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跑道上 作者:飞天酥鱼
分卷阅读165
了,所有纪律一会儿发你手机上,最重要的一条是,不许在外就餐,发现一次,直接开除。”
陈焕之满脑袋问号,“那我昨天刚回来,还要去外面买东西的呀。”
“需要啥直接给我说,让后勤买好了给你送公寓去。”
喝,比淘宝口气还大。陈焕之面无表情说,“卫生棉条。”
刘鑫源同样面无表情接下了这一招,“啥牌子的,要多少,直接发短信给后勤小高。”
唉,这都不行,看来这次集训的决心真的狠,从现在到奥运会这是要一直封闭半年的节奏。陈焕之拱手称服,老老实实开始训练,幸好她去年就把炒股方式换成网络了,要不这会儿损失可大了。
训练计划两个人之前就交流了无数遍,她们在美期间的训练影像、纪录以及历次正式非正式比赛的纪录田领队也随时在回传,刘鑫源和徐指导两个人天天研究这些,既要学习人家先进的训练方法,也要掌握运动员的实时状态。
而最大的惊喜当然非陈焕之莫属。
她在比赛中跑出了一次10秒99后,在之后的一个多月中又数次跑进了11秒,其中成绩最好的一次是10秒93,遗憾的是,那次的录像画面中明显可见树叶摇动,应该超风速了,只是训练中没上风速计,不知道超了多少。
其他人的状态提升都在意料之中,只有元绘云的表现给了徐指导一个意外之喜,“这孩子也知道努力了,好事儿呀。”
结果去欧洲比赛一圈儿回来,虽然成绩确实提高了,但训练表现依然是咸鱼一条,气得徐指导暴跳如雷又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凭什么在外边就好好训练回来就偷懒呢?好吧,客观地说,还是比以前强的,但跟苏方方、陈焕之比那就是偷懒没有错呀。
训练狂魔陈焕之现在训练时长下降了,但训练强度提高了。身体素质的训练继续延续冬训期间的原则,具体项目则根据陈焕之的感受随时调整,而速度训练则被大大的加强了。
每天的速度专场训练中,30米、60米、100米、120米、150米,每一次都需要她按照比赛强度进行训练,而对陈焕之来说,就意味着每一次都要技能全开,按照比赛标准消耗体力,因此没了加练,她的体力消耗却依然很高,每天经验值也定额消耗11万,这才能始终保持自己的状态。
到3月5日启程前往西班牙参加室内世锦赛那天,她正好只剩了200多万经验值留下治伤应急了。
不过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一如迈尔斯的判断,对她来说,学习如何在高速运动中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爆发力和敏捷,远比盲目的身体素质训练收益更高——她现在已经能轻松打破李雪茹的7秒19纪录,只剩在比赛中实践了。
不过没有经验值打底,也造成了一点误会,比如比赛前一天适应场馆的时候,陈焕之居然像苏方方一样只训练了半个多小时就要求回酒店休息了,吓得第一次随中国军团出征的刘鑫源连连问,“受伤了吗?还是身体不舒服?”
陈焕之说,“没有啦,我只是有点累。”
结果刘鑫源更有种“果然如此、终于来了”的感觉,故作轻松地安慰她,“等我们回去调整训练计划吧,现在开始调整还来得及,别担心,每个人训练都有倦怠期,虽然生理上可能还没到极限,但是心理上已经先一步感觉不舒服了,这是正常现象,回去跟郭教授好好聊聊就好了。”
郭教授是b体大的运动心理学副教授,体总特聘分配给田管中心提供心理服务的专家之一,算是陈焕之保障组的一员,但她平时的心理评估一贯比较稳定,郭教授的主要工作也只是先通过平时相处取得她的信任,还没有进行过实际的干预。
陈焕之哭笑不得,“至于嘛,就让我休息两天就行,等比完赛回国了我继续之前的训练计划就行。”毕竟比完赛就有经验值了呀。
室内世锦赛的赛程非常紧张,女子60米排在比赛日的第二天,上午十一点预赛,下午五点半半决赛,过两个小时,晚上七点半就要决赛。一日三枪,可以说强度非常高了。
因此陈焕之预赛也收着跑来节省体力,7秒21轻松小组第一。
能够在预赛和半决赛中节省体力收着跑,也是她对技能控制力增强的表现之一,这是当她有了这种控制力后才明白的。
即使技能一开、爆发力直接飚上100,但如果这份力量像你自身的力量一样熟悉,那怎么会收不住呢?这就像是能跑11秒的人让她跑12秒跑不了一样不科学,唯一的理由就是缺乏控制能力。
而现在的陈焕之,成绩下限可以控制,上限却依然稳定,但她总觉得这种控制力跟如臂使指比,还有点距离。
半决赛上,陈焕之7秒15轻松打破李雪茹在2001年室内世锦赛上创造的7秒19全国纪录,她冲过终点线的一瞬间就听到了系统的播报,撞上尽头的海绵墙后都没等电子屏上成绩出来,扭头就去找刘鑫源,“全国纪录!我的第一个全国纪录!”
