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巨鳄 作者:塞外流云
第六百六十章 僧王挂帅
略微停顿,赵文烈接着道:“由川入藏,虽然也有高山险谷,但道路之艰险要逊于滇藏路,沿途所经地区,人烟稠密,商贸繁盛,利于大军补给,我朝多次对西藏用兵,多是选择由川入藏,驻藏大臣往返也皆是以四川为正驿,互市和贡道也都在打箭炉。”
易知足随手点了一支香烟,成都到拉萨五千六百四十五里,由拉萨到潜咙、聂拉木,又有一千五百里,足足七千余里,山高路险,这得走多长时间?半年?那岂非黄花菜都凉了?
略微沉吟,他才开口道:“朝廷在西藏驻军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
“朝廷驻军主要分布在拉萨、日喀则、昌都三地。”赵文烈缓声道:“西藏偏远,气候恶劣,土地贫瘠,产量有限,运输艰难,无法长期驻扎重兵,自乾隆以来形成定例,驻藏清军定额二千余人,戍兵轮换。
此外,还有三千藏兵驻扎在拉萨、日喀则、江孜、定日四地,归属驻藏大臣统领,藏兵的编制、统领、装备、训练和后勤补给丝毫不逊于朝廷经制之师,就战力而言,应该还在八旗绿营之上。”
连带藏兵在内,诺大一个西藏也不过区区五千兵力,廓尔喀却是能够动辄出兵一、二万,易知足一阵无语,略微沉吟,他才道:“由川入藏,不合实情。云南兵马要驻守清缅边界,不宜抽调,入藏只能从西北抽调兵力,必须选择从西宁入藏。”
听的要从西宁入藏,赵文烈连忙道:“爵爷,康熙五十五年,色楞、额伦特从西宁率兵入藏,被阻于哈喇乌苏,进退不得,最终兵败而返。”
肃顺这时很是突兀的开口道:“不知校长打算派多少兵力入藏?”
“雨亭有法子?”易知足看向他道:“如果可能,最好是能调派两个旅入藏,收复拉达克、横扫廓尔喀以及哲猛雄等部落,一劳永逸,彻底巩固西藏,断绝英国人对西藏的觊觎之心。”
肃顺对于元奇的编制很清楚,一个旅定额七千人,但一般只多不少,两个旅就是一万五千人,他苦笑着摇了摇头,道:“校长,入藏道路难行,新军弹药消耗大,严重依赖后勤补给,两个旅入藏,后勤补给难以跟上,最多只能一个旅,大军可以从西宁出发,另外,粮草弹药被服等辎重走成都,分开走。”
大军和辎重分开走?不等易知足开口,包世臣就反对道:“太冒险了,西藏还没有接通电报,一旦稍有差池,大军就会陷入绝境!”
他这话没明说,但易知足几人却都是心知肚明,这是不放心将大军的粮草补给交给四川绿营,毕竟元奇与朝廷的关系摆在那里,至少谁也保证保证四川的官员和绿营官兵会竭心尽力的保证粮草及时供给。
“爵爷——。”赵文烈开口道:“能否让八旗新军轻装急行,从云南入藏,粮草走四川入藏,西宁大军作为援军后续抵达......毕竟这一战,不可能一蹴而就。”
听的这话,易知足赞许的看了他一眼,这主意出的好,八旗新军入藏,不怕四川官员和绿营官兵不尽力,“这法子可行,着僧王领三千八旗新军入藏,着四川迅速调集粮草入藏,西北新军一个旅从西宁进藏,入藏大军由僧王统领。”
“如此,则等于是由青藏、川藏两条线进行补给,足以支持一万大军在西藏长期作战。”肃顺说着眼巴巴的看向易知足,“校长,这个机会可不多......。”
“别做梦了。”易知足笑道:“你现在在上海,还能飞去云南或是西宁?”说着,他扫了几人一眼,道:“赶紧的制定一个具体的方案出来,具折上奏。”
待的三人离开,易知足起身推开窗户,漫不经心的道:“六爷今儿前来不会是为了出兵西藏的事罢。”
没有外人,肃顺也随意多了,顺手从桌子上拿过烟盒点了支香烟,道:“西藏用兵,消耗尤在西北之上,有僧王率领三千八旗新军入藏已是绰绰有余,国城兄为何还要从西宁增派一个旅?却又让僧王统领。”
“六爷可真是小看了廓尔喀。”易知足皇上道:“驻藏大臣赫特贺奏报,廓尔喀此番侵藏,可谓是倾国之兵,有一万四的步兵,一千二骑兵,有八十门轻炮、二十四门大炮,还有大量适合山地做战的榴弹炮。三千八旗新军能打退?”
