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站在大殿廊下,看着孙捷搂着夏侯称的肩膀,带着一帮半大小子招摇过市,眉梢不由自主的挑了挑。
这个庶长子有点当大哥的潜质,嘴还特别甜,看到袁衡一口一个母后,反倒是和生母尹姁不怎么亲近。脑子活,身体也好,在习武上颇有天赋,又肯吃苦,一般的同龄人都不是他的对手。看这样子,比他大三岁的夏侯称也被他打败了。就是读书不怎么用心,除了兵书之外都没什么兴趣。在这一点上,次子孙胜要沉稳得多,每天读书、习武安排得井井有条,不像孙捷这般偏科。
有时候他也在想,袁衡、袁权是不是故意纵容孙捷。以孙捷目前的状况,如果不加以调整,他将来的成就也就是一个猛将,成不了真正的方面大将。但袁衡忘了一点,不守规矩的猛将也许未必擅长建设,却非常擅长破坏。任何时候,军队都是双刃剑,如果不能掌握在自己手里,对内部的威胁可能更大,这种恃勇斗狠的将领其实是不稳定因素,尤其是他还有王长子的身份。
这是个棘手的问题,关系到长治久安,但他目前也没有找到十全十美的办法,只能慢慢来。
看到孙策站在廊下,孙捷带着夏侯称上前行礼,说明情况。孙策仔细打量了夏侯称一会,觉得这小子虽然青了一个眼圈,有点狼狈,但看起来还算结实,以兖州的这段时间应该调养得不错。
“华佗去哪儿了?”
“是西域来的,有图,看不懂文字,去南阳找胡医翻译。”
孙策点点头。“你练过他的五禽戏?”
“嗯,天天练。”夏侯称说道:“我兄长也是。”
“哪个兄长?夏侯霸?”
“还有我大兄,嗯,子修阿兄也是,嫂嫂知道的。”
孙策挥挥手,让孙捷带他去玩。夏侯衡、夏侯霸已经成年,没有进宫,丁夫人见过袁衡后会带他们来见。曹昂丢了兖州,丁家又对曹操深恶痛绝,她们无路可去,入吴是唯一的出路。夏侯渊死得早,那个神童夏侯荣是没机会出生了,现有的三个儿子中,夏侯称的天赋应该是最好的。如果不像历史上一样早夭,将来也是一个人才。
郭嘉迎面走来,与孙捷等人相遇,孙捷停下向郭嘉行礼,郭嘉还了礼,说了几句闲话,特地和夏侯称聊了几句,这才赶了过来。
孙策看得清楚,说道:“奉孝,这小子如何?”
“不错,看起来像是个可造之才。”郭嘉常在孙策左右,知道孙策最近在考虑什么问题,随即又补了一句。“他和捷王子脾气性太像,怕是起不到平衡作用,倒是和胜王子更合适些。”
孙策不置可否地应了一声。这些事很重要,却不着急,可以慢慢看。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兖州的战事,曹昂的使命结束了,他和袁谭再次对阵。袁谭举冀州之兵而来,这一次要么不打,要打就要把袁谭打残。他召郭嘉来正是为了这件事。
郭嘉递过来几分刚收到的军报,又简要的汇报了一下。他很轻松,还调侃地说曹昂这些年有功,将来如果有机会,或许可以帮他上位,替掉曹操,益州也许就能不战而取了。
孙策笑笑。郭嘉有得意的资本。留着曹昂在充州做缓冲,避免与袁谭直接对面,是郭嘉一手策划的方案。官渡之战后,因为有兖州夹在中间,他才可以抽调兵力,经营辽东,初步解决了战马的供应问题。没有辽东源源不断送来的战马,他不可能维持中原的驿传系统,更无法集结起六千多骑兵赶赴豫州——靠马腾和韩遂那两个西凉人,这么做的代价太大,太到他也承受不起——正因为有这六千多骑兵在,袁谭才不敢让骑兵深入豫州,骚扰后方,要不然这一战会艰难得多。
