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王不置可否,目光略显阴沉的从瑜侧妃脸上扫过,轻声道:“很好,你有心了。”
可是再怎么说,也不该瞒着他就做了决定,而且私自送信上京,毕竟这封信他没有看过,到底是不是写的瑜侧妃所说的内容,他也不知道。
瑜侧妃知道他是在烦躁什么,做出有些惊慌的样子垂下头,害怕似地解释:“王爷,前些日子您正忙着晋王的事,这几天府里又有王妃出府......德妃娘娘那边要是没有得到我的回话,恐怕就立即下了决定,我也是没有法子......”
的确是没有法子,临江王缓缓的闭上了眼睛嗯了一声,然后又重新睁开看着她:“王妃最近身子不大爽利,加上想为景行超脱办法事,因此出府清修,府里的内务,往后就要劳烦你了。”
就算是临江王妃禁足的那段日子,这府里的事也不是她说了就算的。
因此瑜侧妃是真的惊住了,惊疑不定的看了临江王一眼,才起身跪在了地上摇头:“府里的事情繁多,我恐怕无法胜任......”
临江王便挑了挑眉:“这是说的什么话?现在还有比你更合适的人选吗?你的本事我是清楚的,多事之秋,你便尽心替我分忧吧。”
话已经说到这里了,她不答应反而显得无用,瑜侧妃下意识的看了临江王一眼,还是恭恭敬敬的答应下来。
这么久以来,一直盼望着得到的东西真的得到了,可是却没有想象当中的那样容易和开心。
到了第二天瑜侧妃开始理事了才知道,这府中的关系究竟有多盘根错节-----她从前虽然也曾在临江王妃管理庶务的时候安插过不少钉子,可是等到真正理事的时候她才知道,这些钉子跟临江王妃自己的人比起来,简直沧海一粟。
府中的事物都早有定例,管家娘子们一个个的丈夫或是婆家都在外头跟着王爷行走,每一个拿出来都有来路,革了谁的差事都不是小事,最起码也得闹出一场风波。
因此她接过来了以后竟什么也不能动,做每件事都只能依循旧例。
她有些头痛,应付起府里的这些人便觉得费尽了心神。
楚景谙来的时候,方嬷嬷正轻手轻脚的替她按摩,瑜侧妃面上笼着一层薄怒,正闭目养神。
方嬷嬷听见了动静才停了手,恭敬的朝楚景谙行了礼。
瑜侧妃也睁开眼睛,见了儿子来,才露出一丝笑意,招手将他唤道跟前坐下,才道:“应付起这些事来就实在筋疲力尽了,咱们这位好王妃可真是,人都已经不在府里了,手还伸的这样长。”
楚景谙抿了抿唇,面色不大好的上前亲自替瑜侧妃揉太阳穴,轻声道:“母妃您受委屈了,王妃经营多年,手底下的人不少都是自从父王在京城时就跟着的,父王待他们很是重视,他们也难收服......”
他见瑜侧妃的眉头越发的皱的紧了,就顿了顿又安慰她:“不过您也不要操之过急,现在他们恐怕是还觉得王妃要回来的,所以才这么忠心耿耿。可是要是有那么一天,王妃不会再回来了,我就不信他们还能继续这样忠心事主。”
楚景谙在她面前向来是不掩藏心思的,瑜侧妃心里突的一声,回头看他形容冷硬,便问:“出什么事了?怎么你这样怒气冲冲的?”
都是母子,没什么好隐藏的,楚景谙有些委屈又有些愤愤,半跪下来蹲在她右手边,揽住她的胳膊,有些嫌恶的道:“是京城那边的事,京城那边已经下旨,召沈琛回京了。沈琛这趟回京,肯定是又要高升了。圣上不会吝啬拉拢他,父王今天提起这件事,很为他开心。还跟郑王商量了,要替他跟卫安筹办婚事。”
这些还都不是最要紧的。
最要紧的......
