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夜行 作者:月关
锦衣夜行第103部分阅读
的,可这无恙,与人质何异”
皇甫誉定了定神,苦笑道:“这两位还有徐老弟,请随请随我来。哦,带上你们的书信”
卜万营中,徐理陈文卜万三人守着一堆书信,面面相觑。
过了许久,卜万扫了二人一眼,沉声道:“两位,你们怎么说”
面前的书信中,有他们的家书,有宁王痛词陈切,呼吁他们归降的书信,同样还有燕王高官厚禄的封许承诺。家眷在人家的掌握之中,旧主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威名赫赫的燕王又亲笔书信与他们,如此攻势数管齐下,三位在陈亨麾下总是受到排挤戒备的卫指挥已经动了心。
年过四旬才有了一个宝贝儿子,儿子还在大宁城中的徐理率先摩拳擦掌地道:“两位兄弟,咱们本就是宁王殿下的护卫,自从被朝廷调离大宁,到了松亭关,马上就从亲娘眼里的宝贝疙瘩变成了后娘养的,这一次陈都督带咱们回大宁,美其名曰是让咱们去守土卫家,其实呢,还是因为放心不下咱们,依我说,没二话,殿下既然捎了信来,就跟着殿下反了”
卜万又盯了陈文一眼,问道:“陈兄怎么说”
陈文笑了笑道:“咱们兄弟三个是一条绳上的蜢蚱,走不了你,也跑不了我,咱们三个,但有一个重归宁王麾下,剩下两个在朝廷这边都休想再有好日子过的,这一点两位想必都已清楚。所以,不管是进是退,如何选择,咱们三个一荣共荣一辱共辱”
徐文不耐烦了,瞪眼道:“我说老陈,你东拉西扯的扯什么闲淡呢就一句话,咱们怎么办,是跟着陈都督打回大宁,还是跟着宁王燕王一起干”
陈文慢条斯理地微笑道:“我这不是在说清其中的道理吗咱们想要有所取舍,总要明白为什么取舍吧两位的父母妻儿都在大宁城,兄弟却不然,我的家眷在兴州,要是两位决心归附燕王,兄弟当无二话,不过我得马上派人回去搬取家眷”
卜万神色不动,只轻轻咳嗽一声,说道:“陈兄,家眷就不必搬取了,燕王殿下那位姓夏的使者告诉我,从花名册上获悉老兄你的底细时,燕王就已派人乔装改扮奔赴兴州了,如今么陈兄的家眷应该已经被接到大宁城里了。”
陈文笑容一僵,徐理幸灾乐祸地瞟他一眼,嘿嘿笑道:“老陈,想让我们哥俩承你的情儿,美得你,哈哈,你算说着了,咱们现在就是一条绳上的蜢蚱,这么说,咱们干”
卜万重重一点头:“干”
陈文的脸色凝重起来:“你我三人,先把自己麾下将校的家书带回去,叫他们晓得家中情形,三更时分,同时发难,直取陈亨的中军大营”
这三个人都是刀头舔血的百战将军,看着嘻嘻哈哈,一旦有所决定,却是坚毅果决,毫不迟疑。
卜万微笑道:“燕王想把大宁这八万兵,尽可能一个不伤的全带回去,能不动刀兵,最好不动刀兵。”
徐理瞪眼道:“不动刀兵,还能怎么办”
卜万泰然说道:“燕王殿下自有安排。”
他回过身去,扬声道:“夏老弟,请出来吧。”
卜万这军帐大帐套着小帐,大帐署理军务,小帐歇息睡觉,只见帘儿一掀,夏浔笑得一团和气,好像一只给老母鸡拜年的小狐狸似的,拱着手就走了出来:“卜将军好陈将军好徐将军好,大家,都好啊”
很快,徐文陈理离开了卜万的军帐,赶回了自己的营地,接着,他们麾下许多带兵的将佐,都被指挥大人唤进了中军大帐,当他们离开的时候,怀里都揣着一封家书。
将近三更的时候,卜万的军营中突然起了大火,士兵们立即鼓噪起来,初冬时节,夜风骤急,起火的帐篷一连引着了三顶帐篷,才被士兵们用沙土扑灭。
这边大火冲天,喧哗叫嚷,陈亨那里早已得了报告,把个老将军气得吹胡子瞪眼,他带了一辈子兵了,还很少碰到这种事情,好端端的居然把营帐烧了,这篝火是怎么埋的这巡营是干什么吃的老将军怒气冲冲披挂起来,带了一队亲兵便直奔卜万的大营。
然后,他就意外地看到,徐理和陈文居然也在卜万营中。一看到他们,陈亨马上发觉不妙,但是已经晚了,他的亲兵被解除了武装,老将军本人则被陈文徐理卜万三位全副披挂的指挥使拥进了大帐,然后,他就看到一个很英俊的年轻人盘膝坐在灯下,笑得天官赐福一般,他的手中拈着一封信,信皮上写着:“陈亨亲启,燕王棣”
谁也不知道卜万的军营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只是到了四更天的时候,陈亨的中军大营突然响起了聚将鼓,鼓声震天,十里皆闻,各营主将不知就里,但是陈亨治军甚严,谁也不敢怠慢,急忙披挂起来,纷纷赶往中军大帐参见主帅。
中军大帐,陈文徐理卜万等几员大将顶盔挂甲,肋下悬刀,端立在据案而坐的陈亨左右,夏浔俨然谋士,站在陈亨近前,微微蹙眉道:“去袭刘真大营陈都督,这会不会太冒险了些,依照燕王殿下的意思,将军只要能把这支大军毫发无伤地带去大宁,便是奇功一件。老将军现在能约束住这支军队为都督所用也就足够了,今夜易帜,今夜便用其作战,万一生出事端”
老将陈亨信心十足地道:“今夜老夫投到燕王麾下,明日刘真就会知道了。老夫既已决意投奔燕王,就得为燕王殿下打算,若是待刘真得到消息退回松亭关,殿下接收大宁都司八万精兵的计划便难圆满,为将者,当善于捕捉战机,机会难得,不可放过”
夏浔听了暗自感慨,大明如今这些将领当真不是吃素的,难怪能杀得北元丢盔卸甲。
陈亨数度随燕王朱棣出塞,算是朱棣手下得用的老将,因为这层关系,朝廷怕他站到燕王一边,把他调到了关外控制宁王,可谁也想不到燕王竟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到了关外,占据了大宁城。陈亨既是燕王的旧部,又落在卜万手中,非降不得生还,唯一的选择只能是投降。
可是最难得的是,一旦有所决定,他能马上转变立场,杀伐决断,毫不迟疑,如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换做是夏浔,怕是做不到的,这也正是让夏浔感佩不已的地方。正是陈亨的这个决定,使得朱棣此后收服大宁都司八万劲卒的过程,几乎是一路坦途,毫无阻滞。
大宁行都司所领兴州营州二十余卫,皆西北精锐;朵颜泰宁福余三卫,俱是元朝降将,所统番骑劲卒尤其骁勇。燕王在战略上从防守转变为进攻,就是从攻克大宁收服西北八万精兵开始。燕王曾对世子高炽私下言语:“为父取天下,自克大宁始。为父克大宁,杨旭首功,陈亨次之”
次年攻济南,陈亨负创,返北平休养,因年老伤病集于一身,不久便病故了,但是恩怨分明的朱棣称帝后,并没有忘记陈亨的功劳,论功行赏,竟然封了陈亨一个泾国公,子孙后代,俱享福荫。
老陈亨眼光独到,一辈子只做了两次选择,第一次是放弃了元朝的万户官不做,于群雄之中慧眼独具,偏就投奔了濠州的朱元璋,成就一生富贵前程,第二次虽是中计被迫,但他一旦有所选择,马上就能站在所选择的人一边全力为他打算,称得上是明利害善决断的一世之雄。
第八部 战中原
第314章 会州立军
刘真另领一路兵马逶迤于后,他做梦也没有想到,陈亨的人马会突然倒戈。
陈亨是一名沙场老将,战阵经验极其丰富,他知道,率领大军突然返回,刘真对此不可能不生警觉,想要不伤一兵一卒地诈营恐怕是办不到的,但是要趁其不备予以突袭或者包围却相当容易,于是向三军将士申明自此刻起,全军易帜,改奉燕王旗号之后,立即下令全军沿原路返回,围困刘真的兵马。
