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说,车马劳顿之后,李世民是要休息一天,再举行朝会的,但现在是非常时刻,所以,他只是在皇城门前象征性的跟长孙皇后问候了几句之后,便直接召集大臣太极殿议事。
学子们堵门的事情让他很恼火,生生的破坏了他北巡之后回来,准备宣示功劳的好心情,这次,他可是收服了四部,为大唐开疆扩土几千里,而且,还没有损耗本国的兵马,难道不应该开一场盛大的庆功会嗨皮一下的吗?
然而,没有,萧瑀一心干正事了,没体会到李世民的心意,所以,当萧瑀率先在朝堂上给李世民禀报这几个月长安的工作的时候,李世民不悦的表情,谁看了都害怕。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长安,国家的首都,天下人口最多的城市,完败给了善阳,这是政策的失败,是执政者的无能,然后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又要在长安拉开序幕的,这恐怕才是李世民故意甩脸的用意。
而为什么要说‘又’呢?
因为年初那一下公民制度改革,已经够猛了,不过这次,会更加猛,整个六部九卿都有变动,或者说,以后就没有六部九卿的说法了。
首先宣布的就是裁撤太府寺,光禄寺,司农寺,等所有管钱粮的部分组合起来,成立财务部,财务部成立之后,管理国库所有的进出项,包括官员俸禄,各部门办公用品日常消耗,军事装备,将士抚恤等等等等。
也就是说,这个财务部成立以后,其它任何部门,都跟现钱没有关系了,要用度,拿批条来找他们报账,有进项,全部交到这里,这就杜绝了以往钱财由几个部分管理,混杂不堪,办事效率低下。
财务部的人,会有一些核算,预算,审计方面的工作做,但是数据,都是对外保密的,你用超了,有人查你。
你要的太多,不可能,有预算的,相差太远,不批。
使用的数量跟领取的数量对不上,要交回,否则,还是会追究你的责任。
而且,地方财务部门除了要面临主官监督,还要面临上一级衙门的管理。
要说李世民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改革决心,那是因为他在善阳三个多月时间没闲着,把各个管理部门全部都看过两三遍,并且吃透了,孙享福之前在善阳,就是靠这一套,把财权死死的抓在手上的。
其次就是司法方面的改革,御史台什神马玩意的,以后就要成为历史了,因为以后朝堂之上不会再议论朝臣个人行为这种鸡毛蒜皮的事情了,只会出台条例管。
御史台将会和大理寺,廷尉,合并成为司法部。
司法部将有权利管理整个国家的律法制定,以及违法审判,对于以往那些官员行为不检点的东西,他们不是拿到皇帝面前打嘴仗,而是直接由廷尉依律处罚,处罚结果还会留档,计入这个官员的升迁考评。
所以,以后官员要是敢欺男霸女,司法部可以直接出令,廷尉拿人,审理,定罪,宣判,对于司法部的宣判的结果,皇帝虽然有特赦权,但没有合理的理由的情况下,也不好驳回。
孙享福在善阳,就从来没有一次驳回过司法部门的宣判。
当然,对于在街边吃个零食,穿衣服不周正这样的小事情,在新的律法里面也将会裁撤,正真要受到处罚的项目,从原先的一千多条,减少到了一百条以内,对于官员和百姓行为规范上面方面的东西,几乎裁撤了九成以上,不是真正的犯罪,不会重罚,小的事情,警告,罚款,倒是有不少。
既然有了司法部,那么刑部的职能就整个变更了,今后将分为四大块,治安署,侦缉署,防爆署,以及专门争对各类案件进行取证调查的调查署,这里面包括民告官的取证调查。
这四大署将彻底改变以往存在感不强的刑部的职能,因为,改制之后,刑部手底下有除了城防军队之外,最强的武力了。
