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节、经济与战争
“没你想得那么简单吧?”张韬不无幸灾乐祸的看着姜田:“知道自己哪没算准吗?”
姜田其实在回航的时候已经仔细的思考过这次的得失,在外人看来这次出访不仅完成了交换国书的任务,还顺便为海军赚来了几艘驱除舰的经费,可算是圆满成功了。更何况船队回港之后姜田主动报关纳税,更是名利双收一时成为美谈。那为什么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呢?
道理很简单,在姜田看来德川家光既然已经无法锁国,那么为了压制反对派必然会大肆采购武器,而且在见识了中华舰队的战斗力后,也应该顺理成章的发展海军。反德川的大名们就更应该买、买、买!然而现实比较无奈,在亲眼见识了日本的经济水平之后,姜田知道反对派的确是想加强军力,但财力不及德川家,买东西的时候颇有些小家子气。
德川家倒是有钱买,但目前其军力已经足以扫平对手,他们的扩张欲又不是很旺盛,实际上丰臣猴子的教训让日本人短时间内不敢招惹中华,而且因为内部不稳,德川家光也没有精力对外扩张,所以这次德川家的订单完全是出于补充武备并且给姜田这个特使一点面子的考虑,根本没有提升军力的必要,也就没有购买的热情,好在姜田的另一个目的达到了,作为一个海岛国家,日本人的航海热情被中华舰队点燃了,日本的各路诸侯自上而下的认为应加强海防,靖海号当初在濑户内海如入无人之境,重兵包围之下还能全身而退,这等战绩也刺激了德川幕府的高层,假如萨摩藩也有这种战舰,那安宅丸这个江户湾的海上堡垒还能保证安全吗?
结论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不仅倒幕的想要船,德川家也想要船,可卖给他们的却连标准型驱逐舰都不如。目前谈妥的合同中,姜田只是将改良的战斗型福船列为最高级别的舰船,这种船只是在传统的福船上加长了长宽比,并在一些关键部位上进行结构补强,且在二层甲板下开了十个舷侧炮窗,标准排水量不超过六百吨,青铜火炮布置数量最多二十门,放在欧洲也就是一艘中等战舰的水准,但却是日本迄今为止所拥有的最具威力的军舰,一艘这样的战舰可以在五百米以外将安宅丸打成筛子而对方却无法还手。
正是因为其威力可观,即便碰上了远东最常见的荷兰武装商船都具备压倒性的优势,所以萨摩藩一口气订购了三艘,而德川家也买了两艘用来辅助安宅丸。这五艘船如果能集结在一起使用,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将无法靠近日本沿海,可惜这五艘船天生就是用来内斗的。不过通过船舶订单也可以看出日本内部对航海的侧重点。德川家除了买两艘战斗型福船之外,就没有什么像样的订单了,而倒幕派除了买战舰之外,还订购了一批改良型远海商船,主要用于远洋贸易,这可以看成是对方重视经贸,但同样也代表了对方比德川家更了解航海。因为没有辅助船只的舰队充其量只能在近海进行防御,而根本无法开展进攻行动。
面对张韬的诘问,虽然姜田思考了很多,但是出于让领导炫耀知识的目的,还是摇摇头表示不知道问题的所在,张韬也很自然的露出就知道你不懂的表情:“你也算是教过政治课的,这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日本尚未统一的经济水平,是不可能支撑一场纯火器战争的,这一点我在北伐时有过深刻的体会。支撑不了就不会大规模购买火器,除非我们支持某一方,但这又不符合我国现在的利益,你若想向日本大卖军火,就只能先让这些军阀致富!”
