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晦虽然将方中锦关在后山里挑水。
但他总觉的被困着无计可施的反而是他自己。
大闹山门这件事情已经过了几日。
澄晦四处留心各种蛛丝马迹,仍旧无法证明是出自方中锦之手。
他盘膝坐在自己的禅室中,面前香烛袅袅升烟,澄晦看着也是在闭目冥想。
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如今每当闭着眼睛独处,澄晦的心思便总处于狂暴的边缘。
他也知道像如今这般着相,只会毁了自己的修行。
所以澄晦只能默念佛经,与内心的烦闷抗衡。
待澄晦刚刚进入平静,心也随着自身默念沉入佛经真言之中。
却忽然听到禅房门被吱呀一声推开了。尖锐的开门声划破了澄晦刚刚平定下的意识海。
他眼睁一线,看到推门的还是上次那个报讯的小沙弥。
小沙弥脸上的焦急神情竟比前一回次还盛。
澄晦知道又有麻烦找上门来。如今他已不会再这样急慌慌地失态了,而是沉稳的问道:“莫慌,发生了什么事慢慢道来。”
小沙弥咽了一口口水,放平呼吸道:“回禀方丈,山门外集结了许多饥民,山下还有千余人正在上山。
据从外赶回来师兄所说,各路饥民还有数万人正朝着少林寺赶来!”
“什么!”澄晦方丈惊得站了起来。“怎么会有这么多饥民?”
澄晦方丈到底是得道高僧。他听说有大批饥民要围困少林寺,第一个想到的却是为何会产生那么多饥民。
如今是深秋,正是稻、麦收割的时候。任谁家里只要种了一年地,总会有些收成。
就算要发生饥荒,往往也是在春夏季节,青黄不接的日子里。去年的谷子已经吃尽,新的稻麦还不能收获。
忽然有大批灾民这事,本身就很蹊跷。
更何况这段日子还算风调雨顺,并未听说那里有天灾。这些饥民又是从哪来的?
小沙弥已经急得满头大汗,愁眉苦脸道:“听说是西北方向遭了虫灾,才有这么多饥民到我们这地界来讨生活。”
澄晦方丈说道:“待我去看过再说。”
说罢他便大步流星地向山门处赶去。
待走近那群饥民,澄晦方丈心中却是隐隐生出怒气。
他活了八十岁,经历过元末那段最黑暗的日子。
饥荒是什么样,饥民是什么样,他是最清楚不过的了。
那是赤地千里,百姓易子相食。尚苟活着的人脸上竟是迟钝麻木之色。
没法不麻木,但凡多一份清醒,便会被绝望掩埋,活活闷死。
但是如今排排堵在少林寺门外的所谓“饥民”,别说是麻木、绝望了,排在最前与知客僧大声纠缠的几个人,脸上还带着占便宜的笑意。
这群人自然不是富人。从他们旧而不烂,打着补丁的衣服来看,应该都是种地的农名,长工。
但他们脸上也没有青黄浮肿的样子,争吵声颇有中气,不像饥民们的气若游丝。
以澄晦这样的人精看来,这群人因是几个泼皮带着一些想要占便宜的村民罢了。
但是少林寺是千年古刹,香火不断,平日里颇受周围百姓尊敬。
就算百姓们不敬少林寺中和尚,也不会不敬少林寺中供奉的佛祖。
今日忽然出现这么多百姓围住少林寺山门,却是千百年来从未遇到过的。
澄晦轻推开几位知客僧,朗声对那些“饥民”说道:“贫僧便是少林方丈澄晦,你们有什么事,派一位施主与贫僧说就是了。”
吵吵嚷嚷地人群立刻安静了下来。
接着就有一个三十岁上下,瘦削油腻的汉子仰头高声对澄晦说道:“少林方丈花和尚,你的事情我们是都知道的!”
