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俘芈等人抵达召陵的时候,已经是十一月初,天气已经很冷了。
楚军已经在召陵前修筑了营垒,魏韩联军的主力也已经抵达,也修筑了营地。
双方的交战兵力已经聚齐,魏韩联军野战部队的数量和楚国差不多。
魏韩一方集结了将近五万野战部队,虽然这一次魏韩联军攻郑的数量很多,可是真正能够在一线作战的也就这么多。
再多的话,反倒容易使战线出现漏洞,被楚军抓住机会突破。
楚墨联军将近五万,双方的数量相差不大。
魏韩联军的优势,是一批重步兵,魏国是最早将步兵作为战役主力的诸侯,当年征伐北戎的时候魏氏还未封侯的时候就已经采用步兵战术。
等到吴起在西河练兵之后,结阵而战的重步兵更是成为了魏国军力的支柱。
魏韩两军一共有三万六千名步兵,二十六门铜炮,二百辆战车,精锐的武骑士三千,以及一些轻骑和三千名精锐弓手。
步兵中以戈矛手为主,火绳枪手作为戈矛手的辅助力量,采用密集方阵,行动缓慢。
楚军则是因为墨家帮助编练过新军,军队的组成和魏韩不太一样,火枪手的数量更多一些,而且吸取了当年墨越、齐墨战争的经验,将火枪手作为主要的输出力量,而长矛手则主要起到掩护火绳枪手的作用。
楚墨联军一共有八千名骑兵,其中包括只属于楚王的两千精锐车广骑兵。四千五百名泗上的非正规骑兵,再加五百名步骑士。
加上墨家支援的炮兵,楚墨联军的炮兵数量占据优势,共有四十二门铜炮,其中二十四门是墨家支援的,其中还有八门骑乘拖动的快速机动的小炮。
楚国也有两千名精锐弓手,以及一百二十辆战车。
剩余的都是步兵,步兵中一部分是楚王直辖的王师,数量两万略多,都是按照墨家帮助编练的新军模式,火枪手的数量略多于长矛手。
除了楚王的直属王师,剩下的都是陈蔡之师,走的是魏韩联军那样的路子,厚重的戈矛方阵阵型掩护火枪手。
训练不足,陈蔡之师并不能形成如同王师一样的纪律性,很难做出快速转向、交替前进之类的战术动作,所以采取了更为笨重但是只要不移动防守起来更为坚固的密集阵型。
随着火药的出现,以及随之而来的军制改革和半常备军的出现,战场的宽度越来越宽。
原本交战,各国不得不结阵,因为若不结阵,根本无法控制数万军队,而且士卒过于松散既容易被突破,也容易出现混乱。
必须要依靠密集阵型来控制部队,使得各部都能够听到鼓声召唤。
泗上可以搞那种略微薄弱一些的阵线以增加交战的宽度、延长战线宽度、从而在劣势兵力下保持战线等长,不代表其余诸侯国也可以如此。
十一月初九,双方约战的日期到达,便开始走出营地展开部队,准备交战。
既然确定了这是一场小规模可控的战争,双方的战场也已经固定。
鲁阳方向、叶城方向、榆关方向以及对面的魏韩城邑都是采取守势,并不会投入战场,也就不存在战略机动和各种谋划。
早早吃过了早饭,楚国这边率先出营,大约在上午九点的时候展开的阵型。
楚人的左翼是陈蔡之师,中军是楚国王师主力和八十辆战车,以及楚国的精锐车广骑士。
楚人的右翼,则是墨家的骑兵,还有四千名步兵,配属了十二门铜炮。
剩余的铜炮都集中在了楚国中军。
楚人左翼的陈蔡之师因为采取密集阵型,所以宽度和对面等同,但依旧留下了三千人的预备队。
楚人的中军王师的宽度其实相较于魏韩联军更大,但是每个旅都有三分之一的作为预备队,因而整个宽度和魏人那边相差不多。
中军的前面还有楚国精锐的两千名弓手,他们列阵排开在炮兵的空隙之后,到时候会利用他们的射速优势配合炮兵打开对面的缺口。
对面的魏韩联军则将兵力全部展开,除了预留了一部分直属的预备队之外,将所有的步卒以密集的武卒方阵的方式排列,错落有致。
这里一片平原,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地形优势,但是魏韩联军占据了上风向,算是略微有一点地利。