“所以军舰和钢锭最好卖,是因为这些东西军民两用,可以马上带来财富?”姜田明知故问的拍着马屁。
张韬一副你终于开窍了的表情说道:“正因为日本在短时间内无法威胁我国,反而有可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依靠与我方贸易来维持收支,所以我才不对日本上心,你且让他们自己去折腾,到时候等他们自己分赃不均打得筋疲力尽,咱们再以仲裁人的身份扶持天皇这个傀儡上位。”
皇帝陛下说的是眉飞色舞,姜田却不得不给他泼一盆冷水:“虽说……日本现在没什么民族主义问题,但不排除任其发展之后尤其是长期和我国接触之后,说不定很快就会蹦出一群尊王倒幕派,如果我们不在第一时间就控制住局势的话,他们很快就会统一思想,排除外部势力的干扰,届时就算我们能炮轰江户又能怎么样?除非进行大规模登陆作战,否则我们是别想再获得日本的铜和银。”
这样的预测也不是没有道理,而且是很有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在姜田的预想中,如有可能最好是在乱军之中杀了天皇全家,这才能保证维系日本民族统一的精神支柱彻底消失,也保证了中华对这个民族的控制,但这话决不能宣之于口,因为国家的对日政策可能会出现变化。张韬认真的想了想,但是还是坚持自己决定:“就算如此,咱们还是要坚持先北后东再南下的路线,北方的威胁是现实的,也是必须尽快面对的,我不能将希望放在驱虎吞狼上,而且俄国人的野心比蒙古人还要大。再说因为咱们的干预,欧洲可能会产生连锁反应,天知道北边的哥萨克还有没有机会席卷西伯利亚。”
姜田知道自己是说服不了张韬的,不仅是因为张皇帝是个大陆军主义分子,还因为后世中国人对西伯利亚的那份执着,不提那茫茫林海与数不尽的石油、煤炭,仅一个贝加尔湖就足够缺水的中国北方变成鱼米之乡,这怎能不让穿越者心动。
所以姜田只能退而求其次的说道:“既如此,那抢先占领北海道与日本的其他外岛,总不能一点战略包围都不开展吧?万一他们进攻大陆的希望破灭后,转而向海外扩张,到时候可就尾大不掉了。”
“你呀!”张韬摇了摇头:“你是千方百计的要为海军找点活干,也不知海军那些人知不知道你的苦心。”
海军自然是不明白这样做的目的,别看这些人也是水手出身,但毕竟中国的大陆主义已经根深蒂固,这与面积狭小生存不易,极力希望向外扩张寻找生存空间的欧洲人有着本质的不同。就好像同样是以盎格鲁撒克逊人为主的美国人,不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诞生过孤立主义嘛。这导致中国的那些官员有一个算一个,都认为陆地的重要性要高于海洋,所以对于姜田和皇帝之间的分歧,也毫无例外的认为张皇帝的考虑才是正确的。
这也是张韬不怕姜田跟海军过从甚密的原因,现在的中国海军根本不明白姜田为什么要给自己找这么多的活干,在他们看来,海军的作用无非就是巡逻、缉盗,如有敌对势力进攻,只需要打回去就可以了,至于远洋护航、海外护侨、开拓殖民地、争夺制海权等工作,他们连个概念都没有,更是对姜田这种没事找事吹毛求疵的做法颇有微词。
不过海军对此不敢有任何不满,要知道当今皇帝可不是海军出身,就算曾多次公开表示要大力发展海军,可实际上在姜田出现之前海军的地位与装备并没有任何提高,每年获得的预算也仅够维持现有的舰队不至于解散,以至于如果不是郑成功与皇帝有密约,东南沿海都不可能风平浪静。直到姜田闪亮登场,海军研究院的正式挂牌,使原本地位尴尬的海军几乎一夜翻身,意料之外的濑户内海战更是让所有抱怨战舰过于昂贵的人闭嘴,要知道那场遭遇战如果没有飞剪船型的高机动能力仅靠新式火炮最多也就是打个两败俱伤,输了一场战斗不要紧但船上的留学生一定会出现伤亡,届时中华天朝的脸面可就保不住了,事情一旦上升到国家荣誉哪怕是用心最险恶的喷子都要闭嘴。
