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有兵有将 谁冒头杀谁
第72章 有兵有将 谁冒头杀谁
李承乾脸上浮现出了一丝丝嘲讽之意,他嘴角微微上扬,眼神中闪烁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光芒。他静静地凝视着眼前这位正值壮年的雄主。
气氛在这一刻变得诡异无比起来。
尽管李世民贵为皇帝,但此刻却感觉到自己在气势上似乎被压制住了。
李承乾才缓缓开口说道:“陛下可知,儿臣在下徐州时,还目睹了何等景象吗?”
李世民沉默不语,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李承乾,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和不安。
肯定不会是什么好事。
李承乾继续说道:“均田制已经遭到了破坏,土地再次被兼并,百姓们失去了他们的田地,被迫流离失所,或是成为了佃农。”
李世民的瞳孔猛地放大,一股强烈的杀意从他身上散发出来,他的眼神变得凶狠且锐利起来,整个人宛如一头愤怒的雄狮即将爆发。
“岂敢!他们怎么敢违背国家的禁令?大部分的土地都应归国家所有,严禁私自买卖。”
李世民深知均田制乃是大唐的根基,作为一国之君,他亲自制定了这些政策,对此自然再清楚不过。
府兵制的存在依赖于均田制,如果均田制被破坏,那么府兵制将无法维持,军士的战斗力也将大打折扣。
内忧都处理不过来,哪里还有心思对外。
“是谁?”李世民低沉的声音响起,他的眼神充满了威严和愤怒。他的身体微微颤抖,仿佛压抑不住内心的怒火。
一众大臣们纷纷转过头来,目光集中在李世民身上,他们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
然而,李世民很快就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他深吸一口气,脸色变得平静,但在那平静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一股惊天动地的怒火。
“何解?”李世民凝视着眼前的军士,语气冰冷地问向李承乾道。
李承乾坚定的开口道:“强军,加强中央集权。”
唐朝实行的府兵制虽然节省了开支,但却导致了军权的过分分散,地方权力过大,而皇权相对较弱。
这种情况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例如士兵对国家的忠诚度降低,以及军阀叛乱频繁发生。
只要有一个大氏族愿意出钱,国家设置的府兵就能为己所有。
为谁卖命不卖命,你有军饷,我肯定是愿意跟你混。
别和我一个今天快饿死的人,谈什么家国大义,我就想来点实际的,给几颗馒头,我就是你的人了。
“强军又该如何强呢?”李世民皱着眉头喃喃自语,作为一代雄主,他也有陷入迷茫的时候。
在他现在的时代来说,唐朝的军力已经是最强大的了。无论是突厥、吐蕃还是其他国家,都无法与大唐的军队相抗衡。
“凝聚军心,铸造军魂!”
李承乾缓缓道出。他知道,对于一支军队而言,军心和军魂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让每一名士兵明白为什么而战,才能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信念。
而如今的将士,他们几乎不知为何而战,他们接受到的就只是上头的命令。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行动意义何在,只知道服从命令,完成任务。这样的军队,如何不能不被别人利用。
“朕问的是如何实施?”李世民有些不耐烦道,他已然意识到,这是无比重要之事,事关国运。“发军饷,可以让军士们对国家有归属感,传播家国情怀,凝聚军魂。”
长安之所以如此的富有,其中有一大部分原因便是不用开支军士的军饷。
但发军饷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发军饷!”李世民的脸色变得阴晴不定起来。
“此事事关重大,朕需要和群臣商议。”
“这天下是陛下的天下,难道陛下的决定还要征求臣子的意见不成?”
李承乾自然清楚,发放军饷就意味着动了整个氏族的利益蛋糕,群臣必定没有一人会赞同。
因为这是将上层资源分配给下层百姓的重要途径,而那些当兵的人大多来自普通百姓家庭。
李承乾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候说出,就是让李世民也没有机会和群臣商量,不然这样的大事,以李世民那性子,肯定是要和长孙无忌、褚遂良聊上几句的。
“这太显得朕专权了,就算是朕同意了,门下省和中书省也绝对不会过审的。”
发军饷,几乎会耗尽国家税收的大部分,乃至是全部。
“陛下,这天下若是亡了,亡的也是我们李氏,其他的氏族肯定会好好的,如果陛下不在全天下的军士面前宣布,那么这事绝对行不通,如果陛下现在就当着各州军士的面,宣布了发饷。”
“那么,就不再是我皇室与各大氏族的矛盾了,而是天下百姓和各大氏族的矛盾了。”
李承乾缓缓开口道,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仿佛在陈述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
“陛下可说过,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等江河湖海已经泛起了惊涛骇浪,这舟还能破浪而行吗?儿臣想,到了那时,一切都晚了。”
李承乾的话语如同一把锋利的剑,直刺李世民的心窝。
李世民默默地看着李承乾,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他知道,自己的太子说得没错,但他却无法轻易地做出决定。
毕竟,这涉及到整个大唐王朝的命运和未来。
这一步迈的太大了,会引发群臣的激烈反对的,乃至会造成大唐动荡。
“朕明白你的意思,但此事关系重大,不能草率行事朕需要时间考虑清楚,权衡利弊。”
李世民真的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果决了,变得瞻前顾后起来,他需要考虑的事情很多,是整个国家。
“父皇,天下都能打了下来,还怕再打一次吗?为了我李家的江山永在,哪怕再启战端又何妨?”
