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苏的一再恳求下,她也跟着妈妈去了临安,封寒终于摆脱了奶哥的文艺人生,可以安心上学喽。
今天也是《萌芽》第二期发售的日子,老样子,封寒还是先买了杂志,然后去找鹿熊鹿。
这一期除了封寒的长篇连载《三重门》和散文《故都的秋》,还有一篇鹿幼溪化名独孤佚人的随笔《星愿》,所以封寒也帮她买了一本,没多买,现在的萌芽已经不需要封寒帮忙冲销量了,只是鹿幼溪情绪波动不是很强烈的样子。
“第一次文章上杂志,你不是很兴奋啊?”
鹿幼溪呵呵道,“兴奋啊,走的都是内心戏~”
《萌芽》创刊号一炮打响,而且成功走出了杨州一地,据老韩说这次直接一口气在全国几个印刷厂开印了15万册,后续加印就要视情况而定了。
而且在杂志亭,封寒也看到不少初中生围着求购《萌芽》,封寒偷听了一句,好像是有学生看了萌芽,作文考了满分,于是萌芽又成了应考神书,小圈子内名声赫赫。
鹿幼溪已经适应了骑车上学的生活,进了学校遇到相识的同学也会互相打招呼,在封寒去京城之前,她和班里同学一起参加了重阳登高活动,着着实实地接了把地气,不少人趁机得到了大明星的合影,算是比较融洽的融入到了这个新的班集体里。
封寒一直在关注鹿幼溪的神色,除了不太兴奋,眼圈还有点黑,昨天应该很晚才睡,对于一个十六岁情窦初开的少女,爱而不能,这样的打击属实不小。
进了教室,同学们看封寒的眼神又多了一分复杂,长得帅还不够,还能舞文弄墨写,如今更是得了全国游泳冠军,平了全国记录,与他们相比,这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要想在封寒面前赢回一些面子,恐怕也就只能靠几天后的月考了!
同学们是如此看待封寒,而封寒看同学们则格外亲切,不少同学桌上都有新鲜出炉的《萌芽》杂志,不管是出于同学之谊,还是真的喜欢这份杂志,这都是对他和老韩的支持,否则一个班有一两本同类杂志才是正常规律。
很久不见的云大川见了封寒,先是一套组合吹捧,简直是听觉大保健,这个班里的同学都内向含蓄,就大川同学竟爱说些大实话。
接着云大川的同桌指着目录上的一个标题问后身的鹿幼溪,“这是你写的吧?”
鹿幼溪笑着点头,果然很容易就被认出来了,鹿幼溪将会在萌芽发表文章的事早就通过她的嘤嘤号搞得人尽皆知,这一期很多读者都是冲着鹿幼溪的第一次才买杂志的,这也是老韩首版就敢印15万的底气。
云大川奇怪道,“怎么这次萌芽的人没有给你送杂志呢?”