这才保证了更强大的定海号的拨款,也就有了大胜郑家、全歼荷兰舰队。促成政治上统一中国的辉煌战绩,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没人敢说海军无用了,可如果海军自己也觉得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那么几十年后必然会重蹈郑和舰队的覆辙,那么一百年后没有了傲视全球的舰队,欧洲人就会将海洋利益瓜分殆尽,海军那些将领们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就算发现不了也被姜田强行灌输的开窍了,可他们就算明白了问题的所在却无法找到解决的办法,于是就只能痛并快乐的让姜田指手画脚的安排工作。
在朝堂上很多人都已经习惯了皇帝代表陆军,而姜田代表海军相互间为了军费的划分、新武器的研发顺序等问题吵得不可开交,然而每次皇帝都能在吵架失败后依旧利用特权给陆军各种优待,这个情况在冀王投资了一个造船厂,成了海军扩张的直接受益人之后才发生了变化。不过没有人能理解这种争吵的重要意义,更不能明白姜田为什么要忤逆皇权,也许只是将其看作是姜大人在讨好海军,为自己在派系林立的群臣中间找个军方的外援而已。
可以说张韬和姜田开创了中国军队军种之间争夺军费的先河,也为后人萧规曹随打下了基础,但是副作用也很明显,从此中华军队的高层将领们开始贪婪的注视着整个世界,尽可能的将一些小事热炒成民族危亡的严重事件,只是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好争取更多的预算,进而为身后的一批利益集团寻求机会,用一句传统的说法就是养贼自重,如果没贼就塑造一个贼出来。
先不去管这些问题,正因为姜田的出访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海陆之争以陆军的暂时胜利告终。国家的军事储备开始向陆军倾斜,几乎没有任何的掩饰,所有的人都看得出来国家将会发动北伐,只是普通人并不知道战争的规模与持续的时间,按照历朝的习惯这恐怕是一场长达百年的漫长战争,直到有一天北方敌对的胡人亡国灭种,如:汉、唐。或是某一次大型会战失利,中原再无北伐之力,如:宋、明。否则这场战争不会有结束的一天,对于普通的国人来说这对他们的生活影响不大,但对于很多热血青年来说又到了弃文从武、仗剑觅封侯的大时代,多少对塞北大漠、封狼居胥心向往之的中二青年们一直在盼着这一天的到来,尤其是“单于夜遁逃、大雪满弓刀”的沙场景色,简直就是很多骚人心中的G点,至于他们有没有能耐活着看到这一切,还有闲情逸致的即兴赋诗一首,就不好说了。
正因为大势不可阻挡,所以朝会上几乎没人反对,便制定下了五年扫北战略,这个战略其实只是提出了一个战争目标,就是争取在五年内彻底解除现有边界周边的不稳定因素,并为其后更大规模的向北远征进行战略准备。从秦始皇修秦直道,一直到前明初期,中原各王朝只要有能力都会制定类似的计划,并且多次出现大规模北伐以便解决边境隐患,因为战争负担过高而亡国的也不是一个两个。但是中国北方的战略威胁却从未解除过,在很多“有识之士”看来,这个新生的中华朝不过就是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所以没有人会意识到国家真正的威胁已经从草原向海洋过度,得不到理解的姜田,只得再次将目光瞄准那些在陆军中根基不深的勋戚,比如吴远家这样的。
“先生……”假太子考虑了一下:“这国策已定,若想从陆军嘴里夺食得罪的人太多啊!”