他这话立时引起众人哄笑,而少林寺僧们便觉脸上无光,更是恼怒那个瘦削汉子胡言乱语,污蔑方丈清誉。
澄晦一听,便知今日这事,多半与那日的妖娆女子同出一源。
幕后之人不知与少林寺有什么恩怨,但这一招接着一招,分明是要让少林名誉扫地。
他冷冷瞪着那个泼皮一样的男子。从他身形举止,和说话的中气来看,也是个没有学过武的普通人罢了。
幕后之人竟然如此可恶,总是将这些普通人推在前头。
澄晦碍于武林规矩,自然不能与这些普通人动手。
而这个泼皮与上次那个妇人似乎都吃定了这一点,面对武功极高,让天下武人心生敬畏的上林方丈,他们都是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
想来这也是经幕后之人指点过的。
澄晦不同那泼皮多费口舌,只问道:“你们到少林寺中来闹事,是听了谁的指使,又有什么目的。”
澄晦虽然气势十足,但是完全无法影响了那个泼皮。
就见他油腻腻地说道:“什么指示?还不是你们少林昭告天下指使我们来的?
你们少林自己告诉天下百姓,说见了西北灾民可怜,要发米赈济灾民。
每人能到少林领米一袋,银子五两。
怎么,名声你们要了,银子却要低赖掉吗?我们老百姓可不同意!”
说着他朝天挥了挥拳头,做出号召的样子来。
周围一些无聊嬉笑地百姓们也跟着纷纷应和。
吵着要米要银子的声音不绝于耳。
澄晦心中怒极,不知道这幕后之人接二连三使这些上不得台面的阴狠招数,到底幕后图的什么?
总之如今一动不如一静,澄晖总要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才成。
他忽然仰头发出一声长啸,这声音虽不甚响,却绵延开来。
不论是山门前的,还是山下正在赶来的闲汉,听了这声音都是吃了一惊。
看来少林和尚们果然有些道行,这样叫一声能叫的这么远,平常人肯定办不到。
这是澄晦运起内力,声音远远传出。即使对面前这些人,也是对山路上的人说道:“我少林身正不怕影斜,再有人用鬼蜮伎俩也不能让少林屈服。
是武林同道,就请上门较量,别再用这些小人招式徒增笑耳!”
说罢他便令门中弟子将山门尽数关闭。不允许有任何乔装的“饥民”有机会进出少林。
随着砰砰地关门声与山门外闲汉的叫嚷声,这座千年古刹第一次完全把世俗隔绝在道道山墙之外。
但他总觉的被困着无计可施的反而是他自己。
大闹山门这件事情已经过了几日。
澄晦四处留心各种蛛丝马迹,仍旧无法证明是出自方中锦之手。
他盘膝坐在自己的禅室中,面前香烛袅袅升烟,澄晦看着也是在闭目冥想。
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如今每当闭着眼睛独处,澄晦的心思便总处于狂暴的边缘。
他也知道像如今这般着相,只会毁了自己的修行。
所以澄晦只能默念佛经,与内心的烦闷抗衡。
待澄晦刚刚进入平静,心也随着自身默念沉入佛经真言之中。
却忽然听到禅房门被吱呀一声推开了。尖锐的开门声划破了澄晦刚刚平定下的意识海。
他眼睁一线,看到推门的还是上次那个报讯的小沙弥。
小沙弥脸上的焦急神情竟比前一回次还盛。
澄晦知道又有麻烦找上门来。如今他已不会再这样急慌慌地失态了,而是沉稳的问道:“莫慌,发生了什么事慢慢道来。”
小沙弥咽了一口口水,放平呼吸道:“回禀方丈,山门外集结了许多饥民,山下还有千余人正在上山。
据从外赶回来师兄所说,各路饥民还有数万人正朝着少林寺赶来!”
“什么!”澄晦方丈惊得站了起来。“怎么会有这么多饥民?”
澄晦方丈到底是得道高僧。他听说有大批饥民要围困少林寺,第一个想到的却是为何会产生那么多饥民。
如今是深秋,正是稻、麦收割的时候。任谁家里只要种了一年地,总会有些收成。
就算要发生饥荒,往往也是在春夏季节,青黄不接的日子里。去年的谷子已经吃尽,新的稻麦还不能收获。
忽然有大批灾民这事,本身就很蹊跷。
更何况这段日子还算风调雨顺,并未听说那里有天灾。这些饥民又是从哪来的?