以后,县衙的捕快公差,可都属于刑部治安署,县尉属下的县兵,则属于刑部的防爆署,再加上一个司法部的法官,那么一个县的司法刑狱系统,就成立了,而且相对独立。
县令只管生产和地方建设,对于县内其它各部门只有监督权,奏报权,不可以强行干涉。
而司法部门,虽然接受县令的监督,却也和财务部一样,要向他的上一级司法部门负责,某种意义上来说,他连县令犯法都可以管。
这不仅弱化了地方主官的权利,更是让律法,刑狱,独立在了整个权力体系之外,而且把孙享福两年前就开始在善阳玩的双轨制度加了进来。
这样一改了之后,内政管理起来就轻松多了,朝廷国库有多少钱,能用多少钱,找财务尚书一问,就清清楚楚。
全国各地的刑狱司法,不是死刑需要钩决的,都可以由他们自行按律判处,即便是被县级司法判了刑的,还可以往州级司法部门上诉,甚至到长安的最高法院上诉,查案讲证据,判罚,以劳教,补偿受害者损失为最终目的,死刑很少,即便是有冤案,被冤枉者,也还是有很多机会伸冤,不会枉死。
地方治安,防爆工作,也有专门的人管理,前期的主要工作,就是杜绝乡法胡乱处置百姓,将大唐所有百姓的生杀大权,掌握在朝廷手上。
然之后,兵部职司不变,工部职司稍有变动,除了帮朝廷完成大工程之外,还要与商部联合,管理整个国家的制造业,将作监,不再独立被管理,也都划成了工部的一个部门,让其可调配的人力和产业资源扩大了很多倍。
户部少了钱粮方面的管理,却又多了很多税收上面的任务,因为,李世民要照搬善阳的那套税收制度了,而且,长孙无忌第一个出来支持,朝廷上,几乎没有什么反对的声音,现在皇帝那么强,谁敢反对啊!
再之后就是礼部和吏部了,这两个部门也有不小的变动。
鸿胪寺归到礼部,加上原本就受礼部所管的太常寺,太乐寺等部门,简单来说,就是给礼部加了上了外交部的职能。
吏部,则是多了一个培训司,以后的除了管官员政绩考评,升迁任免,培训官员的执政技能,成为了他们的工作重心之一。
最后,则是宣布成立农部和商部,农部主管天下田地的耕种生产。
商部主管商业贸易往来和商品质量监督,进出口调控等。
那么,这一轮改下来,原来的九卿整个就没有了,变成了吏部,礼部,户部,兵部,财部,刑部,法部,农部,工部,商部的十部。
对于这十部的尚书,李世民也做出了任命,人选张嘴就来,显然,这些改革,是他在善阳这段时间,思考了很久的。
吏部尚书温彦博,礼部尚书虞世南,户部尚书长孙无忌,兵部尚书侯君集,财部尚书高士廉,刑部尚书宇文士及,法部尚书魏征,农部尚书孙正明,工部尚书阎立德,商部尚书杜正伦。
其中原本的兵部尚书李靖,晋升尚书右仆射,原本的是尚书右仆射房玄龄,晋尚书左仆射,至于原本的尚书左仆射萧瑀,则未定。
借着发萧瑀的火才宣布了这一系列改革,他这个相位自然是不保的,没有当众宣布罢免,稍后肯定有安排。至于三省方面,基本没动,原先的九卿,基是提到了十部做二把手,由于管的盘子都大了,他们的品级只升不降,十部尚书都是正三品,左右侍郎则是从三品。
马周这个中书舍人,直接被任命为了商部右侍郎,算是连跳了好几级。
对于别人的官位,孙享福其实都不怎么关心,他自己的这个农部尚书的位置落实了就好,朝廷中大臣对于这次官制改革早已有了心里预期,反正大多数人都没有降职,甚至大多数人品级都升了,自然也没有什么好反对的,不过宣布完这些之后,新的堂部衙门的建立,中低层官员岗位的安排,就有的忙活了,正好趁着冬天这些文官没事,让他们好好规整。
一系列的官职任命,直接把一下午的时间用完了,然而,李世民并没有放萧瑀和孙享福几人出宫的意思,加上侯君集,李靖,房玄龄,长孙无忌四人,一起被请到了御书房吃晚饭。
本以为李世民一进来就会讲军备采购的事情,却没想到他率先问起了杜如晦的身体,“克明的病,正明可有把握治愈?”
