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倭国的安全就是在保证辽东,现在的大宋已经完全把倭国当成了中转站,大量的物资要先通过倭国才能抵达辽东,这是一个短暂而漫长的旅程。
短暂是因为大宋和倭国的距离不算远,倭国和辽东的距离也不算远,漫长是因为大宋从倭国再到辽东的时间有点长。
这是辽东发展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也是赵祯为何要与高丽修好的原因,大宋务必要找到一条可以替代甚至是超越倭国的另一条路来。
若是一直被倭国把持,那早晚有一天倭人会发现,大宋离开了他们便与辽东失去了联系,他们是大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种授人以柄的事情,赵祯肯定要杜绝,尤其是受制于倭人。
一股寒风吹过,赵祯打了个激灵,宫中虽然喜气洋洋,但却不能阻挡寒风的侵袭啊!
来自北方的风,让他不禁想起辽朝和高丽,一个是大宋的宿敌,一个是华夏的长久的附庸,这两国与大宋关系的微妙实在让人难以一言而道尽。
这一年来辽朝发生了很多事,这些事情都足以对辽朝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赵祯看来,痘疫的危害要远超大宋的那次对辽朝的佯攻,这次佯攻只是对辽朝的一种试探,也是大宋军力的测试,最重要的是帮助石元孙在辽东可以专心的对付女真人。
但痘疫不一样,这场突如其来的大规模传染病让辽朝的种族情绪开始蔓延,汉人和契丹人之间的对立再次加剧,甚至有些契丹人对辽朝的处理办法也相当的不满。
别小看这种矛盾,内部矛盾才是动摇国本基石的灾难,稍有不慎便会引发一场不可控制的毁灭。
赵祯希望耶律洪基对待辽朝境内的汉人再苛刻一点,希望他对治下的百姓再苛刻一点,当一个国家的百姓过的愈发民不聊生的时候,这个国家距离毁灭也就不远了。
想到辽朝就不得不思考高丽,这个半岛小国早已在华夏的历史中存在,并且和华夏王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时好时坏,但不可否认,半岛永远不可能和华夏王朝所割裂。
现在的大宋需要高丽,而两国之间的态度也算是正式的进入“蜜月期”,全因为大宋的飞地辽东,若不是隔着辽朝的中京道和东京道,赵祯早已用兵打通前往辽东的道路。
可若是大宋有能力拿下中京道和东京道,也就不会先开发辽东了,破船还有三千钉,辽朝虽然江河日下,可它毕竟是一个建国一百多年的王朝。
游牧民族的骑兵依旧是这个时代相当彪悍的战力之一,大宋只能尽可能的压制,而不能做在战场上完全占据上峰。
朱元璋为何能掉打横扫欧亚的蒙古铁骑?不是因为他手中火器,也不是他有多少深暗兵法的义军将领,而是蒙元帝国自己玩死了自己!
农民起义一浪接一浪的时候,蒙古人竟然一门心思的打内战窝里斗,忽必烈前脚刚死,同属蒙古的察合台汗国就大举进犯,蒙元内斗之惨烈,皇帝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岁,多数是因内战而死,无休止的内讧和元朝灭亡有很大关系。
不过说来也可笑,明军最终还是在马背上战胜了蒙古人,名将常遇春、徐达都是骑兵战好手,元朝在大江南北大量的退耕还牧,原先大好的农田全用来养马,南方也在推广之中,就连当今济州岛都是蒙古人当时放马的地方,马比人还多,所以义军拥有优秀的骑兵不是什么稀奇事…………
战争便是一场经验积累的行为,打得多了战力自然会加强,大宋这么多年来经历的战争实在太多,并且难能可贵的是大宋的军队在赵祯的概念下有着一套相当不错的老兵传承。
并且因为役兵的制度,大宋可以说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能从民间征调士兵,迅速武装起来,成为一支能征善战之军!
