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红楼出才子 作者:晴了
第669章 莫非您已经想到了什么良策?(第一更)
第669章
现如今,可以算得上是西夏最为虚弱的时候,古有人云,乘他病,要他命,这个时候,赵煦总觉得,似乎看一了一丝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希望。
那就是大宋立国以来所有天子的梦想:平定西夏,收复华夏故土。将那数千里的辽阔疆域,重新纳入到大宋的怀抱,使得大宋得以打通西域丝绸之路,亦可以获得延绵数千里的养马之地的希望。
到了那个时候,大宋与北辽之间的实力对比,将会陡然翻转。大宋现如今富庶是足够富庶,但是,却缺少像汉唐之时一般拥有着大量的机动突击力量:骑兵。
这才使得宋军每每作战之后,哪怕是大胜,亦难以追击溃敌,反倒经常为敌骑所骚扰,甚至有时候会因此反胜为败。
而若是能够荡平西夏,得了数千里养马之地,大宋每年至少可以获得数万良马,以大宋富庶的财力物力,想要组织一只不逊于汉唐的精锐铁骑,将不会是梦想。
“你的担心,的确也有几分道理,王巫山着实是风头太劲了,可是像他这样的盖世大才,国之栋梁,怕是不论放到了哪儿,都不能够掩盖他的光芒。”听了赵煦的分析,高滔滔深以为然地颔首道。
“而且听了官家你这么一分析,哀家倒也真是好奇,这才半年不到的光景,大宋和西夏之间的实力对比,就因此而天翻地覆。真想看看,若是让他王巫山继续留在陕西路,会不会……”
高滔滔的心里边亦升起了与赵煦一般的期待,虽然之前数战,王巫山都并非主官,但是,他的影响力,或者说每一战,都无法让你去忽视他的存在。
亦正是因为他的存在,导致了大宋获得了一个接一个的巨大胜利。所以,若真是让他留在了那里,或许,还会有更多的惊喜也说不一定。
赵煦看到高滔滔认同了自己的观点,松了口气,然后解释起了自己头关的原因。“可现如今他已经都是环州知州了,而陕西路经略安抚使乃是封疆之臣,非宰辅不可担当,他也太过年轻了,哪怕是让他去担当一个经略安抚副使,也必会受朝野攻讦。”
“但是,若是让王巫山迁任他地,孙儿又着实不甘心。”这话是真的,眼看着王巫山这位大宋福星的存在,让大宋连战连捷,若是他这一走,说不定运气不在大宋这边了,那可如何是好。
说不定原来本可以出现的希望陡然破灭,这才是赵煦最不愿意看到的。
“陛下不必着紧,待哀家好好思量思量……而今,那王巫山已是从三品的九原郡开国侯,龙图阁待制,环州知州。”
“若是再往上升迁的话……还得要留在陕西路。”高滔滔也不禁紧皱起了眉头,这个难度可真是不小啊。
赵煦眼巴巴的看着执掌朝政大权多年的高滔滔,眼下,怕也只有这位皇祖母才能够给予自己适合而又中恳的建议。
若是那些大臣,呵呵……至少在赵煦的眼中,满朝文武之中,根本就很难找到一个真正没有私心,一心只为大宋朝庭的臣子。
这些日子以来,且不说那些如今盘据于朝堂的旧党,就算是那些之前被贬谪于偏远之地的那些新党们,纷纷在第一时间上表表达了他们的忠诚。
然后就是期盼着陛下快快让他们回到朝庭,为大宋效命,立志要与亲政的天子一起开创一个波澜壮阔的新时代。
一个二个虽然说的比唱的还要好听,若是那位未曾遇到过王巫山的少年天子赵煦,说不定就会在第一时间,将这些臣子们纷纷的诏还朝庭,再将朝庭中的那些旧党纷纷贬谪出京。
然后由着这些新党打压和迫害旧党,最终,让朝庭完全的变成了一个政治权利的战场,没有人再去关心国家社稷的兴亡,他们更在意的是自己手中权力的大小。
而在与王洋的长期相处之中,不得不说王洋凭着他那张超一流的嘴皮子,把赵煦这位少年天子洗脑洗得颇为成功。
