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巨鳄 作者:塞外流云
第四百二十三章 江宁会战(三十三)
京师,紫禁城,乾清宫,西暖阁。
道光揉了揉隐隐有些胀痛的太阳穴,看着御案两头一摞摞尺多高的折子长叹了一声,英夷承建京杭铁路一事,事关重大,且牵扯太广,他委实难以权衡利弊,难做决断,发动朝议,朝中大员也是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实是令他头痛不已。
大清开海以来,不论是四口通商还是广州一口通商,都对外商有着诸多的严格限制,这才使得开海百余年来都相安无事,一旦允准英夷承建京杭铁路,英夷必然大量涌入江浙、河南、直隶,这对大清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会造成极大的冲击,天下只怕从此不得安宁。
但若是不允,这场战争就极有可能会持续下去,而且还有可能继续扩大规模,英吉利既是海上霸主又是欧洲霸主,远征大清损兵折将,惨败而归,必然不会善罢甘休,以大清如今的窘迫境况,如何能维持一场大规模的持久战?更何况战场是在江南,那可是大清的财赋重地,若是被战火荼毒,没个三五年时间根本就恢复不过来。
如今看来,江宁会战,不仅对英夷来说是个陷阱,对大清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个陷阱!道光在心里暗叹了一声,心里隐隐有些后悔,当初若是重兵驻防吴淞,阻拦英夷舰队溯江西进,也不会落到眼下进退两难的局面!
他心里正自患得患失,近侍总管太监曹进喜轻手轻脚的走了进来,躬身禀报道:“皇上,载铨、潘世恩、穆章阿在外递牌子求见。”
他将穆章阿的名字排在最后不是没有道理的,原本身为首席军机大臣的穆章阿因为户部银库亏空一案已被革职留任,虽然威望犹在,势力依旧,但却没了一应耀眼的头衔,在正式场合,排名自然靠后。
闻报载铨、军机大臣潘世恩、穆章阿三人一同求见,道光估摸着是江宁有了动静,当即淡淡的吩咐道:“让他们进来。”
载铨、潘世恩、穆章阿三人进门见礼后,依次在道光跟前的白毡毯前跪下,潘世恩双手呈上一份折子道:“皇上,江宁急报,元奇五千团练擅自撤离江宁,前往江阴。”
元奇五千团练擅自撤离江宁?道光心里一紧,连忙接过折子翻看,折子是林则徐、奕山、僧格林沁、杨芳四人联名上奏的,内容很简单,就两点,一,易知足率领元奇五千团练擅自撤离江宁。二,英夷同意增加一条条款,以英吉利女王的名义公开宣布鸦.片贸易为非法,严令禁止英吉利商人向大清运输贩卖鸦.片。
放下折子,道光一张脸阴沉的能滴出水来,声音低沉的道:“怎么回事?”
江南一战,朝野瞩目,举国关注,身为朝中三大派系的首领——载铨、潘世恩、穆章阿三人对江宁的情况,可说是事无巨细都了如指掌,听的道光发问,三人都有些恐惧齐齐伏在地上不敢贸然开口,三人都心知肚明,这事已经触及到道光的底线,往轻了说,易知足此举是催促敦促朝廷尽快回复,往重了说,易知足这是要挟逼迫朝廷接受《江宁条约》,说白了,就是要挟逼迫道光!
林则徐四人在折子上点明易知足是擅自,就是不敢沾边,把他们四人摘出来,若是说明是五人商议之后的决定,后果会更严重,江宁高层可能集体换人,更会刺激道光,导致整个局面完全失控。
不过,道光既然开口问了,不答是不行的,见的载铨、穆章阿都不开口,暂领军机处的潘世恩不得不硬着头皮道:“回皇上,长江枯水期将至,英夷拖不起!”
长江枯水期,道光自然清楚,正因为清楚的知道这点,他才不着急决断,他们拖得起,英军拖不起,拖一拖不定能够压榨出更多的好处,就算是能让英夷放弃几条不重要的条款也是好的,冷冷的扫了三人一眼,他沉声道:“易知足是擅自?”