姜田坐在自己的太师椅上,好整以暇的喝了口茶:“咱们也不一定从现有的预算下手,可以找些赞助嘛。”
宋懿、吴远、还有田虚海与刘宝铠四个人用眼神交流了一下,姜大人一向不按常理出牌,今日他们几个只是前来为老师出访凯旋而归接风洗尘的。结果却又见识了一下姜大人海阔天空的思维。
对预算这个问题十分敏感田虚海抢先说到:“先生说的可是计划外资金?吾曾听家父提起过,财政部虽有这笔款子,但新的审批制度十分严格,就算是朝中大佬联名申请,也是要在大朝会上当众审议的,届时必会有人反对,想要顺利支取绝对是难比登天。”
提起新的预算审批制度,朝中所有的人都十分的头疼,以前只需要申请资金,内阁批准之后去户部领钱就行。至于户部及各路衙门雁过拔毛,还是资金的使用情况,理论上有监察御史进行审查,也有票据存档,可实际上因为官员的同流合污处于无人监管状态。现在这样干就不行了,每一项支出都是要有凭证的,任何一个环节如果要截留专项资金都是有据可查的,款项支付是要有明细的,工作完成后还有专门的人进行审计,这一套现代财会制度让很多靠国库发财的人研究了半天,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原有的手段无法绕开政府的审查。
其实不是没有办法钻漏洞,任何一个穿越者都有多种办法逃避监管,之所以让人觉得无法避开审查,只是因为国家初立、民心思稳,官员在开国之君的高压统治下不敢明目张胆的以权谋私,可见所谓的优秀的制度只不过是犯罪成本比较高而已。
放下茶盏之后姜田看着这几个人说:“这套资金审批流程还是我参与制定的,当然知道从计划外资金支取费用有多难,所以只能从开源节流上想办法。”
宋懿现在差不多成了科学院你的顶梁柱,他马上想到了科学上面:“莫不是先生又有了什么新发明,马上就能卖了换钱。”
姜田摇摇头:“发明不是问题,但马上能换钱还是能养活海军的那种数额可就没有了,再说无论我的发明卖多少钱,也都是我自己的钱,与海军也没有关系呀!”
宋懿听了两眼顿时放光,很想知道姜田的肚子里还有多少硬货,但是他的好奇心敌不过其他人对赚钱的热情。只见吴远在一旁插嘴道:“先生这样说我就不明白了,您不想让军队经商,那还有什么财源?”
“很简单,在海军的装备序列中,有什么是海陆通用而陆军现在还没有的?在专利制度下陆军若是想装备同样的东西就必须支付专利费,或是买海军的成品,这样不就等于从陆军夺来军费了吗!”
“可是……”田虚海犹豫着说:“这样做陛下岂不是依旧能强行让海军平价转让?”
“不会!”吴远肯定的说道:“《专利法》乃陛下钦定,绝不会自食其言,但即便如此获利也并不丰厚,如何能壮大海军?”
姜田其实在回航的时候已经仔细的思考过这次的得失,在外人看来这次出访不仅完成了交换国书的任务,还顺便为海军赚来了几艘驱除舰的经费,可算是圆满成功了。更何况船队回港之后姜田主动报关纳税,更是名利双收一时成为美谈。那为什么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呢?
道理很简单,在姜田看来德川家光既然已经无法锁国,那么为了压制反对派必然会大肆采购武器,而且在见识了中华舰队的战斗力后,也应该顺理成章的发展海军。反德川的大名们就更应该买、买、买!然而现实比较无奈,在亲眼见识了日本的经济水平之后,姜田知道反对派的确是想加强军力,但财力不及德川家,买东西的时候颇有些小家子气。
德川家倒是有钱买,但目前其军力已经足以扫平对手,他们的扩张欲又不是很旺盛,实际上丰臣猴子的教训让日本人短时间内不敢招惹中华,而且因为内部不稳,德川家光也没有精力对外扩张,所以这次德川家的订单完全是出于补充武备并且给姜田这个特使一点面子的考虑,根本没有提升军力的必要,也就没有购买的热情,好在姜田的另一个目的达到了,作为一个海岛国家,日本人的航海热情被中华舰队点燃了,日本的各路诸侯自上而下的认为应加强海防,靖海号当初在濑户内海如入无人之境,重兵包围之下还能全身而退,这等战绩也刺激了德川幕府的高层,假如萨摩藩也有这种战舰,那安宅丸这个江户湾的海上堡垒还能保证安全吗?
