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景山听到邹应龙终于服软,竟然当众称呼他为师兄,心里既是得意又是惊讶。
要知道,这位师弟从小性性高傲,素来对谁都不会服气。虽然自己有师兄之名,但金榜实质是在他之下,前途更是跟他无法相比。
但如今,这位师弟竟然一改往日高傲的性情,竟然当众称呼他为师兄,他甚至一度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
“张兄,还请如实相告!”邹应龙看着肖景山久久不言,当即沉下脸来道。
还不待肖景山回答,旁边的一个体形肥胖的监察御史帮着解释道:“云卿兄,张鸿图昨日上疏弹劾严世蕃及严阁老,现在这事已经搞得满城风雨了!”
“张鸿图昨日已经上疏了,我怎么不知道?”邹应龙的眼睛当即一瞪,显得无缘震惊地询问道。
肖景山亦是回过神来,当即进行解释道:“虽然奏疏昨日便送到西苑,但皇上昨晚才审核,故而今早消息才传出来!”
按着现行的制度,官员上疏需要以揭帖的形式抄送一份给内阁,让内阁先了解情况。只是弹劾严世蕃和严嵩的奏疏,那位官员自然不会抄送内阁了。
嘉靖虽然不算是懒散的皇帝,但亦不见得多么的勤勉,恰恰他最近的身体抱恙,故而让到奏疏的事情推迟一些才公开。
但不管如此,这个消息无疑是爆炸性的,竟然又有官员不顾生死弹劾于严嵩。虽然这次弹劾的对象重点是严世蕃,恐怕亦是难逃一劫。
众官员看着一个人默默用餐的张伟,既是佩服他上疏的勇气,同时亦是为着他的不理智感到叹息,此举简直是自寻死路。
“怎么会这样?”
邹应龙的脑袋嗡嗡作响,抬头看着被孤立的张伟,整个人是彻底是愣住了。
一切的策划,一切的图谋,都为着他这致命一击。结果他精心准备的炮击发射,却给人捷足先登,这个不起眼的张鸿图竟然已经走在了他的前面。
现在张伟走在他的前面,那他顶多算是一个跟风之人。但这世上只会记得第一个捅刀的,他这种跟着上疏弹劾,顶多算是落井下石。
如果张伟这一次弹劾取得成功,他是一点功劳都分不到。如果张伟这一次弹劾失败了,那他就要跟着张伟一起遭殃,同样会被严氏父子清算。
“他怎么会先我一步上疏!”
邹应龙看着大块朵颐的张伟,顿时是欲哭无泪。
却不管事情的最后结果如何,一切都已经跟他毫无关系,这一份荣耀只会属于张伟,而若是苦果则要跟张伟一起承担。
他不会是一个成功者,但可能是一个失败者,却是做了一件世上最愚蠢的事情。
这一个变数,在更早的时候便已经传开了。
西苑,无逸殿。
“邹应龙慢了一步?”