刘真果然上当,当他的探马回报,发现陈亨都督大军返回时,刘真也感到有些古怪,他连忙下令三军就地扎下营盘,又命探马去问询于陈亨,陈亨回复他说,燕军已然潜出关外,现在大宁失守,朱鉴战死,大军不可再仓促冒进,宜返回松亭关再做道理,叫他原地等候,等他到了共同商议对策。
刘真听说燕王已到关外,而且占了大宁,不禁大吃一惊,他原地扎下营盘,一心等候陈亨,结果陈亨的大军一到,马上就对刘真的大营实施了包围。这么大的阵仗,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出问题,但是要做出反应却不是那么容易的,昨天还是友军,今天就成了敌人,这样戏剧性的变化,刘真麾下将士谁能事先想到陈亨大军的包围圈已初现雏形,刘真军中才意识到不妙。
但是这时候得到塞哈智送信的张玉率领燕王麾下全部骑兵和朵颜三卫的骑兵也赶到了,张玉率兵一万五千人,朵颜三卫仓促之间各凑骑卒一千人,合计一万八千人,全部是骑兵,这股生力军一到,万马千军往高岗上一立,对刘真大军心理上的冲击力不言而喻。
刘真的兵力本来就比陈亨少,陈亨统兵三万,他只一万五千有余,张玉和朵颜三卫一到,以如此优势的兵力,足可以对他们实施严密包围,而守卫松亭关的兵主要是什么兵种
步兵
张玉和朵颜三卫足足一万八千名骑兵的加入,攻可以成为一把锋利无比的尖刀,追可以彻底瓦解他们的突围,让他们一兵一卒也休想逃回松亭关。两军对峙,尚未交锋,刘真军中士气已泄。
陈亨见此情形,微微一笑,环顾左右道:“待老夫去见刘真,说他归降。”
左右诸将齐齐动容,夏浔也吃惊地道:“老将军不可,万一刘真把老将军扣住”
“他不敢”
陈亨淡淡一笑,一抛长须,从容说道:“老夫知刘真深矣,刘真不是莽撞之辈,他该知道,扣住老夫一人,绝对解不了他的困局,此人乃是一员良将,如果能为燕王殿下所用,与殿下大有助益。”
说罢,陈亨不听众人再劝,单骑独马,驰向刘真大营。
刘真营中上下,谁不认得陈大都督,一见他单骑驰来,持弓守在辕门前的明军都默默地垂了弓箭,悄悄闪向两旁,结枪阵的士兵面面相觑,不见上官下令,眼见陈亨已到面前,便也自作主张,刷地一下闪开了道路。
立在中军兵车结成的点将台上的刘真见此情形,暗暗苦笑一声,知道军心士气,实不可用了,心中不禁暗暗做了一个决定。
陈亨单骑驰到兵车结成的点将台前,一勒马缰,立住了身子。
刘真按剑问道:“都督困我大营,是何道理”
陈亨道:“燕王殿下确已不知自何处出关,攻占了大宁城,本都督麾下宁府三护卫接到宁王秘信后,尽皆反了,老夫麾下兵将收到大宁家书,也大多生了异心,老夫自己亦陷在他们手里,同时,又有燕王写给老夫亲笔书信一封,你也知道,老夫曾在燕王座前为将,多次随燕王征战漠北,这种情形下,老夫还有别的选择么”
刘真听了默然不语,陈亨又道:“刘总兵,如今你同老夫一样,已是别无选择,何必让兄弟们徒劳丧命呢,老夫单骑入营,一是念着咱们袍泽情意,二来也是念着你是一员难得的良将,不忍让你为了皇室内部之争而白白送命。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新帝登基之后,朝廷对我武人如何相待,想必你的心中也很清楚,刘总兵当此时刻,该做决断了。”
刘真摇头:“多谢陈都督美意,皇上是道统所在,刘真身受国恩,不愿背负乱臣贼子之名。”
陈亨眉头一皱,大声喝道:“刘总兵,忠有大忠,亦有小忠,大忠者忠国不忠君忠事不忠人,小忠者忠君不忠国忠人不忠事。方孝孺黄子澄齐泰之流就是小忠了,兼之目光短浅,食古不化,虽以忠良自诩,于国于民有害无益
老夫虽是武人,耳闻那书呆子要搞什么井田之制,都要笑掉大牙。自辅佐皇上至今,这酸儒干了些甚么好事哼他就干了两件事,一是改甚么上古官制,堂堂皇皇,沽名钓誉,其实呢不过是削减税法兵诸司官员,大肆增添国子监御使台的文人罢了;
另一件事,就是削藩,削得叔侄相残,天下不安。朝廷由着这帮书呆子折腾,能做出甚么好事来老夫将近七旬,一生征战沙场,你道老夫怕死么若不是因为这些书呆子干的那些蠢事让老夫生了一肚子鸟气,你道老夫就肯痛快归降”
这番话,只听得刘真左右兵将人人为之动容,刘真却心如铁石,不为所动,只道:“陈都督金玉良言,奈何人各有志”
陈亨白眉一耸,怒道:“难道刘总兵真要与老夫动武,让我大宁官兵自相残杀”
刘真哈哈一笑,说道:“陈都督是刘真的顶头上司,如今外边又有数倍于我的大军,士气尽丧,刘真如何能战我也不想让将士们徒劳送死。”
陈亨有些讶异,目光一凝,问道:“那么刘总兵意欲何为”
刘真道:“这营中兵马,刘真尽数付与都督,只求都督赐刘真一匹马,刘真自去归附朝廷。”
陈亨愕然:“刘总兵可知此一去朝廷纵不治你死罪,亦难再谈前程。”
刘真道:“若是一战,徒送将士性命,若是归降,愧对皇上和朝廷,刘真所作所为,但求心安而已。”
陈亨摇摇头,又点点头,终于长长一叹道:“罢了,你自去吧”
他提马睥睨,高声道:“刘总兵与老夫一战,寡不敌众,故而单骑突围,都听清了么”
三军哑然,迟疑不敢答。
陈亨大怒,厉声喝道:“兔崽子们,耳朵里塞了驴毛吗听清楚没有”
众将士机灵一下,齐齐应道:“听清了”
陈亨下马,抚了抚马鬃,对刘真道:“刘总兵,老夫这匹好马,就送给你了。”
刘真腾身跳下战车,翻身跃上战马,向营中将士投注了最后一眼,又向陈亨重重地一抱拳,奋起一鞭,马蹄“踏踏踏踏”如敲羯鼓,在万马千军注视之下,单骑远去,好不孤零。
陈亨摇摇头,跳上战车,高声吩咐道:“三军将士听我号令,兵发松亭关”
陈亨本就是松亭关主帅,这一番领着六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回松亭关,松亭关守将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眼见得大都督刚刚率军离开,又旗幡招展地赶了回来,连忙开关请见,陈亨带着兵马进了松亭关,这才召集守将,说明情况。
事到如今,一切已尽在他的掌握,松亭关守军将士还能有什么好说的,于是明旗顺利扯下换上了燕旗,须臾之间,松亭关就掌握在燕王手中了,燕王在大宁闻讯狂喜,兵贵神速,他也不敢在大宁久耽,便扯了那新媳妇上轿般扭扭捏捏的老十七宁王,一齐奔向松亭关,沿途与宁王联名传檄,招降各镇驻兵。
燕王有五万人,大宁都司官兵共计八万人,泰宁福余朵颜三卫凑了精骑兵共计五千人,当燕王自松亭关浩浩荡荡杀回关内时,兵力已是出关时的三倍。尤其难得的是,兵种构成中增加了大量的骑兵,其中尤以朵颜三卫更是燕王的杀手锏,两军阵前,大集团军作战,使这样一支犀利无匹的精锐铁骑直扑敌阵,冲溃敌军阵线,对胜败起着异乎寻常的重大作用。
但是燕王没有急着返回北平,大队人马到了会州时,燕王突然下令停止前进,就地扎营,在这里休整了三天。三天时间,燕王对自己的近十五万大军进行了整编,原来的左中右三军,正式设立为中左右前后五军。每军设左右两名副将。
