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庆良微微一笑道:“但说来无巧不成书,他运到兴王府的纸张,由于适逢大雨,再加上防护不够周全,十几车纸品全被泡烂,使他赖以东山再起的希望全部化为泡影,因此几乎将他逼入了绝境。他现在手中没有了本钱,无力筹措生产。最关键的是他已经丧失了对未来的希望,现在已是穷困潦倒、度日如年了。”
“在京城的时候,我见他本性善良,曾经答应过资助他恢复生产,由于回来时比较匆忙,还没有来得及联系他。我想他现在恐怕正在翘首盼望,若是把他请到云南来,我想他也是没有理由拒绝的。”
听到这里,李翊不由得喜出望外,这可真是及时雨啊,有这样的人才怎么能闲置不用呢?
李翊连忙嘱咐林庆良尽快写信给周泉,许给他丰厚的收益,并请他务必在最快的时间内赶到云南,以便及时将造纸坊运转起来。
而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制作千里镜了。李翊早已盘算好了,这几天自己就坐镇在九乡的琉璃坊里,为千里镜设定好尺寸,所有镜片的规格都采取统一标准,指导这里的工匠尽快将第一批合格的镜片打磨出来。
并由艺能坊量身定做的打造黄铜镜筒和聚焦调节机构,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组装出第一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千里镜。
当然了,以李翊所具备的望远镜那点有限的知识,目前也只能制造出单筒望远镜了,李翊相信这就已经足够付诸实用了。而双筒望远镜不但结构复杂,而且作用并不比单筒的提高太多。
最重要的是这玩意不能制造太多,以免为敌对方所获得,那可就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了。所以制造数量有限的话,制作费用将成倍提高,花上一大笔钱倒是无所谓,现在的云南一点也不缺钱,而是李翊觉得根本没有那个必要。
但设想的再怎么周全,也有想不到的意外发生。李翊制作的千里镜是双凸透镜加双凹透镜的,虽然在物镜后加装了一组棱镜,但是成像效果并不理想。而凹透镜和凸透镜各一块的时候,反而效果要好得多。
但这样一来,放大倍数只有三倍左右,达不到需要的实用价值。所以,连续十几天李翊都呆在琉璃坊内,在着力提高透镜品质的同时,也对棱镜的加工做了多方尝试,经过几十次的组装试验,放大倍数至少七八倍的千里镜终于问世了。
李翊端着这架精致的黄铜打造的单筒千里镜,不由得喜上眉梢。有了这家伙,今后斥候们就能大大降低自身的风险性,达到远距离观察敌人动向的目的,并能及时传递回有价值的情报。
而各级军官们拥有了千里镜之后,知己又知彼,对敌人的排兵布阵了如指掌,并能料敌机先,对战场局面的控制能力无疑将大大提高,今后在战场上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等李翊带着二十架制作精美的铜制千里镜返回宁州的时候,已经在九乡整整呆了一个月了。虽然这一个月来辛苦操劳,连个囫囵觉都没有睡过,但成功的喜悦使李翊感不到一丝的疲劳,反而有一种亢奋的感觉,宛似当年征服高山登顶成功时激动人心的时刻。
回到宁州的第二天,李翊立即在议事厅召开了有林易、东方荆,以及简铮、何守杰、郭准、张勃、殷权、成迅、卫荆、仇封、岳维、凌风、李会、赵范、高敞等主要军官参加的会议。
会议一开始,先有各关防将领向李翊汇报了各城防、关隘的的布防、训练情况,再由简铮介绍了宁州大营迁移后的军事安排和部署。
会议的最后,李翊做了总结性的发言,点评了各关防的军事部署以及训练成绩,指出了军事指挥和相互协防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今后军队事务改革的原则性要求。
最后,李翊话锋一转,笑着吩咐站在身后的南方道:“你去把咱们刚制造出来的宝贝拿出来,让诸位将军都开开眼界。”
南方连忙答应一声,转身出去了。
众人不知道李翊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都是一头雾水的看着他,见李翊只是笑嘻嘻的品着茶水一言不发,也都不敢开口询问,只好干坐着苦苦等候。
不一会儿南方带人将一只精致的硕大木质提盒放在了几案之上,李翊郑而重之的将提盒打开,把其中一架千里镜拿在手中,面向仍不明所以的众人说道:“诸位将军,今天我有一件重要的礼物送给你们,希望你们能借此开阔眼界,更好的为我大汉戍边守卫,并实现卓越的成就。简将军,你过来看一看,这件器物还入得你的法眼吗?”
简铮闻言,狐疑的走上前来,从李翊手中接过千里镜,左瞧右瞧也没有看出什么名堂,不由奇怪的问道:“大帅,这器物到底是什么东西?我怎么看不出有什么名堂呢?”
李翊微微一笑道:“简将军,你真是让我无话可说啊!呵呵!你试着将它细小的一端放在眼前,向着门外观察一下,看看到底有什么效用。”
简铮此时幡然醒悟,那还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连忙如法炮制的将千里镜放在眼前,转向议事厅外的耳房,顿时高叫了一声,喜不自禁的大喊道:“我的乖乖,这千里镜终于让大帅制造出来了,哈哈!站在耳房旁边的是不是吕槐啊!他的眼睫毛我都看得一清二楚,实在是太神奇了。”
接着他拿开千里镜,转向李翊诧异的道:“大帅,我想着你那个千里镜可是两个筒子的啊!为什么咱这个只是一个筒的呢?”