身穿蟒袍的徐阶正在处理奏疏,得知消息亦是蹙起了眉头。他为了能让弹劾的奏疏直达西苑,在通政司那里亦是做了一些工作,却万万没有想到他的方便之门却给了别人。
张伟是嘉靖三十七年的进士,而那一届的主考官正是现任户部尚书吴山,显然此举是吴山授意,是吴山要扳倒严嵩。
徐璠在得知消息后,亦是第一时间赶到宫里,显得心急如焚地追问道:“爹,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等皇上的反应了!”徐阶停下手上的笔,朝着万寿宫方向望去道。
张伟的捷足先登让他措手不及,但却没有打乱他的计划。他虽然不能成为扳倒严嵩的“功臣”,但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取得首辅之位,这一点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至于吴山会不会趁机壮大,这已经不是他当下该考虑的问题了,现如今是进行煽风点火,争取将严嵩那个老不死拉下首辅的宝座。
万寿宫,静室中。
身穿蓝色道袍的嘉靖坐在黄色的蒲团上,虽然在打坐静修,但脑子却在默默地运转,思索着该如何处理那一份奏疏。
执政这个王朝整整四十年,他何尝不知严嵩并不是贤臣。若真是一位贤臣,那严嵩就不会事事听从于他,更是为他的修道事业而收敛天下之财。
只是跟着那些刚正不阿、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贤臣相比,严嵩却是他心里中理想的首辅,更是他现在最需要的首辅。
他为何要搬到西苑,二十多年不上朝,却不是他想要每天偷懒,而是他心里已经害怕那些敢于在朝堂指着自己这位皇帝的鼻子太骂的贤臣,敢于拿着百姓的大义指责他是昏君的言官。
举个简单的例子。若是还按着先前朝堂议事的模式,在朝堂讨论重建万寿宫、扩建天坛和修建三清道观,那这种事情定然争吵不休,矛头最终直接指向他这位帝王。
亦是如此,他采用了避的方式,躲在西苑修玄一直不上朝。通过忠心耿耿的内阁成员帮着掌控六部,从而间接掌握着这个国家机器运转。
不得不承认,严嵩在这二十年是合格的。让他这位皇帝不需要面对那些不要命的臣子,间接控制着这个王朝,同时为心所欲地修玄。
只是岁月无情,严嵩确实是太老了,早已经没有足够的精力帮他分担奏疏,更无法帮着他应付那些精力旺盛的言官。
偏偏严世蕃还如此的狂妄自大,又有着一个不知收敛的严鹄,连同严府的家奴都如此的嚣张跋扈,似乎是到了换人的时候了。
当然,事情还得瞧一瞧。毕竟这些看似忠心耿耿的官员,私底下恐怕亦是各有谋算,还需要对他们进行敲打一番。
“将徐阶叫来吧!”
严嵩的眼睛慢慢地睁了开来,却是长叹了一声,对着侯在外面的黄锦淡淡地吩咐道。
如果是其他内监,恐怕早已经走神,亦是很难听清楚这么轻的声音。但黄锦却是贵在“忠心”和“尽责”,却是听得一清二楚。
黄锦应了一声,当即到外面对一名小太监进行吩咐,同时隐隐嗅到一场朝堂的大风暴要来了。
要知道,这位师弟从小性性高傲,素来对谁都不会服气。虽然自己有师兄之名,但金榜实质是在他之下,前途更是跟他无法相比。
但如今,这位师弟竟然一改往日高傲的性情,竟然当众称呼他为师兄,他甚至一度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
“张兄,还请如实相告!”邹应龙看着肖景山久久不言,当即沉下脸来道。
还不待肖景山回答,旁边的一个体形肥胖的监察御史帮着解释道:“云卿兄,张鸿图昨日上疏弹劾严世蕃及严阁老,现在这事已经搞得满城风雨了!”
“张鸿图昨日已经上疏了,我怎么不知道?”邹应龙的眼睛当即一瞪,显得无缘震惊地询问道。
肖景山亦是回过神来,当即进行解释道:“虽然奏疏昨日便送到西苑,但皇上昨晚才审核,故而今早消息才传出来!”
按着现行的制度,官员上疏需要以揭帖的形式抄送一份给内阁,让内阁先了解情况。只是弹劾严世蕃和严嵩的奏疏,那位官员自然不会抄送内阁了。
嘉靖虽然不算是懒散的皇帝,但亦不见得多么的勤勉,恰恰他最近的身体抱恙,故而让到奏疏的事情推迟一些才公开。
但不管如此,这个消息无疑是爆炸性的,竟然又有官员不顾生死弹劾于严嵩。虽然这次弹劾的对象重点是严世蕃,恐怕亦是难逃一劫。
众官员看着一个人默默用餐的张伟,既是佩服他上疏的勇气,同时亦是为着他的不理智感到叹息,此举简直是自寻死路。
“怎么会这样?”
