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节 女将军的70年代(144)
1977年的冬天,国家传出恢得高考的消息。
青君和齐珩兴冲冲的搬出了他们家兄妹早就复习了不知道多少遍的资料,对青魂道:“小乖,咱们把这些资料送去知青点一份,再给大队送去一份,有想考的,都能去考。”
74年年底,大伯晏启泰和大妈王衡就回了京城,一年后大伯恢复了工作,不过大妈不放心他的身体,并没有回到医院的工作岗位,只在家中照顾大伯的身体。
原本大伯也是想把孩子们接去京城的,三哥晏青泽就回了京城,还来老家看过他们,但青君也不知道怎么想的,选择在老家待着,并没有急着回去。
他不走,齐珩当然也是不肯走的,因此这两人一直留在东风生产大队。
好在大伯也罢,齐家大伯和伯娘也罢,都没多干涉他们,大抵也是怕以后再有风吹草动的,有个退路。
知青那边的资料是青君送去的,知青的领头人张建军不知道说了多少感谢的话,这位大哥如今年纪都二十八了,在乡下待了十二年,但一直坚持没有结婚,至今还是单身,他的情况倒简单。
但也有不少知青选择在乡下找了丈夫或者妻子的,一听说恢得高考,悲欢离合,很闹了些事情出来。不过这些都和青魂家无关了。
青君和齐珩都二十周岁了,已经是成年小伙子,青魂也十六周岁了,算是已成年,足有一米七二的身高,别说放在姑娘中,就是放在大小伙子里头,她这个身高都不算矮。
眉眼已经长开,穿着黑色的棉靴子,一身黑色的棉长袍,很有些玉树临风的贵公子范儿。青君就时常笑她,这要是再剪个短发,保管能迷死一大帮的大姑娘小媳妇。
对于自家小哥时时犯抽的不正经,青魂已经习惯了。
而且小哥的话也没说错,她上辈子,可不就是一上街就能收到小姑娘们的花儿果儿帕子香囊的么?尤其是在边关那会儿,民风开放,小姑娘们更热烈奔放,哪怕知道她这个大楚战神是个女子,也丝毫不影响她们的爱慕之心。弄的青魂只要一出门,回将军府,就带一身香气回来。为着这个,她可没少被同僚和下属们嘲笑。
青君和青魂、齐珩要参回高考,晏大姑和顾珍就发愁,两位长辈从来不怀疑自己家孩子考不上,她们愁的是,这要是考上了,孩子们以后不在家里,留他们娘几个在家,这日子感觉就似乎少了什么。
尤其是顾珍,青魂就是她的主心骨,哪怕后来青君回来,她有什么事,还是习惯听自己闺女的。
青魂知道大姑和她妈担心什么,笑道:“要是我们三都考上京城的大学,妈你和大姑还待在老家做什么呢?咱全家都去京城。尤其是妈你,这些年和爸一直也没能一起生活,爸现在都升到副团了,让他退役就太可惜了,可总是分居两地,也不是事儿。我想着,要是我能考上,咱们就在京城寻个院子,一起搬到京城去。二蛋和丫丫就在京城上学,那边的教学条件,可比咱乡下要好多了。平时三餐也有大姑照顾着,您就去爸那边一起生活,寒暑假,我带弟弟妹妹们去看你们,这样,咱一家人也算是在一起了。”
晏大姑对此也特别赞成,这几年人家华新国是怎么对自己家几个孩子的,她都看在眼里呢,那是个值得托付的人。
弟妹年纪也不小了,总不能真叫她为了孩子耽误了她自己的下半辈子。
顾珍被说服了,晚上打开箱子,翻出里头的一个铁皮盒子,把里面的钱都拿出来,数了数,这些年闺女给的,华新国给的,青君给的,队里年终分的,竟然攒下了三千六百多块。
青魂说要在京城置个小院子,这点钱肯定不够。
实在不行,她想回娘家跟弟弟妹妹们商量一下,看能不能借点儿,要是能再凑个千把块,应该能买个小院?
