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陛下对内廷的安排,两人倒是没有过多的意见,这只不过是将皇城司的职能分解,又对现有机构进行并撤。而让他们注意是内务监的设立基本等于隔绝了与外朝的联系,无法插手朝廷的政务,只限于管理宫廷内部事务,消除了内侍干政的隐患。
当下看殿中监的职责就是管理皇室的一应产业及内廷所用的供应,而非过去由朝廷代为收取贡奉的惯例。这其中有利有弊,有利的是避免朝廷地方官员借贡奉之名横征暴敛,行贪污之事;而弊端则是一旦皇帝昏庸,则会绕过外朝的监管,以内廷之名直接向地方征纳,而他们却无法制止。
不过以王应麟所见所感,陛下生活简朴,不喜奢华,不会做出什么扰民之举,反而能有效的管理皇室产业。至于以后,自己即使长命百岁,也熬不过青春鼎盛的小皇帝,也就管不了后来之事了。真要出现昏庸之君,也是后人头疼的事情了。
至于将作监、军器监和太医院皆是内廷传统常设机构,特殊的是军器监当下把持了火器的生产和技术,而工部和户部所管理的都作监只能生产些军用辅助装备和提供原料。但是如此状况也非一日了,且军器监一直是亏损状态,内库每年都要贴补近千万贯才能保证生产,外朝不想背上这么大一个包袱,插手的心也就都淡了。
秘书监除了继承过去管理图书文卷的职能外,小皇帝将此前服务于他的御前办并入其中。在王应麟看来只要加以限制并无不可,而他在随扈北伐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了御前办的重要性,除了避免内侍参与政务外,处理公务也比之随扈的僚臣们更为高效和专业。
而王应麟也体会到在战争中,高效和专业是极为重要的。战事瞬息万变,政事繁杂,这就要求有人从海量的公文和奏报中迅速分出轻重缓急,交予皇帝定夺。而皇帝也会频繁下达旨意和诏令,若如从前由承旨们编撰和修改,就会耽误时间。但御前办的主事各有分管,能够从皇帝的命令中抓住重点,并迅速成文,即时下达,也是那些承旨们做不到的。
另外皇帝的出行非是简单的事情,且要高度保密,如此也需要专门的人员周密谋划,制定出行计划。日行多少路,在何处宿营,在何处打尖,骑马、行舟,还是乘车,行驾位于何处都要事先做好计划。且还要想到途中遇到突发事件如何处置,如何保证皇帝的安全皆要做出预案。而这些事情当然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而若有随扈的官员管理,牵扯的部门太多,可御前办就可以直接与御前护军对接,提前做出布置。
现在小皇帝将御前办由一个临时机构,转化成为一个正式机关,更多的也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方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当然也有从中选拔和培养人才,充实自己班底的意思,但这也无可厚非。所以两人对于小皇帝的构想原则上是同意的,当然其中许多细节还需详议。
“陛下,那宗正寺何去何留啊?”谢枋得对此倒也没有什么意见,外朝内廷的争斗已经上千年了,斗来斗去不过是此消彼长,小皇帝当下能做出退让已然不易。但他想起了一个重要的事情,问道。
“……”赵昺听了挠挠头,苦笑着喝口茶未置可否。
谢枋得与王应麟对视一眼,知道小皇帝肯定想过这个问题,但是想出妥善解决的办法,才露出一副无奈又难言的表情。而谢枋得也有些后悔自己多嘴了,这个问题很是敏感,而且解决起来相当的棘手。
宗正司古已有之,其职能是掌管皇族事务。管理皇族、宗族、外戚的谱牒、守护皇族陵庙。而皇室成员在封建时代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与皇帝的血缘关系让他们在很多时候超然物外。对皇室成员的管理,往往涉及到政权的存亡和王朝的兴替,不可不慎重。
历史上的吴楚之乱、八王之乱、玄武门之变,这都是由皇室成员掀起来的动乱。宋代惩前朝之弊,强化皇权,在对待宗室问题非常谨慎。为了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本朝设立了三个管理皇族成员的机构,大宗正司、宗正寺和外宗正司。
