守太原外围。此战,将在忻州、定襄聚集九千兵马,本帅自领之;定襄东边沿滹沱河至榆枣关,驻兵五千,由汾州营参将郭虎为主将;忻州西边的静乐、沙婆岭一线,驻兵三千,由梅勒章京察哈泰为主将。如此一来,太原府城阳曲便只剩下抚标营两千兵马,为防卫军偷袭阳曲,必须立即征发城内青壮上城协守,巡抚衙门、两道衙门、铸钱局的兵丁亦必须全部上城。诸位都听明白了吗?”所谓两道衙门,指的是分守冀宁道和分巡冀宁道。大明朝时,冀宁道仅管太原府,清时,冀宁道管辖范围极广,辖太原、汾州、潞安、泽州四府及辽、沁、平定三州,占了半个山西,因为是北方的赋税重地且离京师又近,所以既设分守道又设分巡道。
    “下官愿听总镇调遣”,见他布置得有条不紊,众人齐声领命。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李参政,不知道钱粮准备得如何?”李好贤独独望向山西布政使司参政李文煌,如今山西布政使出缺,李文煌署着山西布政使一职,钱粮一事自然要问他。
    “李总镇放心,山西尚算富庶。吾已命各府解钱粮入阳曲。实在不行,便向介休、太谷、祁县、平阳、潞安等地的大商家摊派些”,李文煌信心十足。
    听他提起潞安,白如梅忽然发了声,“打仗归打仗,上贡给宫里的潞绸可是一匹都不能少的”。潞安府周边盛产丝绸,潞绸是与杭锻、蜀锦并列的三大名绸,有“南淞江、北潞安、衣天下”的说法。从明时起,潞绸便主要供应皇宫,满清立国后,宫里用的丝绸多是潞绸。
    “抚院放心,下官绝不敢误了宫里的用度”,李文煌是懂政治的,立刻回答。
    “嗯”,白如梅含笑泯了口茶,不再说话。他更是政治高手,少什么也不能少了皇上的用度。至于失土之罪嘛,放弃宁武、雁门其实算不了什么,身为山西巡抚,只要不离开山西、不丧失山西首府太原,便算不了什么,况且还有太原镇总兵李好贤在前面顶着,所以他的心神安定下来。
    “诸公,忻州山岳纵横,南有柳林尖山、小五台、官帽山、平安山、马头山;西有云中山、鼓山、王峰山、马圈山、龙王垴;北有金山、大青山;东有五台山;中有管涔山、芦芽山。在忻州决战,利于我,不利于敌。所以,太原之战应以忻州为主战场”,李好贤继续分析。
    “李总镇,就算忻州地形于我有利,可那卫军也不是傻子,未必会来忻州与我决战”,镶红旗满洲梅勒章京察哈泰不客气地插嘴。
    “呵呵”,李好贤神秘地捋起长须,“本帅料定卫军定从忻州来”。
    (本章完)

章节目录

大漠雄鹰苏勒坦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泱泱大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泱泱大明并收藏大漠雄鹰苏勒坦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