最要紧的,是临江王跟郑王和书办他们提起来的时候说,沈琛跟楚景吾兄弟情深,他要是回了京城,以后也就是楚景吾的一个臂膀。
虽然楚景吾被封了世子,也素来都是临江王的得意儿子,可是当这件事毫无遮掩的被众人承认的时候,他这个不被那么偏宠的儿子,心里总不会那么好受的。
瑜侧妃就反手握住儿子的手,皱了皱眉头才说:“你心里难受,母妃都知道......不必想那么多,再怎么样,你同样也是你父王的儿子。就算是他更看重楚景吾一些,也是因为他是嫡子,又自幼因为沈琛的缘故在他跟前一直很得脸,他对楚景吾多重视一些也是有的。何况看眼前有什么意思?真正要看,那要看长久以后。”
等到他们料理了眼前的沈琛,然后便轮到楚景吾跟临江王妃了。
彭德妃这个棋子虽然蠢,可是胜在有用啊。
谁能跟彭德妃抗衡?现在她可是有一个太子傍身的人,加上她一直以来都是横冲直撞的,除非是活腻了,没什么人敢去触她的霉头。
等到她在沈琛那里的事情弄完了,瑜侧妃自然有办法让她想起来楚景吾跟临江王妃,并且让她好好照顾他们的。
楚景谙嗯了一声,重新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母妃寄去的信怎么样了?有回信了吗?”
瑜侧妃便摇了摇头:“才四五天的功夫,便是有信,哪里有这么快的?你别急,你姨母的心思再瞒不住我,她这个人,自小就是拔尖要强的,从来没有肯认输的时候。现在林淑妃横在她前头,她早就几次三番的过问过我的意思,想着要如何了结了林淑妃跟六皇子,这也不过是时间的问题罢了。我是好不容易劝住她的,现在这个时候,正好是她烦躁不安又没人可以对付的时候,正好腾出手来对付沈琛。”
能对付沈琛,她心里一定是万般乐意的,这并没什么好说的。
楚景谙面色沉沉的点头,他现在听见沈琛的名字便觉得心慌厌烦,恨不得这个人不存在。
永和公主既然这样爱沈琛.....那自然最好了。
可是再怎么说,也不该瞒着他就做了决定,而且私自送信上京,毕竟这封信他没有看过,到底是不是写的瑜侧妃所说的内容,他也不知道。
瑜侧妃知道他是在烦躁什么,做出有些惊慌的样子垂下头,害怕似地解释:“王爷,前些日子您正忙着晋王的事,这几天府里又有王妃出府......德妃娘娘那边要是没有得到我的回话,恐怕就立即下了决定,我也是没有法子......”
的确是没有法子,临江王缓缓的闭上了眼睛嗯了一声,然后又重新睁开看着她:“王妃最近身子不大爽利,加上想为景行超脱办法事,因此出府清修,府里的内务,往后就要劳烦你了。”
就算是临江王妃禁足的那段日子,这府里的事也不是她说了就算的。
因此瑜侧妃是真的惊住了,惊疑不定的看了临江王一眼,才起身跪在了地上摇头:“府里的事情繁多,我恐怕无法胜任......”
临江王便挑了挑眉:“这是说的什么话?现在还有比你更合适的人选吗?你的本事我是清楚的,多事之秋,你便尽心替我分忧吧。”
话已经说到这里了,她不答应反而显得无用,瑜侧妃下意识的看了临江王一眼,还是恭恭敬敬的答应下来。
这么久以来,一直盼望着得到的东西真的得到了,可是却没有想象当中的那样容易和开心。
到了第二天瑜侧妃开始理事了才知道,这府中的关系究竟有多盘根错节-----她从前虽然也曾在临江王妃管理庶务的时候安插过不少钉子,可是等到真正理事的时候她才知道,这些钉子跟临江王妃自己的人比起来,简直沧海一粟。
府中的事物都早有定例,管家娘子们一个个的丈夫或是婆家都在外头跟着王爷行走,每一个拿出来都有来路,革了谁的差事都不是小事,最起码也得闹出一场风波。
因此她接过来了以后竟什么也不能动,做每件事都只能依循旧例。
她有些头痛,应付起府里的这些人便觉得费尽了心神。
楚景谙来的时候,方嬷嬷正轻手轻脚的替她按摩,瑜侧妃面上笼着一层薄怒,正闭目养神。
方嬷嬷听见了动静才停了手,恭敬的朝楚景谙行了礼。
瑜侧妃也睁开眼睛,见了儿子来,才露出一丝笑意,招手将他唤道跟前坐下,才道:“应付起这些事来就实在筋疲力尽了,咱们这位好王妃可真是,人都已经不在府里了,手还伸的这样长。”
楚景谙抿了抿唇,面色不大好的上前亲自替瑜侧妃揉太阳穴,轻声道:“母妃您受委屈了,王妃经营多年,手底下的人不少都是自从父王在京城时就跟着的,父王待他们很是重视,他们也难收服......”
