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层层上报,震动巨大
第138章 层层上报,震动巨大
秦浩绝对是识货的人。
当他接过了郑海明递过来的报告之后,先快速的浏览了一下整体的框架。
这也是许多领导的习惯,看到长篇的报告,都会先整体翻阅一下,然后再具体阅读。
结合刚刚跟郑海明交流的情况,再看一看报告里头汇报的内容,秦浩忍不住高看了郑海明一眼。
什么时候首都汽车制造厂居然如此醒目了?
上面刚刚召开完毕大会,今天相关的内容才正式的见报,结果首都汽车制造厂的报告就交上来了。
报告的内容紧紧的围绕着大会的精神,绝对算是紧跟时事,顺应潮流。
要说在开会之前对方就已经准备好了,那么今天看到报道之后提交,那也说的过去。
但是看报告的内容,情况显然不是这样子。
至少不完全是这样子。
因为报告里头引用了许多今天才见报的内容。
这说明首都汽车制造厂在今天短短的半天时间里头,就把报告给写出来,或者是修改出来。
不管是哪一种,都是非常的不简单。
现在的各个工厂做事效率如何,秦浩这个汽车局局长是非常清楚的。
一机部内部连宣贯会议精神的会议都没有召开,首都汽车制造厂那边肯定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但是人家的报告却是已经过来了。
无形之中,秦浩心中对郑海明的评价拔高了一个等级。
对方现在的级别跟自己一样,但是估计再过几年,人家就能更上一层楼了。
想到这里,秦浩忍不住抬头问道:“老郑,这份报告是你们今天写出来的?”
这个问题看起来好像意义不是很大,但是对于秦浩来说,可以更好的评估郑海明或者说是评估首都汽车制造厂的一些东西。
所以他还是准备确认清楚。
“是的,今天早上我们看到了相关的报道,陈总工和小江就过来跟我商量起草一份工厂经营改革相关的报告,争取让我们厂成为第一批改革的示范工厂,为社会主义事业做更大的贡献,为改革开放趟一条路新的道路出来。”
郑海明将秦浩的各种反应也都看在眼中。
很显然,自己这一次选择快速的过来提交报告,绝对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
“你们这个觉悟……”
秦浩很是感叹的伸了伸右手的大拇指,道:“实在是高啊!”
这话是秦浩的真心话,不是什么客套话。
首都汽车制造厂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搞出这份报告出来,还敢那么快就提交到一机部。
这是需要很大的魄力的。
哪怕只是在进行一次冒险,那也同样需要很大的魄力。
“这一次报告能够那么快的写出来,小江也是做了大贡献的。”
“要不然换成其他人来起草,估计要再过几天才能把报告提交到秦局长你这边呢。”
江辉跟自己的级别差异太大,大家完全没有任何的竞争关系。
所以郑海明肯定不会去跟江辉抢功劳。
对于一个大厂的厂长来说,写报告本身就不是他的工作。
他只要安排好具体干活的人,在应该做决定的时候做出正确的决定,功劳就跑不掉。
“这份报告来的很及时,据我了解一机部应该是第一次收到这种报告。”
“我好好的研究一下,等会找周领导汇报一下。”
“你们今天先回去,后面有什么反馈,我第一时间给你打电话。”
任何一份提交给上级部门的报告,都不可能指望提交当天就获得正式的回复。
更加不用说这一次报告的内容比较特别,哪怕是很适合大会的精神,肯定也是会有一些争议产生。
毕竟已经持续了几十年的管理方法,现在突然说要变化,肯定有人会反对。
不为什么,有些人就是单纯的害怕变化,看到任何有变化的东西都表示反对。
“行,那就辛苦秦局了。”
郑海明也没有指望今天就能直接获得回复。
所以听到秦浩让他们先回去,他倒也能接受。
这个时候肯定也不适合说自己直接去找周建汇报的事情。
而等到郑海明他们离开一机部,秦浩再一次的把今天发行的几份主要的报纸拿出来看了一遍。
再对比首都汽车制造厂提交的报告,陷入了沉思。
这个事情肯定是符合大会精神的,这点判断力他还是有的。
但毕竟做的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事情,报告继续往上提交之后,会产生什么样子的影响,他也有点拿不准。
眼看着下班时间很快就到了,他起身走向了周建的办公室。
“领导,首都汽车制造厂的郑海明刚刚带人亲自过来提交了一份改革工厂经营相关的报告。”
“我觉得这份报告有点特殊,先给您拿过来看看。”
秦浩算是周建的嫡系部下,沟通起来倒是方便了很多。
许多事情,坏就坏在沟通不畅上面。
“郑海明亲自过来提交报告?”
