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和李四 作者:无所追求

    分卷阅读7

    张三和李四 作者:无所追求

    分卷阅读7

    待遇却大相径庭。我性格本不是你最初认识的那般,小时候小心翼翼,唯恐做任何事情让父母不喜欢我。只是年幼的我并不知道,就算我做任何他们喜欢的事,他们都不会喜欢我。后来渐渐懂事,为搏父母欢心,我又废寝忘食的识字,读书,却只招来他们的训斥。我本欲放弃,奈何真心喜爱读书,又可借此排解孤寂。

    十六岁那一年,张瑞琪顽劣成性,我劝父母莫要如此溺爱,应多加管教,奈何父母不听,又呵责于我。他知道后来我房间大闹,将我打倒在地,父母只是看了一眼,都未制止,到底我也是他们的亲生骨肉,竟如此待我。从此我便知道在张家,只能靠自己,于是我便伪装起来,成了那时人们眼中的样子。”

    “过去之事,勿要再想。今后你我夫妻和睦,恩爱白首,今生今世,我定不负你。”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福,虽我前半生辛苦,但今时今日能嫁到李家,公婆如此厚待我,相公如此善待于我,我便知足了,对于过去的事也不再介怀。只有一点,相公你要有所筹谋,我娘家父母已经年老,家业必然要交到张瑞琪手中。他好吃懒做,胡作非为,张家必定败在他的手里。如若张家败了,他必求到你的跟前。不是我心狠,而是相公,你若应了,那必是一个无底洞,填不满,我怎能眼睁睁的看着李家也被他所累。可如若你不应,他不是泼皮无赖胜似泼皮无赖,必有后手,你要早有对策。”

    张三李四成亲三年,夫妻和睦,相敬如宾,一时之间成为一段佳话。尤其张三一改往日性情,贤良淑德,孝顺公婆,又将李府上下打理的上下齐心,井井有条,一时之间成为妻中典范,只是这无子…

    ☆、第十章

    “少爷,大老爷家的夫人来府上闹了,少奶奶正在周旋,夫人让我通知您赶快回去。”

    李四一回到家中便听见大伯母站在正厅之中数落张三,细听几句内容无非是无子,纳妾这些言语。

    “伯母今日怎得有空来府上做客,招呼的人也真是的,还不看茶!”

    李四话音未落,王氏(大伯母)便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在一旁坐下。

    “我今日来也是关心我们李家的子嗣来的,毕竟我李家家大业大,香火断断不能段的,家业也不能旁落他人之手。”

    “伯母,二哥尚未成亲,这事急不来的。”

    李四明知她何意故意说道,那大伯家的二哥而立之年尚未娶亲,并且过去种种在西村已成一笑话。

    “你二哥虽未娶亲,但你娶亲已有三年,却还无子,这成不成亲又有何用。”

    听着她阴阳怪气的说道,李四忍不住发笑。

    “伯母忘了,伯母十六岁嫁与我李家,二十八岁生大哥哥,十二年无子大伯尚能忍受,侄儿娶亲才三年,无妨。”

    吃了个哑巴亏的王氏心中有气,但转念一想:

    “我侄年少有为,岂是你伯伯能相提并论的。趁还年轻,不如再娶一门妾室,我娘家二姐家…”

    “多谢伯母一番好意,本不该推迟,但大伯父亲多年以来只有妻没有妾,夫妻和睦为后辈做了一番表率。故而今生今世,侄儿想要效仿长辈,只瑞雪一人,不愿再娶他人。”

    “我那娘家外甥女贤良淑德…”

    “伯母如若如此,请恕侄儿不能奉陪,来人,好生送伯母回去。”

    “你这孩子,这么多年你父母尚未敢赶我出府,你竟敢如此待我,如此对待长辈,你父母平日里怎么教你的!”

    “伯母这是哪里的话,侄儿已言明让下人好生送伯母回去,伯母怎能用赶,侄儿是万万不敢的!只是有一点,正好今时今日,伯母早些清楚也免日后多费口舌。这李家现由我掌家,我和父亲母亲脾气性格有些不同,自然行事和往日也有不同。

    大伯父亲一母所生,从小一起长大,自然有手足情分,故而从前很多话很多事,即便再怎样过分,父亲母亲都顾念情分,忍忍不发。但侄儿,生于李家内宅,甚少和大伯一家来往,从小到大仅有的印象也无非是大伯来府中管爷爷父亲要钱,伯母像今日一般,实在未留下顾念情分的印象,故而很多事父母可顾念情分,但侄儿却不知情分从何说起。”

    “李家家业本就应长子承继,只是当初你父母为诓骗家产硬将你一女儿应说成男子,否则今日怎有你小儿张狂之时。”

    “我还在想这么多年伯母为何对爷爷当年的决定如此耿耿于怀,原来是不知从哪道听途说如此言谈。就算我当时尚在襁褓之中并不清楚,伯母应该清楚,我出生之时,父亲将我抱到爷爷怀里,爷爷亲自对众人语‘吾幼子今日得一子,吾甚是喜爱,今日便传家业于吾孙!’大伯伯母同样在场,怎未验看,未有任何反对。伯母当年不敢找让侄儿承继家业的爷爷质问,今日却要找当时一无所知的侄儿质问,是何居心!况且就算伯母不信父亲母亲侄儿,爷爷的话总该相信吧。如若再不信,伯母百年之后可到阴曹地府质问爷爷,到时定能得到答案!”

    “你这小儿好生嘴俐,如此不敬长辈,出言顶撞,我今日出府便挨家挨户告知西村众人你是何面目。”

    说完,王氏做状要走。

    “伯母大可去,侄儿绝不挽留。只是这其一,你今日去,我两家彻底决裂,今日之后,休要再到府中来,至于钱财物品,侄儿定不会像从前一般睁只眼闭只眼了。其二,伯父伯母哥哥姐姐为人西村之人何人不知何人不晓,具体事例不用侄儿再一一列举,伯母心中自然清楚。故而您今日离去,将你我之事告知西村之人,侄儿并不担忧,只是伯母要好好想想,结果如何。伯母是聪明人,您好走,侄儿就不远送了!”

    此事之后,王氏甚少来府中胡闹,站在内堂中的刘氏每每想到当时情景,心中甚是解气。只是子嗣问题李四虽不放在心上,张三却每每欲言又止,最终有些无奈的对她说道:

    “相公,你我成亲三年,虽恩爱有加,但如此下去,也不是办法。”

    “所以呢?”

    “我们要不要抱养一个?”

    “那日伯母的话你也清楚,日后她再来找麻烦,你不用顾忌,也不用把她当长辈一样对待,这么多年了,我们家哪个人不清楚她的所作所为。我只是怕如果明目张胆过继一个孩子过来,她又要找上门来,又要闹事,又要说宁可让外面八竿子打不着的孩子来继承李家家业也不让自己的亲侄子继承,所以此事定要悄悄地来。”

    此事不久之后李四出门差办此事,归来途中行至一山林处,见一老翁被几个蒙面大汉打劫,一时看不过,出手相救。老翁瞧瞧李四,心下了然,从怀中拿出一物,说可解其心愿以表搭救之恩。

    一路上李

    分卷阅读7

    -

    分卷阅读7

    -

章节目录

张三和李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无所追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所追求并收藏张三和李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