潘世恩紧张的额头滴汗,轻轻磕头道:“回皇上,易知足不听劝阻,一意孤行。”
见他一句话就将林则徐四人摘了出来,载铨不由的暗松了口气,奕山、僧格林沁可都是他的人,他还真是担心被牵连进去,这事可不是小事。
江宁二钦差三参赞都不是穆章阿的人,他自然无所顾忌,当即叩首道:“易知足恣意妄为,辜恩负主,林则徐、奕山,驭下无方,实属无能,恳请皇上下旨责罚。”
道光瞥了他一眼,没吭声,江宁一战关乎国运,他可不想掺杂进党争,而且,目前这情况,临阵换将也是大忌!
见道光不吭声,穆章阿不死心,沉声道:“易知足身为参赞军务大臣,不尊号令,擅自率领元奇团练撤离江宁,乃是要挟朝廷,逼迫朝廷接受《江宁条约》,实乃丧心病狂,此举与勾结英夷......。”
“皇上。”潘世恩不等他说完就接过他话头道:“易知足为了元奇私利,置朝廷利益于不顾,私下勾结英夷,擅自撤军,与汉奸无异,论罪当诛,微臣恳请皇上将其锁拿进京,革职问罪!”
听的潘世恩这话,穆章阿既是意外又是郁闷,自己的话居然被对方抢先说出来了,载铨心里也是一跳,这潘世恩是怎么回事?居然要置易知足于死地!就算是要将林则徐四人摘出来,也不用如此落井下石!一转念,他就反应过来,对方这是以退为进。
将易知足锁拿进京,江宁的和谈必然会陷入僵局,一个不好还可能逼反元奇团练,江南的局势必然陷入一片混乱,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这倒是一个卖人情的大好机会,他反应极快,连忙道:“皇上,江宁会战乃易知足首倡,元奇为这一战也是倾尽财力协助,吴淞、镇江两役,元奇团练更是击毙俘虏英夷近万,若说易知足是汉奸,岂非寒尽天下人心?”
道光听的一阵心烦,对于易知足的大胆和果决,他是恼怒,但要说惩处易知足,他还真没想过,如今江宁的局势,能够离的了易知足离的了元奇团练?根本不可能,就算是要算账,也只能是秋后算账,当前不行,他还不想被人骂成是昏君!
“够了!”轻声呵斥了一句,他放缓了语气道:“当务之急,是必须做出决断!江宁之战,不宜拖而不决!”
听的这话,载铨、潘世恩、穆章阿三人顿时就紧张起来,《江宁条约》实则只局限于通商口岸,他们并不是很在意,但英吉利承建京杭铁路就不是小事了,一则工程大,跨越地域广,耗费银钱巨额,意义和影响更是非同小可,而且花费的时间也长可能要数年或者是十年数年之久,对于朝中三大派系的盛衰都有着长远的影响。
三大派系中,穆章阿是满官派系首领,也是坚决反对的一派,载铨则是皇族宗室派系的首领,他本身也是因循守旧,极力反对修建铁路的,揣摩到道光倾向于修建铁路改善当前的财政窘困局面之后,他才一反之前的态度,积极支持。
潘世恩作为汉官派系的首领,不论心里是否赞成修建铁路,他都没有选择的余地,必须坚定的支持,尽快结束这场战争,否则王鼎、林则徐、刘韵珂等一帮主战派汉官都会陷入险境。
缓缓扫了三人一眼,道光面无表情的道:“传旨,允准《江宁条约》及附约,着林则徐、奕山、易知足尽快与英夷谈妥相关细则。”说完,他顿觉轻松不少,这大半个月来,这事一直压抑在他心头,终于做出了决断,他仿佛是掀开了压在心头的一块大石。
“皇上圣明。”载铨、潘世恩连忙躬身道,两人心头都是一阵轻快。
穆章阿却是霜打的茄子一般焉了,他心有不甘,重重的磕了一个头,道:“皇上——。”
“不必再说。”道光沉声道:“两害相权取其轻,国库空虚,朝廷目前无法支撑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也不能容忍江南毁于战火,朕不敢冒这个风险。”
听他如此说,穆章阿心知无望,不敢绕舌,叩首道:“奴才遵旨。”
扫了三人一眼,道光暗叹了一声,纠结了大半个月,他终究还是不敢强硬,八旗绿营完全不堪一用,他纵然不甘心也是有心无力,略微沉吟,他才道:“既与英夷和谈,也就意味着战事结束,元奇团练当如何安排?”
