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阵对战并不需要太多技能,会左转已经足够,右转不就是三次左转吗,何必加一个右转让庶民分不清左右,徒增混乱?只要军阵所有士卒动作保持一致,与敌撞击时队列不乱便可。同时夷矛阵的优点也被项燕发现了:无谓左右对齐与否、无谓战线完整与否、无谓侧背安全与否,一卒就是一阵,哪怕这一卒被敌军包围,那也是海中礁石,惊而不倒。
公族之卒想想就可怕。可怕之处不在于甲兵,而在于身份。一千年来庶民就是庶民,贵族就是贵族,卑贱等级已经深入人心。当庶民之卒看到自己正对面站的居然是一个贵族甲士,他将作何感想?贵族喝一声,庶民就要抖三抖,未战已然先怯。
而己方阵中的庶民看到贵族与自己并肩而战,自然是士气大振,清水之战已是明证。但清水之战的县卒并不是贵族的隶臣或者附庸,他们不认识列于前排的贵族。公族之卒不然,平日里就见过,甚至还曾服侍过,和主人同上战阵,士卒不是害怕而是兴奋,甚至是疯狂。
不到一百个公族私卒在芍陂之畔训练,来得早的已经训练有一个月,来得晚的则只有半个月,夷矛有些都还端不稳。正如鲁阳君所说,还应该多一些时日。
“五日后开拔。”草草巡视了一遍,项燕心中最终坚持自己的决定。
“然。”鲁阳君陪项燕走着一段路,心里也想了不少。大王才是最重要的,其余都是次要的。“公族列于阵前,只望人人有甲。”
鲁阳君说的是钜甲,项燕闻言道:“造府已造三万套钜甲,十五万人五人可有一甲。”
项燕麾下三万人,精卒五万,郢都本已召了两万人编入精卒,再征召勉强凑够两万,这两万其实将是后勤杂役。公族私卒气势很盛,实际上人数不过两万。时代已然不同,这两万人放在几百年前是一直大军,放到人人皆兵的战国,也就是一支偏师。
“江东之卒已至?”鲁阳君听闻有十五万大军,终于点了点头。这已经不少了。
“未有。”项燕答道。“时日太急,江东之卒未至。”
“那……”没有江东之师,公族私卒又只有两万人,鲁阳君不解项燕怎会有十五万人。
“穆棱两万王卒已行往陈郢。”项燕小声道,“敌虽围项城,然项城或可出一万兵。”
“项城?”项城也处于秦魏大军的包围中。“项城深陷重围,怎可再行抽兵……”
“救大王要紧。”说话间项燕目光落在了别处。他当然知道被秦魏十数万大军包围的项城不能抽兵,可己方手中人数实在太少。哪怕凑足二十万人,也是以一敌二。人数不够地形凑,项燕准备在大泽之间找一块适合己方十五万人的战场。
*
“见过李妃。”春阳宫内,阳文君含着笑对李妃揖礼,这是他第二次来。
“君上勿需多礼。”李妃娇怯怯的声音,婉转悦耳,更妙的是其中带着些沙哑。“你等都退下吧。”李妃目无表情,对阳文君也没有多看两眼。
“唯。”上一次阳文君来也是挥退了左右,待余人都退走,李妃忽然流下泪来。“妾盼君上如盼天帝,君上若是再不来,妾便要……”
李妃啼哭,阳文君顿时有些手足无措。没想到李妃哭着哭着居然起身走了过来,到他面前时,突然就投到了他怀里。
“啊。”阳文君魔怔了,全身汗毛皆竖。李妃可是楚宫绝色,先王的最爱。现在绝色扑在他怀里,这是大罪。阳文君魔怔,李妃一边哭一边用纤手抓着他胸前的衣襟,泣道:“太后之人遍及春阳宫内外,妾和悍儿或许哪一日便陨命了。”
“太后怎敢!”阳文君喝道,他已经忘了先王,只把怀中泣哭的娇躯搂得更紧了些。“太后绝不敢如此!大王薨后,悍王子便是我楚国大王,她岂敢弑君?”