相比之下,放刘备回幽州的计划就偏差比较大,甚至有点弄巧成拙的感觉。好在对关羽、张飞二人的投资不算失败,如今关羽留在幽州不敢来,张飞虽然来了却不愿意上阵,刘备只能以赵云和牵招为将,协助荀衍作战。
“益州的事以后再说,还是先考虑兖州的事吧,该调甘宁参战了。”
“没错,太史慈那边也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征。现在有两个方案:一是直接取幽州,迫使刘备回援;一是取冀州,迫使袁谭回师。综合考虑,两个方案不相上下,各有利弊。”
郭嘉说着,又递过一份作战方案来。孙策接在手中,转身回殿。杨仪已经准备好了地图、笔墨,孙策与郭嘉在地图前站定,对照作战方案,审阅军师处提出的两个作战方案,郭嘉在一旁解说,随时回答孙策的疑问。
听完整个方案,孙策在地图前沉吟了好一会儿。“取冀州吧。幽州太远,又在跨海作战,万一老天不给力,风向不对,水师在路上耽搁了,会误事。在兖州作战,就算有什么事也可以迅速反应。”他转身看看郭嘉,又说道:“战事再激烈,离得远了也起不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郭嘉笑了。“好,那就稳妥些,敲山震虎,届时还有余力取冀州。”
孙策思索片刻。“奉孝,如果刘备趁虚而入,他能掌握冀州吗?”
“比较难。”郭嘉不假思索的说道:“袁绍、袁谭父子都没能真正掌握冀州,何况刘备。如果刘备掌握冀州,势必要用冀州的钱粮来接济幽州,而且会重用幽州人,冀州世家岂能愿意。以臣之见,结果不会比曹昂在兖州的情况好。”
“如果天子承认刘备的宗室身份呢?”
“且!”郭嘉嗤之以鼻。“冀州世家连天子都不放在眼里,哪会在乎这个宗室身份。大王,你别忘了,孝灵帝出自河间,王美人来自于赵国,天子和冀州系的关系比刘备要强得多。”他笑了两声,又道:“有备无患,闲着也是闲的,现在倒是可以给刘备找点麻烦。孔明在豫州办报纸办得这么好,士元在青州也不能落后啊。对了,再让杨德祖配合一下,找陈王落实一下,敲定刘备冒充宗室的罪名。他这个长史反正也干不久了,再立一功,尽快撤出来吧。”
孙策忍不住大笑。“奉孝,你太阴险了。”
“臣行的本就是阴谋。”郭嘉坦然道:“兵不厌诈,道德君子做不来。”
——
孙策很快就召集了大臣议事,敲定方案。不出他所料,首相张纮、计相虞翻都支持相对稳妥的方案。豫州的战事让他们意识到了己方的优势,也意识到了民心可用,对峙的时间越长,己方的优势越明显,既然如此,大可不必冒险,白白牺牲将士的性命。
世风转变需要时间,内部的问题也需要时间来消化,欲速则不达,求稳已经成了吴国君臣的共识。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厚积薄发,举重若轻,以实力碾压对手才是王道。
方案敲定后,孙策随即签署了相关的命令,送往各州。其中一道是送给吕岱。徐州目前还没有战事,但也不能闲着,孙策要求吕岱在春耕结束后征发百姓,在中渎沿途建设兵营、驿站,为江南的物资运往前线做好准备。进入夏季之后,东海进入台风多发季节,即使是楼船也有危险,走内河就成了最佳选择。
中渎多年没有疏浚,河道变浅,影响大船通行,去年冬天,吕岱已经征发民伕疏浚了相关的河道,现在还有一些后续工程需要完善。这些都准备好之后,中渎就能代替大部分海运任务,即使遇到大风天气也不至于彻底停运。在兖州即将入手的时候,这条水道也能起到沟通长江和黄河的作用。
在孙策心里,他已经将这条水道作为第二个五年计划的一部分,相关工程将逐步落实,稳步推进。( 三国小霸王 移动版阅读 )
