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啸随即带领部队,往西北方向开去。
此时的总督府内,纳尔逊再怎么傻也想到明军可能要登陆作战了。
他紧急下令,把驻扎在各处的兵马全部调回总督府附近,进行防御作战。
他很清楚,这场仗如果打起来,他的胜算不大。
因为葡萄牙离这里十万八千里,要是去求援来回差不多要一年,而明国离这里来回只要两个月,谁的持久作战能力更强可想而知。
更要命的是,他手下的兵力相当分散,全部都驻扎在满剌加海峡的各处炮台及重要岛屿上。
在总督府附近,他现在能调用的只有三千兵力。
这点兵力平常吓唬下当地人,或者防御同样远道而来的欧洲其他国家的入侵军是够了——毕竟没有哪个欧洲国家会派几万兵力来远东的不是么?
但是面对就在亚洲明军,天知道他们能派多少兵力过来。
这个国家可有几万万人,而且他们到这里单程只需要一个月就够!
不过尽管如此,纳尔逊还是决定死守这里。
如果战败,他也不负总督一职,保住了贵族的颜面。
如果能拖上几个月那更好。
纳尔逊认为,只要能守住这里几个月,就有机会联合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国,集体给明廷施压,迫使他们放弃疯狂的海上霸权主义。
他相信,远东是欧洲各国共同的利益所在,现在明国想要独占这里,必然会遭到所有人的一致反对。
明国再强,难道还敢跟整个欧洲抗衡吗?
纳尔逊的想法如果让秦书淮知道,秦书淮恐怕就要笑了。
特么的,老子的战争动员能力、造舰造炮能力、经济实力比你们整个欧洲都高,加上远东就在老子家门口,我会怕你一个欧洲?
就算整个欧洲联合起来组成远征舰队又如何?老子不把你们打穷打残,也算白特么穿越一趟了!
更何况现在谁会闲着没事,费钱费力组织远东舰队跟一年能造五十艘战列舰的强大帝国干?他们去殖民美洲、非洲还来不及,真嫌自己钱太多了还是战舰太多了?
所以,秦书淮要的就是嚣张,就是不讲道理——比欧洲那帮强盗还不讲道理。
这年头,谁强就由谁来制定规则。
而远东的规则,必须由大明来定!
且说张啸带兵上岸之后,一路横行无忌,很快杀到离总督府东南只有十里之遥的迈巴森地区。
迈巴森是个当地的小村落,不过那里有两座小山丘,正好位于道路的两旁,死死地掐住了通往总督府的咽喉。
纳尔逊兵力不足,自然不敢和明军野战,但是他在这两个小山丘里埋伏了约八百士兵,希望以此来拖延明军的进攻,为他调集更多的部队防守总督府争取时间。
这八百人之中,有约400人是纯正的葡萄牙兵,可见纳尔逊对这次阻击看得很重——要知道他现在能收拢的纯正葡萄牙兵,总共才1200人。
不过这种埋伏,对于张啸这样的老行伍来说,就是闭着眼睛都能猜到。
甚至不用等张啸说,赖三儿就先跳出来了。
“老张,前面那两座小山就卡在路两旁,看着有点渗人哪!以我多年的行军经验,此地很可能有埋伏。”
赖三儿有模有样的这一番分析,把孟威、孟虎和张啸等人都逗笑了。
张啸点头道,“定北伯说的有道理。”
孟虎揶揄道,“定北伯果然是定北伯,真是神机妙算。”
事实上,除了赖三儿之外,张啸、孟虎、孟威、李敬亭四人也都封了伯位,只是因为习惯问题,他们平常互相称呼时还是按照老的来。
但是对于赖三儿就不一样了,自从封了定北伯之后他牛的鼻孔朝天,所以大家老拿“定北伯”来打趣他。
赖三儿见状也不生气,反而双手背在后面更加一本正经地说道,“既然大家都认可本伯的判断,那就请张将军遣斥候去探探吧。”
张啸又点了点头,然后说道,“那就劳烦定北伯带些好手去瞧瞧了。”
赖三儿本来还沉浸在运筹帷幄的快感之中,没想到张啸这就让他断了念想。
只能叹了口气,对张啸说道,“哎,老子堂堂定北伯,没想到还是跑腿的命!”
