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后勤难题
辽东军营中,管亥正在被关羽吊打着。
关羽挥舞着青龙偃月刀,气势如虹,每一击都带着雷霆万钧之势。
管亥则在这凌厉的攻势下显得极为狼狈,吃力地招架着,浑身布满了交错纵横的刀痕,鲜血不断地从伤口处涌出,浸透了他的衣衫和甲胄。
管亥的身躯摇摇欲坠,仿佛下一秒就会支撑不住,但却始终屹立不倒。
尽管在实力上,管亥与关羽有着不小的差距,但他凭借着内心那股强悍到极致的意志,愣是硬扛了数十个回合仍未落败。
便是高傲如关羽,眼中也不禁流露出一丝欣赏之色。
周围观战的将士们更是纷纷投来敬佩不已的目光。
虽然有着田泽的推荐,但管亥也不是直接一步登天成为曲长的。
如今,随着田泽的军队规模日益庞大,且在管理和运作上逐渐走向正规化,所有将领的任命都必须能够服众。
管亥先是在众人面前展示了他独特的军团天赋,接着又凭借自身那非凡的勇武,逐一战胜了众多经验丰富的曲长,只身收服了一曲士卒,这才最终获得了正式任命。
田泽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激烈的战斗,脸上不禁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自己的运气真好!
在第二个五载计划敲定的同时,田泽便已开始构思起第三个五载计划。
他心里清楚,不出意外的话,诸侯割据的混乱局面即将在自己的第二个五载计划结束后轰轰烈烈的拉开帷幕。
在这时不我待的局势中,田泽深知自己必须尽快拿下幽州,同时还要彻底解决乌桓、扶余和肃慎这三股势力。
这三股势力都并不强,也就乌桓稍微显得棘手一些。但其大部分部众皆在汉境之内,而且人数并不众多,以辽东如今雄厚的军备实力,想要将其一举消灭并吞并并非难事。
而在短期内无法彻底解决且极有可能直接正面交锋的敌人大概只有两个,那便是袁绍和鲜卑。
袁绍,田泽对付起来也有一定的底气。
毕竟,自己所拥有的战争潜力以及麾下的文武阵容都远远超过对方,倘若真的在战场上正面交锋,田泽自信绝对不会处于下风。
然而,唯有鲜卑,着实让田泽感到有些难以下手。
如今的鲜卑内部已然四分五裂,整体实力已大不如前,表面上看似乎不足为惧。
但这并不代表田泽没有想法。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鲜卑,不打不行!
而且还得想办法彻底打服打跑、管好守好,要不然东北平原永远无法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但想要在那茫茫无际的草原上彻底打服鲜卑,其难度超乎想象。
环境劣势、骑兵劣势、补给问题、情报问题、疾病问题、成本问题等等,想想都令人头大。
在其他方面,田泽和麾下文武经过研究都有了一定的应对之策,唯独补给这个关键问题,让让他感到十分头疼。
田泽如今又恢复到了不缺粮食的状态,然而,不缺粮食不代表粮食能够运的过去。补给线太长了!
