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十六年夏初,贵妃韩氏生辰,庆元帝邀三公九卿齐聚于宫中,大肆兴办。
人人都道君上对贵妃恩宠有加,却不知他意不在此。
韩淑芸并非中宫之主,哪有有必要这样高调?庆元帝一半是为了她,一半却是为了灵姬肚里那孩子。
老来得子,任谁都会喜不自禁,更何况那还是庆元帝眼中的吉兆。
那孩子托了佛祖福,前途无量。
阿欢正给王弗苓梳头,将梳妆台上的大半头饰都用上了。
“女郎看看还有哪里不妥?”
王弗苓看着镜中那已经快要熟悉的脸:“太重了,去掉几支发钗。”
阿欢照办,将两侧的发钗各取下两支:“现在呢?女郎觉得可还好?”
王弗苓对这宫宴并不看重,她只是去见见故人,没必要打扮得太过花枝招展:“再把步摇也取了吧,太显老气。”
阿欢亦照办,将步摇轻轻取下,将那处的头发捋好:“妥了么?”
吉春在一旁看着,怎么看都觉得缺点什么,她想了想道:“找个眼色鲜艳点的珠花带上吧,女郎这般年纪,带上珠花俏皮一些。”
王弗苓点了点头:“可以。”
“是...”阿欢便将珠花取来,簪在王弗苓发髻左右。
如此便算妥了,王弗苓从座上起身,朝正堂而去。
正堂里已经早早有人候着,却是孙氏与韩骊幸,她们母子两坐在堂中喝茶等候,看样子还挺清闲。
世家女眷就有这一点好,什么世面都见过,再大的场面也不怯。
韩骊幸见王弗苓来了,赶忙端端坐好,昂首挺胸的像一只骄傲的公鸡。
王弗苓视而不见,迈入正堂向孙氏走去,然后行了个礼:“婶婶安好。”
孙氏更是傲得不行,那样子就像是受奴仆的礼数一般,正眼都不给王弗苓一个。
她不说话,王弗苓也不会傻愣愣的不起身,索性就站直了身子寻个地方坐下。
孙氏似乎没想到王弗苓会这般,脸色瞬间就变了,她嘴里哼哼着,尖声尖气道:“长房的不知什么教养,嫡女还不如个奴仆懂礼。”
王弗苓权当听不见,招来奴仆给她斟茶倒水,而后自顾自的喝了起来。
孙氏越发气闷,想要发作。
王弗苓却突然出声:“婶婶,祖母怕是要过来了,咱门继续在这里等候,还是去府门外等候?”
一听这话,孙氏收了收脾气,她先前惹了大母不高兴,现在可不敢在造次了。
她也不回王弗苓的话,哼了一声,继续喝她的茶。
未多时,大母来了,身后还跟着李氏。
孙氏万万没想到李氏如今会这般殷勤,看样子是侍奉大母梳妆了,起得倒是够早的。
大母扫了一眼堂中的三人,询问孙氏:“二郎人呢?他难道不晓得今日是什么日子?”
韩二郎的事情孙氏最不愿意在大母面前说,没有一次不被训斥的。问题是这又不能怪她,孙氏憋屈得很,可大母问了,她又不能不说。
“今日宫中兴宴,城中守卫多调了一半镇守内廷,二郎也在其列,他说要等他处理妥当了才能过来。”
大母皱了皱眉,说他是也不对,说他不是也不对,毕竟镇守内廷是顶重要的事情。
“那就让他自行前往吧,咱们可不能因为他,耽误了进宫的行程。”
孙氏诺诺应是,还好大母没有责骂怪罪,她松了一口气。
李氏这会儿插了句话:“婆母,怕是可以走了,大公与大郎早早就过去,咱们也不能晚太久。”
大母嗯了一声:“那就走吧...”
一行五人,乘了衣车前往宫门。
今日许多朝臣进宫,来来往往总能见到其他世族家的衣车,路旁有民众聚集观看,指指点点的不知在说些什么。
韩骊幸与王弗苓同乘一车,她见王弗苓掀开帘子往外看,故作长辈模样训斥道:“世家女子的矜持哪里去了?外头那些贱民有什么可看的?真俗气!”