邹应龙的脑袋嗡嗡作响,抬头看着被孤立的张伟,整个人是彻底是愣住了。
一切的策划,一切的图谋,都为着他这致命一击。结果他精心准备的炮击发射,却给人捷足先登,这个不起眼的张鸿图竟然已经走在了他的前面。
现在张伟走在他的前面,那他顶多算是一个跟风之人。但这世上只会记得第一个捅刀的,他这种跟着上疏弹劾,顶多算是落井下石。
如果张伟这一次弹劾取得成功,他是一点功劳都分不到。如果张伟这一次弹劾失败了,那他就要跟着张伟一起遭殃,同样会被严氏父子清算。
“他怎么会先我一步上疏!”
邹应龙看着大块朵颐的张伟,顿时是欲哭无泪。
却不管事情的最后结果如何,一切都已经跟他毫无关系,这一份荣耀只会属于张伟,而若是苦果则要跟张伟一起承担。
他不会是一个成功者,但可能是一个失败者,却是做了一件世上最愚蠢的事情。
这一个变数,在更早的时候便已经传开了。
西苑,无逸殿。
“邹应龙慢了一步?”
身穿蟒袍的徐阶正在处理奏疏,得知消息亦是蹙起了眉头。他为了能让弹劾的奏疏直达西苑,在通政司那里亦是做了一些工作,却万万没有想到他的方便之门却给了别人。
张伟是嘉靖三十七年的进士,而那一届的主考官正是现任户部尚书吴山,显然此举是吴山授意,是吴山要扳倒严嵩。
徐璠在得知消息后,亦是第一时间赶到宫里,显得心急如焚地追问道:“爹,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等皇上的反应了!”徐阶停下手上的笔,朝着万寿宫方向望去道。
张伟的捷足先登让他措手不及,但却没有打乱他的计划。他虽然不能成为扳倒严嵩的“功臣”,但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取得首辅之位,这一点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至于吴山会不会趁机壮大,这已经不是他当下该考虑的问题了,现如今是进行煽风点火,争取将严嵩那个老不死拉下首辅的宝座。
万寿宫,静室中。
身穿蓝色道袍的嘉靖坐在黄色的蒲团上,虽然在打坐静修,但脑子却在默默地运转,思索着该如何处理那一份奏疏。
执政这个王朝整整四十年,他何尝不知严嵩并不是贤臣。若真是一位贤臣,那严嵩就不会事事听从于他,更是为他的修道事业而收敛天下之财。
只是跟着那些刚正不阿、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贤臣相比,严嵩却是他心里中理想的首辅,更是他现在最需要的首辅。
他为何要搬到西苑,二十多年不上朝,却不是他想要每天偷懒,而是他心里已经害怕那些敢于在朝堂指着自己这位皇帝的鼻子太骂的贤臣,敢于拿着百姓的大义指责他是昏君的言官。
举个简单的例子。若是还按着先前朝堂议事的模式,在朝堂讨论重建万寿宫、扩建天坛和修建三清道观,那这种事情定然争吵不休,矛头最终直接指向他这位帝王。
亦是如此,他采用了避的方式,躲在西苑修玄一直不上朝。通过忠心耿耿的内阁成员帮着掌控六部,从而间接掌握着这个国家机器运转。
不得不承认,严嵩在这二十年是合格的。让他这位皇帝不需要面对那些不要命的臣子,间接控制着这个王朝,同时为心所欲地修玄。
只是岁月无情,严嵩确实是太老了,早已经没有足够的精力帮他分担奏疏,更无法帮着他应付那些精力旺盛的言官。
偏偏严世蕃还如此的狂妄自大,又有着一个不知收敛的严鹄,连同严府的家奴都如此的嚣张跋扈,似乎是到了换人的时候了。
当然,事情还得瞧一瞧。毕竟这些看似忠心耿耿的官员,私底下恐怕亦是各有谋算,还需要对他们进行敲打一番。
“将徐阶叫来吧!”
严嵩的眼睛慢慢地睁了开来,却是长叹了一声,对着侯在外面的黄锦淡淡地吩咐道。
如果是其他内监,恐怕早已经走神,亦是很难听清楚这么轻的声音。但黄锦却是贵在“忠心”和“尽责”,却是听得一清二楚。
黄锦应了一声,当即到外面对一名小太监进行吩咐,同时隐隐嗅到一场朝堂的大风暴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