田泽麾下可没有霍去病,也不敢去干霍去病那种事,那完全不是正常人敢想的,更别提将其成功付诸实践了。
说起来似乎很简单,不过是“取食于敌”这四个字,但真正要将其在实际战争中实施起来,却困难得犹如登天。
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没有导航、没有定位,根本分不清那里是哪里,一眼望去,四周都是一模一样的景象,就连曾经出使西域、经验丰富的张骞都曾在这样的环境中迷路过。
而且,胡人部落的生活方式都是四处游荡、随遇而安,他们根本没有固定的居所和稳定的生活区域。
很多时候,两个部落之间会相隔极为遥远的距离,若是运气不好,还没来得及抵达下一个部落获取补给,部队就有可能因为粮食耗尽而陷入绝境,面临被饿死的危险。
在这种堪称地狱级难度的作战环境下能够成功完成战略目标的霍去病,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一般人类的范畴,完全是天命加身。
后世有人类比了一下。
那就相当于我国正在与另外一个国家激烈交战的过程中,打着打着,忽然一个团消失不见了,失去了所有联系。
随后,在这场大战的关键时刻,这个消失的团突然出现在了敌人的司令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端掉了敌人的指挥中枢,迫使敌人全线溃败。
而且这还只是初战,后面直接端掉敌国的议会大厦,就地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又彻底打穿了敌人的整个国境。
虽然这种对比带有一定的玩笑成分,也并非十分恰当,但霍去病作战的难度实际确实比之差不了多少。
已经超出了田泽所能理解的范畴,打的完全是神仙仗,就算是清楚了整个战争的前因后果,也都想不明白究竟是怎么赢的,更遑论复制参考了。
田泽曾经的想法便是尽量以肉干和鱼干等高能量、便于储存和携带的食物作为军粮,以此来减少军队在行军过程中的粮食消耗,但经过仔细的思量,这样的方法恐怕依旧捉襟见肘。
虽然有着“小地图”的存在,田泽亲自指挥之下,不怎么怕鲜卑偷袭己方的辎重部队,但却始终无法有效的解决军队在长途行军中的巨大消耗问题。
要知道,高强度的行军会极大的消耗士兵们的体力,必然会导致粮食需求的增加。
而且最关键的是,负责运输粮草的辎重部队本身也是需要消耗粮食来维持生存和行动的。
在草原上,能够支撑大规模水运的河道屈指可数,因此,主要的运输方式必然是以陆运为主。
但陆运存在着诸多难以克服的弊端,不仅运输速度缓慢,而且每次能够运输的粮食量相对较少,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也十分巨大。
十石的军粮从出发地运送到前线,可能最终能够到达的只有六石,其余的粮食都被辎重部队在来回的路程中消耗掉了。若是战线绵长,这个比例可能会更小。
面对北征草原如此漫长的补给线,就是田泽都感到牙酸。
即使拥有足够数量的运输车辆和牛马,即使可以采用阶段式的兵粮运输方法,依旧不够保险。
因为田泽最终的目标并不仅仅是击败敌人,而是要实现对这些区域的长期统治和占领。
(本章完)
辽东军营中,管亥正在被关羽吊打着。
关羽挥舞着青龙偃月刀,气势如虹,每一击都带着雷霆万钧之势。
管亥则在这凌厉的攻势下显得极为狼狈,吃力地招架着,浑身布满了交错纵横的刀痕,鲜血不断地从伤口处涌出,浸透了他的衣衫和甲胄。
管亥的身躯摇摇欲坠,仿佛下一秒就会支撑不住,但却始终屹立不倒。
尽管在实力上,管亥与关羽有着不小的差距,但他凭借着内心那股强悍到极致的意志,愣是硬扛了数十个回合仍未落败。
便是高傲如关羽,眼中也不禁流露出一丝欣赏之色。
周围观战的将士们更是纷纷投来敬佩不已的目光。
虽然有着田泽的推荐,但管亥也不是直接一步登天成为曲长的。
如今,随着田泽的军队规模日益庞大,且在管理和运作上逐渐走向正规化,所有将领的任命都必须能够服众。
管亥先是在众人面前展示了他独特的军团天赋,接着又凭借自身那非凡的勇武,逐一战胜了众多经验丰富的曲长,只身收服了一曲士卒,这才最终获得了正式任命。
田泽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激烈的战斗,脸上不禁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自己的运气真好!
在第二个五载计划敲定的同时,田泽便已开始构思起第三个五载计划。
他心里清楚,不出意外的话,诸侯割据的混乱局面即将在自己的第二个五载计划结束后轰轰烈烈的拉开帷幕。
在这时不我待的局势中,田泽深知自己必须尽快拿下幽州,同时还要彻底解决乌桓、扶余和肃慎这三股势力。
这三股势力都并不强,也就乌桓稍微显得棘手一些。但其大部分部众皆在汉境之内,而且人数并不众多,以辽东如今雄厚的军备实力,想要将其一举消灭并吞并并非难事。
而在短期内无法彻底解决且极有可能直接正面交锋的敌人大概只有两个,那便是袁绍和鲜卑。
袁绍,田泽对付起来也有一定的底气。
毕竟,自己所拥有的战争潜力以及麾下的文武阵容都远远超过对方,倘若真的在战场上正面交锋,田泽自信绝对不会处于下风。
然而,唯有鲜卑,着实让田泽感到有些难以下手。
如今的鲜卑内部已然四分五裂,整体实力已大不如前,表面上看似乎不足为惧。
但这并不代表田泽没有想法。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鲜卑,不打不行!