她把钱拿着去青魂屋里,递给青魂:“妈手上就这些,在京城买院子就怕不够。明儿我回娘家一趟,看能不能跟你舅和你三姨借点儿。”
顾大舅成亲后,顾大舅妈当家,她是个特别厉害的精明人,顾大舅又有木工手艺,再加上顾大舅妈娘家兄弟也愿意帮衬,日子过的很不错。
三姨父是个漆匠,不少攒钱,小两口日子也是红红火火的,手里肯定是有的。
顾珍要说从这两家借钱,多少是能借到的。
不过青魂哪里会让她妈跟人借钱?
便笑道:“妈,我这几年手里存了不少钱,置处院子肯定是够的。您的钱您收着,就当是帮我们存着的,万一以后要用钱了,您还能拿得出来。再说我弟和我妹以后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青魂这几年光卖山货野味,一年里都能攒上两三千,如今她手里已经攒了二万四千多的现金。当然,其中的一万多,是当初卖黄金攒的,后来王大胆再想从她这里寻摸黄金,青魂再没搭过这茬,王大胆也就死了心。
青魂每年给顾珍的钱不少,顾珍寻思着,青魂手里顶多也就两三千块钱,哪里够买院了的?死活要把钱给青魂,青魂无奈,最后只收下了两千块,给顾珍又留了一千六:“您以后跟爸一起生活,爸是男人,部队里虽不缺什么,但想来日子过扡粗糙。您去了,手里有钱,给爸多添置些东西,手上没钱怎么行?我手里的钱置房产肯定够了,真要不够,我再跟妈说。”
顾珍这才拿回了一千六百块钱。
“那,等你们进京,我先跟你们去,你们安置下来了,我再去你爸那边。要不我也不能放心。”
青魂就笑:“妈,您对我们可真有信心,您就晓得,我们一定能考上大学?”
顾珍嗔了她一眼:“我闺女聪明着呢,这些年就没放下过书本,还能考不上大学?妈都知道!那几位回京的老先生,走前把你夸的,程奶奶还一个劲的跟我说,让我看着你,叫你别放弃学业。妈知道,我闺女一定能考上大学。”
(十点还有一更。)
青君和齐珩兴冲冲的搬出了他们家兄妹早就复习了不知道多少遍的资料,对青魂道:“小乖,咱们把这些资料送去知青点一份,再给大队送去一份,有想考的,都能去考。”
74年年底,大伯晏启泰和大妈王衡就回了京城,一年后大伯恢复了工作,不过大妈不放心他的身体,并没有回到医院的工作岗位,只在家中照顾大伯的身体。
原本大伯也是想把孩子们接去京城的,三哥晏青泽就回了京城,还来老家看过他们,但青君也不知道怎么想的,选择在老家待着,并没有急着回去。
他不走,齐珩当然也是不肯走的,因此这两人一直留在东风生产大队。
好在大伯也罢,齐家大伯和伯娘也罢,都没多干涉他们,大抵也是怕以后再有风吹草动的,有个退路。
知青那边的资料是青君送去的,知青的领头人张建军不知道说了多少感谢的话,这位大哥如今年纪都二十八了,在乡下待了十二年,但一直坚持没有结婚,至今还是单身,他的情况倒简单。
但也有不少知青选择在乡下找了丈夫或者妻子的,一听说恢得高考,悲欢离合,很闹了些事情出来。不过这些都和青魂家无关了。
青君和齐珩都二十周岁了,已经是成年小伙子,青魂也十六周岁了,算是已成年,足有一米七二的身高,别说放在姑娘中,就是放在大小伙子里头,她这个身高都不算矮。
眉眼已经长开,穿着黑色的棉靴子,一身黑色的棉长袍,很有些玉树临风的贵公子范儿。青君就时常笑她,这要是再剪个短发,保管能迷死一大帮的大姑娘小媳妇。
对于自家小哥时时犯抽的不正经,青魂已经习惯了。
而且小哥的话也没说错,她上辈子,可不就是一上街就能收到小姑娘们的花儿果儿帕子香囊的么?尤其是在边关那会儿,民风开放,小姑娘们更热烈奔放,哪怕知道她这个大楚战神是个女子,也丝毫不影响她们的爱慕之心。弄的青魂只要一出门,回将军府,就带一身香气回来。为着这个,她可没少被同僚和下属们嘲笑。