“只要过了这个冬天,应该就能够大好。”
杜如晦的肺结核病属于早期病症,药物容易起到作用,前些日子杜家到府上取冷藏花椰菜的小厮说病况见好,基本不怎么咳了,那基本上就是没有问题了。
闻言,李世民表情一松,道,“如此,国不至失一柱也,稍后朕去他府上探病,没有问题吧!”
孙享福点了点头道,“您只需要戴上口罩,以防万一就好。”
口罩这个东西,李世民也不陌生,而且,杜如晦的病症已经快到了痊愈期,传染性已经很低,倒不至于传染到正值巅峰壮年的李世民。
“正明替朕解一大忧矣,那么,接下来说说,你为什么让萧相去蜀中吧!”
好吧!原来萧瑀连这个也跟李世民说了,孙享福自然不会跟李世民说,他在后世看过电视剧,未来几年,吐蕃将会成为大唐劲敌的事情,所以,只是编了个理由道,“蜀中物产丰富,人口不少,又与吐蕃,云南诸部交界,不仅是战略要地,还是商业重地,一旦发展起来,将是我大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下一步,蜀中即将有诸多产业需要改革调整,可能会触动到一些人的利益,非是久在中枢,了解朝廷新的发展模式的重臣,不可胜任如此艰巨的任务。”
“连你都看出蜀中乃是战略要地了,倒是与药师所见略同啊!”李世民有些欣慰的看向孙享福,将一卷密卫的情报纸向他递了过来。
孙享福展开一看之后,眉头紧皱,果然,自己虽然改变了大唐的历史,却还是没有改变吐蕃那边的历史,松赞干布还是崛起了,而且,党项各部,莫名其妙的跟吐谷浑掐了起来,这些东西,虽然看似跟大唐没有关系,但你如果联想到大唐要倾全国之力,去攻打高句丽,就可能有点关系了。
这些势力,可都处在大唐的腹背啊!万一大唐跟高句丽掐的时候,这里出现什么变故怎么办?
顶级军事家的厉害之处,就是能通过微小的事情闻到危险的气息,也难怪王浩会说王麟的计划上不了台面,他的偷袭计划还没有开始真正的施行,就被李靖洞悉到了一些情况。
学子们堵门的事情让他很恼火,生生的破坏了他北巡之后回来,准备宣示功劳的好心情,这次,他可是收服了四部,为大唐开疆扩土几千里,而且,还没有损耗本国的兵马,难道不应该开一场盛大的庆功会嗨皮一下的吗?
然而,没有,萧瑀一心干正事了,没体会到李世民的心意,所以,当萧瑀率先在朝堂上给李世民禀报这几个月长安的工作的时候,李世民不悦的表情,谁看了都害怕。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长安,国家的首都,天下人口最多的城市,完败给了善阳,这是政策的失败,是执政者的无能,然后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又要在长安拉开序幕的,这恐怕才是李世民故意甩脸的用意。
而为什么要说‘又’呢?