一番话说的义正辞严,可李妃还是使劲往他怀里缩,好似身后就是要杀自己的太后。
“妾身只愿日日与君上相伴。”梨花带雨的李妃说出这句话便顿觉失言,她想的是相伴求安而非相伴相恋,但任谁听来这都是一句情话。此言一出,她脸上羞红,不敢再看阳文君。
绝色在怀,再说如此赤躶躶的情话,最后李妃又这么一羞,把持不住的阳文君伸手转过李妃的脸,李妃羞看了他一眼,轻言道:“不可。”又转过脸去。
她不说还好,一说阳文君某个部位噌的一下就充血了,他忍不住亲在了美人的侧额,又往下亲了美人的耳背。
“啊…”包含情欲的娇吟,之后又是:“君上不可。啊…啊……,嗯…,不可……嗯……”
李妃一边娇吟一边喊不可,这让阳文君欲钬更盛,他没有脱李妃的上衣,而是把衣服从香肩两侧直接给褪了下去。李妃忙推开他,只是一个弱女子又有多少力气,很快,光洁如玉的上半身便沦陷了,紧接着下半身也是一凉。
“母妃?我欲见母妃。”春阳宫大室两具赤躶的身体正在缠绵碰撞,宫外熊悍举着一把野花奔上了阶,想入堂找母亲。李妃的贴身侍女险险将他拦住,哄着他去了别处。
“呜呜呜……”激动时的交欢总是很快,半刻钟不到,李妃便裹着衣服坐在一旁痛哭。阳文君搂抱着她,想看着她说话时,她老是别过头。
“你若如此,我便退下了。”阳文君佯怒,这下李妃不得不羞看他一眼,然后又低头。
“抬头。”阳文君挑起了她的下巴,亲了一记才道:“我定不负你!”
“……”抽噎的李妃看了他一眼,又一次转过脸。
“你不信我?”阳文君再把她的脸转过来,李妃已经不哭了,脸上唯有两道泪迹。
“不信。”李妃漠然,目光里充满了无助。“昔年先王亦说不负妾,然则……”她又要哭了。
“我非先王,我乃阳文君是也!”一听到先王,阳文君声音立刻大了数倍。“秦魏大军围住小小王城已有一月,此时不是城破便是将近破城。大王一薨,我请秦国助之,悍王子又是嫡子,他即位为王,谁敢不服?”
“然……”上次阳文君说起即位之事后,李妃就日日念着这件事情,可惜她的亲信上次景骅谋叛后全被拔除,兄长李园也因私造符节打入大狱,除了身边两个侍女,再无可信之人。
“这是令兄之信,”阳文君忽然从怀里拿出一张叠得很小的楚纸。
“啊。”李妃抢过信快速读了一遍。李园在信里直言阳文君与秦国华阳太后芈棘的关系——其父阳秦是华阳太后之兄,他则是华阳太后之侄。二十多年前,芈棘原本使秦王强留先王,好让兄长即位,不料黄歇掩护,先王穿着御手的衣裳,冒充随从出咸阳昼夜疾行回国即位;两年前先王薨于军中,芈棘又想使熊悍为王,不料熊荆一千宫甲竟然大败景骅五千王卒。
立熊悍为大王,以阳文君为令尹,如此秦楚方能弥兵会盟。此事不但寿陵君这些黄歇余党全部赞成,国中大多数县公邑尹也暗中支持。现在,就等陈郢王城城破,大王战死了。
李园身为黄歇门客,又委质于秦,知道的事情自然很多。泪眼蒙蒙的李妃看完信眼神清亮,她看着阳文君道:“君上……”,阳文君正直勾勾看着她,灼热无比。
“君上何苦急于一时。”李妃羞红的又低下了头。“若是悍儿真即位为王,妾便……”
“便如何?”阳文君再次挑起她的下巴,作势欲亲。
“不可。”李妃这句不可没有半点诱惑,“君上入宫已久,若英宫、若英宫太后那边……”
太后二字顿时让阳文君软了下去,他愤道:“太后过不了多少时日便是假太后了。”
“可上将军项伯欲救大王。”公族入城浩浩荡荡,李妃也有所耳闻。
“项伯?莽夫而已。”阳文君又是不悦,“昔年他也曾答应助我,后却悔之。如今各县各邑皆不发兵,他十二万人如何救援陈郢?秦魏攻伐陈郢,可是有四十万大军。”
十二万对四十万,李妃哪怕不懂兵事,也知道项燕救不了陈郢。救不了陈郢熊荆就会死在城中,自己的儿子将会即位为王。想到这时,她乖巧的倒入阳文君怀里,任由他上下其手。