青君和青魂、齐珩要参回高考,晏大姑和顾珍就发愁,两位长辈从来不怀疑自己家孩子考不上,她们愁的是,这要是考上了,孩子们以后不在家里,留他们娘几个在家,这日子感觉就似乎少了什么。
尤其是顾珍,青魂就是她的主心骨,哪怕后来青君回来,她有什么事,还是习惯听自己闺女的。
青魂知道大姑和她妈担心什么,笑道:“要是我们三都考上京城的大学,妈你和大姑还待在老家做什么呢?咱全家都去京城。尤其是妈你,这些年和爸一直也没能一起生活,爸现在都升到副团了,让他退役就太可惜了,可总是分居两地,也不是事儿。我想着,要是我能考上,咱们就在京城寻个院子,一起搬到京城去。二蛋和丫丫就在京城上学,那边的教学条件,可比咱乡下要好多了。平时三餐也有大姑照顾着,您就去爸那边一起生活,寒暑假,我带弟弟妹妹们去看你们,这样,咱一家人也算是在一起了。”
晏大姑对此也特别赞成,这几年人家华新国是怎么对自己家几个孩子的,她都看在眼里呢,那是个值得托付的人。
弟妹年纪也不小了,总不能真叫她为了孩子耽误了她自己的下半辈子。
顾珍被说服了,晚上打开箱子,翻出里头的一个铁皮盒子,把里面的钱都拿出来,数了数,这些年闺女给的,华新国给的,青君给的,队里年终分的,竟然攒下了三千六百多块。
青魂说要在京城置个小院子,这点钱肯定不够。
实在不行,她想回娘家跟弟弟妹妹们商量一下,看能不能借点儿,要是能再凑个千把块,应该能买个小院?
她把钱拿着去青魂屋里,递给青魂:“妈手上就这些,在京城买院子就怕不够。明儿我回娘家一趟,看能不能跟你舅和你三姨借点儿。”
顾大舅成亲后,顾大舅妈当家,她是个特别厉害的精明人,顾大舅又有木工手艺,再加上顾大舅妈娘家兄弟也愿意帮衬,日子过的很不错。
三姨父是个漆匠,不少攒钱,小两口日子也是红红火火的,手里肯定是有的。
顾珍要说从这两家借钱,多少是能借到的。
不过青魂哪里会让她妈跟人借钱?
便笑道:“妈,我这几年手里存了不少钱,置处院子肯定是够的。您的钱您收着,就当是帮我们存着的,万一以后要用钱了,您还能拿得出来。再说我弟和我妹以后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青魂这几年光卖山货野味,一年里都能攒上两三千,如今她手里已经攒了二万四千多的现金。当然,其中的一万多,是当初卖黄金攒的,后来王大胆再想从她这里寻摸黄金,青魂再没搭过这茬,王大胆也就死了心。
青魂每年给顾珍的钱不少,顾珍寻思着,青魂手里顶多也就两三千块钱,哪里够买院了的?死活要把钱给青魂,青魂无奈,最后只收下了两千块,给顾珍又留了一千六:“您以后跟爸一起生活,爸是男人,部队里虽不缺什么,但想来日子过扡粗糙。您去了,手里有钱,给爸多添置些东西,手上没钱怎么行?我手里的钱置房产肯定够了,真要不够,我再跟妈说。”
顾珍这才拿回了一千六百块钱。
“那,等你们进京,我先跟你们去,你们安置下来了,我再去你爸那边。要不我也不能放心。”
青魂就笑:“妈,您对我们可真有信心,您就晓得,我们一定能考上大学?”
顾珍嗔了她一眼:“我闺女聪明着呢,这些年就没放下过书本,还能考不上大学?妈都知道!那几位回京的老先生,走前把你夸的,程奶奶还一个劲的跟我说,让我看着你,叫你别放弃学业。妈知道,我闺女一定能考上大学。”
(十点还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