听的这话,潘世恩心里一沉,道光这是要发泄对元奇团练的不满?想想也是,元奇团练战力强横,远胜于八旗绿营,规模更高达一万以上,掌握在胆大妄为的易知足手中,别说是道光,就是他也有种坐卧不宁的感觉。
略微沉吟,他才开口道:“循团练例,战事结束,应当解散。”
“不可。”穆章阿沉声道:“元奇团练非一般地方士绅商贾组建的团练可比,元奇团练的团勇皆是元奇职员,大小头目都享有元奇身股,即便是解散,元奇一句话就能聚集成军,元奇不仅财力雄厚,且能从外商手中大量购买火炮火枪,若是循例解散,恐后患无穷。”
载铨瞥了他一眼,道:“元奇团练战力强横,就此解散,也未免可惜,但若纳入朝廷经制,朝廷又无力供养......。”
对于元奇团练,道光更头痛,原本是打算借英夷之手削弱元奇团练的实力,不想元奇团练战力如此强横,吴淞、镇江两役,击毙俘虏英军数千人,元奇团练的损失却是微乎其微,如今战事一结束在即,若是不能妥善解决元奇团练,他必然是寝食难安。
如何妥善解决元奇团练?道光对此却是一筹莫展,纳入朝廷经制之师,养不起不说,还有可能引发八旗绿营的不满,解散,他也考虑过,根本不行,对于元奇团练来说,解散不解散,没什么区别,
安静了一阵,潘世恩开口道:“元奇团练之前定海大捷,不少团勇都保举了官身,这次吴淞、镇江两场大捷,保举官身的必然更多,微臣窃以为,将他们纳入绿营,授以实职,安插到各省,尤其是西北边疆,既增强西北实力,也一举解散了元奇团练。”
“法子是不错,一举两得。”载铨斟酌着道:“但任职西北,形同流放,怕是没多少人愿意接受。”
“不必太直接。”潘世恩语气轻松的道:“可先任职在周边繁华富庶之地,半年一年后再调任。”
道光闷声道:“元奇团练一万余人,有官身的毕竟是少数,一般团勇,如何安排?”
默然半晌,穆章阿才道:“如欲有效防止拥兵自重,莫过于将不知兵、兵不知将。不解散元奇团练,将立战功有官身的授予实职分派各省,另调派各级武官统领元奇团练,可行?”
载铨哂笑道:“各地调来的绿营武官能统领元奇团练?元奇团练的饷银是元奇发放,绿营武官如何统领?元奇团练的训练采用西式训练,绿营武官一窍不通,如何统管?”
穆章阿闷声道:“朝廷的目的是削弱元奇团练的实力,能不能统管,让元奇头痛去,让元奇团练一团糟,不正遂了朝廷的意?”
道光很是无语的看了三人一眼,沉声道:“此番英夷进犯,全仗元奇团练,方有如今之局面,如此不择手段削弱元奇团练,若是与西洋再起战事,朕指靠谁来抵御?”略微一顿,他沉声道:“朕是担心元奇团练为患,但更希望元奇团练为朝廷所用,而不是毁了它!”