见到简铮充满疑惑的神情,李翊只好淡然说道:“咱们云南的条件现在还不具备,有很多必须的材料无法搞到,再加上双筒的千里镜制作复杂,一时半会之间还制造不出来。不过,开句玩笑话,两个单筒并在一起,岂不就是双筒的千里镜了吗?呵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在京城的时候,我见他本性善良,曾经答应过资助他恢复生产,由于回来时比较匆忙,还没有来得及联系他。我想他现在恐怕正在翘首盼望,若是把他请到云南来,我想他也是没有理由拒绝的。”
听到这里,李翊不由得喜出望外,这可真是及时雨啊,有这样的人才怎么能闲置不用呢?
李翊连忙嘱咐林庆良尽快写信给周泉,许给他丰厚的收益,并请他务必在最快的时间内赶到云南,以便及时将造纸坊运转起来。
而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制作千里镜了。李翊早已盘算好了,这几天自己就坐镇在九乡的琉璃坊里,为千里镜设定好尺寸,所有镜片的规格都采取统一标准,指导这里的工匠尽快将第一批合格的镜片打磨出来。
并由艺能坊量身定做的打造黄铜镜筒和聚焦调节机构,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组装出第一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千里镜。
当然了,以李翊所具备的望远镜那点有限的知识,目前也只能制造出单筒望远镜了,李翊相信这就已经足够付诸实用了。而双筒望远镜不但结构复杂,而且作用并不比单筒的提高太多。
最重要的是这玩意不能制造太多,以免为敌对方所获得,那可就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了。所以制造数量有限的话,制作费用将成倍提高,花上一大笔钱倒是无所谓,现在的云南一点也不缺钱,而是李翊觉得根本没有那个必要。
但设想的再怎么周全,也有想不到的意外发生。李翊制作的千里镜是双凸透镜加双凹透镜的,虽然在物镜后加装了一组棱镜,但是成像效果并不理想。而凹透镜和凸透镜各一块的时候,反而效果要好得多。
但这样一来,放大倍数只有三倍左右,达不到需要的实用价值。所以,连续十几天李翊都呆在琉璃坊内,在着力提高透镜品质的同时,也对棱镜的加工做了多方尝试,经过几十次的组装试验,放大倍数至少七八倍的千里镜终于问世了。
李翊端着这架精致的黄铜打造的单筒千里镜,不由得喜上眉梢。有了这家伙,今后斥候们就能大大降低自身的风险性,达到远距离观察敌人动向的目的,并能及时传递回有价值的情报。
而各级军官们拥有了千里镜之后,知己又知彼,对敌人的排兵布阵了如指掌,并能料敌机先,对战场局面的控制能力无疑将大大提高,今后在战场上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等李翊带着二十架制作精美的铜制千里镜返回宁州的时候,已经在九乡整整呆了一个月了。虽然这一个月来辛苦操劳,连个囫囵觉都没有睡过,但成功的喜悦使李翊感不到一丝的疲劳,反而有一种亢奋的感觉,宛似当年征服高山登顶成功时激动人心的时刻。
回到宁州的第二天,李翊立即在议事厅召开了有林易、东方荆,以及简铮、何守杰、郭准、张勃、殷权、成迅、卫荆、仇封、岳维、凌风、李会、赵范、高敞等主要军官参加的会议。
会议一开始,先有各关防将领向李翊汇报了各城防、关隘的的布防、训练情况,再由简铮介绍了宁州大营迁移后的军事安排和部署。
会议的最后,李翊做了总结性的发言,点评了各关防的军事部署以及训练成绩,指出了军事指挥和相互协防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今后军队事务改革的原则性要求。
最后,李翊话锋一转,笑着吩咐站在身后的南方道:“你去把咱们刚制造出来的宝贝拿出来,让诸位将军都开开眼界。”
南方连忙答应一声,转身出去了。
众人不知道李翊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都是一头雾水的看着他,见李翊只是笑嘻嘻的品着茶水一言不发,也都不敢开口询问,只好干坐着苦苦等候。
不一会儿南方带人将一只精致的硕大木质提盒放在了几案之上,李翊郑而重之的将提盒打开,把其中一架千里镜拿在手中,面向仍不明所以的众人说道:“诸位将军,今天我有一件重要的礼物送给你们,希望你们能借此开阔眼界,更好的为我大汉戍边守卫,并实现卓越的成就。简将军,你过来看一看,这件器物还入得你的法眼吗?”
简铮闻言,狐疑的走上前来,从李翊手中接过千里镜,左瞧右瞧也没有看出什么名堂,不由奇怪的问道:“大帅,这器物到底是什么东西?我怎么看不出有什么名堂呢?”
李翊微微一笑道:“简将军,你真是让我无话可说啊!呵呵!你试着将它细小的一端放在眼前,向着门外观察一下,看看到底有什么效用。”
简铮此时幡然醒悟,那还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连忙如法炮制的将千里镜放在眼前,转向议事厅外的耳房,顿时高叫了一声,喜不自禁的大喊道:“我的乖乖,这千里镜终于让大帅制造出来了,哈哈!站在耳房旁边的是不是吕槐啊!他的眼睫毛我都看得一清二楚,实在是太神奇了。”
接着他拿开千里镜,转向李翊诧异的道:“大帅,我想着你那个千里镜可是两个筒子的啊!为什么咱这个只是一个筒的呢?”
见到简铮充满疑惑的神情,李翊只好淡然说道:“咱们云南的条件现在还不具备,有很多必须的材料无法搞到,再加上双筒的千里镜制作复杂,一时半会之间还制造不出来。不过,开句玩笑话,两个单筒并在一起,岂不就是双筒的千里镜了吗?呵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