“真是个贱人!”若英宫里,得闻阳文君再赴春阳宫,与李妃摒退左右密谈的消息,太后赵妃用脚趾头也能猜到两人定是睡在了一起。不过她脸也红了,她也曾……
“太后,大王曾留命于僕,若是……,僕当……”僕臣厥悄声相告,声音很小不说,也不明言何事,一切都是你知我知。
“不必!”赵妃知道儿子留有王命,一旦自己薨落就使人杀了李妃,再由自己抚立悍儿即位。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王位总要人来继承,让已经加冠的庶王子即位,就不如让未龀的熊悍即位。未龀的孩子,还是养得亲的。
“你便去春阳宫把悍儿接来,就说老妇想悍儿了,让他以后住在若英宫。”赵妃不动声色,如此说道。
公族之卒想想就可怕。可怕之处不在于甲兵,而在于身份。一千年来庶民就是庶民,贵族就是贵族,卑贱等级已经深入人心。当庶民之卒看到自己正对面站的居然是一个贵族甲士,他将作何感想?贵族喝一声,庶民就要抖三抖,未战已然先怯。
而己方阵中的庶民看到贵族与自己并肩而战,自然是士气大振,清水之战已是明证。但清水之战的县卒并不是贵族的隶臣或者附庸,他们不认识列于前排的贵族。公族之卒不然,平日里就见过,甚至还曾服侍过,和主人同上战阵,士卒不是害怕而是兴奋,甚至是疯狂。
不到一百个公族私卒在芍陂之畔训练,来得早的已经训练有一个月,来得晚的则只有半个月,夷矛有些都还端不稳。正如鲁阳君所说,还应该多一些时日。
“五日后开拔。”草草巡视了一遍,项燕心中最终坚持自己的决定。
“然。”鲁阳君陪项燕走着一段路,心里也想了不少。大王才是最重要的,其余都是次要的。“公族列于阵前,只望人人有甲。”
鲁阳君说的是钜甲,项燕闻言道:“造府已造三万套钜甲,十五万人五人可有一甲。”
项燕麾下三万人,精卒五万,郢都本已召了两万人编入精卒,再征召勉强凑够两万,这两万其实将是后勤杂役。公族私卒气势很盛,实际上人数不过两万。时代已然不同,这两万人放在几百年前是一直大军,放到人人皆兵的战国,也就是一支偏师。
“江东之卒已至?”鲁阳君听闻有十五万大军,终于点了点头。这已经不少了。
“未有。”项燕答道。“时日太急,江东之卒未至。”
“那……”没有江东之师,公族私卒又只有两万人,鲁阳君不解项燕怎会有十五万人。
“穆棱两万王卒已行往陈郢。”项燕小声道,“敌虽围项城,然项城或可出一万兵。”
“项城?”项城也处于秦魏大军的包围中。“项城深陷重围,怎可再行抽兵……”
“救大王要紧。”说话间项燕目光落在了别处。他当然知道被秦魏十数万大军包围的项城不能抽兵,可己方手中人数实在太少。哪怕凑足二十万人,也是以一敌二。人数不够地形凑,项燕准备在大泽之间找一块适合己方十五万人的战场。
*
“见过李妃。”春阳宫内,阳文君含着笑对李妃揖礼,这是他第二次来。
“君上勿需多礼。”李妃娇怯怯的声音,婉转悦耳,更妙的是其中带着些沙哑。“你等都退下吧。”李妃目无表情,对阳文君也没有多看两眼。
“唯。”上一次阳文君来也是挥退了左右,待余人都退走,李妃忽然流下泪来。“妾盼君上如盼天帝,君上若是再不来,妾便要……”
李妃啼哭,阳文君顿时有些手足无措。没想到李妃哭着哭着居然起身走了过来,到他面前时,突然就投到了他怀里。
“啊。”阳文君魔怔了,全身汗毛皆竖。李妃可是楚宫绝色,先王的最爱。现在绝色扑在他怀里,这是大罪。阳文君魔怔,李妃一边哭一边用纤手抓着他胸前的衣襟,泣道:“太后之人遍及春阳宫内外,妾和悍儿或许哪一日便陨命了。”
“太后怎敢!”阳文君喝道,他已经忘了先王,只把怀中泣哭的娇躯搂得更紧了些。“太后绝不敢如此!大王薨后,悍王子便是我楚国大王,她岂敢弑君?”
