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亚历山大率军进入埃及赶走波斯军队时,曾对埃及的犹太人许诺:犹太人不再受到歧视,享受与希腊人同等的待遇,拥有和希腊移民一样的权利。于是叙利亚、米索不达亚平原上的犹太人纷纷赶至埃及,其结果是亚历山大里亚城内的犹太人占了五分之一。
亚历山大之所以会这样承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他进入埃及之前,埃及已经存在着一支犹太人组成的雇佣兵。征服奴役一个民族,最合适的手段莫过于拉拢周边善战的少数民族,同时每隔几十年收买、流放、绞杀主体民族的精英,如果还能控制他们生育,那就太完美了。
多西塞奥斯(Dositheos)正是深受希腊人信任的犹太人,他先是托勒密三世的王廷随从官,之后又担任河道运输官,现在则兼任王廷大档案官。此外他还有一个职责,他是皇帝的大祭司。这样的身份让他知道王廷所有的机密——此时对于埃及乃至整个希腊世界来说,最重要的机密莫过于楚尼人的雷鸣武器。
两个多月前,由巴克特里亚的骑兵军官扎拉斯护送,秦尼使臣蒙毅送来的巫药抵达亚历山大里亚城。秦国虽然距埃及极为遥远,但秦国此时已经控制了阴山南北,马队翻越阴山就是蒙古高原,从九原郡抵达索格底亚那仅需三个多月。
到了索格底亚那,抵达西亚、地中海东岸仅仅是时间问题和外交问题。清楚国王攸提德谟斯已与塞琉古和谈的亚里士多德四世自然不会让马队途径塞琉古,他嘱咐扎拉斯跟随粟特商队顺着河流行向里海,而后翻越大高加索山脉从黑海乘船前往埃及。
去年六月出发,在埃及的耕种季到达(埃及一年只有三季:耕种季、收获季、泛滥季),耗时不及一年。这得益于秦国控制了九原郡,驱逐阴山以北的胡人,同时塞琉古帝国还未像波斯帝国一样掌握自己的北方商道,最后是埃及海军虽然被安提柯王朝击败于科斯岛(前256年),但仍然牢牢控制着东地中海的海权。
埃及是专制的代名词,故而亚里士多德四世并未明言火药的威力,他只是请求他的朋友、亚历山大图书馆的馆长、托勒密三世的家庭教师厄拉多塞研究火药的成分,并设法仿制。
仅仅这样不足以引起托勒密三世的注意,火药送抵亚历山大图书馆的第十天,不知来历人送来了更多的丝绸包裹的火药。如果说亚里士多德四世送来的火药只有一百个德拉马克,那随后送至的火药多达两个塔兰特。除了火药,还有一根长约数肘尺的空心铁管。
毫无疑问,这是楚尼人的礼炮,去年来访的楚尼商船曾在亚历山大港鸣放过。每一次鸣放,都会有雷鸣之声和青白色的烟雾。当着托勒密三世、厄拉多塞等人的面,来人在铁管前端塞入石块,然而鸣放,雷鸣声过后,十块互相重叠的盾牌被击碎击穿。此时托勒密三世才知道,原来楚尼人向自己致敬的礼炮竟是如此致命的武器。
来人的要求和秦尼人的要求毫无二致,也是要研究那些粉末的成分,并设法仿制。报酬是燃放这种雷鸣粉末的空心铁管——除去送来的这一根,还可以再送给埃及四根。
多西塞奥斯提起雷鸣武器让托勒密三世担忧,即便埃及帮助迈因人重新占领舍卜沃和提姆纳,陆军也不能击败楚尼人。
“什么秘密?雷鸣的秘密?”利西马科斯追问。作为首席大臣,他疑惑有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是的。”利西马科斯毕竟是自己的弟弟,托勒密三世打算不再隐瞒。“去年楚尼商船曾鸣放致敬的礼炮,那是一种武器。”
“武器?”利西马科斯看向托勒密三世又看向多西塞奥斯,最后还看向假装睡着、实际已竖起耳朵细听的阿波罗尼乌斯。
“是的,一种神一样的武器。”托勒密回想着铁管的怒吼、喷射出来的火药,以及洞穿盾牌的石头,眉头紧紧蹙起,多西塞奥斯做着解释。“秦尼使臣……”
“秦尼使臣?!”利西马科斯再次大叫一声,他从未听过什么秦尼使臣。
