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潘老师一针划河流(二)
正常的十二点下课,因为有几个家长的“积极发言”,一直拖到了十二点半。
潘老师表现的毫不介意,又把学校发的调查表派发到他们手上,让他们打分。
“各位家长,刚刚我们已经结束了本学年最后一次公开课,这是学校发下来的公开课调查表,一共有十二项评分,希望各位家长本着客观的态度认真填写。”
潘老师说完话就从讲台上下来了。
她背着手在教室中走来走去,如同狮王在巡视自己的领地。
时不时的,她也会“无意的”停留在某家长身边,强调一句:“打分一定要客观。”
一直到了十二点四十五分,潘老师才把调查表收了上来。
在收到两个“传统困难家长”之时(意见多、麻烦多,在学校里挂了号的家长),她也特意扫了一眼评分,好像评分都挺不错的。
潘老师松了一口气。
她把调查表交到了教务处,然后匆匆往回赶。
到家时,已经堪堪到了中午一点钟。
她先看了一眼客厅中的涞水县,发现在拒马河边已经密密麻站了好多小人。
“不知道方愈在哪里呢?”潘老师心想。
方愈现在混在一堆古代人中间,穿的也是刘剪刀手工定制版的衣服,只要方愈自己没有做出什么特别的动作,潘老师已经很难把他区分出来了。
潘老师心里带着担忧,然后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大型水利器械”,即一盒缝衣针和一个新的挖耳勺。
缝衣针从一号到七号都有,她选了最大最长的一号,再小就不太好拿捏了。
此时的拒马河边一片安静,有无数双眼睛仰望半空。
大旱的天气少云,现在那稀薄的云层就像受到了突然的惊吓,拼了命的往两边逃,最终形成了一个突兀而巨大的空洞。(潘老师的右手高速穿过)
空洞中有一点银色星芒正在迅速扩大。
众人正在猜想这是什么呢?它就已经像一颗流星一般,一头扎进了拒马河。
一号针落地的位置正是二坡口,从这里看去,它是一根长长的、立的笔直的金属立柱。
在正午的阳光下,这根立柱浑身都在散发着光芒。
天降立柱的神奇一幕,让那些村民都看呆了眼睛,而那些工匠和新城人的脑子里,则第一时间想起了西游记中孙悟空前往东海索要兵器时,出现的那根定海神针。
定海神针可长可短,可随意变幻形状,重达十万八千斤……现在潘娘娘降下来的这根神物,不管是样子还是重量,与他们在“幻像”中看到的定海神针可太相像了!
孙传庭和杨文岳是没有看过西游记的(看书哪有画面立体呢),他俩只摸着胡子表示赞叹。
而张皇后已经凝重了表情,估计等下回去,她又要在她的“宝珠笔记”中记下一大段了。
不提他们的反应,潘老师把一号针插进了河道中央,拿眼睛估摸着深度。
然后她手上用力,捏着一号针从二坡口开始一路划下来。
按照之前和方愈商量过的,拒马河的宽度已经足够,就是因为太久没有浚通导致了大量的泥沙堆积。(从万历年到崇祯十五年,涞水县已经四十多年没出过河工了)
这些泥沙不可避免的抬高了河床高度,也严重减缓了水流速度。
所以在“落河”之前给它疏通一下是很有必要的。(主要疏通中间河道,这一段拒马河的沿边河床是岩质的,属于奇峰山的一部分)
其实下游几个州县的情况也是一样的,要不怎么心急火燎的要他们保证支流畅通,还要他们提前准备泄洪区呢?