在分工上,凡宗室事,大宗正司治之;玉碟之类,宗正寺掌之。相对来说,宋代宗正寺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他负责事务的转变。隋唐时代宗正寺的职能已经由大宗正司取代,宗正寺的职责变成了负责帝王宗庙、诸陵的荐享祭祀以及修纂、保管皇族属籍等事务。
宗正司创建于宋仁宗景祐三年,一直到今,它都是皇族事务机构中当之无愧的第一机关。大宗正司是在宗室皇属之内选择有德望有贤才者充当知宗,具体职能则是:司训导,纠违失,凡宗族之政令,皆关掌奏,事毋得专达,先详视可否以闻。
也就是说,大宗正司在宗室事务上所起的作用,主要为沟通皇帝与宗室之间的正常联系,如皇帝的诏令或者裁断等等,通常就由大宗正司来传达执行;宗室的诸多请托事宜,传达给皇帝的也是大宗正司。作为皇帝和皇族之间的中间机构,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机构。皇族成员不能越过大宗正司,直接向皇帝上表。
而宗正寺从设置之初,宗正寺大小官员不专任皇族或者宗姓,除大宗正司是在宗室皇属之内选择有德望、有贤才者充当知宗外,大都用的是宗室以外官员,这与前朝用宗子掌管有所不同。熙宁三年,王安石上奏主张任用外官管理大宗正司事务,神宗力排众议,采纳王安石的建议,下诏大宗正司设置宗正丞,又开始任用异姓朝官为丞。
用异姓朝官管理皇族事务的改革,其目的无外乎是为了加强对皇族的控制和监管。且早在立国初期,就规定规定太祖、太宗、秦王赵廷美下所有子孙,不论亲疏远近,一律要求聚族居住在开封宫宅之内,不得随意迁徙,仁宗后归大宗正司统一管辖。
而问题是宋代以前的皇室成员,五服以内的血缘族属才被视为皇室成员,而五服以外的血缘则被逐出皇室成员的范围,取消皇室成员待遇,视为庶民。但宋代的皇室成员,无论是五服以内和五服以外,都将他们录于皇族谱系,给予他们皇室成员待遇,如何管理这数以万计的皇子皇孙,是当时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随着宗室人口日渐扩大,到了神宗时期已经在汴梁非常明显。皇子皇孙、宗室遍布,一不留神打个喷嚏都能喷到一位宗室脸上,经常引起各种事务纠纷。因为,太祖、太宗、秦王三宗后人都进入宗室,因此,皇帝、宗室官员、大臣你怎么处理都不合适。
因此,从宋神宗时期,宗室政策放松,便开始允许太祖、太宗、秦王赵廷美的后代离开东京到外地居住。远属宗亲迁居于外,但朝廷对此仍保持相当的谨慎态度,加上长期以来宗室过度依赖政府,极少选择居住外地州县,因此宗室主要还是散处于开封附近。
因此时间一长,京外的宗室成员也就需要管理了。徽宗在崇宁元年设立了西外宗正寺、南外宗正司。它的主要职能是执掌地方宗室事务,但如果遇到重要事件,外宗正司还是需通过在大宗正司向皇帝呈报处理。同时,蔡京建议将太祖子孙迁往南京应天府、赵廷美的子孙迁往西京洛阳。
靖康之变后,大批宗室被女真人屠杀,或是掳往极北之地,致死未能还乡。而高宗南渡,几代之后随着人口繁衍,宗室人口暴增,又从临安分遣到绍兴和泉州,仍设外宗正司管理……
如今由于蒙元蒙元侵入江南,皇家宗室再遭浩劫,大批宗室被蒙元掳掠到北方,泉州宗室由于蒲氏投敌,几乎被杀绝。而逃脱的宗室有的投奔行朝,在复国中战死疆场,更多的是为了避祸自毁玉牒和宗谱,改名换姓隐于民间。
所以在景炎帝驾崩,当今皇帝继位后,宗室零落只剩下皇帝和杨太后,加上后来皇帝认的远宗赵孟锦和出家为僧的元妙大师。后来得知被掳到北方的德祐帝及一班宗子皆接受蒙元的敕封,小皇帝为了表明自己抗元的决心,便将他们尽数除籍,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而后收复江南,重返临安,小皇帝也开始寻找宗室人员,但皆因为玉牒缺失,且宗谱被蒙元劫走,无法确认而作罢。接着又闹了一出‘太子’之争,掀起了一场风波,虽然最后小皇帝将其废黜,可他寻找遗散宗室的心更淡了。