“是的。秦尼使臣是一位巴克特里亚的学士派来的,这名学士曾经去过最东方的大陆。他请求厄拉多塞研究雷鸣武器的秘密,这件事原本只是学士与学士之间的交流。”多西塞奥斯尽量轻描淡写的描述,以缓解利西马科斯的抱怨。他是首席大臣,又是托勒密三世的弟弟,他有权知道整件事情。
“学士派来的一名希腊军官描述,楚尼军队使用雷鸣武器,武器使用时发出雷鸣,吐出火焰并射出铁质圆弹,射程超过最远的巨型弩炮,并能击毁厚达数十肘尺的堡垒……”
扎拉斯本来谨守亚里士多德四世的告诫,不向专制的埃及人透露火炮的秘密,可当他和蒙毅看到埃及人奇迹般推出一门楚军火炮后,也就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了。
多西塞奥斯以一种极度夸张的口吻描述火炮的威力,装睡的阿波罗尼乌斯这时候瞪大了眼睛,利西马科斯先是发怔,而后连连摇头,“这不可能!只有宙斯才能……”
“利西马科斯!”托勒密三世打断他。“虽然我不愿意承认,但这确实是宙斯才能拥有的武器。它发出雷鸣一样的吼叫,喷出数肘尺长的火焰,铁管前方射出的石弹可以在瞬间击穿十面重叠的银盾!我无法想象制造出它的人,我只能说即便是赫菲斯托斯,也无法制造……”
托勒密三世言语中带着可怕的回忆,他庆幸不是自己以宴会的名义灌醉那些楚尼使臣,在背叛面包与盐的友谊后,抢夺他们的商船。因为交战中商船爆炸沉没,打捞出来的武器又无法仿制,最后只能送到亚历山大里亚。
楚尼人肯定会报复。按照楚尼使臣、秦尼使臣以及巴克特里亚骑兵军官的描述,楚尼有二十多万陆军,埃及陆军从来没有超过八万人;楚尼有上百艘配备了雷鸣武器的跨洋商船,埃及一艘也没有。
假装什么也不知道,这就是托勒密三世当下的策略。如果学园学士能发现出武器的秘密,他不可能遵守承诺与那些人共享,这将成为埃及的财富。不过隐忧的是,如果埃及使用了这种武器,那埃及就有抢劫商船的嫌疑。好在秦尼人也送来了火药,这件事或许能解释成:秦尼人不远万里送来了粉末,自己研究之后发现了粉末的秘密,而后开始使用它。
托勒密三世略带惊惧的神色终于让利西马科斯冷静,他再道:“楚尼人必定会报复那些亵渎神灵的人,我们只能装着什么也不知道。多西塞奥斯……”
“陛下?”多西塞奥斯鞠躬道。
“带首席大臣去研究园,他应该知道这件事情。”托勒密三世吩咐。“另外,准备举行一个盛大的仪式,假装秦尼国的使臣几天后将抵达亚历山大里亚,我要亲自欢迎他。同时不要忘记告诉所有人,秦尼人带来了宙斯才能使用的武器。”
“是的,陛下。”多西塞奥斯答应着。
“陛下,香料的事怎么办?”老迈的阿波罗尼乌斯问道。他虽然没有被托勒密准许去参观宙斯武器,但毕竟得知了这个秘密。这也是一种信任。
“派人告诉迈因人,在埃及大军抵达之前,不要再做任何轻易的进攻。”托勒密三世此前苦恼的是交战还是谈判。就眼下的形势看,谈判时不可能的,只能交战。交战则要研究发现楚尼武器的秘密,也许还要联合塞琉古人,不然己方再怎么努力也将失败。
他的决定如此,多西塞奥斯并无异议,阿波罗尼乌斯和利西马科斯虽然希望出兵支持迈因人夺回香料产地,但连皇帝都畏惧对方的武器,出兵事宜只能暂时退后。
皇宫里商议完毕,马车带着利西马科斯前往研究园。亚历山大图书馆知之者众,亚历山大学园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实际上图书馆只是整个学园的一个部分,学院还包括动植物园,研究园。马车现在要去的地方就是研究园。
西方的学园与东方的学宫有所相同也有所不同,主要的差别是前者由私人创办,后者由朝廷设立;前者除了政治问题,还追求真理,后者则为了教育贵族子弟,解决天下纷乱。
马车驶抵研究园时,身着紫色长袍的厄拉多塞久侯多时。为了研究宙斯武器的秘密,他不但邀请了所有能邀请到的学士和智者,还通过托勒密三世在埃及还有埃及以外寻找类似的物体——
火药送入研究园后,了解这是一种混合物后,接下来做的就是分离,硫磺和木炭很好辨认,且两者不溶于水,但火药溶解后再结晶得到的白色晶体大家就叫不出名字了。学士和智者不是没有见过这种结晶体,而是类似的晶体实在太多,必须对比甄别才能知道它到底是什么。