都指挥张玉统领中军,以李郑享何寿为副职;朱能统领左军,以李浚朱荣为副职;李彬统领右军,以徐理孟善为副职;徐忠统领前军,以陈文吴达为副职;房宽统领后军,以和永忠毛整为副职。像陈亨这样足智多谋,年岁又太长的老将,燕王不舍得他们冲锋陷阵,俱留在燕王行辕,共商大计。
三军整编,焕然一新,军纪森严,不过只有军中只有极少数人,比如朱能张玉这样的燕王心腹大将才知道,会州立军,实际上并非只有五军,而是六军,还有一支特殊的军队,这支秘密军队的主将正是夏浔。
“杨旭,若非你自龙潭虎岤当中救了本王三个儿子回来,本王唯有俯首就戮,怎能起兵靖难若非你巧妙勾连,从中运筹,本王岂能尽拥大宁八万精兵,致有今日局面兵者,诡道也,谍报消息,断非小技,用之得当,可抵百万雄师。
本王决定,与五军之外,另立一军,名曰飞龙秘谍,由你任谍军首领,军中将士精明伶俐者,任你挑选,另有自大宁带来的金珠玉宝无数,尽你取用。敌我上下,无人不可查,本王另许你临机专断之权,凡事,只须向本王一人禀报”
第315章 燕山雪
燕山雪,大如席。
明军冒雪攻城,红的血白的雪,渲染大地,一片凄艳迷离。
都督瞿能的两个儿子率领两千名士卒攻打张掖门,城内建材大都将要用光,加高垒壁材料也已不足,擂石滚木告罄,箭矢也是零零星星,已经无法对城下撞门的明军实施有效打击,那座饱受蹂躏的城门在士兵们抱着撞城木无数次的反复冲击下,终于轰然暴裂,明军士气大振,欢呼声四起。
瞿能大喜,立即亲自挥刀加入战团,将自己身边的三百名将校全部投入战斗,同时命人立即快马通知在郑村坝遥控指挥战斗的曹国公李景隆,请李大将军马上增兵。
燕军也知一旦城破,万无幸理,蜂拥到城门洞下,与明军殊死肉搏起来,一时间地上死尸无数,双方士兵就踏着那些血肉模糊的尸体,拼命地挥刀举枪,一刻不敢停歇,更无半点花式,杀杀杀他们用生命扩大着或阻滞着破城的时间。
鲜红的血,涂满了大地。
骤急的雪,倾刻间掩去。
须臾,苍茫的白色再度被鲜红涂染
李景隆听说张掖门已破,不由大喜若狂。
天气越来越冷了,朱高煦那个小兔崽子率领游骑兵不断地袭击明军补给线,弄得军中缺衣少粮,现在大军连御寒的冬服都没有,一到晚上,士兵们只能抱在一起取暖,现在五十万大军中已经有许多人生了冻疮,军心士气乃至战斗力都大打折扣,再不攻下北平城,李景隆真不知道该如何让这五十万人在北平城下安然过冬了。
北平城中的敌人虽然骁勇,可是比起严冬这个天敌,显然更加叫人惧怕。李景隆还真没想到在士兵大量非正常减员的情况下,瞿能靠着那么点兵力,居然可以攻破城门,由此可见,城中守军也是越来越少,已经无力守护全城了。
李景隆大喜上马,立即下令召集七卫兵马,随他增援,将令刚下,李景隆心中倏然一动:“不妥,我在郑村坝,距张掖门还有二十来里路,万一等我到了,瞿能已攻进城去,这破城首功”
李景隆眼神一动,立即吩咐亲兵道:“速速通知瞿都督,他兵微将寡,万勿深入,只许守在城门外,不得妄进一步,待本国公大军齐至,再攻入城去,这是本国公军令,不得违抗,快去”
那信使得了将令,急急驱马赶回报信,李景隆这里急三火四召集兵马,足足用了大半个时辰,才把那些士兵自帐篷中都赶出来,一个个穿着秋衣,站在大雪中瑟瑟发抖,因为活动太少,手脚都冻得僵硬了,连枪都拿不稳,只能挟在肋下。
李景隆这时候也顾不得再讲究军容军貌,只管喝令他们全部跑步前进,增援张掖门,大队人马呼啦啦地向着张掖门赶去。
瞿能得到李景隆的将令后,气得几乎一头撞死在张掖门下,奈何军令如山,李景隆的亲兵手持金批令箭在那虎视眈眈的看着呢,只得收拢人马,将兵力收缩到城门洞下,与燕军在此苦战。聊可自蔚的是,那城门已被撞得四分五裂,燕军就算夺回城门,也不可能像上一次夺回丽正门时一样把它关上了。
听说张掖门失守,徐妃和世子高炽惊慌失色,慌忙赶赴张掖门,王妃和世子身边,衣甲齐全者不足百人,还有些杂色衣裳的民壮,乱哄哄地跟着,城中的兵力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现在守城的主力军已经成了北平百姓老弱妇孺,也难怪瞿能数千兵就能破城,要不是明军连冻带饿,也是战力大减,这千疮百孔的北平城早就守不住了。
“张掖门破了,这北平终于守不住了么我终于没有等到夫君回援。”
徐妃的战甲上也满是血污,已经看不出那明盔明甲的本来颜色,她提着一口刀,一边跑,一边看着左右那些老弱残兵,不由得鼻子一酸,眼睛已被泪水润湿,本来大雪茫茫,这时看去,更是朦胧一片了。
“哎哟”
世子朱高炽一声叫,整个人都滑了出去,扶着他的两个人被这大胖子一带,也随着他一齐摔了出去。原来那地上有一汪积水,已经冻结成冰,冰上又下了雪,朱高炽一脚踏去,站立不稳,整个人打着横儿就滑了出去,这一跤滑出两丈多远,撞得他晕头转向。
“炽儿”
徐妃回头叫,朱高炽晕头转向地爬起,大叫道:“母亲不要管我,夺回张掖门要紧”
徐王妃咬咬牙,一摆手便带着人马向前跑去,朱高炽让那两个亲兵把他拉起来,四下一找,自己的刀都不知道甩到哪儿去了,地上积雪甚厚,可不好找。朱高炽拍拍冻得红通通的好像胡萝卜似的大手,吼道:“不找了,去城门”
“慢着”
刚刚跑出两步,朱高炽突然站住,慢慢扭过头,直勾勾地盯着自己方才滑倒的地方,眼中渐渐泛起奇异的光芒。
这时候,远处一队灰衣僧侣提着棍子飞一般跑来,领头的正是道衍,这道衍在北平出谋画策居中指挥鼓舞士气,北平能坚持到现在,这位站在徐王妃和世子高炽背后的和尚出力甚巨,他正在另一道城墙上指挥防御,忽听张掖门失守,也是大惊失色,马上领了一队亲手调教的僧兵赶来。
“世子”
“道衍大师”
朱高炽急叫:“我娘已率人赶去张掖门,大师快快赴援”
“老衲晓得了”
道衍双眉一耸,一双三角眼满是凛凛的杀气,已是全无半点出家人的慈眉善目了:“世子,速速避入内城,一旦外城不保,唯有坚守内城了。”
“不成,内城守不得长远,大师务必与我娘把明军赶出张掖门,炽有一计,可解安危”
道衍惊奇地看了他一眼,这时候不是追问时候,但他知道朱高炽性情沉稳,如无把握,断不会做此妄语,他对这位世子也算是信任之极了,只重重一顿首,说道:“好,老衲豁出一死,也要把明军赶出张掖门,世子只管依计施为”
说罢大袖飞舞,一阵狂风也似的卷去了。
徐妃率亲随死士杀到张掖门下,这位“女诸生”此刻俨然成了母老虎,手舞双刀,冲杀在前,其势锐不可挡,本来苦苦支撑在城门洞下的燕军士气大振,拼死抵抗下竟将明军防线向后推进了数丈,瞿能刚令两个儿子发动反冲锋,道衍领着一队僧兵也到了,这和尚平时都不用兵刃的,这时候也捡起一柄长刀,如狼似虎地杀进敌群。
在一个妇人一个和尚的带领下,这队半军半民的守军居然把瞿能两个骁勇善战的儿子赶出了城门。
“退后退后”
已赶到城墙上的朱高炽命人高喊,城下道衍徐妃等人闻警刚刚避到城门洞下,城上就瓢泼大雨般泼洒下些不知甚么东西,明军恐是金汁粪汤,慌忙退却观其动静,却原来是沸水,那水溅到身上,灼痛难忍,一旦落地,热气沸腾,本来大雪漫天,地上又水气弥漫,一时如同大雾,竟然封锁了城门,内外不能视物。
紧接着,城下便抛下一捆捆柴禾,继而复泼热水,同时朱高炽令手下不再节省箭矢,城头守军有限的箭矢全部利用这段时间疾射下去,射伤许多明军。