因为年初那一下公民制度改革,已经够猛了,不过这次,会更加猛,整个六部九卿都有变动,或者说,以后就没有六部九卿的说法了。
首先宣布的就是裁撤太府寺,光禄寺,司农寺,等所有管钱粮的部分组合起来,成立财务部,财务部成立之后,管理国库所有的进出项,包括官员俸禄,各部门办公用品日常消耗,军事装备,将士抚恤等等等等。
也就是说,这个财务部成立以后,其它任何部门,都跟现钱没有关系了,要用度,拿批条来找他们报账,有进项,全部交到这里,这就杜绝了以往钱财由几个部分管理,混杂不堪,办事效率低下。
财务部的人,会有一些核算,预算,审计方面的工作做,但是数据,都是对外保密的,你用超了,有人查你。
你要的太多,不可能,有预算的,相差太远,不批。
使用的数量跟领取的数量对不上,要交回,否则,还是会追究你的责任。
而且,地方财务部门除了要面临主官监督,还要面临上一级衙门的管理。
要说李世民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改革决心,那是因为他在善阳三个多月时间没闲着,把各个管理部门全部都看过两三遍,并且吃透了,孙享福之前在善阳,就是靠这一套,把财权死死的抓在手上的。
其次就是司法方面的改革,御史台什神马玩意的,以后就要成为历史了,因为以后朝堂之上不会再议论朝臣个人行为这种鸡毛蒜皮的事情了,只会出台条例管。
御史台将会和大理寺,廷尉,合并成为司法部。
司法部将有权利管理整个国家的律法制定,以及违法审判,对于以往那些官员行为不检点的东西,他们不是拿到皇帝面前打嘴仗,而是直接由廷尉依律处罚,处罚结果还会留档,计入这个官员的升迁考评。
所以,以后官员要是敢欺男霸女,司法部可以直接出令,廷尉拿人,审理,定罪,宣判,对于司法部的宣判的结果,皇帝虽然有特赦权,但没有合理的理由的情况下,也不好驳回。
孙享福在善阳,就从来没有一次驳回过司法部门的宣判。
当然,对于在街边吃个零食,穿衣服不周正这样的小事情,在新的律法里面也将会裁撤,正真要受到处罚的项目,从原先的一千多条,减少到了一百条以内,对于官员和百姓行为规范上面方面的东西,几乎裁撤了九成以上,不是真正的犯罪,不会重罚,小的事情,警告,罚款,倒是有不少。
既然有了司法部,那么刑部的职能就整个变更了,今后将分为四大块,治安署,侦缉署,防爆署,以及专门争对各类案件进行取证调查的调查署,这里面包括民告官的取证调查。
这四大署将彻底改变以往存在感不强的刑部的职能,因为,改制之后,刑部手底下有除了城防军队之外,最强的武力了。
以后,县衙的捕快公差,可都属于刑部治安署,县尉属下的县兵,则属于刑部的防爆署,再加上一个司法部的法官,那么一个县的司法刑狱系统,就成立了,而且相对独立。
县令只管生产和地方建设,对于县内其它各部门只有监督权,奏报权,不可以强行干涉。
而司法部门,虽然接受县令的监督,却也和财务部一样,要向他的上一级司法部门负责,某种意义上来说,他连县令犯法都可以管。
这不仅弱化了地方主官的权利,更是让律法,刑狱,独立在了整个权力体系之外,而且把孙享福两年前就开始在善阳玩的双轨制度加了进来。
这样一改了之后,内政管理起来就轻松多了,朝廷国库有多少钱,能用多少钱,找财务尚书一问,就清清楚楚。
全国各地的刑狱司法,不是死刑需要钩决的,都可以由他们自行按律判处,即便是被县级司法判了刑的,还可以往州级司法部门上诉,甚至到长安的最高法院上诉,查案讲证据,判罚,以劳教,补偿受害者损失为最终目的,死刑很少,即便是有冤案,被冤枉者,也还是有很多机会伸冤,不会枉死。
地方治安,防爆工作,也有专门的人管理,前期的主要工作,就是杜绝乡法胡乱处置百姓,将大唐所有百姓的生杀大权,掌握在朝廷手上。
然之后,兵部职司不变,工部职司稍有变动,除了帮朝廷完成大工程之外,还要与商部联合,管理整个国家的制造业,将作监,不再独立被管理,也都划成了工部的一个部门,让其可调配的人力和产业资源扩大了很多倍。
户部少了钱粮方面的管理,却又多了很多税收上面的任务,因为,李世民要照搬善阳的那套税收制度了,而且,长孙无忌第一个出来支持,朝廷上,几乎没有什么反对的声音,现在皇帝那么强,谁敢反对啊!
