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内掌柜 作者:秋味

    分卷阅读321

    ,昨儿真该给她些钱傍身。穷家富路。

    “哎呀!”萧楚北一拍大腿道,“我们要是走了,瑶瑶来信怎么办?”

    “说你变笨了,你还真是实力证明啊?瑶妹妹写信,寄回家里不就得了。”风从虎接着又嘚瑟道,“不过你确定她会写信给你。”

    萧楚北闻言这脸刷的一下阴如锅底,吓得风从虎是夺门而逃,窜的不兔子还快。不跑留着被虐么!

    1977年的高考与1978年的研究生考试作为“黄埔一期”都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观。众所周知,1977年高考因为动乱后“思想解放”的过程几经讨论,1o月才定下规则,12月才考试,所谓七七级大学生实际上是在1978年1-2月才进校的。但是几乎在高考规则确定的同时,1977年1o月高层就已决定恢复研究生招生,最初只是想让中国科学院招生,但很快更加“解放”的设想出来,到1978年1月1o日,教育部就决定把研究生招生主体扩大到经批准的一大批高校,报考资格更扩大到未毕业大学生乃至没有读过大学的“同等学力”者。报考资格放得如此之宽,录取名额却非常少,研究生与本科生录取名额之比只有如今的几十分之一,要过初试、复试两道关,从而在严格录取的前提下为“自学成才”者打开了一扇参与公平竞争之门。

    教育部同时还决定把1977、1978两级研究生一并招考,统称为1978级研究生。

    届高考到了1978年2月间有过一次补录,后来知道是一些地方旧习未除,“政审”卡掉了不少人才,高层得知后认为不对,遂决定在高分未录生中再选遗珠,这也是那届高考的又一特殊之处。不过这次补录的学校都属低档,而且多在考生志愿外,属于多给一次机会,不去也不勉强当时按志愿正式录取者不去是要受处罚的,记得那处罚是下年不得报考。

    这一年考研的主要是“运动”前的“老大学生”,少部分是当时在读的“黄埔一期”大学生和“运动”中的“工农兵学员”,少量没读过任何大学的“同等学力”者基本上也都是城里的干部、工人等“得风气之先”的群体,而且大多起码还是读过中学的。

    记得1977年高考时,除外语专业外,一般考生的外语成绩是仅供参考,不计入总分的。但研究生考试外语就是个硬杠。运动刚过,国人的外语水平普遍低,“黄埔一期”也不例外。尤其是中文、中医、中国史这类带有“国学”色彩的专业,导师大都主张重专业,而不过分要求外语。但总分数仍是一道坎。

    二十天的时间眨眼间就过了,这期间华珺瑶几乎都没出家门。

    5月5日,华珺瑶和另外635oo名考生同一时间走进不同的考场,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

    由于考前华珺瑶就去踩点认了一下教室,所以当天,她独自一人,骑着自行车就去了医学院考场。

    耿媚打算陪她来着,华珺瑶谢绝了。

    华珺瑶进到考场,好像就她一个年轻的姑娘,其他考生都是运动前的老大学生,多大岁数的都有,所以又妈妈级的坐在教室里并不稀奇。

    要考语文、政治、数学、外语、政治经济学、经济学说史、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等七门课。

    对于别人来说最难的或许是数学和外语,对华珺瑶来说是,政治经济学了,好在有一颗记忆力好的大脑。

    由于外语停学了十年,国人的外语水平普遍低,“黄埔一期”也不例外。大家都忘得差不多了,允许带字典。不少没有学过外语的考生都选考日语。因为其部分汉字意义和汉语相同,加上字典,能蒙不少分。然而翻字典很浪费时间的。

    考场上每个人考题都是由报考学校自己命题寄到考生所在地,在当时考完以后密封即往学校批改,这是当时比较人性化的设计,考虑到考生们的路途遥远和食宿的不便,当时由于考试人数较少,这样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易行。不像后来必须千里迢迢要到报考学校去考试。(未完待续。)

    第346章 赚大钱了

    一个考场就十来个人,考的都是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也不存在谁抄谁的问题。监考的人闲得没事,还好奇地一份份挨个看考生们的考题,也许他看不懂理科的考题。

    外语的华珺瑶考比较好,说到底在海外漂了那么多年。做起来比较顺畅,入乡随俗带着的英汉大辞典也没用上,因为时间本来就不富裕,翻字典更会耗去时间。

    对于她最担心的政治,背书背的好的,也不太怕!就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她没有系统的学过,考得应该最不理想。不知道其他考生的水平,没有比较尺度,她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成绩出来的也很快,跟自己估的分数也差不多,外语考的最好几乎是满分,高等数学考了八十多分,其他几门课都刚刚及格了,六十多分。对此华珺瑶不满意的这些成绩,然而她确实考生中综合成绩最高的。

    后来才知道,所有报考人大学经济系的考生,高等数学只有两个人过关,她是其中一个。也是外语成绩是最好的。

    在复试通知没有下来以前,李根生已经告诉了她,她达到了复试线。很快拿到了复试通知书,时间是六月上旬,也就是还有一个月的复习时间。

    初试通过了,找了个星期天,华珺瑶带着童装和买的肉、菜,去了华鹤年的家。

    在侨汇商店买的面包,蛋糕,早就让耿媚第一时间送过去了。

    在华鹤年的家也没多待,因为他们要积极备战期中考试,所以吃完饭,就离开了。

    悠闲的走在胡同里,看着矗立在街边的绿色邮筒,华珺瑶一拍额头,“我怎么把这事给忘了。”

    赶紧跑到邮局,打了份加急电报。

    已经回到老家驻地的萧楚北收到电报,就四个字:初试已过。

    反过来倒过去,就这四个字。

    坐在双杠上的风从虎摆动着腿道,“那电报快让你翻烂了,初试过了,你不该高兴啊?”

    “就这四个字,也不多写点儿,她人在哪儿,过的好不好。”萧楚北不满地说道。

    “你当这是写信啊?这是电报,按字收费的。”风从虎哭笑不得道,“你不会给她回信。”

    “回什么信?都没地址。”萧楚北沮丧地说道。

    “难怪了,这就帮不了你了。”风从虎摊开双手道。

    虽然不满意,好歹心里有他,寄来只言片语的。萧楚北自我安慰道,“算了,不打扰她复习了。”满脸笑容道,“我家瑶瑶还真能干,过了初试。”

    “什么叫你家瑶瑶,瑶妹妹答应跟你处对象了。”风从虎眼底藏着一抹算计道。

    “当然了。”话出口萧楚

    分卷阅读321

    -

章节目录

农家内掌柜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秋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秋味并收藏农家内掌柜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