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粱目眦欲裂,他并非只是担心赵国的岁入,还担心丝路断绝后与极西之地技术的交流,这才是最致命的。身为先王太子、赵国相邦,胡商到底代表什么他心里清楚的很。
自古以来连接欧亚大陆的都是陆路,东西方文明、技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交流。如果忽视这一点,那就很难正视整个历史。比如:汉武帝之前的汉朝还未进入铁器时代,但考古实证表明,同时代的匈奴已经在公元前三世纪前后进入铁器文化时代[注6:《匈奴史》,118-122。]。
秦以前,包括匈奴在内,大多都称为胡;秦以后,随着对草原的了解,匈奴是匈奴,胡是胡。一汉敌五胡那是对丝路干道外的杂胡,面对掌握了丝路通道的匈奴,汉兵实际上并不具备全面的技术优势,反而因为马匹处于一定程度上的劣势:‘上下山坂,出入溪涧,中国之马弗如也;险道倾仄,且驰且射,中国之骑弗与也。’
丝路带来贸易岁入,更带来技术交流,赵粱真正在乎的是后者。楚国海舟连通极西之地,海上丝绸之路的贯通自然将切断陆上丝绸之路,这是赵国难以承受的损失。
赵粱此前焦急,现在则是落魄。因为落魄,同时也因为他的视界只有赵国、秦国,最多余及天下,没有看到一个颠覆性的变革:从此以后,楚国将成为整个世界的中心,绝大部分技术都将从楚国输出而非依靠东西方时断时续的交流。
“君上、君上……”葛得喊了好几句,赵粱才失神的看着他。“臣下还有事禀报。”
“然。你言之。”勉强打起些精神,赵粱摇晃了脑袋,看着眼前的葛得。
“两千万石粟需四万多金。若赵国金不够,可问楚齐钱行借贷……”
“借贷?”赵粱又一次打断葛得,他还未明白借贷背后的含义。
“然也。”葛得道。这一次出使,主要达成的协议包括两个方面:军事,以及经济。经济方面以粟米为例,又包括赵国内部经济、律法的整顿,以及齐楚方面对赵国经济的援助,这种援助除了借出金银支持赵国稳定币值外,也包括大造海舟输入粟米和军资。
经济方面涉及的事情实在太广,以致葛得足足说了一个半时辰,赵粱才明白楚齐两国要干什么。他无奈的是赵国在经济上只能被动的接收楚齐两国的要求,战时物价飞涨,钱币大幅贬值,一些贵人、商贾已经在偷偷囤积。但他也很清楚,一旦赵国钱币币值稳定,市场就能稳定,市场稳定,不但朝廷就能大量购入军资,民心也能稳定。
“楚齐之人何日至赵?”葛得说完赵粱想了一会,最终问道。
“君上之意……”葛得反问。按照在临淄的商议,赵国如果接受协议那将彻底失去对国内经济的控制权。此事虽然不知道后果,可后果肯定不妙。
“不允诺便要亡国,我能奈何?!”赵粱苦笑。交出铸币权、不准邯郸朝廷干预商贾、非得允许邯郸朝廷不准擅增税赋,最要的是甲士之田亩准许其私有。
战国时期,列国实行的都是爰田制,即授田制。大部分耕地是君王的,官府根据户籍丁口分配田亩,不得继承、也不得买卖和抵押,但宅、圃、赏田(包括贵族食邑)是私有的,可以继承、买卖和抵押。楚国因为地方广大,贵族众多,土地私有化的程度比三晋、齐国、秦国严重的多。誉士封闾制度下是甲士田亩准允私有,实质等于赏田。
任何一个国家耕地都是有限的,一旦赏赐出去就没办法再收回来。楚国能实现甲士之田私有是因为楚王的推动,赵国如果这样做了,整个国家体制将会发生深切的变革,带来的后果实难预料。可赵国田亩与其亡于秦国,就不如赏给赵军甲士。
“还有律法。”葛得再一次说起律法。“还有关税。”
“律法无虞。”律法是最简单的,就是针对原有条文的修正,最重要的是保护私产。私产不仅仅是庶民的私产,还包括贵族的私产,大王的私产,这些都在私产范畴之内。
“关税……”赵粱再度沉吟。关税是可调节的,各个国家都在调节关税,一些货物甚至禁止流通出口。关税一旦失守,那别国的优势手工业(如齐国的丝织业、葛麻业,楚国的冶铁业)就会击垮赵国本有的这些手工业,可这是一柄双刃剑,赵国的毛皮、牲畜、西来的玉石,这些行业也将击垮别国本有的产业。
如何保护本国的劣势产业,如何扩大本国的优势产业全在国与国之间的关税协商。关税协商完成后,赵国商贾不得歧视产于齐国的葛布,齐国商贾也不得歧视产于赵国的马匹。对各国商人而言,他国市场与本国市场毫无二致。
“亦可。”赵粱颔首。既然丝绸已被楚国海舟运到了中洲以西,死守关税就没什么价值了。
“尚有造舟之事。”葛得大松了口气,经济方面赵国内部这一块没问题了,那另一块的问题就更小了。这主要是造船,输入粟米、金银都需要船。
“此乃小事耳。”赵粱从容地笑起。“楚王可住军帐,大王为何不可住军帐?拆!只要是可造海舟之柱梁,皆可拆之!赵北、燕地立刻征召役夫入山采伐大章,以造海舟。”
“不急。”葛得连忙阻止。“拆柱梁需等楚国造府工匠,据闻可另起柱梁,不需尽拆宫室。”
木料暂时是不急的,并且偷梁换柱要比全部拆毁简单。赵粱对此没有什么异议。他随即问起来另外一件事,“你可曾言及袭秦之策?”
