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辉说:“也不一定,也兴许是水位降了干了,这边原来可能是个大支流。原来历史上太子河可正经是大河,不比长江小哪去,就是没长江那么深那么长。”
小伟说:“我弄不懂河和江的区别,黄河也够大呢,为什么叫河?”
陈辉想了想说:“好像按入海口分的吧,进入外海大洋的叫江,流入内海或者大湖的叫河,也没有什么严格的区别,就是自古以来的习惯叫法呗,不过通常来说江的水流要比河大点。”
小伟说:“也未必,浑河就比国内许多江大,黄河比长江小啊?乌苏里江和太子河就差不多,还没有辽河大呢。”
陈辉巴嗒巴嗒嘴说:“爱叫啥叫啥吧,谁知道当初是怎么叫出来的,哪天找机会你回古代去问问,回来告诉我一声就行了。”
后面三个丫头笑起来,小红说:“你们俩真好玩,这个本来就没有什么值得说的,就是个叫法,反正就是流动的淡水呗,很多地方江河都是随便乱叫的,青海湖还叫海呢,有什么区别呀,也就是地理方言的习惯问题呗。像大同江,叫江吧?但是咏唱它的歌曲里全是说的大河,谁说过错了?”
陈晓想了一下问:“大同江是哪条河?没听说过呀,啥歌?”
小红清了一下嗓子唱:“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
陈晓说:“哦,这歌啊,唱的是哪?大同江?在哪?哎别说哈,还从来没想过这歌唱的是什么地方呢。”
小红说:“大同江,朝鲜人民的母亲河,从平壤市区穿过。”
陈辉说:“不是吧?我记着好像看过什么访问,写这歌那个乔老爷子说是长江啊,不过他说用河更好一点,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条河。”
小红说:“第一,记者提问,乔老只是说他当时写这首歌词的时候是第一次看到长江,有所触动。第二,这首歌是援朝战争时期的朝鲜歌曲,还有映山红和苦菜花开都非常著名,相当于咱们的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是拿过来改编了一下把歌词改成中文了而已,而且翻译的基本都是原意。”
陈晓睁大眼情吃惊的说:“是吗?不是咱们国家的歌呀?”
小红说:“宣传需要而已,那个时期要政治正确。其实原来那会儿咱们许多歌都是拿的别人的,苏联的最多,反正那会儿也没有什么专利版权的,大家都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共产互利嘛。”
小伟说:“别乱说话,胡咧咧。”
小红嘟着嘴哼了一声,不吱声了。
车子在山里绕了有几十分钟,终于远远的看到一个片村庄,小红说:“到啦到啦,这就是了。”
小伟看着越来越近的村庄郭舍深吸了一口气,笑着说:“这就是俺们村。”
车停在小伟家院子门口的荒坝子上。
大家下了车,小伟左右看了看说:“大哥两口子真是勤快人,这是开了不少地呀,我记着原来这块比现在大不少呢,都夹到里面种上了。”
小红睁着大眼睛四处看,说:“我不知道,我记着你家门口也没有菜地呀。”
小伟看了她一眼说:“你记的是咱俩十岁那会儿吧?”
小红嘟着嘴想了想,点了点头说:“嗯,好像是。那怨我啊?我不是上学嘛。”
陈晓拉着小红问:“你家在哪?”
小红朝前面指了指说:“就那家,早就成别人家了,房子给我舅了,完了我舅给卖了,这个老东西,拿俺家东西卖钱花。”说完自己先笑了。
小伟笑着说:“你有能耐当咱舅面说。人家起了新房子了旧的还不能卖呀?”
小红瞅了瞅那边,吸了一口气说:“可那是我的童年回忆啊,现在想看看都不行了,你说咱俩小时候抠的那个洞现在还能在了不?”