至少他将少年天子吹捧得极为到位,亦让赵煦意识到了,天子,不应该明显的站队,而应该保持最大程度的中立,用一种客观的态度去审视臣子。
而不能因为自己好恶,而肆意的提拔和贬谪臣下,这样,只会让那些臣工们的心思都放在了如何去讨好天子,而非是怎么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大宋的更加繁荣富强呕心泣血。
若是其他人跟赵煦聊这样的话题,怕是这位带着年轻人典型逆反心理的少年天子根本就不会去听。
可偏偏,王洋这靠早已经靠其才华和个人魅力,跟赵煦已经成为了可以秉烛夜谈,抵足而眠的知己。当然他们没有真的抵过足,毕竟这两货都是纯爷们真男癌。
所以,赵煦能够用一种冷静的态度去对待自己临朝听政之后朝臣的转变,以及也考虑到了陡然提拔升迁被贬谪的新党成员,必然会成为旧党的反扑和新党的奋起反击。
这样一来,赵煦真的很担心,这会让朝庭无法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陕西路那边,到了那时候,怕是也无法全力的为陕西路的边军和禁军们提供足够的支援。
为了大宋立国以来的诸位先帝的梦想,亦为了光复汉唐旧土,亦为了让天下人知道,我赵煦,绝对是大宋开国以来最为杰出的英明君主。
所以,赵煦这才按捺住了内心的许多冲动,维持着朝局的稳定,继续给与陕西路足够的人物和物力的支持。
“王巫山若是留在那里,倒也不是难事。”就在赵煦思绪万千的当口,思虑良久的高滔滔终于长长的吐了一口浊气,露出了一个如释重负的笑容。
“皇祖母,莫非您已经想到了什么良策?”赵煦不由得两眼放光的看向了那一副智珠在握模样的高滔滔,迫不及待地问道。
而正在给高滔滔按摩着两肩的皇帝孟氏双手亦不由得一顿。心里边甚是好奇,不知道太皇太后能够拿出什么样两全齐美的良策。
第669章 莫非您已经想到了什么良策?(第一更)
-
第669章 莫非您已经想到了什么良策?(第一更)
第669章
现如今,可以算得上是西夏最为虚弱的时候,古有人云,乘他病,要他命,这个时候,赵煦总觉得,似乎看一了一丝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希望。
那就是大宋立国以来所有天子的梦想:平定西夏,收复华夏故土。将那数千里的辽阔疆域,重新纳入到大宋的怀抱,使得大宋得以打通西域丝绸之路,亦可以获得延绵数千里的养马之地的希望。
到了那个时候,大宋与北辽之间的实力对比,将会陡然翻转。大宋现如今富庶是足够富庶,但是,却缺少像汉唐之时一般拥有着大量的机动突击力量:骑兵。
这才使得宋军每每作战之后,哪怕是大胜,亦难以追击溃敌,反倒经常为敌骑所骚扰,甚至有时候会因此反胜为败。
而若是能够荡平西夏,得了数千里养马之地,大宋每年至少可以获得数万良马,以大宋富庶的财力物力,想要组织一只不逊于汉唐的精锐铁骑,将不会是梦想。
“你的担心,的确也有几分道理,王巫山着实是风头太劲了,可是像他这样的盖世大才,国之栋梁,怕是不论放到了哪儿,都不能够掩盖他的光芒。”听了赵煦的分析,高滔滔深以为然地颔首道。
“而且听了官家你这么一分析,哀家倒也真是好奇,这才半年不到的光景,大宋和西夏之间的实力对比,就因此而天翻地覆。真想看看,若是让他王巫山继续留在陕西路,会不会……”
高滔滔的心里边亦升起了与赵煦一般的期待,虽然之前数战,王巫山都并非主官,但是,他的影响力,或者说每一战,都无法让你去忽视他的存在。
亦正是因为他的存在,导致了大宋获得了一个接一个的巨大胜利。所以,若真是让他留在了那里,或许,还会有更多的惊喜也说不一定。