结论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不仅倒幕的想要船,德川家也想要船,可卖给他们的却连标准型驱逐舰都不如。目前谈妥的合同中,姜田只是将改良的战斗型福船列为最高级别的舰船,这种船只是在传统的福船上加长了长宽比,并在一些关键部位上进行结构补强,且在二层甲板下开了十个舷侧炮窗,标准排水量不超过六百吨,青铜火炮布置数量最多二十门,放在欧洲也就是一艘中等战舰的水准,但却是日本迄今为止所拥有的最具威力的军舰,一艘这样的战舰可以在五百米以外将安宅丸打成筛子而对方却无法还手。
正是因为其威力可观,即便碰上了远东最常见的荷兰武装商船都具备压倒性的优势,所以萨摩藩一口气订购了三艘,而德川家也买了两艘用来辅助安宅丸。这五艘船如果能集结在一起使用,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将无法靠近日本沿海,可惜这五艘船天生就是用来内斗的。不过通过船舶订单也可以看出日本内部对航海的侧重点。德川家除了买两艘战斗型福船之外,就没有什么像样的订单了,而倒幕派除了买战舰之外,还订购了一批改良型远海商船,主要用于远洋贸易,这可以看成是对方重视经贸,但同样也代表了对方比德川家更了解航海。因为没有辅助船只的舰队充其量只能在近海进行防御,而根本无法开展进攻行动。
面对张韬的诘问,虽然姜田思考了很多,但是出于让领导炫耀知识的目的,还是摇摇头表示不知道问题的所在,张韬也很自然的露出就知道你不懂的表情:“你也算是教过政治课的,这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日本尚未统一的经济水平,是不可能支撑一场纯火器战争的,这一点我在北伐时有过深刻的体会。支撑不了就不会大规模购买火器,除非我们支持某一方,但这又不符合我国现在的利益,你若想向日本大卖军火,就只能先让这些军阀致富!”
“所以军舰和钢锭最好卖,是因为这些东西军民两用,可以马上带来财富?”姜田明知故问的拍着马屁。
张韬一副你终于开窍了的表情说道:“正因为日本在短时间内无法威胁我国,反而有可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依靠与我方贸易来维持收支,所以我才不对日本上心,你且让他们自己去折腾,到时候等他们自己分赃不均打得筋疲力尽,咱们再以仲裁人的身份扶持天皇这个傀儡上位。”
皇帝陛下说的是眉飞色舞,姜田却不得不给他泼一盆冷水:“虽说……日本现在没什么民族主义问题,但不排除任其发展之后尤其是长期和我国接触之后,说不定很快就会蹦出一群尊王倒幕派,如果我们不在第一时间就控制住局势的话,他们很快就会统一思想,排除外部势力的干扰,届时就算我们能炮轰江户又能怎么样?除非进行大规模登陆作战,否则我们是别想再获得日本的铜和银。”
这样的预测也不是没有道理,而且是很有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在姜田的预想中,如有可能最好是在乱军之中杀了天皇全家,这才能保证维系日本民族统一的精神支柱彻底消失,也保证了中华对这个民族的控制,但这话决不能宣之于口,因为国家的对日政策可能会出现变化。张韬认真的想了想,但是还是坚持自己决定:“就算如此,咱们还是要坚持先北后东再南下的路线,北方的威胁是现实的,也是必须尽快面对的,我不能将希望放在驱虎吞狼上,而且俄国人的野心比蒙古人还要大。再说因为咱们的干预,欧洲可能会产生连锁反应,天知道北边的哥萨克还有没有机会席卷西伯利亚。”
姜田知道自己是说服不了张韬的,不仅是因为张皇帝是个大陆军主义分子,还因为后世中国人对西伯利亚的那份执着,不提那茫茫林海与数不尽的石油、煤炭,仅一个贝加尔湖就足够缺水的中国北方变成鱼米之乡,这怎能不让穿越者心动。
所以姜田只能退而求其次的说道:“既如此,那抢先占领北海道与日本的其他外岛,总不能一点战略包围都不开展吧?万一他们进攻大陆的希望破灭后,转而向海外扩张,到时候可就尾大不掉了。”
“你呀!”张韬摇了摇头:“你是千方百计的要为海军找点活干,也不知海军那些人知不知道你的苦心。”
海军自然是不明白这样做的目的,别看这些人也是水手出身,但毕竟中国的大陆主义已经根深蒂固,这与面积狭小生存不易,极力希望向外扩张寻找生存空间的欧洲人有着本质的不同。就好像同样是以盎格鲁撒克逊人为主的美国人,不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诞生过孤立主义嘛。这导致中国的那些官员有一个算一个,都认为陆地的重要性要高于海洋,所以对于姜田和皇帝之间的分歧,也毫无例外的认为张皇帝的考虑才是正确的。