朱高炽用热水,本来是为了阻敌,他还担心热水不宜结冰,可又没有两全之策,心中颇为忐忑,却不知热水比冷水更容易结冰,朱高炽这一下歪打正着,那柴禾越摞越高,热水一层层泼上去,等到城头箭矢告罄,再也拿城下敌军没有办法的时候,一座冰墙已经矗立在张掖门前,将那城门牢牢地堵住。
原来朱高炽幼时听父亲讲草原上的事情,曾经提到,有草原部落为了抵御寒风,曾以草捆和水冻结成墙,冬季时族人便躲在墙内背风的地方,等到春暖花开,部落迁徙,那冰墙也自动瓦解这种快速筑城之法,只是一直没有想到利用在北平城上,方才他滑了一跤,看到脚下薄薄的那层冰,突然就想到了这件事,没想到果然奏效。
徐妃见儿子竟想出这般妙计,不禁又惊又喜,上了城墙向儿子匆匆问了几句,获悉事情经过,徐妃着实地夸奖了儿子几句,马上传下令去,九城俱都照此办理,一时间九城守军纷纷泼水浇城,把一座北平城变成了一座坚硬光滑晶莹剔透的水晶宫。
李景隆领着兵来了,一连跑了二十多里路,这些兵的血脉都跑开了,精神抖擞,“士气高昂”,不过他们来了也没甚么用了。大雪迷茫中,那些南军将士眼见如此奇迹,只觉燕军似有天助,根本不可战胜,不由得大为沮丧。
更糟糕的是:燕王朱棣率十五大军已经过了孤山北河,此时堪堪迎上驻扎在郑村坝外拱御李景隆中军的外围部队:都督陈晖部。
李景隆攻城,骑兵是最没有用武之地的,所以骑兵被他放在了最外围,这就是陈晖所部了。李景隆五十万大军,多从南来,因此步卒不少,专门的骑兵部队就这么一支,大约两万人上下,扔在那荒郊野外“放羊”一般散养。
今天是今冬第一场雪,而且是暴雪,许多南军一辈子还是头一回见着雪,他们袖着双手正在那哆哆嗦嗦的看“西洋景”呢,因为大雪遮蔽了视线,所以直到燕军快冲到面前他们才发现,燕军如蚁,漫山遍野
第316章 极品李景隆
孤山以北的那条河叫白河,河水湍急,虽已严冬,却是刚刚结冰。燕军尝试过河,结果人马上去,虽然小心翼翼,仍是行不多远,冰面便会裂开,无法通行。夏浔见此情景,忙向燕王建议铺设木板一类的东西,扩大受力面。
一时之间无处去找木板,燕军便砍伐了许多小树扎成木排,铺到河面上,如此一来,燕王的大军果然顺利通过了白河,大军过河之后便直扑郑村坝,迎面正撞上陈晖的骑兵军团。
陈晖所部惊见燕军如从天降,仓惶跑回营中牵马套鞍,一通忙碌,燕军骑兵率先过河,速度何等快捷,不等他们准备妥当便一阵风般冲营而过,后边步卒如同一团团兵蚊,浩浩荡荡,把陈晖的两万兵马淹没在燕王的大军当中,居然没有阻碍燕军行进的速度。
好钢用在刀刃上,朱棣以朵颜三卫的骑兵为先锋,亲自率领这支尖刀骑兵杀向明军大营。其实燕军与明军陈晖部交锋的时候,其后数座大营的明军已经得到警讯,奈何此时情形与当初燕军里应外合破了耿炳文的地字营从而马踏连营时相仿,李景隆排兵布阵还不及耿炳文呢,这一座座连营扎起来,如果抵挡已经破阵而入的燕军
燕王率领悍不可挡的骑兵一路杀将过去,只杀得冻饿交加,身体活动不开,连平时一半战力都发挥不出来的明军人仰马翻,弃械投降者不计其数,燕王连踹七座营垒,这才因马力疲惫,停止继续冲杀。
此时,李景隆领着增援张掖门的七卫兵马刚刚怏怏地赶回来。朱棣伫马歇息了,随行于后的张玉却接过了朱棣的接力棒,再度发起了冲锋,堪堪迎上李景隆来来回回跑了四十多里地已经疲惫不堪的大军。
朱棣作战一向的习惯,这也是同漠北蒙古人做战养成的习惯,那就是敢打敢冲,一旦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绝不放过,务必尽全力将胜利战果扩大,宜将剩勇追穷寇。因为草原部落几乎是百分百的骑兵队伍,你稍有犹豫,他就逃之夭夭望尘难及了,所以反应务必要快,行动务必果决。
而这恰恰是李景隆所欠缺的,同时他的军队缺衣少粮,久攻北平不下士气又低迷,最最糟糕的就是人力有时尽,这七卫官兵可是刚刚来了一段长途拉练,正是腿脚酸软无力的时候,结果一触即溃,一溃即退,一退即散,军不成军,落荒而逃,一时间,明军自相残踏,死伤无数。
如果李景隆不是贪图入城首功,瞿能顺利破城,此刻该是燕王在北平城下,望着城头飘扬的李字大旗黯然泪下吧,可惜,大局已定,没有如果了。
这段故事,换成dota版就是:
李景隆和燕王对拆基地。和李景隆同一阵营的瞿能快拆掉门口炮塔了。结果李景隆怕他拆塔拿钱,让瞿能退回来。
于是燕王顺利拆掉兵营回头伏击李景隆,然后系统发出一阵雷霆怒吼:
燕王完成双杀
燕王完成三杀
燕王已经杀人如麻
木有杀戮成神的朱棣不是好dotaer,
配合的如此默契,
李景隆,是多么极品的一个人吖
燕军一路追杀,李景隆落荒而逃,被燕军切断了他与围攻北平城的明军间的联系。
此时,天色已晚,燕军长途奔袭也是人困马乏,燕王见北平仍在自己手中,急迫的心情已经平定下来,因此鸣金收兵,安营扎寨,他自大宁归来时,从大宁松亭关兴州等在陆续获得了大量粮草辎重,只是运输不便,现在还姗姗行于其后。
不过这也没有关系,李景隆的营盘被他连窝端了,这里还攒着不少粮食呢。李景隆的中军大营设在郑村坝,所以辎重给养都是运到这里,再由他拨付三军。因为朱高煦不断袭击明军补给线,补给运来不易,李景隆要供应五十万大军吃用,那消耗何等惊人,因此节衣缩食,不舍得大手大脚,这一下全归了朱棣。
这些粮食供应李景隆的五十万兵马有点困难,可要供应朱棣的十五万人马却很容易,三军将士俱都吃了一顿饱饭,那些弃械投降的明军可怜巴巴地看着,馋得直咽唾沫。如何解决这些降兵,成了燕王朱棣马上就要解决的大问题。
杀是不能杀的,不只燕王,燕王麾下将领也都达成了这个共识。如果把降兵都杀了,那就是最愚蠢的行为,誓必让战意本不坚决的朝廷大军从此与燕军作战勇往直前,再不思退路。可是都收下那也不成,燕王养不起这么多兵。
朱棣思索良久,对左右将领道:“兵在精而不在多,本王虽少兵马,然南军实不可用。南军久离故乡,人心思归,军心不稳,留之只能坏俺军心,且本王粮草有限,养不起这许多降卒。不如放之归去,以懈朝廷兵马决死之心”
左右将领连连称善,朱棣便下令给这些降兵吃顿饱饭,并告诉他们,次日一早,放他们还乡。
朱棣营中吃喝不愁,仓惶逃离的李景隆部却是连帐篷都没有了,这一夜忍饥挨饿担惊受怕的,夜间竟有士兵悄悄弃械逃走。士兵逃走不希奇,希奇的是朝廷讨逆大将军五十万朝廷大军的最高统帅曹国公李景隆李大人居然也做了逃兵,他和自己那扮作亲兵的爱妾抱在一起,颤抖到三更时分,终于忍无可忍,颤抖着下令拔营南去。
这位仁兄一旦决心要走,当真是归心似箭,连围在北平城外的各路兵马,都没留下个亲兵去想办法捎个口信,等到天亮的时候,朱棣营中士兵惊奇地发现,对面曹国公驻营之处居然空空如野,数万兵马夜间调动行军,居然没有传出一点声息没有被燕王军中察觉,如果李景隆对敌做战时也能做到这般神鬼莫测,当真是天下无敌了。
燕王闻讯,也不追赶,只将被俘的南兵全部遣出了大营,这些南兵两手空空玩了命的向南逃去,他们的盔甲武器全被朱棣给留下了,每人只由燕军发给了两个馍馍和一封信,燕王朱棣发动全营上下所有识字的士兵连夜抄下的一封信。
这信当然是那位经子九流星历医卜戏曲音乐历史兵法黄老诸术莫不精通的全能型人才宁王朱权为燕王捉刀写就的檄文。
朱权这封檄文,比他四哥朱棣写的更好。
“我皇考太祖高
锦衣夜行第103部分阅读