小伟抽了抽脸说:“我哪知道去呀,抠的啥洞?我都忘了。”
陈晓笑着说:“哈哈,这么一听你俩小时候也是够淘的了呀。”
小红笑着说:“我又没人玩,只好天天拽着他呗,他家大哥大了不跟我们玩,那会儿小兵太小了。我们俩都是我指挥他干,那天把俺家炕墙掏开了,哈哈。”
小伟想了一下说:“啊,有这事,我还让我爸削了一顿呢,你到是跑了。”
远远的一个人戴着草帽找着锄头走过来:“你们找谁?”
小伟扭头看过去,笑着说:“大哥,下地啦。”
小红双手拢在嘴边叫:“汪,汪汪汪。”来是是小伟的伯家大哥张旺,笑着骂:“死丫头,还是那么淘。我还以为是哪来的人呢,这两台大轿子。进屋啊,啥前到的?”
小伟给介绍:“这是我哥,张旺,这是夏茂盛,这是他媳妇儿耿惠。这是陈辉,这是他媳妇儿陈晓,俺们也刚到,我回县里办点事,顺道回来看看,现在家里都挺好啊?”
张旺过去开院门,说:“挺好,地都种下了,也没啥事了,平时也就是伺弄伺弄,回来住几天不?”
小伟说:“不了,我就是回来看看,挺长时间没回了。完了去看看小红她姥就回去了,那边还有事。”
几个人进了院子,一条大狗跑过来挨个闻,鸡群在院子里散步,猪在圈里哼唱,大鹅抻着脖子巡视地盘,鸭子一般是看不到的,早不知道跑哪玩水去了,得晚上才会回来。
小伟看着院子里问:“你这翻了不少地呀,你们两人能种过来吗?别太累着了。”
张旺把锄头放好,把身上衣服脱下来挂到檐底下,拍打着身上的灰说:“能累哪去,几锄头的事,种菜有啥累的,我二叔那是割稻子累的,咱家现在不种那玩艺儿,没有水田。”这边的水田不多,原来河水还挺大的时候是集体田,后来分产到户的时候就没几亩水田了。
房门一开,张旺媳妇儿探出头来看,张旺说:“小伟和小红回来了,弄饭没?”
小伟几个就叫嫂子好,张旺媳妇儿腼腆的答应了一声,对张旺说:“咋不提前说一声呢,家里,家里也没肉了。”
小伟说:“我弄不懂河和江的区别,黄河也够大呢,为什么叫河?”
陈辉想了想说:“好像按入海口分的吧,进入外海大洋的叫江,流入内海或者大湖的叫河,也没有什么严格的区别,就是自古以来的习惯叫法呗,不过通常来说江的水流要比河大点。”
小伟说:“也未必,浑河就比国内许多江大,黄河比长江小啊?乌苏里江和太子河就差不多,还没有辽河大呢。”
陈辉巴嗒巴嗒嘴说:“爱叫啥叫啥吧,谁知道当初是怎么叫出来的,哪天找机会你回古代去问问,回来告诉我一声就行了。”
后面三个丫头笑起来,小红说:“你们俩真好玩,这个本来就没有什么值得说的,就是个叫法,反正就是流动的淡水呗,很多地方江河都是随便乱叫的,青海湖还叫海呢,有什么区别呀,也就是地理方言的习惯问题呗。像大同江,叫江吧?但是咏唱它的歌曲里全是说的大河,谁说过错了?”
陈晓想了一下问:“大同江是哪条河?没听说过呀,啥歌?”
小红清了一下嗓子唱:“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
陈晓说:“哦,这歌啊,唱的是哪?大同江?在哪?哎别说哈,还从来没想过这歌唱的是什么地方呢。”
小红说:“大同江,朝鲜人民的母亲河,从平壤市区穿过。”
陈辉说:“不是吧?我记着好像看过什么访问,写这歌那个乔老爷子说是长江啊,不过他说用河更好一点,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条河。”
小红说:“第一,记者提问,乔老只是说他当时写这首歌词的时候是第一次看到长江,有所触动。第二,这首歌是援朝战争时期的朝鲜歌曲,还有映山红和苦菜花开都非常著名,相当于咱们的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是拿过来改编了一下把歌词改成中文了而已,而且翻译的基本都是原意。”
陈晓睁大眼情吃惊的说:“是吗?不是咱们国家的歌呀?”