肃顺听的一惊,“廓尔喀的背后是英国人?”
“那还消说?”易知足道:“廓尔喀、哲猛雄、拉达克等小邦的背后都是英国人在支持,一群跳梁小丑,被英国人当刀使,犹不自知,这次得狠狠反击一下,让他们长长记性。”
原来是跟背后的英国人较劲,难怪如此大动干戈,肃顺点了点头,默默的抽了阵烟,他才开口道:“听说元奇扣押了美国人的一支商船队?”
果然是为这事来的,易知足也不否认,轻描淡写的道:“有这么回事,朝廷想代为求情?”
既然说开了,肃顺也不遮掩,径直道:“朝廷想在天津开办军工厂。”
易知足白了他一眼,“六爷这些日子可没少在宝山转悠,应该有所了解才是,军工生产是建立在强大的工业基础上的,必须有数以万计熟练的技术工人,以及完整的工业体系和产业链,同时还必须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做后盾。
我也不妨实话告诉六爷,从广东弹药局成立起,元奇就开始致力于发展军工,乘着欧洲美洲经济危机,元奇高薪聘请了大量的冶金、机械、化学、物理、数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技术工人。
一晃十六七年,元奇也才算得是初具规模,六爷该不会认为有一批机器设备,有一批技术工人,就能够发展军工吧?
就算我让朝廷在天津建立军工厂,制造枪械的铁料、切割机床的刀具,润滑油、制造火药的高纯度的硫磺、硝石,制造火帽的雷汞等等原料,天津有吗?还不得受制于人!
况且,发展军工不能一味的只靠模仿和抄袭,一国之军工,需要的是源源不断的创新,唯有不断的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枪支火炮的发展日新月异,每年都有新式火枪火炮被研制出来。
没有哪一个国家会售卖最先进的武器生产技术,美国人只所以卖给朝廷米尼枪的生产设备,那是因为元奇能够生产,否则,别说只租借高雄港,就是把整个台湾租借给美国,人家也不会售卖给你制造米尼枪的机器设备!
而且,我可以明白的告诉六爷,米尼枪如今已经面临淘汰!元奇已经研制出更好的步枪和火炮!不消几年,元奇新军就会更换性能更好的新式步枪、火炮和弹药,不要以为我是危言恐吓......。”
肃顺听的半晌作声不得,这番话透露的信息量实在是太大了点,他一时间有些消化不了,不过仔细琢磨一下,也确实是那么回事,毕竟,在他眼中看来强大的沙俄尚且还不能自行制造米尼枪,还在向元奇购买。
略微沉吟,他才轻叹了一声,道:“朝廷那些个大臣将事情确实想的太简单了,在下会据实上奏,恳请朝廷放弃在天津投建军工厂,终止与美国人签订的协议,还希望国城兄别将这事捅出去。”
合着,是怕元奇将朝廷与美国私下签订租借高雄港的协议这事捅出去!白费半天唇舌,易知足取了一支烟,就在烟屁股点燃,这才道:“放心,朝廷的颜面,该维护还的维护,不过,若是再犯,可别怪我不讲情面。”
见他满口答应,肃顺心里一喜,正待随口奉承两句,易知足却是接着道:“雨亭兄是宗室子弟中少有的人物,有些话,我也不妨跟你明说。
就以现在的米尼枪而言,骑兵的所有优势就已经荡然无存,大清立国二百年,一直就是以少驭多,威慑在于骑射,如今这种威慑已经不在,如何自处?”