他话音刚落,就见上次出现的那名萌芽工作人员带着两本杂志走了进来,只有第一次发表文章的学生才有这个待遇,所以另一本杂志不是给封寒的,是高三的一名学姐的作品过稿了。
这一期东扬一中包括封寒有三个学生的作品被萌芽收录,高一1班的李逸阳登着凳子,透过窗户看着进出教学楼的萌芽工作人员,脸色有点难看。
为了和封寒一较高低,他摒弃了自己擅长的短文,写起了长篇,半个月的时间几乎全都花在这上面了,只是没有通过萌芽的审稿机制。
对方的副主编回了一段鼓励的话,并指出文章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但李逸阳都没听进去,他开始想,是不是因为自己不是韩士群的继子,所以才没有在萌芽上发表长篇的机会。
李逸阳的同桌,外号胖张的张雱(pang)拿着最新的萌芽给李逸阳,“逸阳同学,你先看吧,你看完我再看。”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前段时间有点膨胀,把不多的稿费都花光了,现在又开始蹭杂志看了。
李逸阳从头开始看,给他的感觉就是这一期的质量比起创刊号只高不低,一大特点就是减少了本地学生的稿子。
第一期的学生文章超过了总体60%的比例,其中这部分又有80%是杨州学子的作品。
但是这次李逸阳粗略翻了一下,起码有一半的学生投稿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京城、沪城、雍州、益州都是《萌芽》已经覆盖的市场,自然而然这些地区的投稿也多了起来。
可以预见,如果《萌芽》能够良性发展,未来想要让自己的稿子登上萌芽,将会越来越难,而杨州学子的比例也会进一步降低。
京城四中,董彻是一名高二学生,在同学们的好奇而羡慕的注视下,他从书店老板手中接过了《萌芽》第二期。
萌芽的工作人员没那么多,只好充分把校园书店的老板利用起来,每送一次杂志都能额外得到100块,老板们自然乐的跑腿,为了自己学校里能多出几个小作家,更是不遗余力推销《萌芽》,因此形成了良性循环。
董彻之前就曾在地方报纸刊物上发表过文章,但都远不如这次引起的轰动大,不少同学都问他《萌芽》是什么杂志,干嘛不寄给他,反而派人来送,搞得这么大张旗鼓。
董彻兴奋的脸有些发红,但语气依旧平和,“等我看完再给你看,你就知道这是什么杂志了。”
同学耐性不佳,“等不及了,我去书店买一本!”
“算我一个!”
“给我也带一本~”
和董彻类似的情况在全国很多学校上演,大部分学生都无法每半个月写出一篇质量上乘的稿子,所以第二期几乎都是些新面孔,不过他们大都用的本名,所以夹杂在这些正常名字中间的“独孤佚人”就显得有点不同寻常了。
猜到独孤佚人是鹿幼溪的不在少数,海阔天空音乐工作室的呲啦老师虽然年过四旬,仍是鹿幼溪的粉丝,专程买了这份青春杂志,一眼就从几十篇短文中找到了《星愿》,看完之后这位音乐人老泪纵横,特别想为遭遇坎坷的鹿幼溪写一首歌。
刚有点灵感,哼了两个调子,梅凤巢带着两个小丫头来了~
今天也是《萌芽》第二期发售的日子,老样子,封寒还是先买了杂志,然后去找鹿熊鹿。
这一期除了封寒的长篇连载《三重门》和散文《故都的秋》,还有一篇鹿幼溪化名独孤佚人的随笔《星愿》,所以封寒也帮她买了一本,没多买,现在的萌芽已经不需要封寒帮忙冲销量了,只是鹿幼溪情绪波动不是很强烈的样子。
“第一次文章上杂志,你不是很兴奋啊?”
鹿幼溪呵呵道,“兴奋啊,走的都是内心戏~”
《萌芽》创刊号一炮打响,而且成功走出了杨州一地,据老韩说这次直接一口气在全国几个印刷厂开印了15万册,后续加印就要视情况而定了。
而且在杂志亭,封寒也看到不少初中生围着求购《萌芽》,封寒偷听了一句,好像是有学生看了萌芽,作文考了满分,于是萌芽又成了应考神书,小圈子内名声赫赫。
鹿幼溪已经适应了骑车上学的生活,进了学校遇到相识的同学也会互相打招呼,在封寒去京城之前,她和班里同学一起参加了重阳登高活动,着着实实地接了把地气,不少人趁机得到了大明星的合影,算是比较融洽的融入到了这个新的班集体里。
封寒一直在关注鹿幼溪的神色,除了不太兴奋,眼圈还有点黑,昨天应该很晚才睡,对于一个十六岁情窦初开的少女,爱而不能,这样的打击属实不小。
进了教室,同学们看封寒的眼神又多了一分复杂,长得帅还不够,还能舞文弄墨写,如今更是得了全国游泳冠军,平了全国记录,与他们相比,这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要想在封寒面前赢回一些面子,恐怕也就只能靠几天后的月考了!