-
锦衣夜行第103部分阅读
的,可这无恙,与人质何异”
皇甫誉定了定神,苦笑道:“这两位还有徐老弟,请随请随我来。哦,带上你们的书信”
卜万营中,徐理陈文卜万三人守着一堆书信,面面相觑。
过了许久,卜万扫了二人一眼,沉声道:“两位,你们怎么说”
面前的书信中,有他们的家书,有宁王痛词陈切,呼吁他们归降的书信,同样还有燕王高官厚禄的封许承诺。家眷在人家的掌握之中,旧主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威名赫赫的燕王又亲笔书信与他们,如此攻势数管齐下,三位在陈亨麾下总是受到排挤戒备的卫指挥已经动了心。
年过四旬才有了一个宝贝儿子,儿子还在大宁城中的徐理率先摩拳擦掌地道:“两位兄弟,咱们本就是宁王殿下的护卫,自从被朝廷调离大宁,到了松亭关,马上就从亲娘眼里的宝贝疙瘩变成了后娘养的,这一次陈都督带咱们回大宁,美其名曰是让咱们去守土卫家,其实呢,还是因为放心不下咱们,依我说,没二话,殿下既然捎了信来,就跟着殿下反了”
卜万又盯了陈文一眼,问道:“陈兄怎么说”
陈文笑了笑道:“咱们兄弟三个是一条绳上的蜢蚱,走不了你,也跑不了我,咱们三个,但有一个重归宁王麾下,剩下两个在朝廷这边都休想再有好日子过的,这一点两位想必都已清楚。所以,不管是进是退,如何选择,咱们三个一荣共荣一辱共辱”
徐文不耐烦了,瞪眼道:“我说老陈,你东拉西扯的扯什么闲淡呢就一句话,咱们怎么办,是跟着陈都督打回大宁,还是跟着宁王燕王一起干”
陈文慢条斯理地微笑道:“我这不是在说清其中的道理吗咱们想要有所取舍,总要明白为什么取舍吧两位的父母妻儿都在大宁城,兄弟却不然,我的家眷在兴州,要是两位决心归附燕王,兄弟当无二话,不过我得马上派人回去搬取家眷”
卜万神色不动,只轻轻咳嗽一声,说道:“陈兄,家眷就不必搬取了,燕王殿下那位姓夏的使者告诉我,从花名册上获悉老兄你的底细时,燕王就已派人乔装改扮奔赴兴州了,如今么陈兄的家眷应该已经被接到大宁城里了。”
陈文笑容一僵,徐理幸灾乐祸地瞟他一眼,嘿嘿笑道:“老陈,想让我们哥俩承你的情儿,美得你,哈哈,你算说着了,咱们现在就是一条绳上的蜢蚱,这么说,咱们干”
卜万重重一点头:“干”
陈文的脸色凝重起来:“你我三人,先把自己麾下将校的家书带回去,叫他们晓得家中情形,三更时分,同时发难,直取陈亨的中军大营”
这三个人都是刀头舔血的百战将军,看着嘻嘻哈哈,一旦有所决定,却是坚毅果决,毫不迟疑。
卜万微笑道:“燕王想把大宁这八万兵,尽可能一个不伤的全带回去,能不动刀兵,最好不动刀兵。”
徐理瞪眼道:“不动刀兵,还能怎么办”
卜万泰然说道:“燕王殿下自有安排。”
他回过身去,扬声道:“夏老弟,请出来吧。”
卜万这军帐大帐套着小帐,大帐署理军务,小帐歇息睡觉,只见帘儿一掀,夏浔笑得一团和气,好像一只给老母鸡拜年的小狐狸似的,拱着手就走了出来:“卜将军好陈将军好徐将军好,大家,都好啊”
很快,徐文陈理离开了卜万的军帐,赶回了自己的营地,接着,他们麾下许多带兵的将佐,都被指挥大人唤进了中军大帐,当他们离开的时候,怀里都揣着一封家书。
将近三更的时候,卜万的军营中突然起了大火,士兵们立即鼓噪起来,初冬时节,夜风骤急,起火的帐篷一连引着了三顶帐篷,才被士兵们用沙土扑灭。
这边大火冲天,喧哗叫嚷,陈亨那里早已得了报告,把个老将军气得吹胡子瞪眼,他带了一辈子兵了,还很少碰到这种事情,好端端的居然把营帐烧了,这篝火是怎么埋的这巡营是干什么吃的老将军怒气冲冲披挂起来,带了一队亲兵便直奔卜万的大营。
然后,他就意外地看到,徐理和陈文居然也在卜万营中。一看到他们,陈亨马上发觉不妙,但是已经晚了,他的亲兵被解除了武装,老将军本人则被陈文徐理卜万三位全副披挂的指挥使拥进了大帐,然后,他就看到一个很英俊的年轻人盘膝坐在灯下,笑得天官赐福一般,他的手中拈着一封信,信皮上写着:“陈亨亲启,燕王棣”
谁也不知道卜万的军营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只是到了四更天的时候,陈亨的中军大营突然响起了聚将鼓,鼓声震天,十里皆闻,各营主将不知就里,但是陈亨治军甚严,谁也不敢怠慢,急忙披挂起来,纷纷赶往中军大帐参见主帅。
中军大帐,陈文徐理卜万等几员大将顶盔挂甲,肋下悬刀,端立在据案而坐的陈亨左右,夏浔俨然谋士,站在陈亨近前,微微蹙眉道:“去袭刘真大营陈都督,这会不会太冒险了些,依照燕王殿下的意思,将军只要能把这支大军毫发无伤地带去大宁,便是奇功一件。老将军现在能约束住这支军队为都督所用也就足够了,今夜易帜,今夜便用其作战,万一生出事端”
老将陈亨信心十足地道:“今夜老夫投到燕王麾下,明日刘真就会知道了。老夫既已决意投奔燕王,就得为燕王殿下打算,若是待刘真得到消息退回松亭关,殿下接收大宁都司八万精兵的计划便难圆满,为将者,当善于捕捉战机,机会难得,不可放过”
夏浔听了暗自感慨,大明如今这些将领当真不是吃素的,难怪能杀得北元丢盔卸甲。
陈亨数度随燕王朱棣出塞,算是朱棣手下得用的老将,因为这层关系,朝廷怕他站到燕王一边,把他调到了关外控制宁王,可谁也想不到燕王竟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到了关外,占据了大宁城。陈亨既是燕王的旧部,又落在卜万手中,非降不得生还,唯一的选择只能是投降。
可是最难得的是,一旦有所决定,他能马上转变立场,杀伐决断,毫不迟疑,如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换做是夏浔,怕是做不到的,这也正是让夏浔感佩不已的地方。正是陈亨的这个决定,使得朱棣此后收服大宁都司八万劲卒的过程,几乎是一路坦途,毫无阻滞。
大宁行都司所领兴州营州二十余卫,皆西北精锐;朵颜泰宁福余三卫,俱是元朝降将,所统番骑劲卒尤其骁勇。燕王在战略上从防守转变为进攻,就是从攻克大宁收服西北八万精兵开始。燕王曾对世子高炽私下言语:“为父取天下,自克大宁始。为父克大宁,杨旭首功,陈亨次之”
次年攻济南,陈亨负创,返北平休养,因年老伤病集于一身,不久便病故了,但是恩怨分明的朱棣称帝后,并没有忘记陈亨的功劳,论功行赏,竟然封了陈亨一个泾国公,子孙后代,俱享福荫。
老陈亨眼光独到,一辈子只做了两次选择,第一次是放弃了元朝的万户官不做,于群雄之中慧眼独具,偏就投奔了濠州的朱元璋,成就一生富贵前程,第二次虽是中计被迫,但他一旦有所选择,马上就能站在所选择的人一边全力为他打算,称得上是明利害善决断的一世之雄。
第八部 战中原
第314章 会州立军
刘真另领一路兵马逶迤于后,他做梦也没有想到,陈亨的人马会突然倒戈。
陈亨是一名沙场老将,战阵经验极其丰富,他知道,率领大军突然返回,刘真对此不可能不生警觉,想要不伤一兵一卒地诈营恐怕是办不到的,但是要趁其不备予以突袭或者包围却相当容易,于是向三军将士申明自此刻起,全军易帜,改奉燕王旗号之后,立即下令全军沿原路返回,围困刘真的兵马。
