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二年十月。
    也是秦二世三年的新年。
    时已入冬,天气渐冷。
    此时若站在大河畔,迎着满是水汽的河风吹拂,更有一种透心凉的感觉。
    与天气的冷冽不同,河东郡的蒲坂渡口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先是岸边不远处有营寨拔地而起,代表着唐王吴广身份的王旗在中间迎风飞扬。
    四周则各有“葛”、“司马”、“董”、“吕”等等唐军的大将军旗围绕。
    再往外则是遍地的唐军赤帜。
    从远处望去,只见满目届是红色海洋,蔚为壮观。
    那些赤旗之下更有人影幢幢,数量多不胜数,一看便知唐国大军屯聚于此。
    在军营不远处的大河近岸处,有两三百艘大大小小的船只一字排开,随着河水上下起伏,看上去真有股浩大之感。
    这是唐军手中的所有船只,花了大力气搜集而成。
    小船能坐四五人,大船能坐二三十人,若是这些船只一齐渡河,一次运兵能达一两千人。
    正常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唐军集中了所有力量,准备在蒲坂发动一场凶猛攻势,欲要一举渡河,杀入关中。
    唐军这样作势,位于蒲坂对面的秦国守军不可能看不出来。
    中尉甘阳就亲自来到沿河前线,在众将的簇拥下,满眼凝重的打量对面景象。
    唐军的声势,太过浩大了。
    “禀中尉,据我军斥候泅渡东岸冒险探查,蒲坂以北沿线只有少数唐军驻守巡查,其兵力主要都集中于蒲坂附近,估摸在十万以上。”
    卓全一身戎装,在旁低声禀告。
    他是中尉麾下司马,被甘阳委以探查对岸唐军情报的任务。当他说到唐军的兵力时,声音隐约带着颤声。
    十万以上!
    具体以上多少,不知道,但肯定不只是十万。
    而秦国中尉军原有五万人,被赵高派了八千渡河去送人头,现在只剩四万多人。
    这些人里还有一万多需要驻守在咸阳和洛水之间的区域,保障咸阳帝都的安全和维持关中基本的治安,是不能动用的。
    一旦调动,咸阳就没了武力镇压,极可能闹出乱子。
    所以秦廷能够派到大河沿线防守的军队数量就只剩下三万。
    三万打十多万。
    这军力对比怎不让人惧怕。
    而且三万中尉军还不是聚集在一处,正对蒲坂的临晋方向只有一万五千多人,剩下的一万多人则分别布防在上游的各处渡口,防止唐军从他处渡河。
    甘阳眉宇紧皱,询问道:“唐军在上游可还有多余船只?”
    卓全回道:“每处只有几艘,据我军斥候抓住的当地人说,大河沿线的船只已经被吴贼全部调到了蒲坂附近。此贼还在河东扬言,一个月内他就要带着大军从蒲坂渡河打进咸阳。”
    “一个月打进咸阳,吴贼好大的口气,也不怕到时候收不了场,徒为天下笑。”
    甘阳口中冷笑连连。
    可其眼中凝重之色越发浓重。
    大河汹涌澎湃,远超一般河流,想要渡河就必须要船只。
    现在吴广将大河沿线的所有船只都集中到蒲坂一处,再加上其岸上王旗飘扬大军集结,以及放出去的那些豪言壮语,接下来的情况已经很明显了。
    唐军要拼着十几万大军从蒲坂强渡。
    秦军占据了地利,可驻守于此的兵力只有一万多人,双方兵员数量差距太过悬殊,甘阳自己都感觉心惊。
    以一挡十,他能行吗?
    他再度深深看了眼对面沿河一字排开的船只,以及遮天蔽日的赤旗。
    “唐军既然将船只调到蒲坂,就是放弃了从他处渡河的想法,妄图集结兵力一举打过来。既如此我也该调集兵力防守才是,不可被其从此处攻破。传我将令,调上游各部南下,每处渡口只留五百人驻守。”
    说到这里,甘阳脑海里闪过一个想法。
    吴广将唐军尽数调集在蒲坂,该不会是想调动他的兵力,好在暗中从上游偷渡吧?
    有这个可能。
    但甘阳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
    秦军兵力不足,远远少于唐军。
    现在吴广集中兵力于蒲坂,甘阳就必须调兵来这里防守,要不然对方靠着兵多直接打穿他的防线也不是没有可能。
    “命人日夜监视对面船只,一旦有动静,立刻传报!”
    甘阳再度补了一道命令。
    想要渡河就得靠船,他只需监视对岸的船只就够了。
    唐军船只若有异动,那他就及时调兵支援各处。
    甘阳还会每隔一段时间就派人渡河过去查探,看看上游的唐军是否在打造船只。
    造船非一日之功,只要有所发现,他将及时做出防备。
    ……
    唐军将所有船只和兵力集中到蒲坂附近,做出猛攻姿态。
    秦军这边也跟着调动,把兵力集中于正对蒲坂的临晋方向。
    此处秦军数量达到了两万余人。上游各处渡口驻守兵力大为减弱。
    “君上,秦军已被调动,可以行计矣!”