“哈哈哈!”孟威和孟虎都忍俊不禁。
大家打趣归打趣,虽说平时没有上下级之分,但此时张啸是秦书淮任命的主帅,所谓军中无戏言,赖三儿南征北战这么多年,自是知道轻重,也没有半点讨价还价,就领命出去了。
点了两百名好手,平均分成两队。一队由他自己带领,另一对则由陈敬带领,两队人马都带着盾牌,分两路上了两座山丘。
两座山头都不大,山上也有草木可以遮掩。不过,要说藏住十个八个人简单,想藏住几百人可没那么容易。
赖三儿带着其中一百名好手,列开“一”字队形,进行拉网式搜索。
知道弗朗机红毛的枪厉害,所以他们每个人手里都顶了个大盾,不急不慢地向前走。
不光有盾,光铠甲他们都穿了三层——这是从鞑子巴牙喇兵那借鉴过来的。
此外,他们不但带着刀剑等常用兵器,身上还背了强弩,甚至还每人带两个霹雳雷。
按理说身为斥候背这么多东西,不是会影响速度吗?
确实如此。
不过,这点是秦书淮提出来的。
秦书淮认为,西洋人善于用枪,而子弹的射速比弓箭更快,如果一次齐发的话,功夫再好——除非他这种等级的高手有可能避开,否则普通高手绝对躲不掉。
为了减少伤亡,他要求类似搜山的行动,至少要百人以上规模,并且全副武装,时间不重要,重要的是确保遇袭之后有足够的力量自保。
言归正传。
大约搜了半刻钟不到,他们走到接近山顶的一处草木十分旺盛的地方。
赖三儿心道,若是要埋伏,这地方怕是最好了——埋伏这种事他可没少干,自是经验十足。
于是吹了个口哨,提醒大家注意。
就在此时,忽然前方约五十米外露出一堆脑袋,随后“嘭嘭嘭”的枪声齐齐响起。
伴随着一排排白色的整齐的烟雾,无数弹丸冲他们咆哮而来。
但是明军好手的反应快得惊人,就在对方刚刚露头的时候他们就举起了盾牌。
“当当当!”
无数子弹打在盾牌上,虽然声势颇为耗大,但没有一发子弹能穿透盾牌——毕竟这不过是火绳枪,能击穿江河帮特制的百炼钢盾牌就怪了。
眼瞅着发现敌军了,赖三儿嘿嘿一笑,大喊道,“聚拢,防守!”
于是一百名好手立即举着盾牌,以赖三儿为中心聚拢。
此时的总督府内,纳尔逊再怎么傻也想到明军可能要登陆作战了。
他紧急下令,把驻扎在各处的兵马全部调回总督府附近,进行防御作战。
他很清楚,这场仗如果打起来,他的胜算不大。
因为葡萄牙离这里十万八千里,要是去求援来回差不多要一年,而明国离这里来回只要两个月,谁的持久作战能力更强可想而知。
更要命的是,他手下的兵力相当分散,全部都驻扎在满剌加海峡的各处炮台及重要岛屿上。
在总督府附近,他现在能调用的只有三千兵力。
这点兵力平常吓唬下当地人,或者防御同样远道而来的欧洲其他国家的入侵军是够了——毕竟没有哪个欧洲国家会派几万兵力来远东的不是么?
但是面对就在亚洲明军,天知道他们能派多少兵力过来。
这个国家可有几万万人,而且他们到这里单程只需要一个月就够!
不过尽管如此,纳尔逊还是决定死守这里。
如果战败,他也不负总督一职,保住了贵族的颜面。
如果能拖上几个月那更好。
纳尔逊认为,只要能守住这里几个月,就有机会联合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国,集体给明廷施压,迫使他们放弃疯狂的海上霸权主义。
他相信,远东是欧洲各国共同的利益所在,现在明国想要独占这里,必然会遭到所有人的一致反对。
明国再强,难道还敢跟整个欧洲抗衡吗?
纳尔逊的想法如果让秦书淮知道,秦书淮恐怕就要笑了。
特么的,老子的战争动员能力、造舰造炮能力、经济实力比你们整个欧洲都高,加上远东就在老子家门口,我会怕你一个欧洲?
就算整个欧洲联合起来组成远征舰队又如何?老子不把你们打穷打残,也算白特么穿越一趟了!
更何况现在谁会闲着没事,费钱费力组织远东舰队跟一年能造五十艘战列舰的强大帝国干?他们去殖民美洲、非洲还来不及,真嫌自己钱太多了还是战舰太多了?
所以,秦书淮要的就是嚣张,就是不讲道理——比欧洲那帮强盗还不讲道理。
这年头,谁强就由谁来制定规则。
而远东的规则,必须由大明来定!