周建一听就感受到了其中的不一样。
一个厂长亲自过来提交报告,说明对方非常重视这个事情啊。
再结合秦浩说的改革工厂经营管理的信息,周建的兴趣一下就上来了。
相比秦浩,他知道的情况要更多。
毕竟前几天的大会,他也是与会人员,现场听到了许多报纸上面没有报道的东西。
今天他一整天都在想着接下来他自己分管的局室应该做一些什么样的改变,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没想到瞌睡就碰到了枕头,首都汽车制造厂居然动作那么快。
很难得啊。
周建从桌上拿起了老镜,开始认真的看起了手中的报告。
这一看就是整整半个小时,周建算是把报告的内容都给吃透了。
“首都汽车制造厂的这份报告写的很好,不仅牢牢的抓住了大会的精神,提出的改革措施也是言之有物,具有很强大的实操性。”
“不过这个事情毕竟是过往任何一个工厂都没有尝试过的,一旦开了头之后,很可能会成为星星之火,掀起更多的改革热潮。”
“考虑到事情的影响面可能会很广,我得去找领导再沟通一下。”
周建想问题肯定要更加的全面。
一旦一机部同意首都汽车制造厂的这个方案,那么肯定会有更多的工厂也想这么干。到时候不仅一机部下属的各个工厂会有许多动作,其他的工厂也一样会有。
到时候的影响那么大,会产生什么样子的后果,周建有点预料不到。
所以他也有点不敢直接拍板。
当然了,这也算是很正常的事情。
许多事情明明知道是好事,但是由于潜在的影响比较难以把握,很多人都不愿意去承担那种风险,或者觉得自己承担不起那些风险,最终不同意,或者要继续层层汇报。
“嗯,我也觉得部里面讨论一下会比较好。”
“不过首都汽车制造厂这一次的动作那么的及时,我们不管是同意还是反对,可能都要尽快的给一个反馈会好一些。”
秦浩的这个说法,周建自然是理解的。
搞好了,这绝对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好事情。
万一一机部没有同意,到时候其他部的工厂先开干了,再把旧账翻出来,那就尴尬了。
……
周建的动作不慢。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去找部长沟通,但是这个事情的影响明显是会超出一机部的掌控。
到时候搞的动静很大,一机部要承受的压力也很大。
所以最终一机部内部讨论了一下,觉得还是往上报告吧。
只要上级同意了,那他们就没有什么压力了。
很快的,这个报告就出现在了政务院分管领导的桌面上。
大会才刚刚结束,这两天正是各种讨论大规模展开的时候。
如何推进下一步的工厂改革,让华夏的经济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是许多领导都在考虑的事情。
正当大家都还没有明确的想法的时候,一机部的报告提交上来了。
不管报告中说的方案是不是最合适的,但是看起来明显具备可行性。
特别是选取一批工厂作为试点,这个提议很好。
华夏有那么多的工厂,只是先选择十家八家试点一下的话,风险就在管控之中。
哪怕是到时候出现不好的情况,也能比较快的扭转过来。
想到这些,政务院这边很快就做了批示。
当然了,这么特别的改革项目,肯定也是会继续转给相关同志批阅。
有些文件在基层的时候,可能很长时间都得不到批复。
但是到了高层,反而很少出现这种情况。
除非文件的内容很有争议,需要时间讨论,否则基本上一两天就会给出批复意见。
“老郑,上级同意你们的改革方案了!”