这个庶长子有点当大哥的潜质,嘴还特别甜,看到袁衡一口一个母后,反倒是和生母尹姁不怎么亲近。脑子活,身体也好,在习武上颇有天赋,又肯吃苦,一般的同龄人都不是他的对手。看这样子,比他大三岁的夏侯称也被他打败了。就是读书不怎么用心,除了兵书之外都没什么兴趣。在这一点上,次子孙胜要沉稳得多,每天读书、习武安排得井井有条,不像孙捷这般偏科。
有时候他也在想,袁衡、袁权是不是故意纵容孙捷。以孙捷目前的状况,如果不加以调整,他将来的成就也就是一个猛将,成不了真正的方面大将。但袁衡忘了一点,不守规矩的猛将也许未必擅长建设,却非常擅长破坏。任何时候,军队都是双刃剑,如果不能掌握在自己手里,对内部的威胁可能更大,这种恃勇斗狠的将领其实是不稳定因素,尤其是他还有王长子的身份。
这是个棘手的问题,关系到长治久安,但他目前也没有找到十全十美的办法,只能慢慢来。
看到孙策站在廊下,孙捷带着夏侯称上前行礼,说明情况。孙策仔细打量了夏侯称一会,觉得这小子虽然青了一个眼圈,有点狼狈,但看起来还算结实,以兖州的这段时间应该调养得不错。
“华佗去哪儿了?”
“是西域来的,有图,看不懂文字,去南阳找胡医翻译。”
孙策点点头。“你练过他的五禽戏?”
“嗯,天天练。”夏侯称说道:“我兄长也是。”
“哪个兄长?夏侯霸?”
“还有我大兄,嗯,子修阿兄也是,嫂嫂知道的。”
孙策挥挥手,让孙捷带他去玩。夏侯衡、夏侯霸已经成年,没有进宫,丁夫人见过袁衡后会带他们来见。曹昂丢了兖州,丁家又对曹操深恶痛绝,她们无路可去,入吴是唯一的出路。夏侯渊死得早,那个神童夏侯荣是没机会出生了,现有的三个儿子中,夏侯称的天赋应该是最好的。如果不像历史上一样早夭,将来也是一个人才。
郭嘉迎面走来,与孙捷等人相遇,孙捷停下向郭嘉行礼,郭嘉还了礼,说了几句闲话,特地和夏侯称聊了几句,这才赶了过来。
孙策看得清楚,说道:“奉孝,这小子如何?”
“不错,看起来像是个可造之才。”郭嘉常在孙策左右,知道孙策最近在考虑什么问题,随即又补了一句。“他和捷王子脾气性太像,怕是起不到平衡作用,倒是和胜王子更合适些。”
孙策不置可否地应了一声。这些事很重要,却不着急,可以慢慢看。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兖州的战事,曹昂的使命结束了,他和袁谭再次对阵。袁谭举冀州之兵而来,这一次要么不打,要打就要把袁谭打残。他召郭嘉来正是为了这件事。
郭嘉递过来几分刚收到的军报,又简要的汇报了一下。他很轻松,还调侃地说曹昂这些年有功,将来如果有机会,或许可以帮他上位,替掉曹操,益州也许就能不战而取了。
孙策笑笑。郭嘉有得意的资本。留着曹昂在充州做缓冲,避免与袁谭直接对面,是郭嘉一手策划的方案。官渡之战后,因为有兖州夹在中间,他才可以抽调兵力,经营辽东,初步解决了战马的供应问题。没有辽东源源不断送来的战马,他不可能维持中原的驿传系统,更无法集结起六千多骑兵赶赴豫州——靠马腾和韩遂那两个西凉人,这么做的代价太大,太到他也承受不起——正因为有这六千多骑兵在,袁谭才不敢让骑兵深入豫州,骚扰后方,要不然这一战会艰难得多。
相比之下,放刘备回幽州的计划就偏差比较大,甚至有点弄巧成拙的感觉。好在对关羽、张飞二人的投资不算失败,如今关羽留在幽州不敢来,张飞虽然来了却不愿意上阵,刘备只能以赵云和牵招为将,协助荀衍作战。