这话题太大太严肃,肃顺心里一沉,有些畏惧的看了他一眼,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道:“国城兄是何想法?直说便是,在下愚钝的很......。”
“改革。自主改革。”易知足面无表情的道:“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元奇不愿意举兵造反,但朝廷一味的食古不化,因循守旧,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即便我顾念先帝情分,怕是最终也会不得不举兵造反。”
这是逼迫朝廷革新,肃顺却是心里暗喜,他在南洋海军几年,这些年多次往来上海京师,对于上海的变化可谓是感触最大,在思想上受易知足的影响也不小,在内心里并不反对朝廷大刀阔斧的变法革新。
而且在他看来,朝廷变法革新,也就意味着他飞黄腾达的机会,略微沉吟,他站起身躬身一揖,道:“还请校长详加点拨......。”
“你还是先试探一下朝廷的态度。”易知足轻声道:“别说是我的意思,先自己提出来。”
“谢校长提携。”肃顺恭谨的道。
“好好策划一下,要多拉些人,不要操之过急。”易知足缓声道:“历来变法革新都是要流血的,不过,有元奇在背后支持你,至少能保你性命无忧。”
肃顺连忙道:“学生定不负校长厚望。”
让肃顺出面倡导变法革新,易知足并不抱多大的希望,不过是抱着姑且一试的态度,不论成败,至少也能掀起一波思想启蒙运动,能促进思想解放,对社会的进步能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毕竟肃顺的身份不一样,而且朝廷还的顾忌着元奇的态度,不管怎么着,影响应该比维新变法要大的多罢,当然,如果咸丰能够主动的配合变法,那就更好,至于以后采取什么样的政体,那是以后的事情。
魏源、赵文烈的动作很快,第二天就草拟了一个兵分两路入藏,抗击廓尔喀侵藏的方案,易知足审阅了一番,仰着望向窗外,半晌没吭声,对于元奇来说,廓尔喀出兵入侵西藏纯粹是节外生枝。
在出兵西北在即,太平军入缅的这个节骨眼上,他是不愿意分兵入藏的,这不仅是要削弱投入西北的兵力,也要耗费大量的粮草弹药和军费,但既然出了这档子事情,他也不能不闻不问,朝廷没钱,就算让朝廷出兵,元奇同样的掏银子。
见他半晌不语,魏源试探着道:“爵爷可是对僧王不放心?”
易知足微微摇了摇头,对于僧格林沁,他没什么不放心的,这些年僧格林沁一直在与太平军交战,也历练出来了,兵力占优,武器装备占据压倒性的优势,而且还是主场作战,有西藏军民积极协助,还打不赢这一仗,那真叫没天理了。
签了个字,他才递给赵文烈,道:“电奏。”
接到电报,穆章阿不由的大觉意外,他是真没想到,易知足居然会点将,让僧格林沁挂帅,率领三千八旗新军和七千西北新军入藏,而且让四川负责供给粮草,仔细一想,他不由的暗自叫好,当即快步进宫。
咸丰看过电报,面无表情的道:“僧格林沁入藏,云南的八旗新军是继续驻守?还是调回武昌、长沙?”
这个问题有点出乎穆章阿的意料,略微沉吟,他便躬身回道:“皇上,奴才窃以为云南的八旗新兵不宜调回,驻守云南,便于监视发匪的动向,奴才举荐着桂良前往云南接管。”
桂良倒也适合,咸丰又看了看电报,道:“一万大军入藏,粮草消耗不是小数,跟元奇交涉下,让元奇出这笔银子,朝廷拿不出银子。”
这是不是有点过份了?元奇出兵七千从西宁入藏,肯定是要携带大批粮草的,四川的粮草还让元奇出银子,真当易知足没脾气?略微沉吟,他才谨慎的道:“皇上,还有三千八旗新军从云南入藏。”
咸丰瞥了他一眼,道:“商量一下何妨?”
