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金校尉传奇 作者:摸金笑味

    第五十六章 焚人悬棺(一)

    txt下载小说下载这天,王巍忽然过来通知我,可以启程去重庆了。我们开着一辆美式吉普,我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司机老王是个四十左右的老特务了,这天,我们开车来到四川南部的珙县境内,这里曾经生活着一支特立独行的少数民族:焚人。从春秋时期到明代万历年间长达2000年的时间里,他们一直在这片土地上耕作、生息、繁衍。然而,在明神宗万历元年的“焚汉大战”之后,这个部落神秘地销声匿迹,他们没有给这个世界留下任何其他信息。

    从珙县到洛表不是太远,可全都是山路,每经过几站,就会有加水、检查刹车的地点,这些足以证明了路况的好坏。在洛表镇上,我们简单的吃了午饭,我坐在车窗边,车在不断的向山上行驶,我一眼望下去,看不到路基,只能看见万丈的深渊我体会到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觉。我看着车外是白雪皑皑的山巅,在迷雾的掩饰下,美得像童话的仙境。可惜的是,身边只有夏雪她们三人了,阿琪和徐露萍早已离我而去,纵有奇观美景,我再没有心情去欣赏。他让后座的张薇递给我一瓶酒,让自己在酒的帮助下,迷迷糊糊地入睡。

    谁知我竟连一秒钟也睡不着。一合上眼睛,我便看见孤立无援的徐露萍,她临死时的惨状老在我眼前出现,我越想要不想,它就越是爱跟自己作对似的,总是出现。即使车里有给我们供应的佳肴美食,也本就未能挑起我的胃口。汽车在山的雾气穿行着,周围突兀峭拔,崖壁坚硬。车行到一半,忽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前面一道塌方挡住了我们前进的方向,回去已经不可能了,我们只有弃车前行。我们五个带好路上吃的干粮,又带上了随身的武器上路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我们翻过这道山梁,再走两三天就能到达雾都重庆了。我们走了一天,转过一个山弯,忽然,张薇指着前面一个地方高声惊叫:“斌哥,你看,那是什么?”我抬头一看:前面离地面数100多米的断壁悬崖上,悬挂着密密麻麻上百具黑色的悬棺,这就是传说的悬棺啊!我心一动。这些高高在上的“焚人悬棺”总重超过千斤,都是用质地坚硬的整木雕凿而成,外形主要有船形和长方形两种。有的选择最为险峻的天然或人工凿成的崖石安放,棺木还裸露在外面;有的在绝壁上凿孔,入木梁,把棺木架在上面。悬棺离地面数十米到100多米,在山风凌空俯视地面,已历经数百年。

    然而,纵观所有放置悬棺的地方,上至峰顶、下距空谷,都有数十米到一二百米,而且到处都是异常陡峭的石壁,无路可走。古人是怎样将这些悬棺放置到悬崖峭壁上去的呢?对此,人们多方猜测,悬棺因此被蒙上了一层异常神秘的色彩。

    “栈道论”认为,悬棺是通过修栈道运到悬崖上的洞的。古人可能就像今天造房子搭架子那样沿着悬崖向上搭,当搭到洞口时便可将棺一层层递上来,直至送入洞,或者由山顶搭栈道向下直至洞口。证据是现在只要乘竹筏沿曲而游还可以在两岸的岩壁缝隙处看到一些残存的木料,这就是安置船棺后为确保它的安全而将栈道拆除的遗物。

    但是,存放船棺的悬崖多是单独成峰的,突兀峭拔,崖壁坚硬,由下而上搭架子能搭到数百米谈何容易,特别是在工程技术还极其落后的古代少数民族地区,这无疑很难实现。

    “吊装论”认为悬索下柩可以解决千斤之物如何挂上悬崖的问题。1973年9月,公安部门曾侦破了一起盗悬棺案。两名盗贼供认,他们买了数百公斤铁丝制成软梯,上端紧绑在岩顶的大树部,一人把风,一人顺梯而下至洞,再设法在崖壁上开辟一条栈道,随后盗棺而出。

    有些人因此认为,焚人是反其道而行:先找到安葬洞口,在洞口前架设数米长的栈道,棺木在峰顶就地制成,装殓死者后吊坠而下至洞口,再由人推进洞去。

    然而,山顶到涧谷一般均有一二百米,鞭长力微,即使百人在峰顶一起用力绞拉辘轳之类的简单机械来吊升岩底的棺木,吊到洞口时也不能放进内。

    隐身于云雾缭绕的峭壁之上,悬棺充满了永恒的神秘色彩。焚人为何悬棺而葬?刀耕火种的年代如何置棺高岸?焚人是怎样消失的?这些谜题直到现在仍没有答案。

    第五十六章 焚人悬棺(一)在线阅读

    第五十六章 焚人悬棺(一)

    -

章节目录

摸金校尉传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摸金笑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摸金笑味并收藏摸金校尉传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