听的这话,载铨、潘世恩、穆章阿不由的面面相觑,半晌,潘世恩才道:“此番增开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再加上原有的广州,等若是四口通商,元奇团练不过一万余人,令其分驻四个通商口岸,如此,兵力分散,难以为患。”
听的这话,道光脸色才缓和了一些,这倒是个法子,一个通商口岸就算三千人也翻不起什么风浪来,不过,元奇有船队,能够快速调动兵力,终究是令人放心不下。(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三章 江宁会战(三十三)
-
第四百二十三章 江宁会战(三十三)
京师,紫禁城,乾清宫,西暖阁。
道光揉了揉隐隐有些胀痛的太阳穴,看着御案两头一摞摞尺多高的折子长叹了一声,英夷承建京杭铁路一事,事关重大,且牵扯太广,他委实难以权衡利弊,难做决断,发动朝议,朝中大员也是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实是令他头痛不已。
大清开海以来,不论是四口通商还是广州一口通商,都对外商有着诸多的严格限制,这才使得开海百余年来都相安无事,一旦允准英夷承建京杭铁路,英夷必然大量涌入江浙、河南、直隶,这对大清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会造成极大的冲击,天下只怕从此不得安宁。
但若是不允,这场战争就极有可能会持续下去,而且还有可能继续扩大规模,英吉利既是海上霸主又是欧洲霸主,远征大清损兵折将,惨败而归,必然不会善罢甘休,以大清如今的窘迫境况,如何能维持一场大规模的持久战?更何况战场是在江南,那可是大清的财赋重地,若是被战火荼毒,没个三五年时间根本就恢复不过来。
如今看来,江宁会战,不仅对英夷来说是个陷阱,对大清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个陷阱!道光在心里暗叹了一声,心里隐隐有些后悔,当初若是重兵驻防吴淞,阻拦英夷舰队溯江西进,也不会落到眼下进退两难的局面!
他心里正自患得患失,近侍总管太监曹进喜轻手轻脚的走了进来,躬身禀报道:“皇上,载铨、潘世恩、穆章阿在外递牌子求见。”
他将穆章阿的名字排在最后不是没有道理的,原本身为首席军机大臣的穆章阿因为户部银库亏空一案已被革职留任,虽然威望犹在,势力依旧,但却没了一应耀眼的头衔,在正式场合,排名自然靠后。
闻报载铨、军机大臣潘世恩、穆章阿三人一同求见,道光估摸着是江宁有了动静,当即淡淡的吩咐道:“让他们进来。”
载铨、潘世恩、穆章阿三人进门见礼后,依次在道光跟前的白毡毯前跪下,潘世恩双手呈上一份折子道:“皇上,江宁急报,元奇五千团练擅自撤离江宁,前往江阴。”
元奇五千团练擅自撤离江宁?道光心里一紧,连忙接过折子翻看,折子是林则徐、奕山、僧格林沁、杨芳四人联名上奏的,内容很简单,就两点,一,易知足率领元奇五千团练擅自撤离江宁。二,英夷同意增加一条条款,以英吉利女王的名义公开宣布鸦.片贸易为非法,严令禁止英吉利商人向大清运输贩卖鸦.片。
放下折子,道光一张脸阴沉的能滴出水来,声音低沉的道:“怎么回事?”
江南一战,朝野瞩目,举国关注,身为朝中三大派系的首领——载铨、潘世恩、穆章阿三人对江宁的情况,可说是事无巨细都了如指掌,听的道光发问,三人都有些恐惧齐齐伏在地上不敢贸然开口,三人都心知肚明,这事已经触及到道光的底线,往轻了说,易知足此举是催促敦促朝廷尽快回复,往重了说,易知足这是要挟逼迫朝廷接受《江宁条约》,说白了,就是要挟逼迫道光!
林则徐四人在折子上点明易知足是擅自,就是不敢沾边,把他们四人摘出来,若是说明是五人商议之后的决定,后果会更严重,江宁高层可能集体换人,更会刺激道光,导致整个局面完全失控。
不过,道光既然开口问了,不答是不行的,见的载铨、穆章阿都不开口,暂领军机处的潘世恩不得不硬着头皮道:“回皇上,长江枯水期将至,英夷拖不起!”
长江枯水期,道光自然清楚,正因为清楚的知道这点,他才不着急决断,他们拖得起,英军拖不起,拖一拖不定能够压榨出更多的好处,就算是能让英夷放弃几条不重要的条款也是好的,冷冷的扫了三人一眼,他沉声道:“易知足是擅自?”