当然,大宋对于骑兵的建设从来没有松懈过,骑兵才是这个世界上武装力量的强者,赵祯深刻的明白这一点,在未来的战争中,大宋的骑兵最少要能在正面与辽人抗衡,否则很难占据上峰。
火器是非常重要,大宋的火枪已经精锐到了赵祯都有些发指的程度,米尼弹,燧发枪的相结合给予这些火器相当强大的杀伤性。
但赵祯不觉得自己应该让它们在现在出现在大宋,火炮和火药弹的威力已经足够让大宋克制辽人了,若是这些连孩童都能杀人的兵器出现,世界将会被改变。
而且赵祯只会让这些火枪出现在必胜的战场上,因为一旦输了,也就意味着火枪技术的外泄,即便是辽人造不出这样的火枪依旧十分危险。
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响起,这是年节的必备节目,皇宫内外开始了绚丽的药发傀儡燃放,今年盛大的晚会已经在宣德楼外的御街上开始,说是晚会其实就是花车彩车的游行,在彩车上还有当红的清倌人表演歌舞。
当然街边也会出现说书人说着各种话本以及笑话,算是语言类节目,说实话,赵祯觉得这样的娱乐生活已经可以和后世相媲美了。
北京城中的百姓早已习惯了这种药发傀儡,但对于众人来说,年节的喜庆不就是在这里吗?还是让人百看不厌的。
精明的大宋商贾已经把广告和这些彩车花车结合了起来,高高的旗帜上便是出资商号的名字,让人很快便能记住。
而皇宫中的景象也是别具一格,宫中的内侍和宫女在这一天格外放松,因为即便是三才也不会去管他们,人总是要休息的,他们会在内侍省的组织下自己表演节目,这还是当年赵祯在东宫时留下的传统。
在进入后苑之前,赵祯便瞧见御药院的几个“老而不死”的内侍蹲在一起,一边喝着酒一边烤着某样东西,不只是在后苑中逮到的野味还是谁养的猫狗。
赵祯从几个老不死的手中順走一直烤的鸡腿举着便走,这鸡的肉质那叫一个鲜嫩,显然是养在宫中供人观赏的珍珠鸡!
在三才幽怨的眼神中赵祯微微感叹,皇宫之中,一片“欣欣向荣”,“生机勃勃”这样很好…………
短暂是因为大宋和倭国的距离不算远,倭国和辽东的距离也不算远,漫长是因为大宋从倭国再到辽东的时间有点长。
这是辽东发展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也是赵祯为何要与高丽修好的原因,大宋务必要找到一条可以替代甚至是超越倭国的另一条路来。
若是一直被倭国把持,那早晚有一天倭人会发现,大宋离开了他们便与辽东失去了联系,他们是大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种授人以柄的事情,赵祯肯定要杜绝,尤其是受制于倭人。
一股寒风吹过,赵祯打了个激灵,宫中虽然喜气洋洋,但却不能阻挡寒风的侵袭啊!
来自北方的风,让他不禁想起辽朝和高丽,一个是大宋的宿敌,一个是华夏的长久的附庸,这两国与大宋关系的微妙实在让人难以一言而道尽。
这一年来辽朝发生了很多事,这些事情都足以对辽朝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赵祯看来,痘疫的危害要远超大宋的那次对辽朝的佯攻,这次佯攻只是对辽朝的一种试探,也是大宋军力的测试,最重要的是帮助石元孙在辽东可以专心的对付女真人。
但痘疫不一样,这场突如其来的大规模传染病让辽朝的种族情绪开始蔓延,汉人和契丹人之间的对立再次加剧,甚至有些契丹人对辽朝的处理办法也相当的不满。
别小看这种矛盾,内部矛盾才是动摇国本基石的灾难,稍有不慎便会引发一场不可控制的毁灭。
赵祯希望耶律洪基对待辽朝境内的汉人再苛刻一点,希望他对治下的百姓再苛刻一点,当一个国家的百姓过的愈发民不聊生的时候,这个国家距离毁灭也就不远了。
想到辽朝就不得不思考高丽,这个半岛小国早已在华夏的历史中存在,并且和华夏王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时好时坏,但不可否认,半岛永远不可能和华夏王朝所割裂。
现在的大宋需要高丽,而两国之间的态度也算是正式的进入“蜜月期”,全因为大宋的飞地辽东,若不是隔着辽朝的中京道和东京道,赵祯早已用兵打通前往辽东的道路。
可若是大宋有能力拿下中京道和东京道,也就不会先开发辽东了,破船还有三千钉,辽朝虽然江河日下,可它毕竟是一个建国一百多年的王朝。
游牧民族的骑兵依旧是这个时代相当彪悍的战力之一,大宋只能尽可能的压制,而不能做在战场上完全占据上峰。
朱元璋为何能掉打横扫欧亚的蒙古铁骑?不是因为他手中火器,也不是他有多少深暗兵法的义军将领,而是蒙元帝国自己玩死了自己!