真的,太不容易了,别的项目的人恐怕体会不到女子短跑这样长期生活在大魔王统治下的感受,尤其陈焕之对打破纪录如此渴望。
“好!好!”刘鑫源虽然早在训练中就知道她有这个实力,甚至她现在还留有余力,可当这一刻真的出现的时候,也忍不住跟着她一起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但是陈焕之的7秒15在她所在的第二小组只能排到第二名,第一名是来自英属维尔京群岛的斯科特,一个比陈焕之矮了多半头的黑人姑娘,7秒12。听刘鑫源介绍,她虽然出生在加勒比海的小岛上,但一直在美国长大、接受训练,在那个以避税和旅游而闻名的小国里,她是最出色的运动员之一。
“个子矮在60米上真的有优势。”陈焕之捏着下巴站在看台边观看半决赛的第三组,苏方方和老熟人爱德华兹都在这一组。苏方方身高160,在短跑运动员中已经算娇小的了,而爱德华兹只有157,与她们相比,身高已经长到172的陈焕之就有点太高了,若无敏捷加成,光是起跑三步她就能被小个子敏捷型选手落出半个身位去。
“但现在女子100米发展的趋势已经不一样了,女子选手们都越来越高了,除了爱德华兹,已经没有一个现役1米6以下的运动员能跑进11秒了。”刘鑫源说,“好好发挥你的
分卷阅读165
-
分卷阅读165
了,所有纪律一会儿发你手机上,最重要的一条是,不许在外就餐,发现一次,直接开除。”
陈焕之满脑袋问号,“那我昨天刚回来,还要去外面买东西的呀。”
“需要啥直接给我说,让后勤买好了给你送公寓去。”
喝,比淘宝口气还大。陈焕之面无表情说,“卫生棉条。”
刘鑫源同样面无表情接下了这一招,“啥牌子的,要多少,直接发短信给后勤小高。”
唉,这都不行,看来这次集训的决心真的狠,从现在到奥运会这是要一直封闭半年的节奏。陈焕之拱手称服,老老实实开始训练,幸好她去年就把炒股方式换成网络了,要不这会儿损失可大了。
训练计划两个人之前就交流了无数遍,她们在美期间的训练影像、纪录以及历次正式非正式比赛的纪录田领队也随时在回传,刘鑫源和徐指导两个人天天研究这些,既要学习人家先进的训练方法,也要掌握运动员的实时状态。
而最大的惊喜当然非陈焕之莫属。
她在比赛中跑出了一次10秒99后,在之后的一个多月中又数次跑进了11秒,其中成绩最好的一次是10秒93,遗憾的是,那次的录像画面中明显可见树叶摇动,应该超风速了,只是训练中没上风速计,不知道超了多少。
其他人的状态提升都在意料之中,只有元绘云的表现给了徐指导一个意外之喜,“这孩子也知道努力了,好事儿呀。”
结果去欧洲比赛一圈儿回来,虽然成绩确实提高了,但训练表现依然是咸鱼一条,气得徐指导暴跳如雷又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凭什么在外边就好好训练回来就偷懒呢?好吧,客观地说,还是比以前强的,但跟苏方方、陈焕之比那就是偷懒没有错呀。
训练狂魔陈焕之现在训练时长下降了,但训练强度提高了。身体素质的训练继续延续冬训期间的原则,具体项目则根据陈焕之的感受随时调整,而速度训练则被大大的加强了。
每天的速度专场训练中,30米、60米、100米、120米、150米,每一次都需要她按照比赛强度进行训练,而对陈焕之来说,就意味着每一次都要技能全开,按照比赛标准消耗体力,因此没了加练,她的体力消耗却依然很高,每天经验值也定额消耗11万,这才能始终保持自己的状态。
到3月5日启程前往西班牙参加室内世锦赛那天,她正好只剩了200多万经验值留下治伤应急了。
不过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一如迈尔斯的判断,对她来说,学习如何在高速运动中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爆发力和敏捷,远比盲目的身体素质训练收益更高——她现在已经能轻松打破李雪茹的7秒19纪录,只剩在比赛中实践了。
不过没有经验值打底,也造成了一点误会,比如比赛前一天适应场馆的时候,陈焕之居然像苏方方一样只训练了半个多小时就要求回酒店休息了,吓得第一次随中国军团出征的刘鑫源连连问,“受伤了吗?还是身体不舒服?”