小红说:“宣传需要而已,那个时期要政治正确。其实原来那会儿咱们许多歌都是拿的别人的,苏联的最多,反正那会儿也没有什么专利版权的,大家都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共产互利嘛。”
小伟说:“别乱说话,胡咧咧。”
小红嘟着嘴哼了一声,不吱声了。
车子在山里绕了有几十分钟,终于远远的看到一个片村庄,小红说:“到啦到啦,这就是了。”
小伟看着越来越近的村庄郭舍深吸了一口气,笑着说:“这就是俺们村。”
车停在小伟家院子门口的荒坝子上。
大家下了车,小伟左右看了看说:“大哥两口子真是勤快人,这是开了不少地呀,我记着原来这块比现在大不少呢,都夹到里面种上了。”
小红睁着大眼睛四处看,说:“我不知道,我记着你家门口也没有菜地呀。”
小伟看了她一眼说:“你记的是咱俩十岁那会儿吧?”
小红嘟着嘴想了想,点了点头说:“嗯,好像是。那怨我啊?我不是上学嘛。”
陈晓拉着小红问:“你家在哪?”
小红朝前面指了指说:“就那家,早就成别人家了,房子给我舅了,完了我舅给卖了,这个老东西,拿俺家东西卖钱花。”说完自己先笑了。
小伟笑着说:“你有能耐当咱舅面说。人家起了新房子了旧的还不能卖呀?”
小红瞅了瞅那边,吸了一口气说:“可那是我的童年回忆啊,现在想看看都不行了,你说咱俩小时候抠的那个洞现在还能在了不?”
小伟抽了抽脸说:“我哪知道去呀,抠的啥洞?我都忘了。”
陈晓笑着说:“哈哈,这么一听你俩小时候也是够淘的了呀。”
小红笑着说:“我又没人玩,只好天天拽着他呗,他家大哥大了不跟我们玩,那会儿小兵太小了。我们俩都是我指挥他干,那天把俺家炕墙掏开了,哈哈。”
小伟想了一下说:“啊,有这事,我还让我爸削了一顿呢,你到是跑了。”
远远的一个人戴着草帽找着锄头走过来:“你们找谁?”
小伟扭头看过去,笑着说:“大哥,下地啦。”
小红双手拢在嘴边叫:“汪,汪汪汪。”来是是小伟的伯家大哥张旺,笑着骂:“死丫头,还是那么淘。我还以为是哪来的人呢,这两台大轿子。进屋啊,啥前到的?”
小伟给介绍:“这是我哥,张旺,这是夏茂盛,这是他媳妇儿耿惠。这是陈辉,这是他媳妇儿陈晓,俺们也刚到,我回县里办点事,顺道回来看看,现在家里都挺好啊?”
张旺过去开院门,说:“挺好,地都种下了,也没啥事了,平时也就是伺弄伺弄,回来住几天不?”
小伟说:“不了,我就是回来看看,挺长时间没回了。完了去看看小红她姥就回去了,那边还有事。”
几个人进了院子,一条大狗跑过来挨个闻,鸡群在院子里散步,猪在圈里哼唱,大鹅抻着脖子巡视地盘,鸭子一般是看不到的,早不知道跑哪玩水去了,得晚上才会回来。
小伟看着院子里问:“你这翻了不少地呀,你们两人能种过来吗?别太累着了。”
张旺把锄头放好,把身上衣服脱下来挂到檐底下,拍打着身上的灰说:“能累哪去,几锄头的事,种菜有啥累的,我二叔那是割稻子累的,咱家现在不种那玩艺儿,没有水田。”这边的水田不多,原来河水还挺大的时候是集体田,后来分产到户的时候就没几亩水田了。
房门一开,张旺媳妇儿探出头来看,张旺说:“小伟和小红回来了,弄饭没?”
小伟几个就叫嫂子好,张旺媳妇儿腼腆的答应了一声,对张旺说:“咋不提前说一声呢,家里,家里也没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