收到消息的秦浩,第一时间就给郑海明打了电话。
这可是拉近双方关系的好机会。
首都汽车制造厂的报告得到了批准,到时候第一批改革试点的工厂里面,肯定是有他们的份。
秦浩觉得郑海明今后肯定要升职。
对方现在的级别已经跟自己相同,继续升职的话,很可能就会成为自己的领导了。
提前布局,搞好关系,对自己今后的发展肯定没有坏处。
“多谢秦局帮忙推进,这个消息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首都汽车制造厂那边,郑海明听到报告得到批准的消息,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虽然提交报告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的决定没有错,这点风险和潜在的收益相比,完全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真的把报告提交上去了,他的内心又开始忐忑了起来。
他不确定这个事情会有什么后续的影响。
现在第一步终于有了好的结果,自己的冒险算是冒对了。
“虽然方案是同意了,但是具体的落实细节肯定还需要几个部门一起讨论,最终敲定了各个试点厂家之后才会正式的开始改革。”
对于秦浩的这个说法,郑海明倒是一点也不意外。
什么时候开始改革,反倒不是郑海明非常在意的事情。
他只是想要争夺这个第一,让首都汽车制造厂成为示范厂家之一。
……
一机部跟其他几个部门之间,虽然分管的领域不同,但是多少也是有一点竞争关系的。
在这种响应大政方针的事情上面,它们既然已经抢占了先机,肯定也是希望持续保持优势。
所以首都汽车制造厂的这份报告,在得到上级正式审批回复之后的第二天,就被一机部下发给了主要的下属工厂。
一方面是让大家结合大会的精神,好好的领会一下今后的改革变化方向。
另外一方面也是想要看看哪些工厂是愿意主动的提出来作为改革示范的。
人跟人之间的想法是有很大的差异。
首都汽车制造厂这边是抢着想要当示范工厂,但是对于一些工厂来说,他们一点当示范的意思都没有。
对他们来说,什么都不变就是最好的局面。
所以如果一机部直接指定一批工厂作为示范工厂的话,最终起到的效果不一定很好。
倒不如把消息释放出去,让工厂自己去争夺第一批示范工厂的名额。
这么一来,大家的积极性就不一样了。
最终改革实施的结果,肯定也会很不一样。
而一机部的这个动作,五机部等其他的部门自然也看到了。
大家的眼光都不差,自然知道纷纷跟进,鼓励下面的工厂主动的申请作为改革的示范工厂。
“小江,这段时间我们厂算是在全国出名了,许多人都知道我们主动打报告申请工厂经营改革的事情了。”
陈奇心情很是不错的来到了江辉的办公室。
首都汽车制造厂的报告能被复印下发给其他的各个工厂,这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这段时间,主动的想要过来参观交流的兄弟工厂都多了不少。
甚至一汽和二汽那边也都安排了考察团过来交流。
这种局面是过去比较少见的。
毕竟首都汽车制造厂在华夏汽车行业的地位,跟一汽和二汽比起来,还是有明显的差距。
这种差距,不仅仅是行政级别上的差距,也是一种行业口碑的差距。
(本章完)
秦浩绝对是识货的人。
当他接过了郑海明递过来的报告之后,先快速的浏览了一下整体的框架。
这也是许多领导的习惯,看到长篇的报告,都会先整体翻阅一下,然后再具体阅读。
结合刚刚跟郑海明交流的情况,再看一看报告里头汇报的内容,秦浩忍不住高看了郑海明一眼。
什么时候首都汽车制造厂居然如此醒目了?
上面刚刚召开完毕大会,今天相关的内容才正式的见报,结果首都汽车制造厂的报告就交上来了。
报告的内容紧紧的围绕着大会的精神,绝对算是紧跟时事,顺应潮流。
要说在开会之前对方就已经准备好了,那么今天看到报道之后提交,那也说的过去。
但是看报告的内容,情况显然不是这样子。
至少不完全是这样子。
因为报告里头引用了许多今天才见报的内容。
这说明首都汽车制造厂在今天短短的半天时间里头,就把报告给写出来,或者是修改出来。
不管是哪一种,都是非常的不简单。
现在的各个工厂做事效率如何,秦浩这个汽车局局长是非常清楚的。
一机部内部连宣贯会议精神的会议都没有召开,首都汽车制造厂那边肯定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但是人家的报告却是已经过来了。
无形之中,秦浩心中对郑海明的评价拔高了一个等级。
对方现在的级别跟自己一样,但是估计再过几年,人家就能更上一层楼了。
想到这里,秦浩忍不住抬头问道:“老郑,这份报告是你们今天写出来的?”
这个问题看起来好像意义不是很大,但是对于秦浩来说,可以更好的评估郑海明或者说是评估首都汽车制造厂的一些东西。
所以他还是准备确认清楚。
“是的,今天早上我们看到了相关的报道,陈总工和小江就过来跟我商量起草一份工厂经营改革相关的报告,争取让我们厂成为第一批改革的示范工厂,为社会主义事业做更大的贡献,为改革开放趟一条路新的道路出来。”
郑海明将秦浩的各种反应也都看在眼中。
很显然,自己这一次选择快速的过来提交报告,绝对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
“你们这个觉悟……”
秦浩很是感叹的伸了伸右手的大拇指,道:“实在是高啊!”