陈焕之说,“没有啦,我只是有点累。”
结果刘鑫源更有种“果然如此、终于来了”的感觉,故作轻松地安慰她,“等我们回去调整训练计划吧,现在开始调整还来得及,别担心,每个人训练都有倦怠期,虽然生理上可能还没到极限,但是心理上已经先一步感觉不舒服了,这是正常现象,回去跟郭教授好好聊聊就好了。”
郭教授是b体大的运动心理学副教授,体总特聘分配给田管中心提供心理服务的专家之一,算是陈焕之保障组的一员,但她平时的心理评估一贯比较稳定,郭教授的主要工作也只是先通过平时相处取得她的信任,还没有进行过实际的干预。
陈焕之哭笑不得,“至于嘛,就让我休息两天就行,等比完赛回国了我继续之前的训练计划就行。”毕竟比完赛就有经验值了呀。
室内世锦赛的赛程非常紧张,女子60米排在比赛日的第二天,上午十一点预赛,下午五点半半决赛,过两个小时,晚上七点半就要决赛。一日三枪,可以说强度非常高了。
因此陈焕之预赛也收着跑来节省体力,7秒21轻松小组第一。
能够在预赛和半决赛中节省体力收着跑,也是她对技能控制力增强的表现之一,这是当她有了这种控制力后才明白的。
即使技能一开、爆发力直接飚上100,但如果这份力量像你自身的力量一样熟悉,那怎么会收不住呢?这就像是能跑11秒的人让她跑12秒跑不了一样不科学,唯一的理由就是缺乏控制能力。
而现在的陈焕之,成绩下限可以控制,上限却依然稳定,但她总觉得这种控制力跟如臂使指比,还有点距离。
半决赛上,陈焕之7秒15轻松打破李雪茹在2001年室内世锦赛上创造的7秒19全国纪录,她冲过终点线的一瞬间就听到了系统的播报,撞上尽头的海绵墙后都没等电子屏上成绩出来,扭头就去找刘鑫源,“全国纪录!我的第一个全国纪录!”
真的,太不容易了,别的项目的人恐怕体会不到女子短跑这样长期生活在大魔王统治下的感受,尤其陈焕之对打破纪录如此渴望。
“好!好!”刘鑫源虽然早在训练中就知道她有这个实力,甚至她现在还留有余力,可当这一刻真的出现的时候,也忍不住跟着她一起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但是陈焕之的7秒15在她所在的第二小组只能排到第二名,第一名是来自英属维尔京群岛的斯科特,一个比陈焕之矮了多半头的黑人姑娘,7秒12。听刘鑫源介绍,她虽然出生在加勒比海的小岛上,但一直在美国长大、接受训练,在那个以避税和旅游而闻名的小国里,她是最出色的运动员之一。
“个子矮在60米上真的有优势。”陈焕之捏着下巴站在看台边观看半决赛的第三组,苏方方和老熟人爱德华兹都在这一组。苏方方身高160,在短跑运动员中已经算娇小的了,而爱德华兹只有157,与她们相比,身高已经长到172的陈焕之就有点太高了,若无敏捷加成,光是起跑三步她就能被小个子敏捷型选手落出半个身位去。
“但现在女子100米发展的趋势已经不一样了,女子选手们都越来越高了,除了爱德华兹,已经没有一个现役1米6以下的运动员能跑进11秒了。”刘鑫源说,“好好发挥你的
分卷阅读1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