一番话说的义正辞严,可李妃还是使劲往他怀里缩,好似身后就是要杀自己的太后。
“妾身只愿日日与君上相伴。”梨花带雨的李妃说出这句话便顿觉失言,她想的是相伴求安而非相伴相恋,但任谁听来这都是一句情话。此言一出,她脸上羞红,不敢再看阳文君。
绝色在怀,再说如此赤躶躶的情话,最后李妃又这么一羞,把持不住的阳文君伸手转过李妃的脸,李妃羞看了他一眼,轻言道:“不可。”又转过脸去。
她不说还好,一说阳文君某个部位噌的一下就充血了,他忍不住亲在了美人的侧额,又往下亲了美人的耳背。
“啊…”包含情欲的娇吟,之后又是:“君上不可。啊…啊……,嗯…,不可……嗯……”
李妃一边娇吟一边喊不可,这让阳文君欲钬更盛,他没有脱李妃的上衣,而是把衣服从香肩两侧直接给褪了下去。李妃忙推开他,只是一个弱女子又有多少力气,很快,光洁如玉的上半身便沦陷了,紧接着下半身也是一凉。
“母妃?我欲见母妃。”春阳宫大室两具赤躶的身体正在缠绵碰撞,宫外熊悍举着一把野花奔上了阶,想入堂找母亲。李妃的贴身侍女险险将他拦住,哄着他去了别处。
“呜呜呜……”激动时的交欢总是很快,半刻钟不到,李妃便裹着衣服坐在一旁痛哭。阳文君搂抱着她,想看着她说话时,她老是别过头。
“你若如此,我便退下了。”阳文君佯怒,这下李妃不得不羞看他一眼,然后又低头。
“抬头。”阳文君挑起了她的下巴,亲了一记才道:“我定不负你!”
“……”抽噎的李妃看了他一眼,又一次转过脸。
“你不信我?”阳文君再把她的脸转过来,李妃已经不哭了,脸上唯有两道泪迹。
“不信。”李妃漠然,目光里充满了无助。“昔年先王亦说不负妾,然则……”她又要哭了。
“我非先王,我乃阳文君是也!”一听到先王,阳文君声音立刻大了数倍。“秦魏大军围住小小王城已有一月,此时不是城破便是将近破城。大王一薨,我请秦国助之,悍王子又是嫡子,他即位为王,谁敢不服?”
“然……”上次阳文君说起即位之事后,李妃就日日念着这件事情,可惜她的亲信上次景骅谋叛后全被拔除,兄长李园也因私造符节打入大狱,除了身边两个侍女,再无可信之人。
“这是令兄之信,”阳文君忽然从怀里拿出一张叠得很小的楚纸。
“啊。”李妃抢过信快速读了一遍。李园在信里直言阳文君与秦国华阳太后芈棘的关系——其父阳秦是华阳太后之兄,他则是华阳太后之侄。二十多年前,芈棘原本使秦王强留先王,好让兄长即位,不料黄歇掩护,先王穿着御手的衣裳,冒充随从出咸阳昼夜疾行回国即位;两年前先王薨于军中,芈棘又想使熊悍为王,不料熊荆一千宫甲竟然大败景骅五千王卒。
立熊悍为大王,以阳文君为令尹,如此秦楚方能弥兵会盟。此事不但寿陵君这些黄歇余党全部赞成,国中大多数县公邑尹也暗中支持。现在,就等陈郢王城城破,大王战死了。
李园身为黄歇门客,又委质于秦,知道的事情自然很多。泪眼蒙蒙的李妃看完信眼神清亮,她看着阳文君道:“君上……”,阳文君正直勾勾看着她,灼热无比。
“君上何苦急于一时。”李妃羞红的又低下了头。“若是悍儿真即位为王,妾便……”
“便如何?”阳文君再次挑起她的下巴,作势欲亲。
“不可。”李妃这句不可没有半点诱惑,“君上入宫已久,若英宫、若英宫太后那边……”
太后二字顿时让阳文君软了下去,他愤道:“太后过不了多少时日便是假太后了。”
“可上将军项伯欲救大王。”公族入城浩浩荡荡,李妃也有所耳闻。
“项伯?莽夫而已。”阳文君又是不悦,“昔年他也曾答应助我,后却悔之。如今各县各邑皆不发兵,他十二万人如何救援陈郢?秦魏攻伐陈郢,可是有四十万大军。”
十二万对四十万,李妃哪怕不懂兵事,也知道项燕救不了陈郢。救不了陈郢熊荆就会死在城中,自己的儿子将会即位为王。想到这时,她乖巧的倒入阳文君怀里,任由他上下其手。
“真是个贱人!”若英宫里,得闻阳文君再赴春阳宫,与李妃摒退左右密谈的消息,太后赵妃用脚趾头也能猜到两人定是睡在了一起。不过她脸也红了,她也曾……
“太后,大王曾留命于僕,若是……,僕当……”僕臣厥悄声相告,声音很小不说,也不明言何事,一切都是你知我知。
“不必!”赵妃知道儿子留有王命,一旦自己薨落就使人杀了李妃,再由自己抚立悍儿即位。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王位总要人来继承,让已经加冠的庶王子即位,就不如让未龀的熊悍即位。未龀的孩子,还是养得亲的。
“你便去春阳宫把悍儿接来,就说老妇想悍儿了,让他以后住在若英宫。”赵妃不动声色,如此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