http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亚历山大之所以会这样承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他进入埃及之前,埃及已经存在着一支犹太人组成的雇佣兵。征服奴役一个民族,最合适的手段莫过于拉拢周边善战的少数民族,同时每隔几十年收买、流放、绞杀主体民族的精英,如果还能控制他们生育,那就太完美了。
多西塞奥斯(Dositheos)正是深受希腊人信任的犹太人,他先是托勒密三世的王廷随从官,之后又担任河道运输官,现在则兼任王廷大档案官。此外他还有一个职责,他是皇帝的大祭司。这样的身份让他知道王廷所有的机密——此时对于埃及乃至整个希腊世界来说,最重要的机密莫过于楚尼人的雷鸣武器。
两个多月前,由巴克特里亚的骑兵军官扎拉斯护送,秦尼使臣蒙毅送来的巫药抵达亚历山大里亚城。秦国虽然距埃及极为遥远,但秦国此时已经控制了阴山南北,马队翻越阴山就是蒙古高原,从九原郡抵达索格底亚那仅需三个多月。
到了索格底亚那,抵达西亚、地中海东岸仅仅是时间问题和外交问题。清楚国王攸提德谟斯已与塞琉古和谈的亚里士多德四世自然不会让马队途径塞琉古,他嘱咐扎拉斯跟随粟特商队顺着河流行向里海,而后翻越大高加索山脉从黑海乘船前往埃及。
去年六月出发,在埃及的耕种季到达(埃及一年只有三季:耕种季、收获季、泛滥季),耗时不及一年。这得益于秦国控制了九原郡,驱逐阴山以北的胡人,同时塞琉古帝国还未像波斯帝国一样掌握自己的北方商道,最后是埃及海军虽然被安提柯王朝击败于科斯岛(前256年),但仍然牢牢控制着东地中海的海权。
埃及是专制的代名词,故而亚里士多德四世并未明言火药的威力,他只是请求他的朋友、亚历山大图书馆的馆长、托勒密三世的家庭教师厄拉多塞研究火药的成分,并设法仿制。
仅仅这样不足以引起托勒密三世的注意,火药送抵亚历山大图书馆的第十天,不知来历人送来了更多的丝绸包裹的火药。如果说亚里士多德四世送来的火药只有一百个德拉马克,那随后送至的火药多达两个塔兰特。除了火药,还有一根长约数肘尺的空心铁管。
毫无疑问,这是楚尼人的礼炮,去年来访的楚尼商船曾在亚历山大港鸣放过。每一次鸣放,都会有雷鸣之声和青白色的烟雾。当着托勒密三世、厄拉多塞等人的面,来人在铁管前端塞入石块,然而鸣放,雷鸣声过后,十块互相重叠的盾牌被击碎击穿。此时托勒密三世才知道,原来楚尼人向自己致敬的礼炮竟是如此致命的武器。
来人的要求和秦尼人的要求毫无二致,也是要研究那些粉末的成分,并设法仿制。报酬是燃放这种雷鸣粉末的空心铁管——除去送来的这一根,还可以再送给埃及四根。
多西塞奥斯提起雷鸣武器让托勒密三世担忧,即便埃及帮助迈因人重新占领舍卜沃和提姆纳,陆军也不能击败楚尼人。
“什么秘密?雷鸣的秘密?”利西马科斯追问。作为首席大臣,他疑惑有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是的。”利西马科斯毕竟是自己的弟弟,托勒密三世打算不再隐瞒。“去年楚尼商船曾鸣放致敬的礼炮,那是一种武器。”
“武器?”利西马科斯看向托勒密三世又看向多西塞奥斯,最后还看向假装睡着、实际已竖起耳朵细听的阿波罗尼乌斯。
“是的,一种神一样的武器。”托勒密回想着铁管的怒吼、喷射出来的火药,以及洞穿盾牌的石头,眉头紧紧蹙起,多西塞奥斯做着解释。“秦尼使臣……”
“秦尼使臣?!”利西马科斯再次大叫一声,他从未听过什么秦尼使臣。
“是的。秦尼使臣是一位巴克特里亚的学士派来的,这名学士曾经去过最东方的大陆。他请求厄拉多塞研究雷鸣武器的秘密,这件事原本只是学士与学士之间的交流。”多西塞奥斯尽量轻描淡写的描述,以缓解利西马科斯的抱怨。他是首席大臣,又是托勒密三世的弟弟,他有权知道整件事情。