这也是张韬不怕姜田跟海军过从甚密的原因,现在的中国海军根本不明白姜田为什么要给自己找这么多的活干,在他们看来,海军的作用无非就是巡逻、缉盗,如有敌对势力进攻,只需要打回去就可以了,至于远洋护航、海外护侨、开拓殖民地、争夺制海权等工作,他们连个概念都没有,更是对姜田这种没事找事吹毛求疵的做法颇有微词。
不过海军对此不敢有任何不满,要知道当今皇帝可不是海军出身,就算曾多次公开表示要大力发展海军,可实际上在姜田出现之前海军的地位与装备并没有任何提高,每年获得的预算也仅够维持现有的舰队不至于解散,以至于如果不是郑成功与皇帝有密约,东南沿海都不可能风平浪静。直到姜田闪亮登场,海军研究院的正式挂牌,使原本地位尴尬的海军几乎一夜翻身,意料之外的濑户内海战更是让所有抱怨战舰过于昂贵的人闭嘴,要知道那场遭遇战如果没有飞剪船型的高机动能力仅靠新式火炮最多也就是打个两败俱伤,输了一场战斗不要紧但船上的留学生一定会出现伤亡,届时中华天朝的脸面可就保不住了,事情一旦上升到国家荣誉哪怕是用心最险恶的喷子都要闭嘴。
这才保证了更强大的定海号的拨款,也就有了大胜郑家、全歼荷兰舰队。促成政治上统一中国的辉煌战绩,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没人敢说海军无用了,可如果海军自己也觉得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那么几十年后必然会重蹈郑和舰队的覆辙,那么一百年后没有了傲视全球的舰队,欧洲人就会将海洋利益瓜分殆尽,海军那些将领们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就算发现不了也被姜田强行灌输的开窍了,可他们就算明白了问题的所在却无法找到解决的办法,于是就只能痛并快乐的让姜田指手画脚的安排工作。
在朝堂上很多人都已经习惯了皇帝代表陆军,而姜田代表海军相互间为了军费的划分、新武器的研发顺序等问题吵得不可开交,然而每次皇帝都能在吵架失败后依旧利用特权给陆军各种优待,这个情况在冀王投资了一个造船厂,成了海军扩张的直接受益人之后才发生了变化。不过没有人能理解这种争吵的重要意义,更不能明白姜田为什么要忤逆皇权,也许只是将其看作是姜大人在讨好海军,为自己在派系林立的群臣中间找个军方的外援而已。
可以说张韬和姜田开创了中国军队军种之间争夺军费的先河,也为后人萧规曹随打下了基础,但是副作用也很明显,从此中华军队的高层将领们开始贪婪的注视着整个世界,尽可能的将一些小事热炒成民族危亡的严重事件,只是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好争取更多的预算,进而为身后的一批利益集团寻求机会,用一句传统的说法就是养贼自重,如果没贼就塑造一个贼出来。
先不去管这些问题,正因为姜田的出访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海陆之争以陆军的暂时胜利告终。国家的军事储备开始向陆军倾斜,几乎没有任何的掩饰,所有的人都看得出来国家将会发动北伐,只是普通人并不知道战争的规模与持续的时间,按照历朝的习惯这恐怕是一场长达百年的漫长战争,直到有一天北方敌对的胡人亡国灭种,如:汉、唐。或是某一次大型会战失利,中原再无北伐之力,如:宋、明。否则这场战争不会有结束的一天,对于普通的国人来说这对他们的生活影响不大,但对于很多热血青年来说又到了弃文从武、仗剑觅封侯的大时代,多少对塞北大漠、封狼居胥心向往之的中二青年们一直在盼着这一天的到来,尤其是“单于夜遁逃、大雪满弓刀”的沙场景色,简直就是很多骚人心中的G点,至于他们有没有能耐活着看到这一切,还有闲情逸致的即兴赋诗一首,就不好说了。
正因为大势不可阻挡,所以朝会上几乎没人反对,便制定下了五年扫北战略,这个战略其实只是提出了一个战争目标,就是争取在五年内彻底解除现有边界周边的不稳定因素,并为其后更大规模的向北远征进行战略准备。从秦始皇修秦直道,一直到前明初期,中原各王朝只要有能力都会制定类似的计划,并且多次出现大规模北伐以便解决边境隐患,因为战争负担过高而亡国的也不是一个两个。但是中国北方的战略威胁却从未解除过,在很多“有识之士”看来,这个新生的中华朝不过就是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所以没有人会意识到国家真正的威胁已经从草原向海洋过度,得不到理解的姜田,只得再次将目光瞄准那些在陆军中根基不深的勋戚,比如吴远家这样的。
“先生……”假太子考虑了一下:“这国策已定,若想从陆军嘴里夺食得罪的人太多啊!”