“有。”葛得郑重点头。
“如何?!”赵粱盯着葛得追问。
“楚王言,此事甚难。项侯言,此事可行。”葛得概括性的把熊荆和项燕的态度说了出来。
“此事有何难?!”赵粱急急辩道。“先君早有顶计!”
赵国灭亡在即,只要可以存国,不管计划可行不可行都在赵国君臣的考虑之内。赵粱提到的袭秦之策就是赵武灵王的袭秦之策。这个计划无疑具有天才的想象,具体的策略是赵军从代地出发,往雁门、云中、九原西行,然后‘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
为此,“主父欲令子主治国,而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诈自为使者入秦……,秦人大惊。’但计划还在准备时,武灵王因儿子的王位之争而丧命。
袭秦计划中止了六十多年,亡国之时赵粱又将的尘封探查资料翻了出来。楚军骑兵在质量上不逊于赵国骑兵,尤其是楚国的重骑。李牧的建议是袭秦必要千骑重骑,轻骑越多越好,可以有车兵,但不能有步卒,最少不能是不能骑马的步卒。
军事上的事情赵粱不管,他希望的是楚齐魏三国可以与赵国一起袭秦,进行可能是最后一次的合纵攻秦。能不能攻入咸阳、拔下咸阳不知道,这样的袭击肯定能震慑秦国,缓解秦军眼下越来越急的攻势。
“禀主君,楚王言,赵国不能守其密,此举一如庞暖之合纵,大军尚未出发,吕不韦便至五国人数和路径。若非吕不韦以此施压秦廷,大军渡河时早败。”葛得说起了熊荆的反对意见。他最后一句让赵粱发怔:“楚王还言,郭开等人不杀,赵国要留待何时?”
“郭开?!”赵粱没想到楚王要郭开死。
“然也。”葛得道。“楚王言郭开曾通秦,昔年合纵……”
“郭开乃三朝老臣,又是大王太傅,岂能无罪诛杀?!”赵粱也不喜欢郭开,但他没有任何理由杀郭开。郭开不仅仅是太傅,郭开身后还有整个郭氏。郭氏从晋阳起就是赵国重臣之一,无罪而诛郭开,其他氏族会如何?
“臣亦如此对之。”葛得道。“故而楚王不信我,谓此计难行。大军尚未出代地,秦国便知我士卒、路径,张网待之,我军必败。亦因如此,楚王只信信平君与武安侯,言凡非赵国之钱所购之物,皆予信平君与武安侯。”
“借贷金钱所购之物,日后也由信平君与武安侯偿之?”赵粱无奈笑问,他这是气话。
“非也。”葛得道。“此需我赵国偿之。”
“本以为、本以为楚王英明,哎!”赵粱再度感到失落,可再想这也是自己当年没有击秦东郡的缘故。
“然则、然则……”赵粱已经认命了。以现在的情况,楚齐魏三国出兵几乎可能,输粮因为舟楫的限制,一年也不过几百万石,更多的是象征意义而无实际意义。
“然则如何?”葛得有些话没有说完,赵粱随口一问。
“然则楚国去岁曾有誉士出雁门。”葛得说起一件从未有人注意的小事。“说是出郡贩马,迄今未归。”
“哦?!”赵粱心思再次活络起来。商贾乃贱业,誉士是楚国新贵,怎会出塞贩马?“此事万不可声张!”