再之后就是礼部和吏部了,这两个部门也有不小的变动。
鸿胪寺归到礼部,加上原本就受礼部所管的太常寺,太乐寺等部门,简单来说,就是给礼部加了上了外交部的职能。
吏部,则是多了一个培训司,以后的除了管官员政绩考评,升迁任免,培训官员的执政技能,成为了他们的工作重心之一。
最后,则是宣布成立农部和商部,农部主管天下田地的耕种生产。
商部主管商业贸易往来和商品质量监督,进出口调控等。
那么,这一轮改下来,原来的九卿整个就没有了,变成了吏部,礼部,户部,兵部,财部,刑部,法部,农部,工部,商部的十部。
对于这十部的尚书,李世民也做出了任命,人选张嘴就来,显然,这些改革,是他在善阳这段时间,思考了很久的。
吏部尚书温彦博,礼部尚书虞世南,户部尚书长孙无忌,兵部尚书侯君集,财部尚书高士廉,刑部尚书宇文士及,法部尚书魏征,农部尚书孙正明,工部尚书阎立德,商部尚书杜正伦。
其中原本的兵部尚书李靖,晋升尚书右仆射,原本的是尚书右仆射房玄龄,晋尚书左仆射,至于原本的尚书左仆射萧瑀,则未定。
借着发萧瑀的火才宣布了这一系列改革,他这个相位自然是不保的,没有当众宣布罢免,稍后肯定有安排。至于三省方面,基本没动,原先的九卿,基是提到了十部做二把手,由于管的盘子都大了,他们的品级只升不降,十部尚书都是正三品,左右侍郎则是从三品。
马周这个中书舍人,直接被任命为了商部右侍郎,算是连跳了好几级。
对于别人的官位,孙享福其实都不怎么关心,他自己的这个农部尚书的位置落实了就好,朝廷中大臣对于这次官制改革早已有了心里预期,反正大多数人都没有降职,甚至大多数人品级都升了,自然也没有什么好反对的,不过宣布完这些之后,新的堂部衙门的建立,中低层官员岗位的安排,就有的忙活了,正好趁着冬天这些文官没事,让他们好好规整。
一系列的官职任命,直接把一下午的时间用完了,然而,李世民并没有放萧瑀和孙享福几人出宫的意思,加上侯君集,李靖,房玄龄,长孙无忌四人,一起被请到了御书房吃晚饭。
本以为李世民一进来就会讲军备采购的事情,却没想到他率先问起了杜如晦的身体,“克明的病,正明可有把握治愈?”
“只要过了这个冬天,应该就能够大好。”
杜如晦的肺结核病属于早期病症,药物容易起到作用,前些日子杜家到府上取冷藏花椰菜的小厮说病况见好,基本不怎么咳了,那基本上就是没有问题了。
闻言,李世民表情一松,道,“如此,国不至失一柱也,稍后朕去他府上探病,没有问题吧!”
孙享福点了点头道,“您只需要戴上口罩,以防万一就好。”
口罩这个东西,李世民也不陌生,而且,杜如晦的病症已经快到了痊愈期,传染性已经很低,倒不至于传染到正值巅峰壮年的李世民。
“正明替朕解一大忧矣,那么,接下来说说,你为什么让萧相去蜀中吧!”
好吧!原来萧瑀连这个也跟李世民说了,孙享福自然不会跟李世民说,他在后世看过电视剧,未来几年,吐蕃将会成为大唐劲敌的事情,所以,只是编了个理由道,“蜀中物产丰富,人口不少,又与吐蕃,云南诸部交界,不仅是战略要地,还是商业重地,一旦发展起来,将是我大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下一步,蜀中即将有诸多产业需要改革调整,可能会触动到一些人的利益,非是久在中枢,了解朝廷新的发展模式的重臣,不可胜任如此艰巨的任务。”
“连你都看出蜀中乃是战略要地了,倒是与药师所见略同啊!”李世民有些欣慰的看向孙享福,将一卷密卫的情报纸向他递了过来。
孙享福展开一看之后,眉头紧皱,果然,自己虽然改变了大唐的历史,却还是没有改变吐蕃那边的历史,松赞干布还是崛起了,而且,党项各部,莫名其妙的跟吐谷浑掐了起来,这些东西,虽然看似跟大唐没有关系,但你如果联想到大唐要倾全国之力,去攻打高句丽,就可能有点关系了。
这些势力,可都处在大唐的腹背啊!万一大唐跟高句丽掐的时候,这里出现什么变故怎么办?
顶级军事家的厉害之处,就是能通过微小的事情闻到危险的气息,也难怪王浩会说王麟的计划上不了台面,他的偷袭计划还没有开始真正的施行,就被李靖洞悉到了一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