潘世恩紧张的额头滴汗,轻轻磕头道:“回皇上,易知足不听劝阻,一意孤行。”
见他一句话就将林则徐四人摘了出来,载铨不由的暗松了口气,奕山、僧格林沁可都是他的人,他还真是担心被牵连进去,这事可不是小事。
江宁二钦差三参赞都不是穆章阿的人,他自然无所顾忌,当即叩首道:“易知足恣意妄为,辜恩负主,林则徐、奕山,驭下无方,实属无能,恳请皇上下旨责罚。”
道光瞥了他一眼,没吭声,江宁一战关乎国运,他可不想掺杂进党争,而且,目前这情况,临阵换将也是大忌!
见道光不吭声,穆章阿不死心,沉声道:“易知足身为参赞军务大臣,不尊号令,擅自率领元奇团练撤离江宁,乃是要挟朝廷,逼迫朝廷接受《江宁条约》,实乃丧心病狂,此举与勾结英夷......。”
“皇上。”潘世恩不等他说完就接过他话头道:“易知足为了元奇私利,置朝廷利益于不顾,私下勾结英夷,擅自撤军,与汉奸无异,论罪当诛,微臣恳请皇上将其锁拿进京,革职问罪!”
听的潘世恩这话,穆章阿既是意外又是郁闷,自己的话居然被对方抢先说出来了,载铨心里也是一跳,这潘世恩是怎么回事?居然要置易知足于死地!就算是要将林则徐四人摘出来,也不用如此落井下石!一转念,他就反应过来,对方这是以退为进。
将易知足锁拿进京,江宁的和谈必然会陷入僵局,一个不好还可能逼反元奇团练,江南的局势必然陷入一片混乱,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这倒是一个卖人情的大好机会,他反应极快,连忙道:“皇上,江宁会战乃易知足首倡,元奇为这一战也是倾尽财力协助,吴淞、镇江两役,元奇团练更是击毙俘虏英夷近万,若说易知足是汉奸,岂非寒尽天下人心?”
道光听的一阵心烦,对于易知足的大胆和果决,他是恼怒,但要说惩处易知足,他还真没想过,如今江宁的局势,能够离的了易知足离的了元奇团练?根本不可能,就算是要算账,也只能是秋后算账,当前不行,他还不想被人骂成是昏君!
“够了!”轻声呵斥了一句,他放缓了语气道:“当务之急,是必须做出决断!江宁之战,不宜拖而不决!”
听的这话,载铨、潘世恩、穆章阿三人顿时就紧张起来,《江宁条约》实则只局限于通商口岸,他们并不是很在意,但英吉利承建京杭铁路就不是小事了,一则工程大,跨越地域广,耗费银钱巨额,意义和影响更是非同小可,而且花费的时间也长可能要数年或者是十年数年之久,对于朝中三大派系的盛衰都有着长远的影响。
三大派系中,穆章阿是满官派系首领,也是坚决反对的一派,载铨则是皇族宗室派系的首领,他本身也是因循守旧,极力反对修建铁路的,揣摩到道光倾向于修建铁路改善当前的财政窘困局面之后,他才一反之前的态度,积极支持。
潘世恩作为汉官派系的首领,不论心里是否赞成修建铁路,他都没有选择的余地,必须坚定的支持,尽快结束这场战争,否则王鼎、林则徐、刘韵珂等一帮主战派汉官都会陷入险境。
缓缓扫了三人一眼,道光面无表情的道:“传旨,允准《江宁条约》及附约,着林则徐、奕山、易知足尽快与英夷谈妥相关细则。”说完,他顿觉轻松不少,这大半个月来,这事一直压抑在他心头,终于做出了决断,他仿佛是掀开了压在心头的一块大石。
“皇上圣明。”载铨、潘世恩连忙躬身道,两人心头都是一阵轻快。
穆章阿却是霜打的茄子一般焉了,他心有不甘,重重的磕了一个头,道:“皇上——。”
“不必再说。”道光沉声道:“两害相权取其轻,国库空虚,朝廷目前无法支撑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也不能容忍江南毁于战火,朕不敢冒这个风险。”
听他如此说,穆章阿心知无望,不敢绕舌,叩首道:“奴才遵旨。”
扫了三人一眼,道光暗叹了一声,纠结了大半个月,他终究还是不敢强硬,八旗绿营完全不堪一用,他纵然不甘心也是有心无力,略微沉吟,他才道:“既与英夷和谈,也就意味着战事结束,元奇团练当如何安排?”