“臣未声张。”葛得答道。“臣以为楚王亦有袭秦之计,且与我不期而同。”
自古以来连接欧亚大陆的都是陆路,东西方文明、技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交流。如果忽视这一点,那就很难正视整个历史。比如:汉武帝之前的汉朝还未进入铁器时代,但考古实证表明,同时代的匈奴已经在公元前三世纪前后进入铁器文化时代[注6:《匈奴史》,118-122。]。
秦以前,包括匈奴在内,大多都称为胡;秦以后,随着对草原的了解,匈奴是匈奴,胡是胡。一汉敌五胡那是对丝路干道外的杂胡,面对掌握了丝路通道的匈奴,汉兵实际上并不具备全面的技术优势,反而因为马匹处于一定程度上的劣势:‘上下山坂,出入溪涧,中国之马弗如也;险道倾仄,且驰且射,中国之骑弗与也。’
丝路带来贸易岁入,更带来技术交流,赵粱真正在乎的是后者。楚国海舟连通极西之地,海上丝绸之路的贯通自然将切断陆上丝绸之路,这是赵国难以承受的损失。
赵粱此前焦急,现在则是落魄。因为落魄,同时也因为他的视界只有赵国、秦国,最多余及天下,没有看到一个颠覆性的变革:从此以后,楚国将成为整个世界的中心,绝大部分技术都将从楚国输出而非依靠东西方时断时续的交流。
“君上、君上……”葛得喊了好几句,赵粱才失神的看着他。“臣下还有事禀报。”
“然。你言之。”勉强打起些精神,赵粱摇晃了脑袋,看着眼前的葛得。
“两千万石粟需四万多金。若赵国金不够,可问楚齐钱行借贷……”
“借贷?”赵粱又一次打断葛得,他还未明白借贷背后的含义。
“然也。”葛得道。这一次出使,主要达成的协议包括两个方面:军事,以及经济。经济方面以粟米为例,又包括赵国内部经济、律法的整顿,以及齐楚方面对赵国经济的援助,这种援助除了借出金银支持赵国稳定币值外,也包括大造海舟输入粟米和军资。
经济方面涉及的事情实在太广,以致葛得足足说了一个半时辰,赵粱才明白楚齐两国要干什么。他无奈的是赵国在经济上只能被动的接收楚齐两国的要求,战时物价飞涨,钱币大幅贬值,一些贵人、商贾已经在偷偷囤积。但他也很清楚,一旦赵国钱币币值稳定,市场就能稳定,市场稳定,不但朝廷就能大量购入军资,民心也能稳定。
“楚齐之人何日至赵?”葛得说完赵粱想了一会,最终问道。
“君上之意……”葛得反问。按照在临淄的商议,赵国如果接受协议那将彻底失去对国内经济的控制权。此事虽然不知道后果,可后果肯定不妙。
“不允诺便要亡国,我能奈何?!”赵粱苦笑。交出铸币权、不准邯郸朝廷干预商贾、非得允许邯郸朝廷不准擅增税赋,最要的是甲士之田亩准许其私有。
战国时期,列国实行的都是爰田制,即授田制。大部分耕地是君王的,官府根据户籍丁口分配田亩,不得继承、也不得买卖和抵押,但宅、圃、赏田(包括贵族食邑)是私有的,可以继承、买卖和抵押。楚国因为地方广大,贵族众多,土地私有化的程度比三晋、齐国、秦国严重的多。誉士封闾制度下是甲士田亩准允私有,实质等于赏田。
任何一个国家耕地都是有限的,一旦赏赐出去就没办法再收回来。楚国能实现甲士之田私有是因为楚王的推动,赵国如果这样做了,整个国家体制将会发生深切的变革,带来的后果实难预料。可赵国田亩与其亡于秦国,就不如赏给赵军甲士。
“还有律法。”葛得再一次说起律法。“还有关税。”
“律法无虞。”律法是最简单的,就是针对原有条文的修正,最重要的是保护私产。私产不仅仅是庶民的私产,还包括贵族的私产,大王的私产,这些都在私产范畴之内。
“关税……”赵粱再度沉吟。关税是可调节的,各个国家都在调节关税,一些货物甚至禁止流通出口。关税一旦失守,那别国的优势手工业(如齐国的丝织业、葛麻业,楚国的冶铁业)就会击垮赵国本有的这些手工业,可这是一柄双刃剑,赵国的毛皮、牲畜、西来的玉石,这些行业也将击垮别国本有的产业。
如何保护本国的劣势产业,如何扩大本国的优势产业全在国与国之间的关税协商。关税协商完成后,赵国商贾不得歧视产于齐国的葛布,齐国商贾也不得歧视产于赵国的马匹。对各国商人而言,他国市场与本国市场毫无二致。
“亦可。”赵粱颔首。既然丝绸已被楚国海舟运到了中洲以西,死守关税就没什么价值了。
“尚有造舟之事。”葛得大松了口气,经济方面赵国内部这一块没问题了,那另一块的问题就更小了。这主要是造船,输入粟米、金银都需要船。
“此乃小事耳。”赵粱从容地笑起。“楚王可住军帐,大王为何不可住军帐?拆!只要是可造海舟之柱梁,皆可拆之!赵北、燕地立刻征召役夫入山采伐大章,以造海舟。”
“不急。”葛得连忙阻止。“拆柱梁需等楚国造府工匠,据闻可另起柱梁,不需尽拆宫室。”
木料暂时是不急的,并且偷梁换柱要比全部拆毁简单。赵粱对此没有什么异议。他随即问起来另外一件事,“你可曾言及袭秦之策?”