姜田坐在自己的太师椅上,好整以暇的喝了口茶:“咱们也不一定从现有的预算下手,可以找些赞助嘛。”
宋懿、吴远、还有田虚海与刘宝铠四个人用眼神交流了一下,姜大人一向不按常理出牌,今日他们几个只是前来为老师出访凯旋而归接风洗尘的。结果却又见识了一下姜大人海阔天空的思维。
对预算这个问题十分敏感田虚海抢先说到:“先生说的可是计划外资金?吾曾听家父提起过,财政部虽有这笔款子,但新的审批制度十分严格,就算是朝中大佬联名申请,也是要在大朝会上当众审议的,届时必会有人反对,想要顺利支取绝对是难比登天。”
提起新的预算审批制度,朝中所有的人都十分的头疼,以前只需要申请资金,内阁批准之后去户部领钱就行。至于户部及各路衙门雁过拔毛,还是资金的使用情况,理论上有监察御史进行审查,也有票据存档,可实际上因为官员的同流合污处于无人监管状态。现在这样干就不行了,每一项支出都是要有凭证的,任何一个环节如果要截留专项资金都是有据可查的,款项支付是要有明细的,工作完成后还有专门的人进行审计,这一套现代财会制度让很多靠国库发财的人研究了半天,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原有的手段无法绕开政府的审查。
其实不是没有办法钻漏洞,任何一个穿越者都有多种办法逃避监管,之所以让人觉得无法避开审查,只是因为国家初立、民心思稳,官员在开国之君的高压统治下不敢明目张胆的以权谋私,可见所谓的优秀的制度只不过是犯罪成本比较高而已。
放下茶盏之后姜田看着这几个人说:“这套资金审批流程还是我参与制定的,当然知道从计划外资金支取费用有多难,所以只能从开源节流上想办法。”
宋懿现在差不多成了科学院你的顶梁柱,他马上想到了科学上面:“莫不是先生又有了什么新发明,马上就能卖了换钱。”
姜田摇摇头:“发明不是问题,但马上能换钱还是能养活海军的那种数额可就没有了,再说无论我的发明卖多少钱,也都是我自己的钱,与海军也没有关系呀!”
宋懿听了两眼顿时放光,很想知道姜田的肚子里还有多少硬货,但是他的好奇心敌不过其他人对赚钱的热情。只见吴远在一旁插嘴道:“先生这样说我就不明白了,您不想让军队经商,那还有什么财源?”
“很简单,在海军的装备序列中,有什么是海陆通用而陆军现在还没有的?在专利制度下陆军若是想装备同样的东西就必须支付专利费,或是买海军的成品,这样不就等于从陆军夺来军费了吗!”
“可是……”田虚海犹豫着说:“这样做陛下岂不是依旧能强行让海军平价转让?”
“不会!”吴远肯定的说道:“《专利法》乃陛下钦定,绝不会自食其言,但即便如此获利也并不丰厚,如何能壮大海军?”