听的这话,潘世恩心里一沉,道光这是要发泄对元奇团练的不满?想想也是,元奇团练战力强横,远胜于八旗绿营,规模更高达一万以上,掌握在胆大妄为的易知足手中,别说是道光,就是他也有种坐卧不宁的感觉。
略微沉吟,他才开口道:“循团练例,战事结束,应当解散。”
“不可。”穆章阿沉声道:“元奇团练非一般地方士绅商贾组建的团练可比,元奇团练的团勇皆是元奇职员,大小头目都享有元奇身股,即便是解散,元奇一句话就能聚集成军,元奇不仅财力雄厚,且能从外商手中大量购买火炮火枪,若是循例解散,恐后患无穷。”
载铨瞥了他一眼,道:“元奇团练战力强横,就此解散,也未免可惜,但若纳入朝廷经制,朝廷又无力供养......。”
对于元奇团练,道光更头痛,原本是打算借英夷之手削弱元奇团练的实力,不想元奇团练战力如此强横,吴淞、镇江两役,击毙俘虏英军数千人,元奇团练的损失却是微乎其微,如今战事一结束在即,若是不能妥善解决元奇团练,他必然是寝食难安。
如何妥善解决元奇团练?道光对此却是一筹莫展,纳入朝廷经制之师,养不起不说,还有可能引发八旗绿营的不满,解散,他也考虑过,根本不行,对于元奇团练来说,解散不解散,没什么区别,
安静了一阵,潘世恩开口道:“元奇团练之前定海大捷,不少团勇都保举了官身,这次吴淞、镇江两场大捷,保举官身的必然更多,微臣窃以为,将他们纳入绿营,授以实职,安插到各省,尤其是西北边疆,既增强西北实力,也一举解散了元奇团练。”
“法子是不错,一举两得。”载铨斟酌着道:“但任职西北,形同流放,怕是没多少人愿意接受。”
“不必太直接。”潘世恩语气轻松的道:“可先任职在周边繁华富庶之地,半年一年后再调任。”
道光闷声道:“元奇团练一万余人,有官身的毕竟是少数,一般团勇,如何安排?”
默然半晌,穆章阿才道:“如欲有效防止拥兵自重,莫过于将不知兵、兵不知将。不解散元奇团练,将立战功有官身的授予实职分派各省,另调派各级武官统领元奇团练,可行?”
载铨哂笑道:“各地调来的绿营武官能统领元奇团练?元奇团练的饷银是元奇发放,绿营武官如何统领?元奇团练的训练采用西式训练,绿营武官一窍不通,如何统管?”
穆章阿闷声道:“朝廷的目的是削弱元奇团练的实力,能不能统管,让元奇头痛去,让元奇团练一团糟,不正遂了朝廷的意?”
道光很是无语的看了三人一眼,沉声道:“此番英夷进犯,全仗元奇团练,方有如今之局面,如此不择手段削弱元奇团练,若是与西洋再起战事,朕指靠谁来抵御?”略微一顿,他沉声道:“朕是担心元奇团练为患,但更希望元奇团练为朝廷所用,而不是毁了它!”
听的这话,载铨、潘世恩、穆章阿不由的面面相觑,半晌,潘世恩才道:“此番增开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再加上原有的广州,等若是四口通商,元奇团练不过一万余人,令其分驻四个通商口岸,如此,兵力分散,难以为患。”
听的这话,道光脸色才缓和了一些,这倒是个法子,一个通商口岸就算三千人也翻不起什么风浪来,不过,元奇有船队,能够快速调动兵力,终究是令人放心不下。(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三章 江宁会战(三十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