“有。”葛得郑重点头。
“如何?!”赵粱盯着葛得追问。
“楚王言,此事甚难。项侯言,此事可行。”葛得概括性的把熊荆和项燕的态度说了出来。
“此事有何难?!”赵粱急急辩道。“先君早有顶计!”
赵国灭亡在即,只要可以存国,不管计划可行不可行都在赵国君臣的考虑之内。赵粱提到的袭秦之策就是赵武灵王的袭秦之策。这个计划无疑具有天才的想象,具体的策略是赵军从代地出发,往雁门、云中、九原西行,然后‘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
为此,“主父欲令子主治国,而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诈自为使者入秦……,秦人大惊。’但计划还在准备时,武灵王因儿子的王位之争而丧命。
袭秦计划中止了六十多年,亡国之时赵粱又将的尘封探查资料翻了出来。楚军骑兵在质量上不逊于赵国骑兵,尤其是楚国的重骑。李牧的建议是袭秦必要千骑重骑,轻骑越多越好,可以有车兵,但不能有步卒,最少不能是不能骑马的步卒。
军事上的事情赵粱不管,他希望的是楚齐魏三国可以与赵国一起袭秦,进行可能是最后一次的合纵攻秦。能不能攻入咸阳、拔下咸阳不知道,这样的袭击肯定能震慑秦国,缓解秦军眼下越来越急的攻势。
“禀主君,楚王言,赵国不能守其密,此举一如庞暖之合纵,大军尚未出发,吕不韦便至五国人数和路径。若非吕不韦以此施压秦廷,大军渡河时早败。”葛得说起了熊荆的反对意见。他最后一句让赵粱发怔:“楚王还言,郭开等人不杀,赵国要留待何时?”
“郭开?!”赵粱没想到楚王要郭开死。
“然也。”葛得道。“楚王言郭开曾通秦,昔年合纵……”
“郭开乃三朝老臣,又是大王太傅,岂能无罪诛杀?!”赵粱也不喜欢郭开,但他没有任何理由杀郭开。郭开不仅仅是太傅,郭开身后还有整个郭氏。郭氏从晋阳起就是赵国重臣之一,无罪而诛郭开,其他氏族会如何?
“臣亦如此对之。”葛得道。“故而楚王不信我,谓此计难行。大军尚未出代地,秦国便知我士卒、路径,张网待之,我军必败。亦因如此,楚王只信信平君与武安侯,言凡非赵国之钱所购之物,皆予信平君与武安侯。”
“借贷金钱所购之物,日后也由信平君与武安侯偿之?”赵粱无奈笑问,他这是气话。
“非也。”葛得道。“此需我赵国偿之。”
“本以为、本以为楚王英明,哎!”赵粱再度感到失落,可再想这也是自己当年没有击秦东郡的缘故。
“然则、然则……”赵粱已经认命了。以现在的情况,楚齐魏三国出兵几乎可能,输粮因为舟楫的限制,一年也不过几百万石,更多的是象征意义而无实际意义。
“然则如何?”葛得有些话没有说完,赵粱随口一问。
“然则楚国去岁曾有誉士出雁门。”葛得说起一件从未有人注意的小事。“说是出郡贩马,迄今未归。”
“哦?!”赵粱心思再次活络起来。商贾乃贱业,誉士是楚国新贵,怎会出塞贩马?“此事万不可声张!”
“臣未声张。”葛得答道。“臣以为楚王亦有袭秦之计,且与我不期而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