第六百六十章 僧王挂帅
-
第六百六十章 僧王挂帅
略微停顿,赵文烈接着道:“由川入藏,虽然也有高山险谷,但道路之艰险要逊于滇藏路,沿途所经地区,人烟稠密,商贸繁盛,利于大军补给,我朝多次对西藏用兵,多是选择由川入藏,驻藏大臣往返也皆是以四川为正驿,互市和贡道也都在打箭炉。”
易知足随手点了一支香烟,成都到拉萨五千六百四十五里,由拉萨到潜咙、聂拉木,又有一千五百里,足足七千余里,山高路险,这得走多长时间?半年?那岂非黄花菜都凉了?
略微沉吟,他才开口道:“朝廷在西藏驻军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
“朝廷驻军主要分布在拉萨、日喀则、昌都三地。”赵文烈缓声道:“西藏偏远,气候恶劣,土地贫瘠,产量有限,运输艰难,无法长期驻扎重兵,自乾隆以来形成定例,驻藏清军定额二千余人,戍兵轮换。
此外,还有三千藏兵驻扎在拉萨、日喀则、江孜、定日四地,归属驻藏大臣统领,藏兵的编制、统领、装备、训练和后勤补给丝毫不逊于朝廷经制之师,就战力而言,应该还在八旗绿营之上。”
连带藏兵在内,诺大一个西藏也不过区区五千兵力,廓尔喀却是能够动辄出兵一、二万,易知足一阵无语,略微沉吟,他才道:“由川入藏,不合实情。云南兵马要驻守清缅边界,不宜抽调,入藏只能从西北抽调兵力,必须选择从西宁入藏。”
听的要从西宁入藏,赵文烈连忙道:“爵爷,康熙五十五年,色楞、额伦特从西宁率兵入藏,被阻于哈喇乌苏,进退不得,最终兵败而返。”
肃顺这时很是突兀的开口道:“不知校长打算派多少兵力入藏?”
“雨亭有法子?”易知足看向他道:“如果可能,最好是能调派两个旅入藏,收复拉达克、横扫廓尔喀以及哲猛雄等部落,一劳永逸,彻底巩固西藏,断绝英国人对西藏的觊觎之心。”
肃顺对于元奇的编制很清楚,一个旅定额七千人,但一般只多不少,两个旅就是一万五千人,他苦笑着摇了摇头,道:“校长,入藏道路难行,新军弹药消耗大,严重依赖后勤补给,两个旅入藏,后勤补给难以跟上,最多只能一个旅,大军可以从西宁出发,另外,粮草弹药被服等辎重走成都,分开走。”
大军和辎重分开走?不等易知足开口,包世臣就反对道:“太冒险了,西藏还没有接通电报,一旦稍有差池,大军就会陷入绝境!”
他这话没明说,但易知足几人却都是心知肚明,这是不放心将大军的粮草补给交给四川绿营,毕竟元奇与朝廷的关系摆在那里,至少谁也保证保证四川的官员和绿营官兵会竭心尽力的保证粮草及时供给。
“爵爷——。”赵文烈开口道:“能否让八旗新军轻装急行,从云南入藏,粮草走四川入藏,西宁大军作为援军后续抵达......毕竟这一战,不可能一蹴而就。”
听的这话,易知足赞许的看了他一眼,这主意出的好,八旗新军入藏,不怕四川官员和绿营官兵不尽力,“这法子可行,着僧王领三千八旗新军入藏,着四川迅速调集粮草入藏,西北新军一个旅从西宁进藏,入藏大军由僧王统领。”
“如此,则等于是由青藏、川藏两条线进行补给,足以支持一万大军在西藏长期作战。”肃顺说着眼巴巴的看向易知足,“校长,这个机会可不多......。”
“别做梦了。”易知足笑道:“你现在在上海,还能飞去云南或是西宁?”说着,他扫了几人一眼,道:“赶紧的制定一个具体的方案出来,具折上奏。”
待的三人离开,易知足起身推开窗户,漫不经心的道:“六爷今儿前来不会是为了出兵西藏的事罢。”
没有外人,肃顺也随意多了,顺手从桌子上拿过烟盒点了支香烟,道:“西藏用兵,消耗尤在西北之上,有僧王率领三千八旗新军入藏已是绰绰有余,国城兄为何还要从西宁增派一个旅?却又让僧王统领。”
“六爷可真是小看了廓尔喀。”易知足皇上道:“驻藏大臣赫特贺奏报,廓尔喀此番侵藏,可谓是倾国之兵,有一万四的步兵,一千二骑兵,有八十门轻炮、二十四门大炮,还有大量适合山地做战的榴弹炮。三千八旗新军能打退?”