魏韩的铜炮主要集中在中军,车兵隐藏在自己的右翼也就是楚人陈蔡之师的方向,同时在他们的右翼还部署了十门铜炮。
魏韩联军处在守势,这一点有利于他们。
加上魏韩主要以重步兵为主力,阵型密集,虽然战时移动缓慢且需要互相配合以免出现漏洞,但在站在布阵上是有优势的。
魏韩联军的主帅只懂魏韩联军的弱点和优势,也知道楚墨联军的优势和弱点,他制定了极为有针对性的应对方式。
楚人最能打的部队是中军,以及右翼的墨家骑兵,而且这两支部队的行军速度很快,远胜于密集方阵的魏韩重步兵。
这既是优点,但如果能够抓住机会,也未尝不是一个可以利用的点。
因为楚人的左翼是新组建不久的陈蔡之师,仍旧是密集方阵的阵型,而且不论是士气和战斗力都和中军右翼没法比。
最关键的是楚人左翼的陈蔡之师的行进速度比之中军和右翼都要慢许多,魏韩联军若是能够利用楚人中军和左翼进攻行进速度不一样的问题,有可能完成对楚人左翼的突破。
一旦陈蔡之师崩溃,魏韩联军就可以迅速从楚军左翼和中军的结合部全力突击,形成包抄。
故而这场战役的关键在魏韩联军看来,就在自己的右翼。
因此魏韩联军的主将在布阵的时候,有意地削弱了一下自己的左翼,加强了中军和右翼。
依靠楚人主动进攻的形式,利用空间换取时间,让自己的左翼主动后撤,诱使墨楚联军的右翼和中军急于求战建功,而突击的过快和左翼的陈蔡之师出现缺口。
同时,若是魏韩联军的左翼能够主动后撤,就可以利用中军靠近右翼的点为轴缓慢转动,从而在中军不不需要大规模调动的情况下,将兵力都压在了楚人的左翼上,形成局部的兵力优势。
…………
楚墨联军的主将是楚大司马,二十年前楚国的大上任大司马死在了墨家手中,现在却又合作。
如果说魏韩联军是想要利用地利,那么楚大司马便想要利用天时。
和魏韩联军想的楚墨联军会采取中央和右翼突破的想法不同,楚国大司马巧妙地想要将魏韩联军的地利优势转化为对自己的天时。
魏韩联军占据上风向,这时候已经是十一月,刮的正是北风,楚人在南,这本是不利的。
但是楚大司马则看到了另一种战机。
一旦开战,双方铜炮和火枪对轰一阵后,必会产生极多的硝烟,而处在下风向的楚墨联军本来是不利的。
可是如果能够中军和右翼主动进攻,那么一旦风刮起来,这些硝烟很容易遮蔽战场的东南方。
到时候,墨家的骑兵和那些骑乘炮兵、以及步骑士就可以借助硝烟的掩护,快速地机动到魏韩联军的侧后。
如果能够一举突破,那固然好,就算是无法突破,魏韩联军也必然慌乱,到时候还要调动部队支援魏韩联军的左翼。
一旦魏韩联军调动起来,那么楚军就有获胜的机会,因为魏韩联军的方阵不动的时候很强大,可一旦动起来就会出现破绽。
到时候如果右翼包抄偷袭的骑兵不能打开局面,那么中军就利用魏韩联军混乱的时机发动进攻,迅速突破魏韩中军,击溃魏韩联军。
战场当然是瞬息万变的,但善战者多会在对阵之前就先预定好自己的计划,是否能够实现那是一回事,战场瞬息万变机会出现却不把握而是继续按照原计划那又是另一回事。
双方都把突破点定在了对方的左翼,颇为巧合,但也有几分互相之间故意引诱的原因。
这时候,谁进攻谁处在弱势,最好不要轻易发动进攻,而是打防守反击。
可是总要有人先攻,楚墨联军看起来是有优势的,所以虽然魏韩联军也是把突破口定在了对面的左翼,但却是准备用防守反击调动的战术。
反过来楚人则是希望主动进攻,利用进攻挪动阵型,从而完成地利天时的转换,借用冷飕飕的北风和战场的硝烟,来一场大迂回。
双方都把突破点放在了对方的左翼,其实这场仗本质上就是谁的左翼先崩、谁的左翼崩溃后还能够迟滞对方的包抄,谁就有更大的可能获胜。
当然,瞬息万变的战场不可能总会朝着双方统帅的想法去发展,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那就是所谓的临机决断的能力。
谁能够在战机出现的时候把握住,往往可以扭转败局亦或是一举获胜。
隅中一刻。
战场的第一声炮响从墨楚联军的阵地上传出,这一场爆发在隐水之阳的战斗正式打响。