这话是秦浩的真心话,不是什么客套话。
首都汽车制造厂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搞出这份报告出来,还敢那么快就提交到一机部。
这是需要很大的魄力的。
哪怕只是在进行一次冒险,那也同样需要很大的魄力。
“这一次报告能够那么快的写出来,小江也是做了大贡献的。”
“要不然换成其他人来起草,估计要再过几天才能把报告提交到秦局长你这边呢。”
江辉跟自己的级别差异太大,大家完全没有任何的竞争关系。
所以郑海明肯定不会去跟江辉抢功劳。
对于一个大厂的厂长来说,写报告本身就不是他的工作。
他只要安排好具体干活的人,在应该做决定的时候做出正确的决定,功劳就跑不掉。
“这份报告来的很及时,据我了解一机部应该是第一次收到这种报告。”
“我好好的研究一下,等会找周领导汇报一下。”
“你们今天先回去,后面有什么反馈,我第一时间给你打电话。”
任何一份提交给上级部门的报告,都不可能指望提交当天就获得正式的回复。
更加不用说这一次报告的内容比较特别,哪怕是很适合大会的精神,肯定也是会有一些争议产生。
毕竟已经持续了几十年的管理方法,现在突然说要变化,肯定有人会反对。
不为什么,有些人就是单纯的害怕变化,看到任何有变化的东西都表示反对。
“行,那就辛苦秦局了。”
郑海明也没有指望今天就能直接获得回复。
所以听到秦浩让他们先回去,他倒也能接受。
这个时候肯定也不适合说自己直接去找周建汇报的事情。
而等到郑海明他们离开一机部,秦浩再一次的把今天发行的几份主要的报纸拿出来看了一遍。
再对比首都汽车制造厂提交的报告,陷入了沉思。
这个事情肯定是符合大会精神的,这点判断力他还是有的。
但毕竟做的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事情,报告继续往上提交之后,会产生什么样子的影响,他也有点拿不准。
眼看着下班时间很快就到了,他起身走向了周建的办公室。
“领导,首都汽车制造厂的郑海明刚刚带人亲自过来提交了一份改革工厂经营相关的报告。”
“我觉得这份报告有点特殊,先给您拿过来看看。”
秦浩算是周建的嫡系部下,沟通起来倒是方便了很多。
许多事情,坏就坏在沟通不畅上面。
“郑海明亲自过来提交报告?”
周建一听就感受到了其中的不一样。
一个厂长亲自过来提交报告,说明对方非常重视这个事情啊。
再结合秦浩说的改革工厂经营管理的信息,周建的兴趣一下就上来了。
相比秦浩,他知道的情况要更多。
毕竟前几天的大会,他也是与会人员,现场听到了许多报纸上面没有报道的东西。
今天他一整天都在想着接下来他自己分管的局室应该做一些什么样的改变,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没想到瞌睡就碰到了枕头,首都汽车制造厂居然动作那么快。
很难得啊。
周建从桌上拿起了老镜,开始认真的看起了手中的报告。
这一看就是整整半个小时,周建算是把报告的内容都给吃透了。
“首都汽车制造厂的这份报告写的很好,不仅牢牢的抓住了大会的精神,提出的改革措施也是言之有物,具有很强大的实操性。”
“不过这个事情毕竟是过往任何一个工厂都没有尝试过的,一旦开了头之后,很可能会成为星星之火,掀起更多的改革热潮。”
“考虑到事情的影响面可能会很广,我得去找领导再沟通一下。”
周建想问题肯定要更加的全面。
一旦一机部同意首都汽车制造厂的这个方案,那么肯定会有更多的工厂也想这么干。到时候不仅一机部下属的各个工厂会有许多动作,其他的工厂也一样会有。
到时候的影响那么大,会产生什么样子的后果,周建有点预料不到。
所以他也有点不敢直接拍板。
当然了,这也算是很正常的事情。
许多事情明明知道是好事,但是由于潜在的影响比较难以把握,很多人都不愿意去承担那种风险,或者觉得自己承担不起那些风险,最终不同意,或者要继续层层汇报。
“嗯,我也觉得部里面讨论一下会比较好。”
“不过首都汽车制造厂这一次的动作那么的及时,我们不管是同意还是反对,可能都要尽快的给一个反馈会好一些。”
秦浩的这个说法,周建自然是理解的。
搞好了,这绝对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好事情。
万一一机部没有同意,到时候其他部的工厂先开干了,再把旧账翻出来,那就尴尬了。
……
周建的动作不慢。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去找部长沟通,但是这个事情的影响明显是会超出一机部的掌控。