农民起义一浪接一浪的时候,蒙古人竟然一门心思的打内战窝里斗,忽必烈前脚刚死,同属蒙古的察合台汗国就大举进犯,蒙元内斗之惨烈,皇帝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岁,多数是因内战而死,无休止的内讧和元朝灭亡有很大关系。
不过说来也可笑,明军最终还是在马背上战胜了蒙古人,名将常遇春、徐达都是骑兵战好手,元朝在大江南北大量的退耕还牧,原先大好的农田全用来养马,南方也在推广之中,就连当今济州岛都是蒙古人当时放马的地方,马比人还多,所以义军拥有优秀的骑兵不是什么稀奇事…………
战争便是一场经验积累的行为,打得多了战力自然会加强,大宋这么多年来经历的战争实在太多,并且难能可贵的是大宋的军队在赵祯的概念下有着一套相当不错的老兵传承。
并且因为役兵的制度,大宋可以说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能从民间征调士兵,迅速武装起来,成为一支能征善战之军!
当然,大宋对于骑兵的建设从来没有松懈过,骑兵才是这个世界上武装力量的强者,赵祯深刻的明白这一点,在未来的战争中,大宋的骑兵最少要能在正面与辽人抗衡,否则很难占据上峰。
火器是非常重要,大宋的火枪已经精锐到了赵祯都有些发指的程度,米尼弹,燧发枪的相结合给予这些火器相当强大的杀伤性。
但赵祯不觉得自己应该让它们在现在出现在大宋,火炮和火药弹的威力已经足够让大宋克制辽人了,若是这些连孩童都能杀人的兵器出现,世界将会被改变。
而且赵祯只会让这些火枪出现在必胜的战场上,因为一旦输了,也就意味着火枪技术的外泄,即便是辽人造不出这样的火枪依旧十分危险。
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响起,这是年节的必备节目,皇宫内外开始了绚丽的药发傀儡燃放,今年盛大的晚会已经在宣德楼外的御街上开始,说是晚会其实就是花车彩车的游行,在彩车上还有当红的清倌人表演歌舞。
当然街边也会出现说书人说着各种话本以及笑话,算是语言类节目,说实话,赵祯觉得这样的娱乐生活已经可以和后世相媲美了。
北京城中的百姓早已习惯了这种药发傀儡,但对于众人来说,年节的喜庆不就是在这里吗?还是让人百看不厌的。
精明的大宋商贾已经把广告和这些彩车花车结合了起来,高高的旗帜上便是出资商号的名字,让人很快便能记住。
而皇宫中的景象也是别具一格,宫中的内侍和宫女在这一天格外放松,因为即便是三才也不会去管他们,人总是要休息的,他们会在内侍省的组织下自己表演节目,这还是当年赵祯在东宫时留下的传统。
在进入后苑之前,赵祯便瞧见御药院的几个“老而不死”的内侍蹲在一起,一边喝着酒一边烤着某样东西,不只是在后苑中逮到的野味还是谁养的猫狗。
赵祯从几个老不死的手中順走一直烤的鸡腿举着便走,这鸡的肉质那叫一个鲜嫩,显然是养在宫中供人观赏的珍珠鸡!
在三才幽怨的眼神中赵祯微微感叹,皇宫之中,一片“欣欣向荣”,“生机勃勃”这样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