王弗苓懒得同她说,世家往上推十代,搞不好就是她口中所说的“贱民”。
见她不说话,韩骊幸也懒多嘴,她很期待这一遭。
因为,宁伯侯一家也会去,说不好能见到宁伯侯世子。她心心念念的就是那个人,光想一想就觉得高兴。
王弗苓则继续看她的风景,就这样一路看到了宫门前。
果真如孙氏所说,宫中戒备较之平日里加重不少,宫门处守着的侍卫都排到了一里外。
怕有人浑水摸鱼混进宫,从这里便开始监督。
衣车走上这条道就得大开着车帘,不能遮遮掩掩。
旁人家的女郎们都拿衣袖半捂着面庞,不敢与那些男人对视。王弗苓却从头看到尾,每一个人高矮胖瘦都看了一遍,她最后得出了个结论,庆元帝不懂居安思危,这些侍卫看起来没有一点英姿可言。
待接近宫门的时候,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人出现在王府里的眼中。
那人是背对着她的,但光看着背影,王府里也能想象得出那人一定相貌不凡。
韩骊幸见她一直朝那个方向看,也跟着她的视线看了过去。
这一看,可把韩骊幸气坏了,她放下捂着嘴的衣袖,恨恨的与王弗苓道:“把你那无礼傲慢的眼神挪开!那是你能看的么?”
王弗苓被韩骊幸这话拉回神来,再看她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顿时明白过来。
原来那男子正是宁伯侯世子。
她不感兴趣,更不想与韩骊幸争执:“不看就不看。”
王弗苓果真撇开眼,看别处去了。
如此,韩骊幸才肯作罢。
“请贵宾下乘。”
一尖锐的男音传到她们的耳朵里,抬眼一看正是宫中的宦官。
他恭恭敬敬的来到王弗苓她们衣车前:“两位贵宾,宫中规矩,朝臣家眷不得乘车入宫门,需步行。”
这话的意思就是让王弗苓她们下来,走着进内廷。
王弗苓礼貌的冲那宦官点了点头,而后从衣车上下来,等待他引路。
韩骊幸也跟着下来,两人便由这宦人指引着往内廷而去。
李氏与大母她们就在前头,王弗苓她们走在后头。
人人都道君上对贵妃恩宠有加,却不知他意不在此。
韩淑芸并非中宫之主,哪有有必要这样高调?庆元帝一半是为了她,一半却是为了灵姬肚里那孩子。
老来得子,任谁都会喜不自禁,更何况那还是庆元帝眼中的吉兆。
那孩子托了佛祖福,前途无量。
阿欢正给王弗苓梳头,将梳妆台上的大半头饰都用上了。
“女郎看看还有哪里不妥?”
王弗苓看着镜中那已经快要熟悉的脸:“太重了,去掉几支发钗。”
阿欢照办,将两侧的发钗各取下两支:“现在呢?女郎觉得可还好?”
王弗苓对这宫宴并不看重,她只是去见见故人,没必要打扮得太过花枝招展:“再把步摇也取了吧,太显老气。”
阿欢亦照办,将步摇轻轻取下,将那处的头发捋好:“妥了么?”
吉春在一旁看着,怎么看都觉得缺点什么,她想了想道:“找个眼色鲜艳点的珠花带上吧,女郎这般年纪,带上珠花俏皮一些。”
王弗苓点了点头:“可以。”
“是...”阿欢便将珠花取来,簪在王弗苓发髻左右。
如此便算妥了,王弗苓从座上起身,朝正堂而去。
正堂里已经早早有人候着,却是孙氏与韩骊幸,她们母子两坐在堂中喝茶等候,看样子还挺清闲。
世家女眷就有这一点好,什么世面都见过,再大的场面也不怯。
韩骊幸见王弗苓来了,赶忙端端坐好,昂首挺胸的像一只骄傲的公鸡。
王弗苓视而不见,迈入正堂向孙氏走去,然后行了个礼:“婶婶安好。”
孙氏更是傲得不行,那样子就像是受奴仆的礼数一般,正眼都不给王弗苓一个。
她不说话,王弗苓也不会傻愣愣的不起身,索性就站直了身子寻个地方坐下。
孙氏似乎没想到王弗苓会这般,脸色瞬间就变了,她嘴里哼哼着,尖声尖气道:“长房的不知什么教养,嫡女还不如个奴仆懂礼。”
王弗苓权当听不见,招来奴仆给她斟茶倒水,而后自顾自的喝了起来。
孙氏越发气闷,想要发作。
王弗苓却突然出声:“婶婶,祖母怕是要过来了,咱门继续在这里等候,还是去府门外等候?”