而且还得想办法彻底打服打跑、管好守好,要不然东北平原永远无法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但想要在那茫茫无际的草原上彻底打服鲜卑,其难度超乎想象。
环境劣势、骑兵劣势、补给问题、情报问题、疾病问题、成本问题等等,想想都令人头大。
在其他方面,田泽和麾下文武经过研究都有了一定的应对之策,唯独补给这个关键问题,让让他感到十分头疼。
田泽如今又恢复到了不缺粮食的状态,然而,不缺粮食不代表粮食能够运的过去。补给线太长了!
田泽麾下可没有霍去病,也不敢去干霍去病那种事,那完全不是正常人敢想的,更别提将其成功付诸实践了。
说起来似乎很简单,不过是“取食于敌”这四个字,但真正要将其在实际战争中实施起来,却困难得犹如登天。
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没有导航、没有定位,根本分不清那里是哪里,一眼望去,四周都是一模一样的景象,就连曾经出使西域、经验丰富的张骞都曾在这样的环境中迷路过。
而且,胡人部落的生活方式都是四处游荡、随遇而安,他们根本没有固定的居所和稳定的生活区域。
很多时候,两个部落之间会相隔极为遥远的距离,若是运气不好,还没来得及抵达下一个部落获取补给,部队就有可能因为粮食耗尽而陷入绝境,面临被饿死的危险。
在这种堪称地狱级难度的作战环境下能够成功完成战略目标的霍去病,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一般人类的范畴,完全是天命加身。
后世有人类比了一下。
那就相当于我国正在与另外一个国家激烈交战的过程中,打着打着,忽然一个团消失不见了,失去了所有联系。
随后,在这场大战的关键时刻,这个消失的团突然出现在了敌人的司令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端掉了敌人的指挥中枢,迫使敌人全线溃败。
而且这还只是初战,后面直接端掉敌国的议会大厦,就地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又彻底打穿了敌人的整个国境。
虽然这种对比带有一定的玩笑成分,也并非十分恰当,但霍去病作战的难度实际确实比之差不了多少。
已经超出了田泽所能理解的范畴,打的完全是神仙仗,就算是清楚了整个战争的前因后果,也都想不明白究竟是怎么赢的,更遑论复制参考了。
田泽曾经的想法便是尽量以肉干和鱼干等高能量、便于储存和携带的食物作为军粮,以此来减少军队在行军过程中的粮食消耗,但经过仔细的思量,这样的方法恐怕依旧捉襟见肘。
虽然有着“小地图”的存在,田泽亲自指挥之下,不怎么怕鲜卑偷袭己方的辎重部队,但却始终无法有效的解决军队在长途行军中的巨大消耗问题。
要知道,高强度的行军会极大的消耗士兵们的体力,必然会导致粮食需求的增加。
而且最关键的是,负责运输粮草的辎重部队本身也是需要消耗粮食来维持生存和行动的。
在草原上,能够支撑大规模水运的河道屈指可数,因此,主要的运输方式必然是以陆运为主。
但陆运存在着诸多难以克服的弊端,不仅运输速度缓慢,而且每次能够运输的粮食量相对较少,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也十分巨大。
十石的军粮从出发地运送到前线,可能最终能够到达的只有六石,其余的粮食都被辎重部队在来回的路程中消耗掉了。若是战线绵长,这个比例可能会更小。
面对北征草原如此漫长的补给线,就是田泽都感到牙酸。
即使拥有足够数量的运输车辆和牛马,即使可以采用阶段式的兵粮运输方法,依旧不够保险。
因为田泽最终的目标并不仅仅是击败敌人,而是要实现对这些区域的长期统治和占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