楚军已经在召陵前修筑了营垒,魏韩联军的主力也已经抵达,也修筑了营地。
双方的交战兵力已经聚齐,魏韩联军野战部队的数量和楚国差不多。
魏韩一方集结了将近五万野战部队,虽然这一次魏韩联军攻郑的数量很多,可是真正能够在一线作战的也就这么多。
再多的话,反倒容易使战线出现漏洞,被楚军抓住机会突破。
楚墨联军将近五万,双方的数量相差不大。
魏韩联军的优势,是一批重步兵,魏国是最早将步兵作为战役主力的诸侯,当年征伐北戎的时候魏氏还未封侯的时候就已经采用步兵战术。
等到吴起在西河练兵之后,结阵而战的重步兵更是成为了魏国军力的支柱。
魏韩两军一共有三万六千名步兵,二十六门铜炮,二百辆战车,精锐的武骑士三千,以及一些轻骑和三千名精锐弓手。
步兵中以戈矛手为主,火绳枪手作为戈矛手的辅助力量,采用密集方阵,行动缓慢。
楚军则是因为墨家帮助编练过新军,军队的组成和魏韩不太一样,火枪手的数量更多一些,而且吸取了当年墨越、齐墨战争的经验,将火枪手作为主要的输出力量,而长矛手则主要起到掩护火绳枪手的作用。
楚墨联军一共有八千名骑兵,其中包括只属于楚王的两千精锐车广骑兵。四千五百名泗上的非正规骑兵,再加五百名步骑士。
加上墨家支援的炮兵,楚墨联军的炮兵数量占据优势,共有四十二门铜炮,其中二十四门是墨家支援的,其中还有八门骑乘拖动的快速机动的小炮。
楚国也有两千名精锐弓手,以及一百二十辆战车。
剩余的都是步兵,步兵中一部分是楚王直辖的王师,数量两万略多,都是按照墨家帮助编练的新军模式,火枪手的数量略多于长矛手。
除了楚王的直属王师,剩下的都是陈蔡之师,走的是魏韩联军那样的路子,厚重的戈矛方阵阵型掩护火枪手。
训练不足,陈蔡之师并不能形成如同王师一样的纪律性,很难做出快速转向、交替前进之类的战术动作,所以采取了更为笨重但是只要不移动防守起来更为坚固的密集阵型。
随着火药的出现,以及随之而来的军制改革和半常备军的出现,战场的宽度越来越宽。
原本交战,各国不得不结阵,因为若不结阵,根本无法控制数万军队,而且士卒过于松散既容易被突破,也容易出现混乱。
必须要依靠密集阵型来控制部队,使得各部都能够听到鼓声召唤。
泗上可以搞那种略微薄弱一些的阵线以增加交战的宽度、延长战线宽度、从而在劣势兵力下保持战线等长,不代表其余诸侯国也可以如此。
十一月初九,双方约战的日期到达,便开始走出营地展开部队,准备交战。
既然确定了这是一场小规模可控的战争,双方的战场也已经固定。
鲁阳方向、叶城方向、榆关方向以及对面的魏韩城邑都是采取守势,并不会投入战场,也就不存在战略机动和各种谋划。
早早吃过了早饭,楚国这边率先出营,大约在上午九点的时候展开的阵型。
楚人的左翼是陈蔡之师,中军是楚国王师主力和八十辆战车,以及楚国的精锐车广骑士。
楚人的右翼,则是墨家的骑兵,还有四千名步兵,配属了十二门铜炮。
剩余的铜炮都集中在了楚国中军。
楚人左翼的陈蔡之师因为采取密集阵型,所以宽度和对面等同,但依旧留下了三千人的预备队。
楚人的中军王师的宽度其实相较于魏韩联军更大,但是每个旅都有三分之一的作为预备队,因而整个宽度和魏人那边相差不多。
中军的前面还有楚国精锐的两千名弓手,他们列阵排开在炮兵的空隙之后,到时候会利用他们的射速优势配合炮兵打开对面的缺口。
对面的魏韩联军则将兵力全部展开,除了预留了一部分直属的预备队之外,将所有的步卒以密集的武卒方阵的方式排列,错落有致。
这里一片平原,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地形优势,但是魏韩联军占据了上风向,算是略微有一点地利。
魏韩的铜炮主要集中在中军,车兵隐藏在自己的右翼也就是楚人陈蔡之师的方向,同时在他们的右翼还部署了十门铜炮。
魏韩联军处在守势,这一点有利于他们。
