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农家种田忙 作者:七朵花
分卷阅读2
听到老伴这样说,王氏白眼回到:“我孙子不疼,就你疼,老大家的,明天去张屠夫家买点肉回来,炖点汤给锦儿补补。”
“娘,我省的。快晌午了,我和弟妹去做饭去了,爹你们歇会儿,饭做好了,我来叫你们。”说完妯娌几个去厨房准备午饭去了。
李俊一觉从早上睡到了中午,意识完全清醒之后,想起了早上的事情,一惊,抬起自己的手看了几遍,才确认自己不是原来的自己了,现下这个身体不过□□岁的小孩子,揉揉了自己的额头,努力回忆脑海中的记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还好有这个叫做李明锦的小男孩的记忆。
记忆中,李家有一大家子人,爷爷叫做李大富,今年四十五岁,奶奶王巧,李王氏,今年四十三岁,看来古代农民生活确实很苦,看起来奶奶都有五十多了,李明锦叹息道。原身的父亲叫李继旺,今年二十七岁,母亲小王氏,是奶奶的娘家堂弟的女儿,也就是堂侄女,今年二十六岁。二叔李继兴,今年二十六岁,二婶林氏,林氏是河西村人,今年二十四岁。三叔李继达,今年二十四岁,三婶孙氏,孙氏是逃难来的,现在家里没人了,今年二十二岁。小姑李婷,是爷爷奶奶的幺女,今年十三岁,待字闺中。
二爷爷叫李大贵,二奶奶赵氏,二爷爷有一儿一女,四叔李继贤,今年二十一岁,娶妻刘氏,今年二十岁,刘氏是河东村人,比邻河西村。大姑姑李蓉,今年二十岁,嫁到山南镇上,大姑父叫做傅正鹏,今年二十一岁。
李氏家族原来世代居住晋州,祖辈有当过官的人,在晋州五原镇是当地小有名望的家族,李氏族人居住在李家村,人丁兴旺,家族团结,可惜,前些年天下大乱,天灾*,祸及晋州,李家村异不能幸免,大夏周武二十一年晋州大旱,田地连续两年颗粒无收,若非前些年家里小有积蓄,家里的几个儿子又是勤快能干的,恐怕等不到战乱,就要饿死了,如今各地动乱,朝廷强行征兵,李大富看着自己家里几个正直青壮的儿子,彼时大儿子才刚刚成亲,害怕儿子被强行征走一去不回,索性去与弟弟李大贵商量,要不就离开晋州,去梓州吧,梓州三面环山,与梓州相邻的云州是北平王封地,北平王治下,相较在这乱世之中,算是难得的乐土了,听说北平王,治军严格,云州当地百姓,生活安定。但李家两兄弟不准备去云州,而准备去梓州,毕竟云州虽然好,去的人也多,到时候,那么多流民涌入,恐怕不容易进去,为了一大家子,李大富和弟弟李大贵商量完之后,赶紧在征兵到来之前,收拾一些轻便衣物,钱银,口粮,带着一家人匆匆上路赶去梓州。
李家从是大夏周武二十三秋年从晋州逃难过过来,周武二十四年春天达到河村村,彼时河西村人丁还是兴旺的,李家一大家子来到河西村之后,里正看着老老小小饿的瘦骨伶仃,衣衫褴褛的,也很为难,河西村已经没有多余的耕地分给外人了,好在还有一些未开的荒地,于是和村里人商量了一下,就给李家划了村西头的一处荒地,让村里的壮劳力合力给李家盖了几间茅草棚,从此李家就算在河西村有了安身之所了。
☆、第2章 (修)
李俊现在应该叫李明锦了,今年九岁了,当年爷爷李大富带着一家子人定居河西村之后,和二爷爷李大贵一家合力,在村西头山脚下荒地开垦了几亩下等地,由于是荒地,未经过润肥,产量自然不高,奶奶王氏和母亲小王氏等人就去接绣活补贴家用,原身的父亲李继旺就带着三叔去南山打猎,套些小动物充作口粮,一家人就这样勉强撑过了两年。
眼看看着家里的几个儿子都渐渐长大了,家里无余钱给二儿,三儿娶媳妇,李大富天天紧皱着一张脸无奈的叹气。又看着刚出生的大孙子李明锦,以及瘦弱的大儿媳,李大富心里更是无奈,大儿媳是妻子娘家的侄女,前几年战乱,王家人都留在了晋州,现在境况如何也不得知晓。
大孙子李明锦是李家来到河西村第二年出生,因胎中营养不足,早产出生,出生后多病多灾的,家里人怕养不活,就抱着孩子去求了位于南山山腰的南山寺了缘大师,了缘大师七十多了,慈眉善目的,是远近有名的老神仙,看过不少病人都治好了病,看着家里的情况,李大富亲自带着王氏,小王氏,抱着孙子来求见大师,了缘看过王氏及小王氏报过来的李明锦,给小娃娃把过脉之后,点点头,让小沙弥,拿了几包药材给王氏,并对李大富说:“此儿是有福之人,命中有两劫,若过,当能一辈子顺顺当当,福寿荣家。”李大富听罢,激动的抱紧孙儿谢过大师,带着王氏等人匆匆归家,此后果然李明锦的身体渐渐的好了起来,与寻常孩童无两样。