刘真果然上当,当他的探马回报,发现陈亨都督大军返回时,刘真也感到有些古怪,他连忙下令三军就地扎下营盘,又命探马去问询于陈亨,陈亨回复他说,燕军已然潜出关外,现在大宁失守,朱鉴战死,大军不可再仓促冒进,宜返回松亭关再做道理,叫他原地等候,等他到了共同商议对策。
刘真听说燕王已到关外,而且占了大宁,不禁大吃一惊,他原地扎下营盘,一心等候陈亨,结果陈亨的大军一到,马上就对刘真的大营实施了包围。这么大的阵仗,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出问题,但是要做出反应却不是那么容易的,昨天还是友军,今天就成了敌人,这样戏剧性的变化,刘真麾下将士谁能事先想到陈亨大军的包围圈已初现雏形,刘真军中才意识到不妙。
但是这时候得到塞哈智送信的张玉率领燕王麾下全部骑兵和朵颜三卫的骑兵也赶到了,张玉率兵一万五千人,朵颜三卫仓促之间各凑骑卒一千人,合计一万八千人,全部是骑兵,这股生力军一到,万马千军往高岗上一立,对刘真大军心理上的冲击力不言而喻。
刘真的兵力本来就比陈亨少,陈亨统兵三万,他只一万五千有余,张玉和朵颜三卫一到,以如此优势的兵力,足可以对他们实施严密包围,而守卫松亭关的兵主要是什么兵种
步兵
张玉和朵颜三卫足足一万八千名骑兵的加入,攻可以成为一把锋利无比的尖刀,追可以彻底瓦解他们的突围,让他们一兵一卒也休想逃回松亭关。两军对峙,尚未交锋,刘真军中士气已泄。
陈亨见此情形,微微一笑,环顾左右道:“待老夫去见刘真,说他归降。”
左右诸将齐齐动容,夏浔也吃惊地道:“老将军不可,万一刘真把老将军扣住”
“他不敢”
陈亨淡淡一笑,一抛长须,从容说道:“老夫知刘真深矣,刘真不是莽撞之辈,他该知道,扣住老夫一人,绝对解不了他的困局,此人乃是一员良将,如果能为燕王殿下所用,与殿下大有助益。”
说罢,陈亨不听众人再劝,单骑独马,驰向刘真大营。
刘真营中上下,谁不认得陈大都督,一见他单骑驰来,持弓守在辕门前的明军都默默地垂了弓箭,悄悄闪向两旁,结枪阵的士兵面面相觑,不见上官下令,眼见陈亨已到面前,便也自作主张,刷地一下闪开了道路。
立在中军兵车结成的点将台上的刘真见此情形,暗暗苦笑一声,知道军心士气,实不可用了,心中不禁暗暗做了一个决定。
陈亨单骑驰到兵车结成的点将台前,一勒马缰,立住了身子。
刘真按剑问道:“都督困我大营,是何道理”
陈亨道:“燕王殿下确已不知自何处出关,攻占了大宁城,本都督麾下宁府三护卫接到宁王秘信后,尽皆反了,老夫麾下兵将收到大宁家书,也大多生了异心,老夫自己亦陷在他们手里,同时,又有燕王写给老夫亲笔书信一封,你也知道,老夫曾在燕王座前为将,多次随燕王征战漠北,这种情形下,老夫还有别的选择么”
刘真听了默然不语,陈亨又道:“刘总兵,如今你同老夫一样,已是别无选择,何必让兄弟们徒劳丧命呢,老夫单骑入营,一是念着咱们袍泽情意,二来也是念着你是一员难得的良将,不忍让你为了皇室内部之争而白白送命。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新帝登基之后,朝廷对我武人如何相待,想必你的心中也很清楚,刘总兵当此时刻,该做决断了。”
刘真摇头:“多谢陈都督美意,皇上是道统所在,刘真身受国恩,不愿背负乱臣贼子之名。”
陈亨眉头一皱,大声喝道:“刘总兵,忠有大忠,亦有小忠,大忠者忠国不忠君忠事不忠人,小忠者忠君不忠国忠人不忠事。方孝孺黄子澄齐泰之流就是小忠了,兼之目光短浅,食古不化,虽以忠良自诩,于国于民有害无益
老夫虽是武人,耳闻那书呆子要搞什么井田之制,都要笑掉大牙。自辅佐皇上至今,这酸儒干了些甚么好事哼他就干了两件事,一是改甚么上古官制,堂堂皇皇,沽名钓誉,其实呢不过是削减税法兵诸司官员,大肆增添国子监御使台的文人罢了;
另一件事,就是削藩,削得叔侄相残,天下不安。朝廷由着这帮书呆子折腾,能做出甚么好事来老夫将近七旬,一生征战沙场,你道老夫怕死么若不是因为这些书呆子干的那些蠢事让老夫生了一肚子鸟气,你道老夫就肯痛快归降”
这番话,只听得刘真左右兵将人人为之动容,刘真却心如铁石,不为所动,只道:“陈都督金玉良言,奈何人各有志”
陈亨白眉一耸,怒道:“难道刘总兵真要与老夫动武,让我大宁官兵自相残杀”
刘真哈哈一笑,说道:“陈都督是刘真的顶头上司,如今外边又有数倍于我的大军,士气尽丧,刘真如何能战我也不想让将士们徒劳送死。”
陈亨有些讶异,目光一凝,问道:“那么刘总兵意欲何为”
刘真道:“这营中兵马,刘真尽数付与都督,只求都督赐刘真一匹马,刘真自去归附朝廷。”
陈亨愕然:“刘总兵可知此一去朝廷纵不治你死罪,亦难再谈前程。”
刘真道:“若是一战,徒送将士性命,若是归降,愧对皇上和朝廷,刘真所作所为,但求心安而已。”
陈亨摇摇头,又点点头,终于长长一叹道:“罢了,你自去吧”
他提马睥睨,高声道:“刘总兵与老夫一战,寡不敌众,故而单骑突围,都听清了么”
三军哑然,迟疑不敢答。
陈亨大怒,厉声喝道:“兔崽子们,耳朵里塞了驴毛吗听清楚没有”
众将士机灵一下,齐齐应道:“听清了”
陈亨下马,抚了抚马鬃,对刘真道:“刘总兵,老夫这匹好马,就送给你了。”
刘真腾身跳下战车,翻身跃上战马,向营中将士投注了最后一眼,又向陈亨重重地一抱拳,奋起一鞭,马蹄“踏踏踏踏”如敲羯鼓,在万马千军注视之下,单骑远去,好不孤零。
陈亨摇摇头,跳上战车,高声吩咐道:“三军将士听我号令,兵发松亭关”
陈亨本就是松亭关主帅,这一番领着六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回松亭关,松亭关守将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眼见得大都督刚刚率军离开,又旗幡招展地赶了回来,连忙开关请见,陈亨带着兵马进了松亭关,这才召集守将,说明情况。
事到如今,一切已尽在他的掌握,松亭关守军将士还能有什么好说的,于是明旗顺利扯下换上了燕旗,须臾之间,松亭关就掌握在燕王手中了,燕王在大宁闻讯狂喜,兵贵神速,他也不敢在大宁久耽,便扯了那新媳妇上轿般扭扭捏捏的老十七宁王,一齐奔向松亭关,沿途与宁王联名传檄,招降各镇驻兵。
燕王有五万人,大宁都司官兵共计八万人,泰宁福余朵颜三卫凑了精骑兵共计五千人,当燕王自松亭关浩浩荡荡杀回关内时,兵力已是出关时的三倍。尤其难得的是,兵种构成中增加了大量的骑兵,其中尤以朵颜三卫更是燕王的杀手锏,两军阵前,大集团军作战,使这样一支犀利无匹的精锐铁骑直扑敌阵,冲溃敌军阵线,对胜败起着异乎寻常的重大作用。
但是燕王没有急着返回北平,大队人马到了会州时,燕王突然下令停止前进,就地扎营,在这里休整了三天。三天时间,燕王对自己的近十五万大军进行了整编,原来的左中右三军,正式设立为中左右前后五军。每军设左右两名副将。
都指挥张玉统领中军,以李郑享何寿为副职;朱能统领左军,以李浚朱荣为副职;李彬统领右军,以徐理孟善为副职;徐忠统领前军,以陈文吴达为副职;房宽统领后军,以和永忠毛整为副职。像陈亨这样足智多谋,年岁又太长的老将,燕王不舍得他们冲锋陷阵,俱留在燕王行辕,共商大计。