加上魏韩主要以重步兵为主力,阵型密集,虽然战时移动缓慢且需要互相配合以免出现漏洞,但在站在布阵上是有优势的。
魏韩联军的主帅只懂魏韩联军的弱点和优势,也知道楚墨联军的优势和弱点,他制定了极为有针对性的应对方式。
楚人最能打的部队是中军,以及右翼的墨家骑兵,而且这两支部队的行军速度很快,远胜于密集方阵的魏韩重步兵。
这既是优点,但如果能够抓住机会,也未尝不是一个可以利用的点。
因为楚人的左翼是新组建不久的陈蔡之师,仍旧是密集方阵的阵型,而且不论是士气和战斗力都和中军右翼没法比。
最关键的是楚人左翼的陈蔡之师的行进速度比之中军和右翼都要慢许多,魏韩联军若是能够利用楚人中军和左翼进攻行进速度不一样的问题,有可能完成对楚人左翼的突破。
一旦陈蔡之师崩溃,魏韩联军就可以迅速从楚军左翼和中军的结合部全力突击,形成包抄。
故而这场战役的关键在魏韩联军看来,就在自己的右翼。
因此魏韩联军的主将在布阵的时候,有意地削弱了一下自己的左翼,加强了中军和右翼。
依靠楚人主动进攻的形式,利用空间换取时间,让自己的左翼主动后撤,诱使墨楚联军的右翼和中军急于求战建功,而突击的过快和左翼的陈蔡之师出现缺口。
同时,若是魏韩联军的左翼能够主动后撤,就可以利用中军靠近右翼的点为轴缓慢转动,从而在中军不不需要大规模调动的情况下,将兵力都压在了楚人的左翼上,形成局部的兵力优势。
…………
楚墨联军的主将是楚大司马,二十年前楚国的大上任大司马死在了墨家手中,现在却又合作。
如果说魏韩联军是想要利用地利,那么楚大司马便想要利用天时。
和魏韩联军想的楚墨联军会采取中央和右翼突破的想法不同,楚国大司马巧妙地想要将魏韩联军的地利优势转化为对自己的天时。
魏韩联军占据上风向,这时候已经是十一月,刮的正是北风,楚人在南,这本是不利的。
但是楚大司马则看到了另一种战机。
一旦开战,双方铜炮和火枪对轰一阵后,必会产生极多的硝烟,而处在下风向的楚墨联军本来是不利的。
可是如果能够中军和右翼主动进攻,那么一旦风刮起来,这些硝烟很容易遮蔽战场的东南方。
到时候,墨家的骑兵和那些骑乘炮兵、以及步骑士就可以借助硝烟的掩护,快速地机动到魏韩联军的侧后。
如果能够一举突破,那固然好,就算是无法突破,魏韩联军也必然慌乱,到时候还要调动部队支援魏韩联军的左翼。
一旦魏韩联军调动起来,那么楚军就有获胜的机会,因为魏韩联军的方阵不动的时候很强大,可一旦动起来就会出现破绽。
到时候如果右翼包抄偷袭的骑兵不能打开局面,那么中军就利用魏韩联军混乱的时机发动进攻,迅速突破魏韩中军,击溃魏韩联军。
战场当然是瞬息万变的,但善战者多会在对阵之前就先预定好自己的计划,是否能够实现那是一回事,战场瞬息万变机会出现却不把握而是继续按照原计划那又是另一回事。
双方都把突破点定在了对方的左翼,颇为巧合,但也有几分互相之间故意引诱的原因。
这时候,谁进攻谁处在弱势,最好不要轻易发动进攻,而是打防守反击。
可是总要有人先攻,楚墨联军看起来是有优势的,所以虽然魏韩联军也是把突破口定在了对面的左翼,但却是准备用防守反击调动的战术。
反过来楚人则是希望主动进攻,利用进攻挪动阵型,从而完成地利天时的转换,借用冷飕飕的北风和战场的硝烟,来一场大迂回。
双方都把突破点放在了对方的左翼,其实这场仗本质上就是谁的左翼先崩、谁的左翼崩溃后还能够迟滞对方的包抄,谁就有更大的可能获胜。
当然,瞬息万变的战场不可能总会朝着双方统帅的想法去发展,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那就是所谓的临机决断的能力。
谁能够在战机出现的时候把握住,往往可以扭转败局亦或是一举获胜。
隅中一刻。
战场的第一声炮响从墨楚联军的阵地上传出,这一场爆发在隐水之阳的战斗正式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