李家人天生的身材修长,五官英俊,虽因食不饱腹,显得身形单薄,但一张张脸在河西村很是很出显的,尤其二叔李继兴为甚,二叔彼时十八岁,还未说亲,但天生为人豪爽精明,一双酷似奶奶的桃花眼笑起来招惹了村里不少桃花,其中就有二婶林氏。
林氏是河西村村人,林家与里正张家氏姻亲,里正夫人林氏是二婶的姑母,二婶彼时十七岁,在村里有很多爱慕者,但偏偏看上了二叔,非他不嫁,却原来是一次在山上捡野菜的时候,失足摔了一脚崴到了脚,刚好遇到了打柴的二叔,二叔就上前询问了一下,看周围实在无人搀扶,又不放心将小姑娘放在这里不管,就小心的扶起林氏沿着小路走回了村里,因村里无人看到,亦不会坏了林氏名声,但从那之后林家给林氏想看人家的时候,林氏皆不愿,林氏的母亲周氏多方询问女儿才得知女儿看上了逃难来的李大富家的老二李继兴,李继兴那小伙子也不是好,可是家里实在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啊,可是看女儿那副固执模样,爱女心切的周氏又不愿逆了女儿的心意,就拖小姑子里正夫人林氏,向李家王氏私下透露了口风,王氏哪能不明白,立马高兴的应了,二儿子的婚事有了眉目,也算了了一桩心事,立马回家和当家的商量之后,将家里所有的积蓄二两银子拿出来,准备好提亲所用之物高兴的带着二儿去了林家提亲,林家哪里不知道李家贫困,二两银子聘礼只怕也是倾家所出了,又是爱女心切,希望女儿婆家能善待女儿,也就高兴应下,商量好婚期,秋收过后,二叔就娶了林氏过门。
二叔成亲之后,家里可谓没有余钱了,三叔已经十六岁了,在古代也已经是说亲的年纪了,可惜李家实在困苦,只能暂且搁下,谁想过了几个月之后,村东头的张三婶来到李家说要给李家老三说亲,却原来是,村里前几个月来了一家逃难的人家,夫妻两带着一个十四岁的女儿,谁知道
分卷阅读2
-
分卷阅读2
听到老伴这样说,王氏白眼回到:“我孙子不疼,就你疼,老大家的,明天去张屠夫家买点肉回来,炖点汤给锦儿补补。”
“娘,我省的。快晌午了,我和弟妹去做饭去了,爹你们歇会儿,饭做好了,我来叫你们。”说完妯娌几个去厨房准备午饭去了。
李俊一觉从早上睡到了中午,意识完全清醒之后,想起了早上的事情,一惊,抬起自己的手看了几遍,才确认自己不是原来的自己了,现下这个身体不过□□岁的小孩子,揉揉了自己的额头,努力回忆脑海中的记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还好有这个叫做李明锦的小男孩的记忆。
记忆中,李家有一大家子人,爷爷叫做李大富,今年四十五岁,奶奶王巧,李王氏,今年四十三岁,看来古代农民生活确实很苦,看起来奶奶都有五十多了,李明锦叹息道。原身的父亲叫李继旺,今年二十七岁,母亲小王氏,是奶奶的娘家堂弟的女儿,也就是堂侄女,今年二十六岁。二叔李继兴,今年二十六岁,二婶林氏,林氏是河西村人,今年二十四岁。三叔李继达,今年二十四岁,三婶孙氏,孙氏是逃难来的,现在家里没人了,今年二十二岁。小姑李婷,是爷爷奶奶的幺女,今年十三岁,待字闺中。
二爷爷叫李大贵,二奶奶赵氏,二爷爷有一儿一女,四叔李继贤,今年二十一岁,娶妻刘氏,今年二十岁,刘氏是河东村人,比邻河西村。大姑姑李蓉,今年二十岁,嫁到山南镇上,大姑父叫做傅正鹏,今年二十一岁。
李氏家族原来世代居住晋州,祖辈有当过官的人,在晋州五原镇是当地小有名望的家族,李氏族人居住在李家村,人丁兴旺,家族团结,可惜,前些年天下大乱,天灾*,祸及晋州,李家村异不能幸免,大夏周武二十一年晋州大旱,田地连续两年颗粒无收,若非前些年家里小有积蓄,家里的几个儿子又是勤快能干的,恐怕等不到战乱,就要饿死了,如今各地动乱,朝廷强行征兵,李大富看着自己家里几个正直青壮的儿子,彼时大儿子才刚刚成亲,害怕儿子被强行征走一去不回,索性去与弟弟李大贵商量,要不就离开晋州,去梓州吧,梓州三面环山,与梓州相邻的云州是北平王封地,北平王治下,相较在这乱世之中,算是难得的乐土了,听说北平王,治军严格,云州当地百姓,生活安定。但李家两兄弟不准备去云州,而准备去梓州,毕竟云州虽然好,去的人也多,到时候,那么多流民涌入,恐怕不容易进去,为了一大家子,李大富和弟弟李大贵商量完之后,赶紧在征兵到来之前,收拾一些轻便衣物,钱银,口粮,带着一家人匆匆上路赶去梓州。