同学们是如此看待封寒,而封寒看同学们则格外亲切,不少同学桌上都有新鲜出炉的《萌芽》杂志,不管是出于同学之谊,还是真的喜欢这份杂志,这都是对他和老韩的支持,否则一个班有一两本同类杂志才是正常规律。
很久不见的云大川见了封寒,先是一套组合吹捧,简直是听觉大保健,这个班里的同学都内向含蓄,就大川同学竟爱说些大实话。
接着云大川的同桌指着目录上的一个标题问后身的鹿幼溪,“这是你写的吧?”
鹿幼溪笑着点头,果然很容易就被认出来了,鹿幼溪将会在萌芽发表文章的事早就通过她的嘤嘤号搞得人尽皆知,这一期很多读者都是冲着鹿幼溪的第一次才买杂志的,这也是老韩首版就敢印15万的底气。
云大川奇怪道,“怎么这次萌芽的人没有给你送杂志呢?”
他话音刚落,就见上次出现的那名萌芽工作人员带着两本杂志走了进来,只有第一次发表文章的学生才有这个待遇,所以另一本杂志不是给封寒的,是高三的一名学姐的作品过稿了。
这一期东扬一中包括封寒有三个学生的作品被萌芽收录,高一1班的李逸阳登着凳子,透过窗户看着进出教学楼的萌芽工作人员,脸色有点难看。
为了和封寒一较高低,他摒弃了自己擅长的短文,写起了长篇,半个月的时间几乎全都花在这上面了,只是没有通过萌芽的审稿机制。
对方的副主编回了一段鼓励的话,并指出文章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但李逸阳都没听进去,他开始想,是不是因为自己不是韩士群的继子,所以才没有在萌芽上发表长篇的机会。
李逸阳的同桌,外号胖张的张雱(pang)拿着最新的萌芽给李逸阳,“逸阳同学,你先看吧,你看完我再看。”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前段时间有点膨胀,把不多的稿费都花光了,现在又开始蹭杂志看了。
李逸阳从头开始看,给他的感觉就是这一期的质量比起创刊号只高不低,一大特点就是减少了本地学生的稿子。
第一期的学生文章超过了总体60%的比例,其中这部分又有80%是杨州学子的作品。
但是这次李逸阳粗略翻了一下,起码有一半的学生投稿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京城、沪城、雍州、益州都是《萌芽》已经覆盖的市场,自然而然这些地区的投稿也多了起来。
可以预见,如果《萌芽》能够良性发展,未来想要让自己的稿子登上萌芽,将会越来越难,而杨州学子的比例也会进一步降低。
京城四中,董彻是一名高二学生,在同学们的好奇而羡慕的注视下,他从书店老板手中接过了《萌芽》第二期。
萌芽的工作人员没那么多,只好充分把校园书店的老板利用起来,每送一次杂志都能额外得到100块,老板们自然乐的跑腿,为了自己学校里能多出几个小作家,更是不遗余力推销《萌芽》,因此形成了良性循环。
董彻之前就曾在地方报纸刊物上发表过文章,但都远不如这次引起的轰动大,不少同学都问他《萌芽》是什么杂志,干嘛不寄给他,反而派人来送,搞得这么大张旗鼓。
董彻兴奋的脸有些发红,但语气依旧平和,“等我看完再给你看,你就知道这是什么杂志了。”
同学耐性不佳,“等不及了,我去书店买一本!”
“算我一个!”
“给我也带一本~”
和董彻类似的情况在全国很多学校上演,大部分学生都无法每半个月写出一篇质量上乘的稿子,所以第二期几乎都是些新面孔,不过他们大都用的本名,所以夹杂在这些正常名字中间的“独孤佚人”就显得有点不同寻常了。
猜到独孤佚人是鹿幼溪的不在少数,海阔天空音乐工作室的呲啦老师虽然年过四旬,仍是鹿幼溪的粉丝,专程买了这份青春杂志,一眼就从几十篇短文中找到了《星愿》,看完之后这位音乐人老泪纵横,特别想为遭遇坎坷的鹿幼溪写一首歌。
刚有点灵感,哼了两个调子,梅凤巢带着两个小丫头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