肃顺听的一惊,“廓尔喀的背后是英国人?”
“那还消说?”易知足道:“廓尔喀、哲猛雄、拉达克等小邦的背后都是英国人在支持,一群跳梁小丑,被英国人当刀使,犹不自知,这次得狠狠反击一下,让他们长长记性。”
原来是跟背后的英国人较劲,难怪如此大动干戈,肃顺点了点头,默默的抽了阵烟,他才开口道:“听说元奇扣押了美国人的一支商船队?”
果然是为这事来的,易知足也不否认,轻描淡写的道:“有这么回事,朝廷想代为求情?”
既然说开了,肃顺也不遮掩,径直道:“朝廷想在天津开办军工厂。”
易知足白了他一眼,“六爷这些日子可没少在宝山转悠,应该有所了解才是,军工生产是建立在强大的工业基础上的,必须有数以万计熟练的技术工人,以及完整的工业体系和产业链,同时还必须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做后盾。
我也不妨实话告诉六爷,从广东弹药局成立起,元奇就开始致力于发展军工,乘着欧洲美洲经济危机,元奇高薪聘请了大量的冶金、机械、化学、物理、数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技术工人。
一晃十六七年,元奇也才算得是初具规模,六爷该不会认为有一批机器设备,有一批技术工人,就能够发展军工吧?
就算我让朝廷在天津建立军工厂,制造枪械的铁料、切割机床的刀具,润滑油、制造火药的高纯度的硫磺、硝石,制造火帽的雷汞等等原料,天津有吗?还不得受制于人!
况且,发展军工不能一味的只靠模仿和抄袭,一国之军工,需要的是源源不断的创新,唯有不断的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枪支火炮的发展日新月异,每年都有新式火枪火炮被研制出来。
没有哪一个国家会售卖最先进的武器生产技术,美国人只所以卖给朝廷米尼枪的生产设备,那是因为元奇能够生产,否则,别说只租借高雄港,就是把整个台湾租借给美国,人家也不会售卖给你制造米尼枪的机器设备!
而且,我可以明白的告诉六爷,米尼枪如今已经面临淘汰!元奇已经研制出更好的步枪和火炮!不消几年,元奇新军就会更换性能更好的新式步枪、火炮和弹药,不要以为我是危言恐吓......。”
肃顺听的半晌作声不得,这番话透露的信息量实在是太大了点,他一时间有些消化不了,不过仔细琢磨一下,也确实是那么回事,毕竟,在他眼中看来强大的沙俄尚且还不能自行制造米尼枪,还在向元奇购买。
略微沉吟,他才轻叹了一声,道:“朝廷那些个大臣将事情确实想的太简单了,在下会据实上奏,恳请朝廷放弃在天津投建军工厂,终止与美国人签订的协议,还希望国城兄别将这事捅出去。”
合着,是怕元奇将朝廷与美国私下签订租借高雄港的协议这事捅出去!白费半天唇舌,易知足取了一支烟,就在烟屁股点燃,这才道:“放心,朝廷的颜面,该维护还的维护,不过,若是再犯,可别怪我不讲情面。”
见他满口答应,肃顺心里一喜,正待随口奉承两句,易知足却是接着道:“雨亭兄是宗室子弟中少有的人物,有些话,我也不妨跟你明说。
就以现在的米尼枪而言,骑兵的所有优势就已经荡然无存,大清立国二百年,一直就是以少驭多,威慑在于骑射,如今这种威慑已经不在,如何自处?”