小沙弥已经急得满头大汗,愁眉苦脸道:“听说是西北方向遭了虫灾,才有这么多饥民到我们这地界来讨生活。”
澄晦方丈说道:“待我去看过再说。”
说罢他便大步流星地向山门处赶去。
待走近那群饥民,澄晦方丈心中却是隐隐生出怒气。
他活了八十岁,经历过元末那段最黑暗的日子。
饥荒是什么样,饥民是什么样,他是最清楚不过的了。
那是赤地千里,百姓易子相食。尚苟活着的人脸上竟是迟钝麻木之色。
没法不麻木,但凡多一份清醒,便会被绝望掩埋,活活闷死。
但是如今排排堵在少林寺门外的所谓“饥民”,别说是麻木、绝望了,排在最前与知客僧大声纠缠的几个人,脸上还带着占便宜的笑意。
这群人自然不是富人。从他们旧而不烂,打着补丁的衣服来看,应该都是种地的农名,长工。
但他们脸上也没有青黄浮肿的样子,争吵声颇有中气,不像饥民们的气若游丝。
以澄晦这样的人精看来,这群人因是几个泼皮带着一些想要占便宜的村民罢了。
但是少林寺是千年古刹,香火不断,平日里颇受周围百姓尊敬。
就算百姓们不敬少林寺中和尚,也不会不敬少林寺中供奉的佛祖。
今日忽然出现这么多百姓围住少林寺山门,却是千百年来从未遇到过的。
澄晦轻推开几位知客僧,朗声对那些“饥民”说道:“贫僧便是少林方丈澄晦,你们有什么事,派一位施主与贫僧说就是了。”
吵吵嚷嚷地人群立刻安静了下来。
接着就有一个三十岁上下,瘦削油腻的汉子仰头高声对澄晦说道:“少林方丈花和尚,你的事情我们是都知道的!”
他这话立时引起众人哄笑,而少林寺僧们便觉脸上无光,更是恼怒那个瘦削汉子胡言乱语,污蔑方丈清誉。
澄晦一听,便知今日这事,多半与那日的妖娆女子同出一源。
幕后之人不知与少林寺有什么恩怨,但这一招接着一招,分明是要让少林名誉扫地。
他冷冷瞪着那个泼皮一样的男子。从他身形举止,和说话的中气来看,也是个没有学过武的普通人罢了。
幕后之人竟然如此可恶,总是将这些普通人推在前头。
澄晦碍于武林规矩,自然不能与这些普通人动手。
而这个泼皮与上次那个妇人似乎都吃定了这一点,面对武功极高,让天下武人心生敬畏的上林方丈,他们都是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
想来这也是经幕后之人指点过的。
澄晦不同那泼皮多费口舌,只问道:“你们到少林寺中来闹事,是听了谁的指使,又有什么目的。”
澄晦虽然气势十足,但是完全无法影响了那个泼皮。
就见他油腻腻地说道:“什么指示?还不是你们少林昭告天下指使我们来的?
你们少林自己告诉天下百姓,说见了西北灾民可怜,要发米赈济灾民。
每人能到少林领米一袋,银子五两。
怎么,名声你们要了,银子却要低赖掉吗?我们老百姓可不同意!”
说着他朝天挥了挥拳头,做出号召的样子来。
周围一些无聊嬉笑地百姓们也跟着纷纷应和。
吵着要米要银子的声音不绝于耳。
澄晦心中怒极,不知道这幕后之人接二连三使这些上不得台面的阴狠招数,到底幕后图的什么?
总之如今一动不如一静,澄晖总要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才成。
他忽然仰头发出一声长啸,这声音虽不甚响,却绵延开来。
不论是山门前的,还是山下正在赶来的闲汉,听了这声音都是吃了一惊。
看来少林和尚们果然有些道行,这样叫一声能叫的这么远,平常人肯定办不到。
这是澄晦运起内力,声音远远传出。即使对面前这些人,也是对山路上的人说道:“我少林身正不怕影斜,再有人用鬼蜮伎俩也不能让少林屈服。
是武林同道,就请上门较量,别再用这些小人招式徒增笑耳!”
说罢他便令门中弟子将山门尽数关闭。不允许有任何乔装的“饥民”有机会进出少林。
随着砰砰地关门声与山门外闲汉的叫嚷声,这座千年古刹第一次完全把世俗隔绝在道道山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