赵煦看到高滔滔认同了自己的观点,松了口气,然后解释起了自己头关的原因。“可现如今他已经都是环州知州了,而陕西路经略安抚使乃是封疆之臣,非宰辅不可担当,他也太过年轻了,哪怕是让他去担当一个经略安抚副使,也必会受朝野攻讦。”
“但是,若是让王巫山迁任他地,孙儿又着实不甘心。”这话是真的,眼看着王巫山这位大宋福星的存在,让大宋连战连捷,若是他这一走,说不定运气不在大宋这边了,那可如何是好。
说不定原来本可以出现的希望陡然破灭,这才是赵煦最不愿意看到的。
“陛下不必着紧,待哀家好好思量思量……而今,那王巫山已是从三品的九原郡开国侯,龙图阁待制,环州知州。”
“若是再往上升迁的话……还得要留在陕西路。”高滔滔也不禁紧皱起了眉头,这个难度可真是不小啊。
赵煦眼巴巴的看着执掌朝政大权多年的高滔滔,眼下,怕也只有这位皇祖母才能够给予自己适合而又中恳的建议。
若是那些大臣,呵呵……至少在赵煦的眼中,满朝文武之中,根本就很难找到一个真正没有私心,一心只为大宋朝庭的臣子。
这些日子以来,且不说那些如今盘据于朝堂的旧党,就算是那些之前被贬谪于偏远之地的那些新党们,纷纷在第一时间上表表达了他们的忠诚。
然后就是期盼着陛下快快让他们回到朝庭,为大宋效命,立志要与亲政的天子一起开创一个波澜壮阔的新时代。
一个二个虽然说的比唱的还要好听,若是那位未曾遇到过王巫山的少年天子赵煦,说不定就会在第一时间,将这些臣子们纷纷的诏还朝庭,再将朝庭中的那些旧党纷纷贬谪出京。
然后由着这些新党打压和迫害旧党,最终,让朝庭完全的变成了一个政治权利的战场,没有人再去关心国家社稷的兴亡,他们更在意的是自己手中权力的大小。
而在与王洋的长期相处之中,不得不说王洋凭着他那张超一流的嘴皮子,把赵煦这位少年天子洗脑洗得颇为成功。
至少他将少年天子吹捧得极为到位,亦让赵煦意识到了,天子,不应该明显的站队,而应该保持最大程度的中立,用一种客观的态度去审视臣子。
而不能因为自己好恶,而肆意的提拔和贬谪臣下,这样,只会让那些臣工们的心思都放在了如何去讨好天子,而非是怎么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大宋的更加繁荣富强呕心泣血。
若是其他人跟赵煦聊这样的话题,怕是这位带着年轻人典型逆反心理的少年天子根本就不会去听。
可偏偏,王洋这靠早已经靠其才华和个人魅力,跟赵煦已经成为了可以秉烛夜谈,抵足而眠的知己。当然他们没有真的抵过足,毕竟这两货都是纯爷们真男癌。
所以,赵煦能够用一种冷静的态度去对待自己临朝听政之后朝臣的转变,以及也考虑到了陡然提拔升迁被贬谪的新党成员,必然会成为旧党的反扑和新党的奋起反击。
这样一来,赵煦真的很担心,这会让朝庭无法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陕西路那边,到了那时候,怕是也无法全力的为陕西路的边军和禁军们提供足够的支援。
为了大宋立国以来的诸位先帝的梦想,亦为了光复汉唐旧土,亦为了让天下人知道,我赵煦,绝对是大宋开国以来最为杰出的英明君主。
所以,赵煦这才按捺住了内心的许多冲动,维持着朝局的稳定,继续给与陕西路足够的人物和物力的支持。
“王巫山若是留在那里,倒也不是难事。”就在赵煦思绪万千的当口,思虑良久的高滔滔终于长长的吐了一口浊气,露出了一个如释重负的笑容。
“皇祖母,莫非您已经想到了什么良策?”赵煦不由得两眼放光的看向了那一副智珠在握模样的高滔滔,迫不及待地问道。
而正在给高滔滔按摩着两肩的皇帝孟氏双手亦不由得一顿。心里边甚是好奇,不知道太皇太后能够拿出什么样两全齐美的良策。
第669章 莫非您已经想到了什么良策?(第一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