他见瑜侧妃的眉头越发的皱的紧了,就顿了顿又安慰她:“不过您也不要操之过急,现在他们恐怕是还觉得王妃要回来的,所以才这么忠心耿耿。可是要是有那么一天,王妃不会再回来了,我就不信他们还能继续这样忠心事主。”
楚景谙在她面前向来是不掩藏心思的,瑜侧妃心里突的一声,回头看他形容冷硬,便问:“出什么事了?怎么你这样怒气冲冲的?”
都是母子,没什么好隐藏的,楚景谙有些委屈又有些愤愤,半跪下来蹲在她右手边,揽住她的胳膊,有些嫌恶的道:“是京城那边的事,京城那边已经下旨,召沈琛回京了。沈琛这趟回京,肯定是又要高升了。圣上不会吝啬拉拢他,父王今天提起这件事,很为他开心。还跟郑王商量了,要替他跟卫安筹办婚事。”
这些还都不是最要紧的。
最要紧的......
最要紧的,是临江王跟郑王和书办他们提起来的时候说,沈琛跟楚景吾兄弟情深,他要是回了京城,以后也就是楚景吾的一个臂膀。
虽然楚景吾被封了世子,也素来都是临江王的得意儿子,可是当这件事毫无遮掩的被众人承认的时候,他这个不被那么偏宠的儿子,心里总不会那么好受的。
瑜侧妃就反手握住儿子的手,皱了皱眉头才说:“你心里难受,母妃都知道......不必想那么多,再怎么样,你同样也是你父王的儿子。就算是他更看重楚景吾一些,也是因为他是嫡子,又自幼因为沈琛的缘故在他跟前一直很得脸,他对楚景吾多重视一些也是有的。何况看眼前有什么意思?真正要看,那要看长久以后。”
等到他们料理了眼前的沈琛,然后便轮到楚景吾跟临江王妃了。
彭德妃这个棋子虽然蠢,可是胜在有用啊。
谁能跟彭德妃抗衡?现在她可是有一个太子傍身的人,加上她一直以来都是横冲直撞的,除非是活腻了,没什么人敢去触她的霉头。
等到她在沈琛那里的事情弄完了,瑜侧妃自然有办法让她想起来楚景吾跟临江王妃,并且让她好好照顾他们的。
楚景谙嗯了一声,重新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母妃寄去的信怎么样了?有回信了吗?”
瑜侧妃便摇了摇头:“才四五天的功夫,便是有信,哪里有这么快的?你别急,你姨母的心思再瞒不住我,她这个人,自小就是拔尖要强的,从来没有肯认输的时候。现在林淑妃横在她前头,她早就几次三番的过问过我的意思,想着要如何了结了林淑妃跟六皇子,这也不过是时间的问题罢了。我是好不容易劝住她的,现在这个时候,正好是她烦躁不安又没人可以对付的时候,正好腾出手来对付沈琛。”
能对付沈琛,她心里一定是万般乐意的,这并没什么好说的。
楚景谙面色沉沉的点头,他现在听见沈琛的名字便觉得心慌厌烦,恨不得这个人不存在。
永和公主既然这样爱沈琛.....那自然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