三军整编,焕然一新,军纪森严,不过只有军中只有极少数人,比如朱能张玉这样的燕王心腹大将才知道,会州立军,实际上并非只有五军,而是六军,还有一支特殊的军队,这支秘密军队的主将正是夏浔。
“杨旭,若非你自龙潭虎岤当中救了本王三个儿子回来,本王唯有俯首就戮,怎能起兵靖难若非你巧妙勾连,从中运筹,本王岂能尽拥大宁八万精兵,致有今日局面兵者,诡道也,谍报消息,断非小技,用之得当,可抵百万雄师。
本王决定,与五军之外,另立一军,名曰飞龙秘谍,由你任谍军首领,军中将士精明伶俐者,任你挑选,另有自大宁带来的金珠玉宝无数,尽你取用。敌我上下,无人不可查,本王另许你临机专断之权,凡事,只须向本王一人禀报”
第315章 燕山雪
燕山雪,大如席。
明军冒雪攻城,红的血白的雪,渲染大地,一片凄艳迷离。
都督瞿能的两个儿子率领两千名士卒攻打张掖门,城内建材大都将要用光,加高垒壁材料也已不足,擂石滚木告罄,箭矢也是零零星星,已经无法对城下撞门的明军实施有效打击,那座饱受蹂躏的城门在士兵们抱着撞城木无数次的反复冲击下,终于轰然暴裂,明军士气大振,欢呼声四起。
瞿能大喜,立即亲自挥刀加入战团,将自己身边的三百名将校全部投入战斗,同时命人立即快马通知在郑村坝遥控指挥战斗的曹国公李景隆,请李大将军马上增兵。
燕军也知一旦城破,万无幸理,蜂拥到城门洞下,与明军殊死肉搏起来,一时间地上死尸无数,双方士兵就踏着那些血肉模糊的尸体,拼命地挥刀举枪,一刻不敢停歇,更无半点花式,杀杀杀他们用生命扩大着或阻滞着破城的时间。
鲜红的血,涂满了大地。
骤急的雪,倾刻间掩去。
须臾,苍茫的白色再度被鲜红涂染
李景隆听说张掖门已破,不由大喜若狂。
天气越来越冷了,朱高煦那个小兔崽子率领游骑兵不断地袭击明军补给线,弄得军中缺衣少粮,现在大军连御寒的冬服都没有,一到晚上,士兵们只能抱在一起取暖,现在五十万大军中已经有许多人生了冻疮,军心士气乃至战斗力都大打折扣,再不攻下北平城,李景隆真不知道该如何让这五十万人在北平城下安然过冬了。
北平城中的敌人虽然骁勇,可是比起严冬这个天敌,显然更加叫人惧怕。李景隆还真没想到在士兵大量非正常减员的情况下,瞿能靠着那么点兵力,居然可以攻破城门,由此可见,城中守军也是越来越少,已经无力守护全城了。
李景隆大喜上马,立即下令召集七卫兵马,随他增援,将令刚下,李景隆心中倏然一动:“不妥,我在郑村坝,距张掖门还有二十来里路,万一等我到了,瞿能已攻进城去,这破城首功”
李景隆眼神一动,立即吩咐亲兵道:“速速通知瞿都督,他兵微将寡,万勿深入,只许守在城门外,不得妄进一步,待本国公大军齐至,再攻入城去,这是本国公军令,不得违抗,快去”
那信使得了将令,急急驱马赶回报信,李景隆这里急三火四召集兵马,足足用了大半个时辰,才把那些士兵自帐篷中都赶出来,一个个穿着秋衣,站在大雪中瑟瑟发抖,因为活动太少,手脚都冻得僵硬了,连枪都拿不稳,只能挟在肋下。
李景隆这时候也顾不得再讲究军容军貌,只管喝令他们全部跑步前进,增援张掖门,大队人马呼啦啦地向着张掖门赶去。
瞿能得到李景隆的将令后,气得几乎一头撞死在张掖门下,奈何军令如山,李景隆的亲兵手持金批令箭在那虎视眈眈的看着呢,只得收拢人马,将兵力收缩到城门洞下,与燕军在此苦战。聊可自蔚的是,那城门已被撞得四分五裂,燕军就算夺回城门,也不可能像上一次夺回丽正门时一样把它关上了。
听说张掖门失守,徐妃和世子高炽惊慌失色,慌忙赶赴张掖门,王妃和世子身边,衣甲齐全者不足百人,还有些杂色衣裳的民壮,乱哄哄地跟着,城中的兵力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现在守城的主力军已经成了北平百姓老弱妇孺,也难怪瞿能数千兵就能破城,要不是明军连冻带饿,也是战力大减,这千疮百孔的北平城早就守不住了。
“张掖门破了,这北平终于守不住了么我终于没有等到夫君回援。”
徐妃的战甲上也满是血污,已经看不出那明盔明甲的本来颜色,她提着一口刀,一边跑,一边看着左右那些老弱残兵,不由得鼻子一酸,眼睛已被泪水润湿,本来大雪茫茫,这时看去,更是朦胧一片了。
“哎哟”
世子朱高炽一声叫,整个人都滑了出去,扶着他的两个人被这大胖子一带,也随着他一齐摔了出去。原来那地上有一汪积水,已经冻结成冰,冰上又下了雪,朱高炽一脚踏去,站立不稳,整个人打着横儿就滑了出去,这一跤滑出两丈多远,撞得他晕头转向。
“炽儿”
徐妃回头叫,朱高炽晕头转向地爬起,大叫道:“母亲不要管我,夺回张掖门要紧”
徐王妃咬咬牙,一摆手便带着人马向前跑去,朱高炽让那两个亲兵把他拉起来,四下一找,自己的刀都不知道甩到哪儿去了,地上积雪甚厚,可不好找。朱高炽拍拍冻得红通通的好像胡萝卜似的大手,吼道:“不找了,去城门”
“慢着”
刚刚跑出两步,朱高炽突然站住,慢慢扭过头,直勾勾地盯着自己方才滑倒的地方,眼中渐渐泛起奇异的光芒。
这时候,远处一队灰衣僧侣提着棍子飞一般跑来,领头的正是道衍,这道衍在北平出谋画策居中指挥鼓舞士气,北平能坚持到现在,这位站在徐王妃和世子高炽背后的和尚出力甚巨,他正在另一道城墙上指挥防御,忽听张掖门失守,也是大惊失色,马上领了一队亲手调教的僧兵赶来。
“世子”
“道衍大师”
朱高炽急叫:“我娘已率人赶去张掖门,大师快快赴援”
“老衲晓得了”
道衍双眉一耸,一双三角眼满是凛凛的杀气,已是全无半点出家人的慈眉善目了:“世子,速速避入内城,一旦外城不保,唯有坚守内城了。”
“不成,内城守不得长远,大师务必与我娘把明军赶出张掖门,炽有一计,可解安危”
道衍惊奇地看了他一眼,这时候不是追问时候,但他知道朱高炽性情沉稳,如无把握,断不会做此妄语,他对这位世子也算是信任之极了,只重重一顿首,说道:“好,老衲豁出一死,也要把明军赶出张掖门,世子只管依计施为”
说罢大袖飞舞,一阵狂风也似的卷去了。
徐妃率亲随死士杀到张掖门下,这位“女诸生”此刻俨然成了母老虎,手舞双刀,冲杀在前,其势锐不可挡,本来苦苦支撑在城门洞下的燕军士气大振,拼死抵抗下竟将明军防线向后推进了数丈,瞿能刚令两个儿子发动反冲锋,道衍领着一队僧兵也到了,这和尚平时都不用兵刃的,这时候也捡起一柄长刀,如狼似虎地杀进敌群。
在一个妇人一个和尚的带领下,这队半军半民的守军居然把瞿能两个骁勇善战的儿子赶出了城门。
“退后退后”
已赶到城墙上的朱高炽命人高喊,城下道衍徐妃等人闻警刚刚避到城门洞下,城上就瓢泼大雨般泼洒下些不知甚么东西,明军恐是金汁粪汤,慌忙退却观其动静,却原来是沸水,那水溅到身上,灼痛难忍,一旦落地,热气沸腾,本来大雪漫天,地上又水气弥漫,一时如同大雾,竟然封锁了城门,内外不能视物。
紧接着,城下便抛下一捆捆柴禾,继而复泼热水,同时朱高炽令手下不再节省箭矢,城头守军有限的箭矢全部利用这段时间疾射下去,射伤许多明军。
朱高炽用热水,本来是为了阻敌,他还担心热水不宜结冰,可又没有两全之策,心中颇为忐忑,却不知热水比冷水更容易结冰,朱高炽这一下歪打正着,那柴禾越摞越高,热水一层层泼上去,等到城头箭矢告罄,再也拿城下敌军没有办法的时候,一座冰墙已经矗立在张掖门前,将那城门牢牢地堵住。