李家从是大夏周武二十三秋年从晋州逃难过过来,周武二十四年春天达到河村村,彼时河西村人丁还是兴旺的,李家一大家子来到河西村之后,里正看着老老小小饿的瘦骨伶仃,衣衫褴褛的,也很为难,河西村已经没有多余的耕地分给外人了,好在还有一些未开的荒地,于是和村里人商量了一下,就给李家划了村西头的一处荒地,让村里的壮劳力合力给李家盖了几间茅草棚,从此李家就算在河西村有了安身之所了。
☆、第2章 (修)
李俊现在应该叫李明锦了,今年九岁了,当年爷爷李大富带着一家子人定居河西村之后,和二爷爷李大贵一家合力,在村西头山脚下荒地开垦了几亩下等地,由于是荒地,未经过润肥,产量自然不高,奶奶王氏和母亲小王氏等人就去接绣活补贴家用,原身的父亲李继旺就带着三叔去南山打猎,套些小动物充作口粮,一家人就这样勉强撑过了两年。
眼看看着家里的几个儿子都渐渐长大了,家里无余钱给二儿,三儿娶媳妇,李大富天天紧皱着一张脸无奈的叹气。又看着刚出生的大孙子李明锦,以及瘦弱的大儿媳,李大富心里更是无奈,大儿媳是妻子娘家的侄女,前几年战乱,王家人都留在了晋州,现在境况如何也不得知晓。
大孙子李明锦是李家来到河西村第二年出生,因胎中营养不足,早产出生,出生后多病多灾的,家里人怕养不活,就抱着孩子去求了位于南山山腰的南山寺了缘大师,了缘大师七十多了,慈眉善目的,是远近有名的老神仙,看过不少病人都治好了病,看着家里的情况,李大富亲自带着王氏,小王氏,抱着孙子来求见大师,了缘看过王氏及小王氏报过来的李明锦,给小娃娃把过脉之后,点点头,让小沙弥,拿了几包药材给王氏,并对李大富说:“此儿是有福之人,命中有两劫,若过,当能一辈子顺顺当当,福寿荣家。”李大富听罢,激动的抱紧孙儿谢过大师,带着王氏等人匆匆归家,此后果然李明锦的身体渐渐的好了起来,与寻常孩童无两样。
李家人天生的身材修长,五官英俊,虽因食不饱腹,显得身形单薄,但一张张脸在河西村很是很出显的,尤其二叔李继兴为甚,二叔彼时十八岁,还未说亲,但天生为人豪爽精明,一双酷似奶奶的桃花眼笑起来招惹了村里不少桃花,其中就有二婶林氏。
林氏是河西村村人,林家与里正张家氏姻亲,里正夫人林氏是二婶的姑母,二婶彼时十七岁,在村里有很多爱慕者,但偏偏看上了二叔,非他不嫁,却原来是一次在山上捡野菜的时候,失足摔了一脚崴到了脚,刚好遇到了打柴的二叔,二叔就上前询问了一下,看周围实在无人搀扶,又不放心将小姑娘放在这里不管,就小心的扶起林氏沿着小路走回了村里,因村里无人看到,亦不会坏了林氏名声,但从那之后林家给林氏想看人家的时候,林氏皆不愿,林氏的母亲周氏多方询问女儿才得知女儿看上了逃难来的李大富家的老二李继兴,李继兴那小伙子也不是好,可是家里实在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啊,可是看女儿那副固执模样,爱女心切的周氏又不愿逆了女儿的心意,就拖小姑子里正夫人林氏,向李家王氏私下透露了口风,王氏哪能不明白,立马高兴的应了,二儿子的婚事有了眉目,也算了了一桩心事,立马回家和当家的商量之后,将家里所有的积蓄二两银子拿出来,准备好提亲所用之物高兴的带着二儿去了林家提亲,林家哪里不知道李家贫困,二两银子聘礼只怕也是倾家所出了,又是爱女心切,希望女儿婆家能善待女儿,也就高兴应下,商量好婚期,秋收过后,二叔就娶了林氏过门。
二叔成亲之后,家里可谓没有余钱了,三叔已经十六岁了,在古代也已经是说亲的年纪了,可惜李家实在困苦,只能暂且搁下,谁想过了几个月之后,村东头的张三婶来到李家说要给李家老三说亲,却原来是,村里前几个月来了一家逃难的人家,夫妻两带着一个十四岁的女儿,谁知道
分卷阅读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