“如今较之晋阳如何,要兵有兵,要将有将,那个氏族敢冒头,就全部诛杀。”
李承乾很激进的说道,再等的话,黄菜都凉了,也不会有结果。
先斩后奏,看这些谏臣如何反对。
(本章完)
李承乾脸上浮现出了一丝丝嘲讽之意,他嘴角微微上扬,眼神中闪烁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光芒。他静静地凝视着眼前这位正值壮年的雄主。
气氛在这一刻变得诡异无比起来。
尽管李世民贵为皇帝,但此刻却感觉到自己在气势上似乎被压制住了。
李承乾才缓缓开口说道:“陛下可知,儿臣在下徐州时,还目睹了何等景象吗?”
李世民沉默不语,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李承乾,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和不安。
肯定不会是什么好事。
李承乾继续说道:“均田制已经遭到了破坏,土地再次被兼并,百姓们失去了他们的田地,被迫流离失所,或是成为了佃农。”
李世民的瞳孔猛地放大,一股强烈的杀意从他身上散发出来,他的眼神变得凶狠且锐利起来,整个人宛如一头愤怒的雄狮即将爆发。
“岂敢!他们怎么敢违背国家的禁令?大部分的土地都应归国家所有,严禁私自买卖。”
李世民深知均田制乃是大唐的根基,作为一国之君,他亲自制定了这些政策,对此自然再清楚不过。
府兵制的存在依赖于均田制,如果均田制被破坏,那么府兵制将无法维持,军士的战斗力也将大打折扣。
内忧都处理不过来,哪里还有心思对外。
“是谁?”李世民低沉的声音响起,他的眼神充满了威严和愤怒。他的身体微微颤抖,仿佛压抑不住内心的怒火。
一众大臣们纷纷转过头来,目光集中在李世民身上,他们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
然而,李世民很快就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他深吸一口气,脸色变得平静,但在那平静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一股惊天动地的怒火。
“何解?”李世民凝视着眼前的军士,语气冰冷地问向李承乾道。
李承乾坚定的开口道:“强军,加强中央集权。”
唐朝实行的府兵制虽然节省了开支,但却导致了军权的过分分散,地方权力过大,而皇权相对较弱。
这种情况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例如士兵对国家的忠诚度降低,以及军阀叛乱频繁发生。
只要有一个大氏族愿意出钱,国家设置的府兵就能为己所有。
为谁卖命不卖命,你有军饷,我肯定是愿意跟你混。
别和我一个今天快饿死的人,谈什么家国大义,我就想来点实际的,给几颗馒头,我就是你的人了。
“强军又该如何强呢?”李世民皱着眉头喃喃自语,作为一代雄主,他也有陷入迷茫的时候。
在他现在的时代来说,唐朝的军力已经是最强大的了。无论是突厥、吐蕃还是其他国家,都无法与大唐的军队相抗衡。
“凝聚军心,铸造军魂!”
李承乾缓缓道出。他知道,对于一支军队而言,军心和军魂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让每一名士兵明白为什么而战,才能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信念。
而如今的将士,他们几乎不知为何而战,他们接受到的就只是上头的命令。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行动意义何在,只知道服从命令,完成任务。这样的军队,如何不能不被别人利用。
“朕问的是如何实施?”李世民有些不耐烦道,他已然意识到,这是无比重要之事,事关国运。“发军饷,可以让军士们对国家有归属感,传播家国情怀,凝聚军魂。”
长安之所以如此的富有,其中有一大部分原因便是不用开支军士的军饷。
但发军饷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发军饷!”李世民的脸色变得阴晴不定起来。
“此事事关重大,朕需要和群臣商议。”
“这天下是陛下的天下,难道陛下的决定还要征求臣子的意见不成?”
李承乾自然清楚,发放军饷就意味着动了整个氏族的利益蛋糕,群臣必定没有一人会赞同。
因为这是将上层资源分配给下层百姓的重要途径,而那些当兵的人大多来自普通百姓家庭。
李承乾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候说出,就是让李世民也没有机会和群臣商量,不然这样的大事,以李世民那性子,肯定是要和长孙无忌、褚遂良聊上几句的。
“这太显得朕专权了,就算是朕同意了,门下省和中书省也绝对不会过审的。”
发军饷,几乎会耗尽国家税收的大部分,乃至是全部。
“陛下,这天下若是亡了,亡的也是我们李氏,其他的氏族肯定会好好的,如果陛下不在全天下的军士面前宣布,那么这事绝对行不通,如果陛下现在就当着各州军士的面,宣布了发饷。”
“那么,就不再是我皇室与各大氏族的矛盾了,而是天下百姓和各大氏族的矛盾了。”
李承乾缓缓开口道,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仿佛在陈述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
“陛下可说过,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等江河湖海已经泛起了惊涛骇浪,这舟还能破浪而行吗?儿臣想,到了那时,一切都晚了。”
李承乾的话语如同一把锋利的剑,直刺李世民的心窝。
李世民默默地看着李承乾,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他知道,自己的太子说得没错,但他却无法轻易地做出决定。
毕竟,这涉及到整个大唐王朝的命运和未来。
这一步迈的太大了,会引发群臣的激烈反对的,乃至会造成大唐动荡。
“朕明白你的意思,但此事关系重大,不能草率行事朕需要时间考虑清楚,权衡利弊。”
李世民真的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果决了,变得瞻前顾后起来,他需要考虑的事情很多,是整个国家。
“父皇,天下都能打了下来,还怕再打一次吗?为了我李家的江山永在,哪怕再启战端又何妨?”
“如今较之晋阳如何,要兵有兵,要将有将,那个氏族敢冒头,就全部诛杀。”
李承乾很激进的说道,再等的话,黄菜都凉了,也不会有结果。
先斩后奏,看这些谏臣如何反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