“益州的事以后再说,还是先考虑兖州的事吧,该调甘宁参战了。”
“没错,太史慈那边也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征。现在有两个方案:一是直接取幽州,迫使刘备回援;一是取冀州,迫使袁谭回师。综合考虑,两个方案不相上下,各有利弊。”
郭嘉说着,又递过一份作战方案来。孙策接在手中,转身回殿。杨仪已经准备好了地图、笔墨,孙策与郭嘉在地图前站定,对照作战方案,审阅军师处提出的两个作战方案,郭嘉在一旁解说,随时回答孙策的疑问。
听完整个方案,孙策在地图前沉吟了好一会儿。“取冀州吧。幽州太远,又在跨海作战,万一老天不给力,风向不对,水师在路上耽搁了,会误事。在兖州作战,就算有什么事也可以迅速反应。”他转身看看郭嘉,又说道:“战事再激烈,离得远了也起不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郭嘉笑了。“好,那就稳妥些,敲山震虎,届时还有余力取冀州。”
孙策思索片刻。“奉孝,如果刘备趁虚而入,他能掌握冀州吗?”
“比较难。”郭嘉不假思索的说道:“袁绍、袁谭父子都没能真正掌握冀州,何况刘备。如果刘备掌握冀州,势必要用冀州的钱粮来接济幽州,而且会重用幽州人,冀州世家岂能愿意。以臣之见,结果不会比曹昂在兖州的情况好。”
“如果天子承认刘备的宗室身份呢?”
“且!”郭嘉嗤之以鼻。“冀州世家连天子都不放在眼里,哪会在乎这个宗室身份。大王,你别忘了,孝灵帝出自河间,王美人来自于赵国,天子和冀州系的关系比刘备要强得多。”他笑了两声,又道:“有备无患,闲着也是闲的,现在倒是可以给刘备找点麻烦。孔明在豫州办报纸办得这么好,士元在青州也不能落后啊。对了,再让杨德祖配合一下,找陈王落实一下,敲定刘备冒充宗室的罪名。他这个长史反正也干不久了,再立一功,尽快撤出来吧。”
孙策忍不住大笑。“奉孝,你太阴险了。”
“臣行的本就是阴谋。”郭嘉坦然道:“兵不厌诈,道德君子做不来。”
——
孙策很快就召集了大臣议事,敲定方案。不出他所料,首相张纮、计相虞翻都支持相对稳妥的方案。豫州的战事让他们意识到了己方的优势,也意识到了民心可用,对峙的时间越长,己方的优势越明显,既然如此,大可不必冒险,白白牺牲将士的性命。
世风转变需要时间,内部的问题也需要时间来消化,欲速则不达,求稳已经成了吴国君臣的共识。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厚积薄发,举重若轻,以实力碾压对手才是王道。
方案敲定后,孙策随即签署了相关的命令,送往各州。其中一道是送给吕岱。徐州目前还没有战事,但也不能闲着,孙策要求吕岱在春耕结束后征发百姓,在中渎沿途建设兵营、驿站,为江南的物资运往前线做好准备。进入夏季之后,东海进入台风多发季节,即使是楼船也有危险,走内河就成了最佳选择。
中渎多年没有疏浚,河道变浅,影响大船通行,去年冬天,吕岱已经征发民伕疏浚了相关的河道,现在还有一些后续工程需要完善。这些都准备好之后,中渎就能代替大部分海运任务,即使遇到大风天气也不至于彻底停运。在兖州即将入手的时候,这条水道也能起到沟通长江和黄河的作用。
在孙策心里,他已经将这条水道作为第二个五年计划的一部分,相关工程将逐步落实,稳步推进。( 三国小霸王 移动版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