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我注六经,六经注我,林延潮思绪翻涌,这八个字是什么,是圣贤之道。
    自己要为尚书作注时,将来要立言,让自己名满天下。
    就不能亦步亦趋地跟在其他汉儒,宋儒的后面,只是用尚书的经义来诠释圣贤的思想,而应该是用尚书的经义来诠释自己的思想才对。
    这才是我注六经,六经注我的精髓,成为名儒的道、
    林延潮想起当初读大学时,大学全篇经一传十。
    经是孔子说的,就是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
    传十是曾子说的,大体是解释,孔子的原话。曾子用注释孔子的原话,引申出自己的思想,自己的道理。
    到了朱子写大学章句时,用了自己和程子的见解,来注释孔曾二人所言经一传十,他并没有亦步亦趋地作注释,而也是提出了自己的道。
    注经有两种注法,一种是汉儒那般,只做训诂的功夫,无限苛刻地求圣贤古意,没有自己思想,还有一种是托古言志。
    当然到了王阳明格竹子后,又是一种注法。
    那王阳明格竹子来说。
    大学里经一篇,致知在格物。
    传三篇解释,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朱子注解,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还有几百字话,但大意格物穷理。王阳明问何为格物穷理,表示不理解,老师与他说,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的意思是,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
    于是王阳明就去格了七天的竹子,最后发烧病倒。
    之后王阳明开创心学后,再也没有格过竹子,只是道尔等把经书解释再好,看起来再有道理,又怎么样。那只是圣贤的道理,却不是我的道理,只要我内心不认同,那就是然并卵
    没错,连托古都不必了,咱们直接用自己的想法来注经。
    千百年来,有人著书立作,都离不开此三道。用理学心学来叙述,第一条道是有理无心。第二条道是先理后心,第三条道则是先心后理。
    林延潮注尚书要取哪一道
    林延潮独自在书楼里,想了一天,第一条道已是过时了,汉儒的经li 告诉 我们,证明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第三条道自己更认同一点,不过相较于这个时代,前卫了一些。王学得到社会主流真正 的认同。还需要 几百年。
    只有第二条路,看得更靠谱一些。更附和现在理学唱主角的大潮流。
    每个理学弟子,为何要先拜孔子,拜孟子,再拜朱子,程子,依次拜下来。这是因为理学的宗旨,就是认为道统犹如天道,传承自有脉络,圣圣相承。
    先王之学,尧传舜。舜传禹,禹传汤,口口相传,再之后汤传周文王,周公又传孔子。
    所以我们理学的儒家弟子,可以高喊一声,我们学得是什么,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道理也就在这里。
    不过现在理学暮气有点重了,朱子之后,元明的经学,大体上就是把别人掰烂了揉碎了,咀嚼过一遍的东西,你再拿来再咀嚼一遍,吐出来再给别人吃。
    说起来有点恶心,大体就是这样。
    真正 能替朱子,传承衣钵只有刘宗周一人。刘宗周死后,理学就再也没有大兴过。
    至于满清思想受到钳制,故而朴学大兴,所谓朴学就是汉儒训诂考据的一套,这就是在开倒车了。
    但是令林延潮最哭笑不得的就是,身为穿越者,他身上所携带的大杀器,就是阎若璩写的尚书古文疏证,以及后世专家对尚书古文疏证的补充。
    尚书古文疏证正好就是朴学大成之作。
    林延潮不由心道,我的天,这难道是我主动在给时代开倒车吗
    随即林延潮转念一想,只要是书是好的就行,管你n条道路,我只选一条,最快能帮我成名的道路
    咱可是彻彻底底现实主义者,不管黑猫白猫,能给我抓老鼠才是好猫。
    想到了这一点,林延潮不由推开窗户朝窗外望去,但见已是繁星如斗的夜景。
    原来自己不知不觉竟在书楼里,独坐了一天,连饭也忘记了吃。
    不过此刻林延潮却心情大好,见眼前星空如洗,不由仰天大笑起来。
    后世野史里记载这一幕,写着忽一夏夜,林公心忽开朗,如门牖顿辟,屏障壁落,从此学问大成。
    但事实上这一夜
    “别吵了”
    “还要不要睡了”
    “我们白日刊书干了一天,你倒好在书楼睡了一日,半夜还要作鬼笑,让不让人活了。”
    “几位兄台,抱歉,抱歉”林延潮赶紧道歉。
    林延潮随即想到,当初阎若璩可是读书的牛人啊,为了强迫自己背诵,他将书读熟,就立即将书烧去,号称读书等身。
    但即便如此,也是经三十年之功,学问大成后,才写得这尚书古文疏证,自己虽是抄他原书,但怎么样也是要写出新意来。
    于是林延潮就校书,勘书的名义,在藏书楼里住下,实现了什么叫真正 的足不出户,吃喝拉撒都在书楼里解决,晚上困了就在书堆旁睡下,醒了就从书堆旁起来,抱着书继u 读。
    读书就是要经li 这么一段,不疯魔不成活的过程。
    林烃当初以庄子的话告诫林延潮,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是让林延潮读书不要只是仗着记性好就行了,主要是有自己的道,正如孔子说的那句话,吾道一以贯之。
    这也是理学和心学的观点,找到自己的道,也六经注我的我。
    但是朴学这东西,还真的没别的功夫,所谓道,一点不重要 。
    一些基本方法掌握以后,主要就是考据和训诂了,这是要博闻强记来搞定了。这正好是林延潮的专长啊
    林延潮读书之余,不由感叹,什么心学理学都是扯淡啊丝毫没有朴学对我用处大,此题何解啊
    和阎若璩比起来,林延潮自信自己读书过目不忘的本事,还要强他数筹。
    读书等身算什么学富五车算个球
    看我破之未完待续
    ps:没想到这一章写得更加晚了,里面论述纯粹是个人私货,大家看了一笑即可,不必太认真,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

章节目录

大明文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幸福来敲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幸福来敲门并收藏大明文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