到时候搞的动静很大,一机部要承受的压力也很大。
所以最终一机部内部讨论了一下,觉得还是往上报告吧。
只要上级同意了,那他们就没有什么压力了。
很快的,这个报告就出现在了政务院分管领导的桌面上。
大会才刚刚结束,这两天正是各种讨论大规模展开的时候。
如何推进下一步的工厂改革,让华夏的经济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是许多领导都在考虑的事情。
正当大家都还没有明确的想法的时候,一机部的报告提交上来了。
不管报告中说的方案是不是最合适的,但是看起来明显具备可行性。
特别是选取一批工厂作为试点,这个提议很好。
华夏有那么多的工厂,只是先选择十家八家试点一下的话,风险就在管控之中。
哪怕是到时候出现不好的情况,也能比较快的扭转过来。
想到这些,政务院这边很快就做了批示。
当然了,这么特别的改革项目,肯定也是会继续转给相关同志批阅。
有些文件在基层的时候,可能很长时间都得不到批复。
但是到了高层,反而很少出现这种情况。
除非文件的内容很有争议,需要时间讨论,否则基本上一两天就会给出批复意见。
“老郑,上级同意你们的改革方案了!”
收到消息的秦浩,第一时间就给郑海明打了电话。
这可是拉近双方关系的好机会。
首都汽车制造厂的报告得到了批准,到时候第一批改革试点的工厂里面,肯定是有他们的份。
秦浩觉得郑海明今后肯定要升职。
对方现在的级别已经跟自己相同,继续升职的话,很可能就会成为自己的领导了。
提前布局,搞好关系,对自己今后的发展肯定没有坏处。
“多谢秦局帮忙推进,这个消息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首都汽车制造厂那边,郑海明听到报告得到批准的消息,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虽然提交报告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的决定没有错,这点风险和潜在的收益相比,完全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真的把报告提交上去了,他的内心又开始忐忑了起来。
他不确定这个事情会有什么后续的影响。
现在第一步终于有了好的结果,自己的冒险算是冒对了。
“虽然方案是同意了,但是具体的落实细节肯定还需要几个部门一起讨论,最终敲定了各个试点厂家之后才会正式的开始改革。”
对于秦浩的这个说法,郑海明倒是一点也不意外。
什么时候开始改革,反倒不是郑海明非常在意的事情。
他只是想要争夺这个第一,让首都汽车制造厂成为示范厂家之一。
……
一机部跟其他几个部门之间,虽然分管的领域不同,但是多少也是有一点竞争关系的。
在这种响应大政方针的事情上面,它们既然已经抢占了先机,肯定也是希望持续保持优势。
所以首都汽车制造厂的这份报告,在得到上级正式审批回复之后的第二天,就被一机部下发给了主要的下属工厂。
一方面是让大家结合大会的精神,好好的领会一下今后的改革变化方向。
另外一方面也是想要看看哪些工厂是愿意主动的提出来作为改革示范的。
人跟人之间的想法是有很大的差异。
首都汽车制造厂这边是抢着想要当示范工厂,但是对于一些工厂来说,他们一点当示范的意思都没有。
对他们来说,什么都不变就是最好的局面。
所以如果一机部直接指定一批工厂作为示范工厂的话,最终起到的效果不一定很好。
倒不如把消息释放出去,让工厂自己去争夺第一批示范工厂的名额。
这么一来,大家的积极性就不一样了。
最终改革实施的结果,肯定也会很不一样。
而一机部的这个动作,五机部等其他的部门自然也看到了。
大家的眼光都不差,自然知道纷纷跟进,鼓励下面的工厂主动的申请作为改革的示范工厂。
“小江,这段时间我们厂算是在全国出名了,许多人都知道我们主动打报告申请工厂经营改革的事情了。”
陈奇心情很是不错的来到了江辉的办公室。
首都汽车制造厂的报告能被复印下发给其他的各个工厂,这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这段时间,主动的想要过来参观交流的兄弟工厂都多了不少。
甚至一汽和二汽那边也都安排了考察团过来交流。
这种局面是过去比较少见的。
毕竟首都汽车制造厂在华夏汽车行业的地位,跟一汽和二汽比起来,还是有明显的差距。
这种差距,不仅仅是行政级别上的差距,也是一种行业口碑的差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