更让人难堪的是小皇帝逃出临安前,谢太皇太后下诏封其为大宗正,而今也没有人接替,在大婚前其实是自己管自己,有了媳妇、儿女,也不过是一家之事。所以现在的局面是宗正司管的死人比活人多,皇帝兼职的局面,又让他如何启齿……
当下看殿中监的职责就是管理皇室的一应产业及内廷所用的供应,而非过去由朝廷代为收取贡奉的惯例。这其中有利有弊,有利的是避免朝廷地方官员借贡奉之名横征暴敛,行贪污之事;而弊端则是一旦皇帝昏庸,则会绕过外朝的监管,以内廷之名直接向地方征纳,而他们却无法制止。
不过以王应麟所见所感,陛下生活简朴,不喜奢华,不会做出什么扰民之举,反而能有效的管理皇室产业。至于以后,自己即使长命百岁,也熬不过青春鼎盛的小皇帝,也就管不了后来之事了。真要出现昏庸之君,也是后人头疼的事情了。
至于将作监、军器监和太医院皆是内廷传统常设机构,特殊的是军器监当下把持了火器的生产和技术,而工部和户部所管理的都作监只能生产些军用辅助装备和提供原料。但是如此状况也非一日了,且军器监一直是亏损状态,内库每年都要贴补近千万贯才能保证生产,外朝不想背上这么大一个包袱,插手的心也就都淡了。
秘书监除了继承过去管理图书文卷的职能外,小皇帝将此前服务于他的御前办并入其中。在王应麟看来只要加以限制并无不可,而他在随扈北伐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了御前办的重要性,除了避免内侍参与政务外,处理公务也比之随扈的僚臣们更为高效和专业。
而王应麟也体会到在战争中,高效和专业是极为重要的。战事瞬息万变,政事繁杂,这就要求有人从海量的公文和奏报中迅速分出轻重缓急,交予皇帝定夺。而皇帝也会频繁下达旨意和诏令,若如从前由承旨们编撰和修改,就会耽误时间。但御前办的主事各有分管,能够从皇帝的命令中抓住重点,并迅速成文,即时下达,也是那些承旨们做不到的。
另外皇帝的出行非是简单的事情,且要高度保密,如此也需要专门的人员周密谋划,制定出行计划。日行多少路,在何处宿营,在何处打尖,骑马、行舟,还是乘车,行驾位于何处都要事先做好计划。且还要想到途中遇到突发事件如何处置,如何保证皇帝的安全皆要做出预案。而这些事情当然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而若有随扈的官员管理,牵扯的部门太多,可御前办就可以直接与御前护军对接,提前做出布置。
现在小皇帝将御前办由一个临时机构,转化成为一个正式机关,更多的也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方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当然也有从中选拔和培养人才,充实自己班底的意思,但这也无可厚非。所以两人对于小皇帝的构想原则上是同意的,当然其中许多细节还需详议。
“陛下,那宗正寺何去何留啊?”谢枋得对此倒也没有什么意见,外朝内廷的争斗已经上千年了,斗来斗去不过是此消彼长,小皇帝当下能做出退让已然不易。但他想起了一个重要的事情,问道。
“……”赵昺听了挠挠头,苦笑着喝口茶未置可否。
谢枋得与王应麟对视一眼,知道小皇帝肯定想过这个问题,但是想出妥善解决的办法,才露出一副无奈又难言的表情。而谢枋得也有些后悔自己多嘴了,这个问题很是敏感,而且解决起来相当的棘手。
宗正司古已有之,其职能是掌管皇族事务。管理皇族、宗族、外戚的谱牒、守护皇族陵庙。而皇室成员在封建时代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与皇帝的血缘关系让他们在很多时候超然物外。对皇室成员的管理,往往涉及到政权的存亡和王朝的兴替,不可不慎重。
历史上的吴楚之乱、八王之乱、玄武门之变,这都是由皇室成员掀起来的动乱。宋代惩前朝之弊,强化皇权,在对待宗室问题非常谨慎。为了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本朝设立了三个管理皇族成员的机构,大宗正司、宗正寺和外宗正司。