“学士派来的一名希腊军官描述,楚尼军队使用雷鸣武器,武器使用时发出雷鸣,吐出火焰并射出铁质圆弹,射程超过最远的巨型弩炮,并能击毁厚达数十肘尺的堡垒……”
扎拉斯本来谨守亚里士多德四世的告诫,不向专制的埃及人透露火炮的秘密,可当他和蒙毅看到埃及人奇迹般推出一门楚军火炮后,也就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了。
多西塞奥斯以一种极度夸张的口吻描述火炮的威力,装睡的阿波罗尼乌斯这时候瞪大了眼睛,利西马科斯先是发怔,而后连连摇头,“这不可能!只有宙斯才能……”
“利西马科斯!”托勒密三世打断他。“虽然我不愿意承认,但这确实是宙斯才能拥有的武器。它发出雷鸣一样的吼叫,喷出数肘尺长的火焰,铁管前方射出的石弹可以在瞬间击穿十面重叠的银盾!我无法想象制造出它的人,我只能说即便是赫菲斯托斯,也无法制造……”
托勒密三世言语中带着可怕的回忆,他庆幸不是自己以宴会的名义灌醉那些楚尼使臣,在背叛面包与盐的友谊后,抢夺他们的商船。因为交战中商船爆炸沉没,打捞出来的武器又无法仿制,最后只能送到亚历山大里亚。
楚尼人肯定会报复。按照楚尼使臣、秦尼使臣以及巴克特里亚骑兵军官的描述,楚尼有二十多万陆军,埃及陆军从来没有超过八万人;楚尼有上百艘配备了雷鸣武器的跨洋商船,埃及一艘也没有。
假装什么也不知道,这就是托勒密三世当下的策略。如果学园学士能发现出武器的秘密,他不可能遵守承诺与那些人共享,这将成为埃及的财富。不过隐忧的是,如果埃及使用了这种武器,那埃及就有抢劫商船的嫌疑。好在秦尼人也送来了火药,这件事或许能解释成:秦尼人不远万里送来了粉末,自己研究之后发现了粉末的秘密,而后开始使用它。
托勒密三世略带惊惧的神色终于让利西马科斯冷静,他再道:“楚尼人必定会报复那些亵渎神灵的人,我们只能装着什么也不知道。多西塞奥斯……”
“陛下?”多西塞奥斯鞠躬道。
“带首席大臣去研究园,他应该知道这件事情。”托勒密三世吩咐。“另外,准备举行一个盛大的仪式,假装秦尼国的使臣几天后将抵达亚历山大里亚,我要亲自欢迎他。同时不要忘记告诉所有人,秦尼人带来了宙斯才能使用的武器。”
“是的,陛下。”多西塞奥斯答应着。
“陛下,香料的事怎么办?”老迈的阿波罗尼乌斯问道。他虽然没有被托勒密准许去参观宙斯武器,但毕竟得知了这个秘密。这也是一种信任。
“派人告诉迈因人,在埃及大军抵达之前,不要再做任何轻易的进攻。”托勒密三世此前苦恼的是交战还是谈判。就眼下的形势看,谈判时不可能的,只能交战。交战则要研究发现楚尼武器的秘密,也许还要联合塞琉古人,不然己方再怎么努力也将失败。
他的决定如此,多西塞奥斯并无异议,阿波罗尼乌斯和利西马科斯虽然希望出兵支持迈因人夺回香料产地,但连皇帝都畏惧对方的武器,出兵事宜只能暂时退后。
皇宫里商议完毕,马车带着利西马科斯前往研究园。亚历山大图书馆知之者众,亚历山大学园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实际上图书馆只是整个学园的一个部分,学院还包括动植物园,研究园。马车现在要去的地方就是研究园。
西方的学园与东方的学宫有所相同也有所不同,主要的差别是前者由私人创办,后者由朝廷设立;前者除了政治问题,还追求真理,后者则为了教育贵族子弟,解决天下纷乱。
马车驶抵研究园时,身着紫色长袍的厄拉多塞久侯多时。为了研究宙斯武器的秘密,他不但邀请了所有能邀请到的学士和智者,还通过托勒密三世在埃及还有埃及以外寻找类似的物体——
火药送入研究园后,了解这是一种混合物后,接下来做的就是分离,硫磺和木炭很好辨认,且两者不溶于水,但火药溶解后再结晶得到的白色晶体大家就叫不出名字了。学士和智者不是没有见过这种结晶体,而是类似的晶体实在太多,必须对比甄别才能知道它到底是什么。
http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