当然,以后拒马河河水将不再断流了,下游的定兴县、河阳县等在未来两年,都是要发动百姓出河工的。
不只是为了安全问题,也是为了航运通畅。
对于它们这些内陆府县来说,这可是一条真正“黄金水道”,水量大、流速快、运货成本低…这是一门超级大利,即便是再蠢的县令也绝不会白白错过的。
当然他们没有闵文龚这样的好命,本来要发动数千百姓、折腾好几年的通浚工程,让潘老师用一根缝衣针来回划拉了两下,就给代劳了。
一号针在河道中一路往下,翻起了巨量的沉积泥沙。
泥沙中时不时的还能带出一些掩埋多年的树木和巨大石块。
如果是以普通人力,这些东西毫无疑问,将会给通浚工程带来极大的麻烦。
但在潘老师的“神力”面前,它们都完全无法成为障碍。
事实上,它们就和我们平日里出门踩在脚底下一截细小树枝、一颗小砂粒一般渺小。
其实最大的一号针它也是针,到了这里它也没有变成什么特别夸张的庞然大物。
起码之前潘老师丢给铁匠们用来造枪管的废旧铁钉,就比这个“疑似定海神针”要粗上许多。
但就是这样一根“不怎么夸张”的一号针从上游到了眼前,依然把在场的几千人看的神情恍惚。
方愈听见旁边人的呼吸都变的很急促,比如高二和老刘他们,比如孙传庭和张皇后。
这些人不光见过铁墙和钟楼,还有人亲眼见过下落的银山和米山,相比起那些外人,他们算得上“见多识广、神经粗大。”
但他们毕竟从未见过这般奇景。
他们也发现这根“疑似定海神针”现在变成了上粗下细,顶端还留有一个空洞……明显是缝衣针的模样。
而且,这缝衣针就像只巨大的手捏着它一般,它灵巧的转过河湾,时不时的还能自己调整深浅。
事实上,就算是不信鬼神的现代人来到河边,他也会看的目瞪口呆,最多……他可能会怀疑这根巨大的缝衣针其实是个ai机器人,那里头肯定是装了控制芯片。
不管是匠人们以为的“定海神针”也好,是一根巨大的缝衣针也罢,这样的一幕足以让他们感觉震撼。
特别是“没什么见识”的保定总督杨文岳。
他看的眼睛发愣,手上的胡子也不知道被揪下来了几根。
他实在难以想象,这样一根“缝衣针”被人捏在手指中间,穿针引线的场景。
如果缝衣针的主人真的现世于人间,那该是怎样遮天蔽日的一幕啊。
(本章完)
正常的十二点下课,因为有几个家长的“积极发言”,一直拖到了十二点半。
潘老师表现的毫不介意,又把学校发的调查表派发到他们手上,让他们打分。
“各位家长,刚刚我们已经结束了本学年最后一次公开课,这是学校发下来的公开课调查表,一共有十二项评分,希望各位家长本着客观的态度认真填写。”
潘老师说完话就从讲台上下来了。
她背着手在教室中走来走去,如同狮王在巡视自己的领地。
时不时的,她也会“无意的”停留在某家长身边,强调一句:“打分一定要客观。”
一直到了十二点四十五分,潘老师才把调查表收了上来。
在收到两个“传统困难家长”之时(意见多、麻烦多,在学校里挂了号的家长),她也特意扫了一眼评分,好像评分都挺不错的。
潘老师松了一口气。
她把调查表交到了教务处,然后匆匆往回赶。
到家时,已经堪堪到了中午一点钟。
她先看了一眼客厅中的涞水县,发现在拒马河边已经密密麻站了好多小人。
“不知道方愈在哪里呢?”潘老师心想。
方愈现在混在一堆古代人中间,穿的也是刘剪刀手工定制版的衣服,只要方愈自己没有做出什么特别的动作,潘老师已经很难把他区分出来了。
潘老师心里带着担忧,然后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大型水利器械”,即一盒缝衣针和一个新的挖耳勺。
缝衣针从一号到七号都有,她选了最大最长的一号,再小就不太好拿捏了。
此时的拒马河边一片安静,有无数双眼睛仰望半空。
大旱的天气少云,现在那稀薄的云层就像受到了突然的惊吓,拼了命的往两边逃,最终形成了一个突兀而巨大的空洞。(潘老师的右手高速穿过)
空洞中有一点银色星芒正在迅速扩大。
众人正在猜想这是什么呢?它就已经像一颗流星一般,一头扎进了拒马河。
一号针落地的位置正是二坡口,从这里看去,它是一根长长的、立的笔直的金属立柱。
在正午的阳光下,这根立柱浑身都在散发着光芒。
天降立柱的神奇一幕,让那些村民都看呆了眼睛,而那些工匠和新城人的脑子里,则第一时间想起了西游记中孙悟空前往东海索要兵器时,出现的那根定海神针。
定海神针可长可短,可随意变幻形状,重达十万八千斤……现在潘娘娘降下来的这根神物,不管是样子还是重量,与他们在“幻像”中看到的定海神针可太相像了!