原来朱高炽幼时听父亲讲草原上的事情,曾经提到,有草原部落为了抵御寒风,曾以草捆和水冻结成墙,冬季时族人便躲在墙内背风的地方,等到春暖花开,部落迁徙,那冰墙也自动瓦解这种快速筑城之法,只是一直没有想到利用在北平城上,方才他滑了一跤,看到脚下薄薄的那层冰,突然就想到了这件事,没想到果然奏效。
徐妃见儿子竟想出这般妙计,不禁又惊又喜,上了城墙向儿子匆匆问了几句,获悉事情经过,徐妃着实地夸奖了儿子几句,马上传下令去,九城俱都照此办理,一时间九城守军纷纷泼水浇城,把一座北平城变成了一座坚硬光滑晶莹剔透的水晶宫。
李景隆领着兵来了,一连跑了二十多里路,这些兵的血脉都跑开了,精神抖擞,“士气高昂”,不过他们来了也没甚么用了。大雪迷茫中,那些南军将士眼见如此奇迹,只觉燕军似有天助,根本不可战胜,不由得大为沮丧。
更糟糕的是:燕王朱棣率十五大军已经过了孤山北河,此时堪堪迎上驻扎在郑村坝外拱御李景隆中军的外围部队:都督陈晖部。
李景隆攻城,骑兵是最没有用武之地的,所以骑兵被他放在了最外围,这就是陈晖所部了。李景隆五十万大军,多从南来,因此步卒不少,专门的骑兵部队就这么一支,大约两万人上下,扔在那荒郊野外“放羊”一般散养。
今天是今冬第一场雪,而且是暴雪,许多南军一辈子还是头一回见着雪,他们袖着双手正在那哆哆嗦嗦的看“西洋景”呢,因为大雪遮蔽了视线,所以直到燕军快冲到面前他们才发现,燕军如蚁,漫山遍野
第316章 极品李景隆
孤山以北的那条河叫白河,河水湍急,虽已严冬,却是刚刚结冰。燕军尝试过河,结果人马上去,虽然小心翼翼,仍是行不多远,冰面便会裂开,无法通行。夏浔见此情景,忙向燕王建议铺设木板一类的东西,扩大受力面。
一时之间无处去找木板,燕军便砍伐了许多小树扎成木排,铺到河面上,如此一来,燕王的大军果然顺利通过了白河,大军过河之后便直扑郑村坝,迎面正撞上陈晖的骑兵军团。
陈晖所部惊见燕军如从天降,仓惶跑回营中牵马套鞍,一通忙碌,燕军骑兵率先过河,速度何等快捷,不等他们准备妥当便一阵风般冲营而过,后边步卒如同一团团兵蚊,浩浩荡荡,把陈晖的两万兵马淹没在燕王的大军当中,居然没有阻碍燕军行进的速度。
好钢用在刀刃上,朱棣以朵颜三卫的骑兵为先锋,亲自率领这支尖刀骑兵杀向明军大营。其实燕军与明军陈晖部交锋的时候,其后数座大营的明军已经得到警讯,奈何此时情形与当初燕军里应外合破了耿炳文的地字营从而马踏连营时相仿,李景隆排兵布阵还不及耿炳文呢,这一座座连营扎起来,如果抵挡已经破阵而入的燕军
燕王率领悍不可挡的骑兵一路杀将过去,只杀得冻饿交加,身体活动不开,连平时一半战力都发挥不出来的明军人仰马翻,弃械投降者不计其数,燕王连踹七座营垒,这才因马力疲惫,停止继续冲杀。
此时,李景隆领着增援张掖门的七卫兵马刚刚怏怏地赶回来。朱棣伫马歇息了,随行于后的张玉却接过了朱棣的接力棒,再度发起了冲锋,堪堪迎上李景隆来来回回跑了四十多里地已经疲惫不堪的大军。
朱棣作战一向的习惯,这也是同漠北蒙古人做战养成的习惯,那就是敢打敢冲,一旦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绝不放过,务必尽全力将胜利战果扩大,宜将剩勇追穷寇。因为草原部落几乎是百分百的骑兵队伍,你稍有犹豫,他就逃之夭夭望尘难及了,所以反应务必要快,行动务必果决。
而这恰恰是李景隆所欠缺的,同时他的军队缺衣少粮,久攻北平不下士气又低迷,最最糟糕的就是人力有时尽,这七卫官兵可是刚刚来了一段长途拉练,正是腿脚酸软无力的时候,结果一触即溃,一溃即退,一退即散,军不成军,落荒而逃,一时间,明军自相残踏,死伤无数。
如果李景隆不是贪图入城首功,瞿能顺利破城,此刻该是燕王在北平城下,望着城头飘扬的李字大旗黯然泪下吧,可惜,大局已定,没有如果了。
这段故事,换成dota版就是:
李景隆和燕王对拆基地。和李景隆同一阵营的瞿能快拆掉门口炮塔了。结果李景隆怕他拆塔拿钱,让瞿能退回来。
于是燕王顺利拆掉兵营回头伏击李景隆,然后系统发出一阵雷霆怒吼:
燕王完成双杀
燕王完成三杀
燕王已经杀人如麻
木有杀戮成神的朱棣不是好dotaer,
配合的如此默契,
李景隆,是多么极品的一个人吖
燕军一路追杀,李景隆落荒而逃,被燕军切断了他与围攻北平城的明军间的联系。
此时,天色已晚,燕军长途奔袭也是人困马乏,燕王见北平仍在自己手中,急迫的心情已经平定下来,因此鸣金收兵,安营扎寨,他自大宁归来时,从大宁松亭关兴州等在陆续获得了大量粮草辎重,只是运输不便,现在还姗姗行于其后。
不过这也没有关系,李景隆的营盘被他连窝端了,这里还攒着不少粮食呢。李景隆的中军大营设在郑村坝,所以辎重给养都是运到这里,再由他拨付三军。因为朱高煦不断袭击明军补给线,补给运来不易,李景隆要供应五十万大军吃用,那消耗何等惊人,因此节衣缩食,不舍得大手大脚,这一下全归了朱棣。
这些粮食供应李景隆的五十万兵马有点困难,可要供应朱棣的十五万人马却很容易,三军将士俱都吃了一顿饱饭,那些弃械投降的明军可怜巴巴地看着,馋得直咽唾沫。如何解决这些降兵,成了燕王朱棣马上就要解决的大问题。
杀是不能杀的,不只燕王,燕王麾下将领也都达成了这个共识。如果把降兵都杀了,那就是最愚蠢的行为,誓必让战意本不坚决的朝廷大军从此与燕军作战勇往直前,再不思退路。可是都收下那也不成,燕王养不起这么多兵。
朱棣思索良久,对左右将领道:“兵在精而不在多,本王虽少兵马,然南军实不可用。南军久离故乡,人心思归,军心不稳,留之只能坏俺军心,且本王粮草有限,养不起这许多降卒。不如放之归去,以懈朝廷兵马决死之心”
左右将领连连称善,朱棣便下令给这些降兵吃顿饱饭,并告诉他们,次日一早,放他们还乡。
朱棣营中吃喝不愁,仓惶逃离的李景隆部却是连帐篷都没有了,这一夜忍饥挨饿担惊受怕的,夜间竟有士兵悄悄弃械逃走。士兵逃走不希奇,希奇的是朝廷讨逆大将军五十万朝廷大军的最高统帅曹国公李景隆李大人居然也做了逃兵,他和自己那扮作亲兵的爱妾抱在一起,颤抖到三更时分,终于忍无可忍,颤抖着下令拔营南去。
这位仁兄一旦决心要走,当真是归心似箭,连围在北平城外的各路兵马,都没留下个亲兵去想办法捎个口信,等到天亮的时候,朱棣营中士兵惊奇地发现,对面曹国公驻营之处居然空空如野,数万兵马夜间调动行军,居然没有传出一点声息没有被燕王军中察觉,如果李景隆对敌做战时也能做到这般神鬼莫测,当真是天下无敌了。
燕王闻讯,也不追赶,只将被俘的南兵全部遣出了大营,这些南兵两手空空玩了命的向南逃去,他们的盔甲武器全被朱棣给留下了,每人只由燕军发给了两个馍馍和一封信,燕王朱棣发动全营上下所有识字的士兵连夜抄下的一封信。
这信当然是那位经子九流星历医卜戏曲音乐历史兵法黄老诸术莫不精通的全能型人才宁王朱权为燕王捉刀写就的檄文。
朱权这封檄文,比他四哥朱棣写的更好。
“我皇考太祖高
锦衣夜行第103部分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