且说张啸带兵上岸之后,一路横行无忌,很快杀到离总督府东南只有十里之遥的迈巴森地区。
迈巴森是个当地的小村落,不过那里有两座小山丘,正好位于道路的两旁,死死地掐住了通往总督府的咽喉。
纳尔逊兵力不足,自然不敢和明军野战,但是他在这两个小山丘里埋伏了约八百士兵,希望以此来拖延明军的进攻,为他调集更多的部队防守总督府争取时间。
这八百人之中,有约400人是纯正的葡萄牙兵,可见纳尔逊对这次阻击看得很重——要知道他现在能收拢的纯正葡萄牙兵,总共才1200人。
不过这种埋伏,对于张啸这样的老行伍来说,就是闭着眼睛都能猜到。
甚至不用等张啸说,赖三儿就先跳出来了。
“老张,前面那两座小山就卡在路两旁,看着有点渗人哪!以我多年的行军经验,此地很可能有埋伏。”
赖三儿有模有样的这一番分析,把孟威、孟虎和张啸等人都逗笑了。
张啸点头道,“定北伯说的有道理。”
孟虎揶揄道,“定北伯果然是定北伯,真是神机妙算。”
事实上,除了赖三儿之外,张啸、孟虎、孟威、李敬亭四人也都封了伯位,只是因为习惯问题,他们平常互相称呼时还是按照老的来。
但是对于赖三儿就不一样了,自从封了定北伯之后他牛的鼻孔朝天,所以大家老拿“定北伯”来打趣他。
赖三儿见状也不生气,反而双手背在后面更加一本正经地说道,“既然大家都认可本伯的判断,那就请张将军遣斥候去探探吧。”
张啸又点了点头,然后说道,“那就劳烦定北伯带些好手去瞧瞧了。”
赖三儿本来还沉浸在运筹帷幄的快感之中,没想到张啸这就让他断了念想。
只能叹了口气,对张啸说道,“哎,老子堂堂定北伯,没想到还是跑腿的命!”
“哈哈哈!”孟威和孟虎都忍俊不禁。
大家打趣归打趣,虽说平时没有上下级之分,但此时张啸是秦书淮任命的主帅,所谓军中无戏言,赖三儿南征北战这么多年,自是知道轻重,也没有半点讨价还价,就领命出去了。
点了两百名好手,平均分成两队。一队由他自己带领,另一对则由陈敬带领,两队人马都带着盾牌,分两路上了两座山丘。
两座山头都不大,山上也有草木可以遮掩。不过,要说藏住十个八个人简单,想藏住几百人可没那么容易。
赖三儿带着其中一百名好手,列开“一”字队形,进行拉网式搜索。
知道弗朗机红毛的枪厉害,所以他们每个人手里都顶了个大盾,不急不慢地向前走。
不光有盾,光铠甲他们都穿了三层——这是从鞑子巴牙喇兵那借鉴过来的。
此外,他们不但带着刀剑等常用兵器,身上还背了强弩,甚至还每人带两个霹雳雷。
按理说身为斥候背这么多东西,不是会影响速度吗?
确实如此。
不过,这点是秦书淮提出来的。
秦书淮认为,西洋人善于用枪,而子弹的射速比弓箭更快,如果一次齐发的话,功夫再好——除非他这种等级的高手有可能避开,否则普通高手绝对躲不掉。
为了减少伤亡,他要求类似搜山的行动,至少要百人以上规模,并且全副武装,时间不重要,重要的是确保遇袭之后有足够的力量自保。
言归正传。
大约搜了半刻钟不到,他们走到接近山顶的一处草木十分旺盛的地方。
赖三儿心道,若是要埋伏,这地方怕是最好了——埋伏这种事他可没少干,自是经验十足。
于是吹了个口哨,提醒大家注意。
就在此时,忽然前方约五十米外露出一堆脑袋,随后“嘭嘭嘭”的枪声齐齐响起。
伴随着一排排白色的整齐的烟雾,无数弹丸冲他们咆哮而来。
但是明军好手的反应快得惊人,就在对方刚刚露头的时候他们就举起了盾牌。
“当当当!”
无数子弹打在盾牌上,虽然声势颇为耗大,但没有一发子弹能穿透盾牌——毕竟这不过是火绳枪,能击穿江河帮特制的百炼钢盾牌就怪了。
眼瞅着发现敌军了,赖三儿嘿嘿一笑,大喊道,“聚拢,防守!”
于是一百名好手立即举着盾牌,以赖三儿为中心聚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