这话题太大太严肃,肃顺心里一沉,有些畏惧的看了他一眼,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道:“国城兄是何想法?直说便是,在下愚钝的很......。”
“改革。自主改革。”易知足面无表情的道:“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元奇不愿意举兵造反,但朝廷一味的食古不化,因循守旧,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即便我顾念先帝情分,怕是最终也会不得不举兵造反。”
这是逼迫朝廷革新,肃顺却是心里暗喜,他在南洋海军几年,这些年多次往来上海京师,对于上海的变化可谓是感触最大,在思想上受易知足的影响也不小,在内心里并不反对朝廷大刀阔斧的变法革新。
而且在他看来,朝廷变法革新,也就意味着他飞黄腾达的机会,略微沉吟,他站起身躬身一揖,道:“还请校长详加点拨......。”
“你还是先试探一下朝廷的态度。”易知足轻声道:“别说是我的意思,先自己提出来。”
“谢校长提携。”肃顺恭谨的道。
“好好策划一下,要多拉些人,不要操之过急。”易知足缓声道:“历来变法革新都是要流血的,不过,有元奇在背后支持你,至少能保你性命无忧。”
肃顺连忙道:“学生定不负校长厚望。”
让肃顺出面倡导变法革新,易知足并不抱多大的希望,不过是抱着姑且一试的态度,不论成败,至少也能掀起一波思想启蒙运动,能促进思想解放,对社会的进步能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毕竟肃顺的身份不一样,而且朝廷还的顾忌着元奇的态度,不管怎么着,影响应该比维新变法要大的多罢,当然,如果咸丰能够主动的配合变法,那就更好,至于以后采取什么样的政体,那是以后的事情。
魏源、赵文烈的动作很快,第二天就草拟了一个兵分两路入藏,抗击廓尔喀侵藏的方案,易知足审阅了一番,仰着望向窗外,半晌没吭声,对于元奇来说,廓尔喀出兵入侵西藏纯粹是节外生枝。
在出兵西北在即,太平军入缅的这个节骨眼上,他是不愿意分兵入藏的,这不仅是要削弱投入西北的兵力,也要耗费大量的粮草弹药和军费,但既然出了这档子事情,他也不能不闻不问,朝廷没钱,就算让朝廷出兵,元奇同样的掏银子。
见他半晌不语,魏源试探着道:“爵爷可是对僧王不放心?”
易知足微微摇了摇头,对于僧格林沁,他没什么不放心的,这些年僧格林沁一直在与太平军交战,也历练出来了,兵力占优,武器装备占据压倒性的优势,而且还是主场作战,有西藏军民积极协助,还打不赢这一仗,那真叫没天理了。
签了个字,他才递给赵文烈,道:“电奏。”
接到电报,穆章阿不由的大觉意外,他是真没想到,易知足居然会点将,让僧格林沁挂帅,率领三千八旗新军和七千西北新军入藏,而且让四川负责供给粮草,仔细一想,他不由的暗自叫好,当即快步进宫。
咸丰看过电报,面无表情的道:“僧格林沁入藏,云南的八旗新军是继续驻守?还是调回武昌、长沙?”
这个问题有点出乎穆章阿的意料,略微沉吟,他便躬身回道:“皇上,奴才窃以为云南的八旗新兵不宜调回,驻守云南,便于监视发匪的动向,奴才举荐着桂良前往云南接管。”
桂良倒也适合,咸丰又看了看电报,道:“一万大军入藏,粮草消耗不是小数,跟元奇交涉下,让元奇出这笔银子,朝廷拿不出银子。”
这是不是有点过份了?元奇出兵七千从西宁入藏,肯定是要携带大批粮草的,四川的粮草还让元奇出银子,真当易知足没脾气?略微沉吟,他才谨慎的道:“皇上,还有三千八旗新军从云南入藏。”
咸丰瞥了他一眼,道:“商量一下何妨?”
第六百六十章 僧王挂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