一听这话,孙氏收了收脾气,她先前惹了大母不高兴,现在可不敢在造次了。
她也不回王弗苓的话,哼了一声,继续喝她的茶。
未多时,大母来了,身后还跟着李氏。
孙氏万万没想到李氏如今会这般殷勤,看样子是侍奉大母梳妆了,起得倒是够早的。
大母扫了一眼堂中的三人,询问孙氏:“二郎人呢?他难道不晓得今日是什么日子?”
韩二郎的事情孙氏最不愿意在大母面前说,没有一次不被训斥的。问题是这又不能怪她,孙氏憋屈得很,可大母问了,她又不能不说。
“今日宫中兴宴,城中守卫多调了一半镇守内廷,二郎也在其列,他说要等他处理妥当了才能过来。”
大母皱了皱眉,说他是也不对,说他不是也不对,毕竟镇守内廷是顶重要的事情。
“那就让他自行前往吧,咱们可不能因为他,耽误了进宫的行程。”
孙氏诺诺应是,还好大母没有责骂怪罪,她松了一口气。
李氏这会儿插了句话:“婆母,怕是可以走了,大公与大郎早早就过去,咱们也不能晚太久。”
大母嗯了一声:“那就走吧...”
一行五人,乘了衣车前往宫门。
今日许多朝臣进宫,来来往往总能见到其他世族家的衣车,路旁有民众聚集观看,指指点点的不知在说些什么。
韩骊幸与王弗苓同乘一车,她见王弗苓掀开帘子往外看,故作长辈模样训斥道:“世家女子的矜持哪里去了?外头那些贱民有什么可看的?真俗气!”
王弗苓懒得同她说,世家往上推十代,搞不好就是她口中所说的“贱民”。
见她不说话,韩骊幸也懒多嘴,她很期待这一遭。
因为,宁伯侯一家也会去,说不好能见到宁伯侯世子。她心心念念的就是那个人,光想一想就觉得高兴。
王弗苓则继续看她的风景,就这样一路看到了宫门前。
果真如孙氏所说,宫中戒备较之平日里加重不少,宫门处守着的侍卫都排到了一里外。
怕有人浑水摸鱼混进宫,从这里便开始监督。
衣车走上这条道就得大开着车帘,不能遮遮掩掩。
旁人家的女郎们都拿衣袖半捂着面庞,不敢与那些男人对视。王弗苓却从头看到尾,每一个人高矮胖瘦都看了一遍,她最后得出了个结论,庆元帝不懂居安思危,这些侍卫看起来没有一点英姿可言。
待接近宫门的时候,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人出现在王府里的眼中。
那人是背对着她的,但光看着背影,王府里也能想象得出那人一定相貌不凡。
韩骊幸见她一直朝那个方向看,也跟着她的视线看了过去。
这一看,可把韩骊幸气坏了,她放下捂着嘴的衣袖,恨恨的与王弗苓道:“把你那无礼傲慢的眼神挪开!那是你能看的么?”
王弗苓被韩骊幸这话拉回神来,再看她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顿时明白过来。
原来那男子正是宁伯侯世子。
她不感兴趣,更不想与韩骊幸争执:“不看就不看。”
王弗苓果真撇开眼,看别处去了。
如此,韩骊幸才肯作罢。
“请贵宾下乘。”
一尖锐的男音传到她们的耳朵里,抬眼一看正是宫中的宦官。
他恭恭敬敬的来到王弗苓她们衣车前:“两位贵宾,宫中规矩,朝臣家眷不得乘车入宫门,需步行。”
这话的意思就是让王弗苓她们下来,走着进内廷。
王弗苓礼貌的冲那宦官点了点头,而后从衣车上下来,等待他引路。
韩骊幸也跟着下来,两人便由这宦人指引着往内廷而去。
李氏与大母她们就在前头,王弗苓她们走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