    李左车兴冲冲前来,向吴广禀报计策顺利施行的消息。
    “好。”
    吴广赞了一声,又招来刚从后方回来不久的陈平,问道:“东西准备好了吗?”
    陈平笑道:“君上,已分批运至汾阴城中,一切就绪。”
    “甚好!”
    吴广脸露喜色。
    万事俱备,只差最后一步了。
    他站在铺开的地图前,再度打量着整个大河流域的形势。
    唐军主力集结于蒲坂,秦军主力聚在对面的临晋。
    两军隔河对峙,已陷入僵持状态。
    想要破局,就得另寻他处。
    吴广的目光最终落在上游一地。
    那里,就是破局之关键。
    唐二年十月九日至十月十日。
    唐军连续两日发动了凶猛攻势。
    蒲坂与临晋之间的大河间,喊杀声震天响彻。
    唐军数百艘船只顶着箭雨,在隆隆鼓声中不顾死伤的强渡大河。
    唐王发下了重赏,麾下兵卒士气高昂,作战十分勇猛。他们好几次冒着箭雨冲上岸,抢下了一处阵地。可是秦国的中尉军也很勇猛,很快就再度掩杀上来,将唐军赶下了河。
    地利对秦军的增益太大了,让唐军的兵力优势难以发挥出来,渡河之战打得十分艰难。
    两日攻伐下来,唐军伤亡足有三四千人。
    秦军同样不好受,他们伤亡少于唐军,可那铺天盖地的攻势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上到中尉甘阳,下到每一个底层的秦卒,都将所有的精力放到了眼前这场惨烈的战事上。
    他们要用尽一切力量,将唐军挡在此处。
    ……
    十月十日的晚间。
    下游的蒲坂战场刚刚经历了一场惨烈的厮杀。
    上游汾水南岸则是一片月色朦胧,四野幽寂的初冬美景。
    汾阴城外。
    有上万从后方绕道过来的兵卒正在集结整军。
    他们的主将是司马卬。
    副将则是董翳。
    二人一为唐王心腹,功勋卓著的左将军,另一人则是出身关中的秦军降将。
    他们手下的万人军队,同样是河北之人和投降秦卒各占一半。
    “我军骑兵已封锁汾阴附近,保管秦军探哨无法接近。”
    董翳说到秦军二字时,语气尚有些不自在。
    司马卬笑了笑,没有在意对方的语气变化,而是将目光放到汾阴城门处。
    “君上之谋真是出人意料,今日此事若成,关中形势必将大变啊。”
    司马卬目光落处,士卒们正推着唐王微末时发明的独轮车,将一个个罂、缻(fou)从城中搬运出来。
    这些是陈平负责从后方安邑、解邑等城池征调来的木、瓦容器,数量非常多,分批运到汾阴城中储存。
    罂缻都是普通的生活用品,就算侥幸被潜伏的秦军斥候探得,也不会引起什么怀疑。
    今晚,便是用到它们的时候了。
    司马卬和董翳没有耽搁。
    二人在汾阴城外整军完毕,然后亲率大军,赶至河边。
    这地方和对岸秦军的驻防点错开了差不多十里,加上有大河阻隔,又是深夜。唐军在此处集结,只要不点大量火把暴露自己,对面几乎不可能发现。
    当然对面的秦军也没有太过在意,更不会用心在深夜防守。
    吴广将船只都调到了下游的蒲坂。
    而大河的水势很凶猛,临时打造的木筏入水易沉,几乎不可能载大军渡河。
    这也是甘阳见唐军将船只聚集在蒲坂后,敢放心调兵南下的原因。
    没有船只,你们怎么渡大河?
    这问题看上去很大,但对吴广来说,其实是个小问题。
    普通木筏无法载人渡河,那我打造一些特殊的就是。
    因为需求量大,羊皮筏、牛皮筏有些奢侈了,一时间也不容易赶制。
    韩信发明的木罂缻是个好选择。
    “绑起来!”
    在司马卬的亲自监督下,唐军用木柙绑缚住从后方搜集来的罂、缶,组成了一种特殊的渡河工具。
    一种奇怪的筏子。
    “试试。”
    董翳传令左右,将绑好的第一艘木罂缻推入水中。
    河水汹涌,罂缻为中空容器,为这特殊的木筏提供了很强的浮力,在河水中上下起伏,无一丝沉没的迹象。
    “好东西啊。有此物在,我军渡河易也!”
    司马卬、董翳二人相视一眼,脸露喜色。
    之前唐军就做过试验,确定了可用性,但真到了实战的时候,看到此物不负所望,还是很让人高兴。
    到了下半夜,上百艘木罂缻已是组装完毕。
    “打过大河,杀入关中!”
    司马卬下达了命令。
    “渡河!”
    上百具木罂缻被推入河水中,一个接一个的唐军士卒站了上去。
    上下摇晃,起起伏伏。
    但不会沉。
    足以载着他们过河。
    此时天空月色明亮,大地上水浪奔涌。
    在唐将司马卬、董翳的率领下,一万唐军正式开始夜渡大河。
    他们的对岸,是关中大地。
    此时一片寂静。

章节目录

覆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起飞的东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起飞的东君并收藏覆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