在分工上,凡宗室事,大宗正司治之;玉碟之类,宗正寺掌之。相对来说,宋代宗正寺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他负责事务的转变。隋唐时代宗正寺的职能已经由大宗正司取代,宗正寺的职责变成了负责帝王宗庙、诸陵的荐享祭祀以及修纂、保管皇族属籍等事务。
宗正司创建于宋仁宗景祐三年,一直到今,它都是皇族事务机构中当之无愧的第一机关。大宗正司是在宗室皇属之内选择有德望有贤才者充当知宗,具体职能则是:司训导,纠违失,凡宗族之政令,皆关掌奏,事毋得专达,先详视可否以闻。
也就是说,大宗正司在宗室事务上所起的作用,主要为沟通皇帝与宗室之间的正常联系,如皇帝的诏令或者裁断等等,通常就由大宗正司来传达执行;宗室的诸多请托事宜,传达给皇帝的也是大宗正司。作为皇帝和皇族之间的中间机构,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机构。皇族成员不能越过大宗正司,直接向皇帝上表。
而宗正寺从设置之初,宗正寺大小官员不专任皇族或者宗姓,除大宗正司是在宗室皇属之内选择有德望、有贤才者充当知宗外,大都用的是宗室以外官员,这与前朝用宗子掌管有所不同。熙宁三年,王安石上奏主张任用外官管理大宗正司事务,神宗力排众议,采纳王安石的建议,下诏大宗正司设置宗正丞,又开始任用异姓朝官为丞。
用异姓朝官管理皇族事务的改革,其目的无外乎是为了加强对皇族的控制和监管。且早在立国初期,就规定规定太祖、太宗、秦王赵廷美下所有子孙,不论亲疏远近,一律要求聚族居住在开封宫宅之内,不得随意迁徙,仁宗后归大宗正司统一管辖。
而问题是宋代以前的皇室成员,五服以内的血缘族属才被视为皇室成员,而五服以外的血缘则被逐出皇室成员的范围,取消皇室成员待遇,视为庶民。但宋代的皇室成员,无论是五服以内和五服以外,都将他们录于皇族谱系,给予他们皇室成员待遇,如何管理这数以万计的皇子皇孙,是当时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随着宗室人口日渐扩大,到了神宗时期已经在汴梁非常明显。皇子皇孙、宗室遍布,一不留神打个喷嚏都能喷到一位宗室脸上,经常引起各种事务纠纷。因为,太祖、太宗、秦王三宗后人都进入宗室,因此,皇帝、宗室官员、大臣你怎么处理都不合适。
因此,从宋神宗时期,宗室政策放松,便开始允许太祖、太宗、秦王赵廷美的后代离开东京到外地居住。远属宗亲迁居于外,但朝廷对此仍保持相当的谨慎态度,加上长期以来宗室过度依赖政府,极少选择居住外地州县,因此宗室主要还是散处于开封附近。
因此时间一长,京外的宗室成员也就需要管理了。徽宗在崇宁元年设立了西外宗正寺、南外宗正司。它的主要职能是执掌地方宗室事务,但如果遇到重要事件,外宗正司还是需通过在大宗正司向皇帝呈报处理。同时,蔡京建议将太祖子孙迁往南京应天府、赵廷美的子孙迁往西京洛阳。
靖康之变后,大批宗室被女真人屠杀,或是掳往极北之地,致死未能还乡。而高宗南渡,几代之后随着人口繁衍,宗室人口暴增,又从临安分遣到绍兴和泉州,仍设外宗正司管理……
如今由于蒙元蒙元侵入江南,皇家宗室再遭浩劫,大批宗室被蒙元掳掠到北方,泉州宗室由于蒲氏投敌,几乎被杀绝。而逃脱的宗室有的投奔行朝,在复国中战死疆场,更多的是为了避祸自毁玉牒和宗谱,改名换姓隐于民间。
所以在景炎帝驾崩,当今皇帝继位后,宗室零落只剩下皇帝和杨太后,加上后来皇帝认的远宗赵孟锦和出家为僧的元妙大师。后来得知被掳到北方的德祐帝及一班宗子皆接受蒙元的敕封,小皇帝为了表明自己抗元的决心,便将他们尽数除籍,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而后收复江南,重返临安,小皇帝也开始寻找宗室人员,但皆因为玉牒缺失,且宗谱被蒙元劫走,无法确认而作罢。接着又闹了一出‘太子’之争,掀起了一场风波,虽然最后小皇帝将其废黜,可他寻找遗散宗室的心更淡了。
更让人难堪的是小皇帝逃出临安前,谢太皇太后下诏封其为大宗正,而今也没有人接替,在大婚前其实是自己管自己,有了媳妇、儿女,也不过是一家之事。所以现在的局面是宗正司管的死人比活人多,皇帝兼职的局面,又让他如何启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