孙传庭和杨文岳是没有看过西游记的(看书哪有画面立体呢),他俩只摸着胡子表示赞叹。
而张皇后已经凝重了表情,估计等下回去,她又要在她的“宝珠笔记”中记下一大段了。
不提他们的反应,潘老师把一号针插进了河道中央,拿眼睛估摸着深度。
然后她手上用力,捏着一号针从二坡口开始一路划下来。
按照之前和方愈商量过的,拒马河的宽度已经足够,就是因为太久没有浚通导致了大量的泥沙堆积。(从万历年到崇祯十五年,涞水县已经四十多年没出过河工了)
这些泥沙不可避免的抬高了河床高度,也严重减缓了水流速度。
所以在“落河”之前给它疏通一下是很有必要的。(主要疏通中间河道,这一段拒马河的沿边河床是岩质的,属于奇峰山的一部分)
其实下游几个州县的情况也是一样的,要不怎么心急火燎的要他们保证支流畅通,还要他们提前准备泄洪区呢?
当然,以后拒马河河水将不再断流了,下游的定兴县、河阳县等在未来两年,都是要发动百姓出河工的。
不只是为了安全问题,也是为了航运通畅。
对于它们这些内陆府县来说,这可是一条真正“黄金水道”,水量大、流速快、运货成本低…这是一门超级大利,即便是再蠢的县令也绝不会白白错过的。
当然他们没有闵文龚这样的好命,本来要发动数千百姓、折腾好几年的通浚工程,让潘老师用一根缝衣针来回划拉了两下,就给代劳了。
一号针在河道中一路往下,翻起了巨量的沉积泥沙。
泥沙中时不时的还能带出一些掩埋多年的树木和巨大石块。
如果是以普通人力,这些东西毫无疑问,将会给通浚工程带来极大的麻烦。
但在潘老师的“神力”面前,它们都完全无法成为障碍。
事实上,它们就和我们平日里出门踩在脚底下一截细小树枝、一颗小砂粒一般渺小。
其实最大的一号针它也是针,到了这里它也没有变成什么特别夸张的庞然大物。
起码之前潘老师丢给铁匠们用来造枪管的废旧铁钉,就比这个“疑似定海神针”要粗上许多。
但就是这样一根“不怎么夸张”的一号针从上游到了眼前,依然把在场的几千人看的神情恍惚。
方愈听见旁边人的呼吸都变的很急促,比如高二和老刘他们,比如孙传庭和张皇后。
这些人不光见过铁墙和钟楼,还有人亲眼见过下落的银山和米山,相比起那些外人,他们算得上“见多识广、神经粗大。”
但他们毕竟从未见过这般奇景。
他们也发现这根“疑似定海神针”现在变成了上粗下细,顶端还留有一个空洞……明显是缝衣针的模样。
而且,这缝衣针就像只巨大的手捏着它一般,它灵巧的转过河湾,时不时的还能自己调整深浅。
事实上,就算是不信鬼神的现代人来到河边,他也会看的目瞪口呆,最多……他可能会怀疑这根巨大的缝衣针其实是个ai机器人,那里头肯定是装了控制芯片。
不管是匠人们以为的“定海神针”也好,是一根巨大的缝衣针也罢,这样的一幕足以让他们感觉震撼。
特别是“没什么见识”的保定总督杨文岳。
他看的眼睛发愣,手上的胡子也不知道被揪下来了几根。
他实在难以想象,这样一根“缝衣针”被人捏在手指中间,穿针引线的场景。
如果缝衣针的主人真的现世于人间,那该是怎样遮天蔽日的一幕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